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渐渐什么写句子
时间:2023-08-23 04:31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光明网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说说,希望对您有帮助
什么渐渐什么写句子
五位花灯制作手艺人讲述“守艺”故事——
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
编者按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元宵节赏花灯是我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俗,一盏盏流光溢彩的精巧花灯,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装扮着人们的美好生活。兔年元宵节,各地重现璀璨灯火、熙攘人流,洋溢着走进春天、拥抱幸福的喜庆气氛。当此之际,为人们精心奉上“佳节大礼”的花灯制作手艺人也有话要说……
湟源排灯。薛生琴摄/光明图片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西洲街道的小朋友提着灯笼,喜迎元宵节。蒋克青摄/光明图片
【一线讲述】
花灯无“骨” 传承有“光”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彩(仙居花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王汝兰
今年春节,仙居特别热闹。安山板凳龙、跳跳马等民俗活动一场接一场,让我欣喜的是,仙居针刺无骨花灯也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
浙江仙居曾是重要的商埠,人称“百工之乡”,自古以来生活富足、百姓心灵手巧,慢慢地就有了集空间设计、绘图、针刺工艺于一体的无骨花灯。
都说“正月半,龙灯看”。宗谱上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我们皤滩古镇的挂灯和闹灯活动已经办得很红火。看那花灯,通体没有一根骨架,灯面上由刀凿针刺的孔洞构成图案,娇小玲珑、古朴雅致,是灯会上当仁不让的主角。可渐渐地,灯会办得断断续续,仙居花灯制作也快要失传了。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针刺无骨花灯重新“火”了起来。政府支持,民间艺人齐上阵,挖掘恢复了荔枝灯、桂圆灯、宝石灯、花瓶灯等精美的单灯,还有长旗灯、鼓亭灯、牌坊灯等气势恢宏的组合灯,一共27个品种、52个分支品种。
我们家是皤滩最早做花灯的。受父亲影响,我自小就喜欢花灯。正式拜师后,我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学习、制作、钻研,一坚持就是40多年。做一盏灯要经历13道工序,经常花上10多天甚至一个月。其中最难的是“针刺”环节,要用直径不到0.3毫米的针在1平方厘米的纸面上扎出120~150个孔,如果一不小心刺坏一个针距,就前功尽弃了。
近些年,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年轻的花灯匠人们也在花灯形态上做出了新探索。花灯“变身”小挂件、摆台、书签等,迈出了产业化发展的第一步。
很多人问我,现在还坚持用传统方式制作花灯,不累吗?累肯定累,毕竟我已经87岁了,但是传统方式制作的花灯看着更细腻灵动、更有温度。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来找我学习制作花灯,看着这些年轻人眼里放出的光,我相信,仙居花灯一定能世世代代亮下去。
泉州花灯。光明图片
从千角灯到千盏灯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彩(东莞千角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树祺
提到我们广东东莞的千角灯,民国诗人杨鹤宾的《东莞竹枝词》是这么写的:一灯千角庆元宵,赵氏天潢衍宋朝。但愿灯花来报喜,三年抱两饮灯烧。在东莞方言中,“千角灯”和“千个丁”发音相同,哪里有千角灯,哪里就有添丁纳福的吉庆色彩。
相传千角灯原为宋朝皇族东莞赵家所独有,元初开始扎制,每十年扎制一次,悬挂在赵氏宗祠,作为赵氏家族新添男丁开灯仪式所用。整个灯分为灯顶、灯柱、灯体、灯带、灯尾五部分。灯顶是用铁丝扎出圆形大宝顶和八条立体彩龙的骨架,有八大角,每个角有三条灯带垂下,共计24条,上面双面绘有山水、花卉、人物等图画。灯体由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浮凸立体结构拼接而成,大大小小达200多个。
从宫廷礼灯到民间灯饰,近千年来,千角灯的命运起起伏伏,因其制作工艺并无图纸,全靠师徒之间口传心授,一度到了失传的边缘。
父亲张金培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我从小看着父亲做灯,那时只知道一盏灯要做好久好久,特别熬人。后来很多年,父亲不再扎灯了。
2004年的一天,相关部门成立的“制作千角灯工作小组”突然找上门来,他们是慕名专程来寻访民间老艺人的。父亲很激动,提议重新扎制千角灯。经过近8个月的努力,我们终于制作完成了千角灯。后来,父亲过世前留下遗愿:“国家重视文化传承,一定要把千角灯做下去。”自那以后,我和家人开始制作千角灯。
为使千角灯薪火相传,2016年,莞城文化服务中心建立“东莞千角灯传习所”,向社会招聘了30名有手工制作基础的学员,由我为他们授课,开展系统培训。现在,我也像父亲当年一样,一边做灯,一边念叨着“千角灯,千角灯,一千个角,一千盏灯”,心里怀着灯火长明的热切期望。
工作人员在制作隆德花灯。光明图片
东莞千角灯。光明图片
泉州花灯,诗画般柔美清新
讲述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彩(泉州花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傅草艺
临近春节那些天,为了完成最新一批订单,我和团队没日没夜地赶制花灯。做一套完整的泉州花灯,得花近一个月时间。经过手工编织、刻画、打磨的花灯,点亮时才会散发出诗画般的柔美和清新。
17岁那年,我师从福建省梨园剧团道具设计师郭国富学习花灯制作。俗话说,“学艺容易守艺难”,3年后,我就改行从事更赚钱的贸易营销了。2005年,师父的离世给了我重重一击,我决定继承师傅遗志,把花灯做下去。第二年10月份,一笔订单找上门,让我看到了生机。于是,我成立了汉月花灯工作室,一门心思搞花灯制作。如今,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作品出现在国内外灯展上,前几年还去国外交流展示技艺呢。
泉州花灯是一种节庆性很强的手工艺品。逢年过节、订单量大时,我就带着团队加紧制作大型挂灯、传统灯组;订单少时,我便“闭关”钻研,思考传统手艺怎么才能结合现代人热衷的“生活美学”“DIY体验”,找出新的发展之路。
让我高兴的是,近年来,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泉州花灯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泉州花灯成了展示这座城市古韵风貌的重要窗口,在传承创新中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
空闲之余,我还会进社区、进学校,教大家做花灯。每次示范展示时,我都会重复一句话:虽然一针一针刺着很简单,但需要耐心。慢工出细活,只有时刻心怀敬畏,才能守得住传统。
给老手艺“穿上”新衣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彩(湟源排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世全
正月十五游古城、赏排灯,是我们青海湟源的老传统。
湟源排灯的前身实际上是广告牌灯箱。这门民间节日灯彩艺术,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2003年,为了更好地把这门艺术传下去,相关部门组织专家、民间艺人对传统排灯进行艺术革新。工业美术行当出身的我,通过湟源县文化馆“牵线”,拜湟源排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增贵先生为师,开始学习排灯制作技艺。
师父要求