形容人倒霉的句子

时间:2023-08-22 17:4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唐诗宋词古诗词 | 评论: 次 | 点击:

柳永:人倒霉起来,喝凉水都塞牙,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唐诗宋词古诗词给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说说,希望对您有帮助

形容人倒霉的句子

作者:那一夜i繁星


今天我们谈柳永,读柳永的词,无论是在语文书上还是文学书上,往往被冠以“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义。无论如何,学习古典文化总是显得很高大上,很文艺。


但是在北宋,柳永在文化圈可没有这样的地位。虽然作为当时绝无仅有的“职业词人”,柳永天下闻名,“凡有饮水处,皆能歌柳词”,甚至后来还有故事说他的词传至金国,引得完颜亮对南方繁华心生向往,竟因此率军南下。


然而这样的流传度,一方面是对柳永影响力的认可,但同样也是自诩为高雅文化圈的士大夫们所不屑的。就仿佛今天的小众的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的不屑一般。


当然,高雅文学和通俗文学自然都有各自的价值,更何况柳永词作颇丰,也不乏自诩高雅的士大夫们也作不出的佳作。但是,柳永行走于市井娼院,他的很多词是下里巴人式的,甚至有些作品堪称词坛里的《金瓶梅》,所以当时主流文化圈奉行儒家传统,认为柳永“文人无行”,并不待见他也就不足为怪了。


艺术来源于生活,柳永的词风是生活环境使然。然而,作为当时堪称异类的“职业词人”,柳永其实并不想如此特立独行。他为自己的前途做过很多次努力,但只能说造化弄人,人倒霉起来,喝凉水都塞牙。

家学渊源和流行歌词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先在唐朝中期因宦游从河东迁至建州,算起来勉强还算个官二代。只是到他父亲这一代,官位实在太过低微,所以柳永想要做官,就必须从小好好学习,参加宋代的高考——科举考试博一个前程了。


这的确是个好路子,也几乎是做官唯一的路子了。说科举是宋代的高考是一点也不夸张,宋代科举的公平性做得很好,唐代前辈需要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打通人脉上,而宋代考生只要好好学习,好好考试,机会总会有的。


柳永的家庭很重视儒学教育,柳永本来的名字柳三变,就出自《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这是希望柳永有君子气度,远望气势十足,近距离接触温文尔雅,说起话来严肃认真。


柳永本来取的字“景庄”,也是对名“三变”的解释,即很庄重的意思。不过后来柳三变生了一场大病,可能是意识到了健康比君子风度更重要,他改名柳永,字耆卿,名和字都有长寿永久的意味。


柳永的父亲柳崇有六个儿子,个个入仕做官,柳家也很倡导儒家家法。在这样的家庭里,柳永从小就接受了儒家教育,他写出的文章,颇有几分大儒风范,如《劝学文》: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不过,柳永毕竟不是一代大儒的料,他更喜欢的是感情真挚的文学艺术。相传他读书的时候,接触到一首流行歌词《眉峰碧》: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

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

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柳永对这首小词倾诉的羁旅心绪喜爱不已,将其题在墙上反复琢磨。于是,这首小词让柳永对民间歌词产生了兴趣,并从此走上了创作道路,成为一代填词大家。


后来他谈到这件事时说:“某于此亦颇变化多方也。”



宋真宗——第一次针对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进京参加礼部考试。


路上,他从钱塘入杭州,杭州的繁华使他迷醉其中,更让人无法自拔的是歌舞升平的烟花巷陌。


第二年,他拜访当时的杭州知州孙何。在当时,年轻人以诗文为自己打通门路是常有的事情,于是柳永填了一首《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这首词一出就广为传颂,柳永名声大振。此时的他更是情场得意,他流连于堪称“人间天堂”的苏杭,可以用前辈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来形容。


也许是过惯了一帆风顺的日子,当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春闱在即,已在京都准备好的柳永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


然而霉运从此开始降临到他的身上,考试之时,真宗特别下了命令:读的不是圣贤的书,写文辞浮华奢靡的人,都要严厉谴责。


按理说,这道命令并不超出儒家一贯摒弃浮华的传统,但在这个时候突然下诏,对柳永就太致命了,仿佛专门针对柳永这种文风似的。


柳永虽然对此很是愤慨,但毕竟年纪轻,机会还有的是,他并没有绝望。虽然在愤愤不平中他填了一首《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几分不平,几分自嘲,但更多的还是洒脱。在整体风气开放、士大夫被格外优待的北宋,这么做并没有什么政治风险,即使柳永词传诵甚广,皇帝很可能会看到。


当时的真宗确实没做出什么反应,大概也没当回事。但是,这位皇帝虽然不在意,不代表下一位皇帝也不在意,暂且按下不表。



名流晏殊的针对


既然被皇帝针对,那不妨走走其他的门路。


虽然柳永没什么背景,但他毕竟靠填词名声远扬,去找找关系也不是没可能。


他的思路也没错,要找一个既身居高位,又很喜欢填词的人物,这样对方也许会欣赏自己的才华,提拔自己,甚至高看自己几眼,于是他找了当朝宰相晏殊,这也是一位词坛名家,比如他的《浣溪沙》,到今天还是广为传颂: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然而柳永不知道的是,这位宰相晏殊是个品味高雅,看不起通俗文化的人。


与他同时代的文章大家李庆孙写过一首《富贵曲》,里面有一句“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晏殊读到后讥笑说,这真是一副没有见识的乞儿相,根本没有真正富贵过。


是的,在他眼里,炫耀“金书字”和“玉篆牌”这种金玉物件的人都是暴发户。


那么,真正的富贵气象是什么呢?晏殊举出自己写的“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说,穷人家有这样的景致吗?


作为上层阶级,晏殊填的词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富贵闲愁范,简而言之,就是吃饱了没事干玩高雅艺术。那么市井文化圈的柳永拜访他,会有什么遭遇就可想而知了。


这是一场对双方都不太愉快的遭遇。


晏殊问柳永:“阁下填词吗?”

柳永连忙拉近关系:“我和您一样,很喜欢填词。”

晏殊立刻严肃地与柳永撇清关系:“我虽然也填词,却不像你,填出什么‘针线闲拈伴伊坐’来。”

柳永:“......”


“针线闲拈伴伊坐”出自柳永填过的一首《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公正地说,柳永这首词的艺术水平并不是拿不出手,只是这种市井青楼里填的闺怨词,在当时的士大夫眼里实在格调不高。


其实柳永可以拿出自己的“杰作”,而不是这种格调不高的“代表作”回应晏殊,比如他的《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其中“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样的气象,并不逊色于相传是李白填的《忆秦娥》中的“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然而,代表柳永整体风格的,的确是晏殊举出的那种句子。最重要的是,心高气傲的柳永知道,晏殊作为精英阶层对自己抱有很深的偏见,说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命运的针对


不得不说,名声是个好东西,拥有无数粉丝的柳永,毕竟还是有一些能提供给他帮助的。


不过,这个柳永一生最大的贵人有点特殊,他是一位宫中的无名宦官。


信息是巨大的财富,而关于皇帝的信息更是价值千金。这位同情柳永的公公暗暗给他提供了内幕消息:教坊新作了一首新曲《醉蓬莱》,恰好此时天上老人星出现。这在当时可是天大的祥瑞啊,老人星星如其名,有人的寿命延长的寓意,这种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歌功颂德的应制词了。


在宦官提醒下的柳永激动万分,竭尽所有才思填了这首《醉蓬莱·庆老人星现》: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

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

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

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

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

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

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应该说,应制诗词在所有诗词中算是难写的了,毕竟拍马屁总有几分违和感。即使柳永这样的才子填的词,也少了该有的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之态,这正是晏殊所擅长的。


不过,这首词在应制词中的水平还是没得说的,至少靠这个哄得皇上高兴,然后破格赐官是绝对没问题的。


造化又一次耍弄了柳永。原来,词中的“此际宸游,凤辇何处”的竟然鬼使神差地与先皇,也就是真宗的挽词如出一辙。宋仁宗触目伤情,本来的大好心情全没了。


当宋仁宗看到“太液波翻”这种不祥之语——当然,柳永本意不是如此,他再也忍不住了,把柳永的这卷词扔到地下,道:“为何不说‘波澄’?”


看来真宗对柳永的针对,即使到了地下也不停止啊。



仁宗的针对


柳永的词让宋仁宗触目伤情,这只是个巧合,并非宋仁宗故意针对柳永。然而,宋仁宗最终还是直接针对了柳永。


虽然柳永第一次落榜,就写下了带有几分抱怨的《鹤冲天》。但抱怨只是抱怨,连他自己也没当真,真的要去做什么“白衣卿相”。


但柳永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他的词简直比皇帝的圣旨还要广为人知。宋真宗并没有在意他的小小抱怨,但宋仁宗就不一样了。


当柳永辛辛苦苦反复应考,反复落第,最后终于考上时,皇帝中的道德家宋仁宗偏偏跟他较起真来:你不是“白衣卿相”吗?你不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吗?“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于是乎,被皇帝亲手黜落的柳永绝望了,他知道仕途无望,自嘲地称自己“奉旨填词”,开始了自己职业词人的生涯。混迹于烟花巷陌的他,被当时的士大夫视为“文人无行”的典范。


其实,宋仁宗很喜欢柳永的词,陈师道在《后山词话》里说:“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每使侍妓歌之再三”。但是他看到柳永对整个朝廷系统的挑衅,即使只是年少轻狂之语,他也要较较真,这是立场所致。


柳永暮年,仁宗特开恩科,柳永及第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后被派到地方。


他虽是地方小官,也为政有为,深受百姓爱戴,用事实证明世人的偏见之误。只可惜时光荏苒,青春逝去的柳永,再没有机会成为真正的“卿相”,让人不能不为之叹惋。


身后名


生前的柳永并不受主流文人士大夫的待见,北宋后期的严有翼在《艺苑雌黄》里评价道:“呜呼,小有才而无德以将之,亦士君子之所宜戒也。”这是认为柳永有小才而没有德行来掌控,希望士君子引以为戒。


在北宋,一般士大夫并不同情柳永,只有旷达不羁的苏轼站出来,为柳永辩护:“人皆言柳耆卿俗,然如‘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高处,不过如此。”


到了南宋,词从市井小调的下里巴人渐渐发展,人们对词的看法有所改观,甚至出现了一些职业词人。虽然词的地位仍然远远比不上诗,但人们对柳永的看法已经有所改变,普遍的观点认为柳永是个令人羡慕的风流才子。


时代在变,柳永的名声也一天天变好,不再有皇帝针对他的艳丽词风和轻狂犯上,也不再有精英阶层的晏殊看不起他格调不高,他成为了后世戏本、杂剧和话本小说中的传奇人物。


到今天,柳永更是成为了一位广受同情的落魄才子,他的词被视为古典文化传承下来,再没有人嫌他格调不高。


历史最终会给柳永一个公正的评价。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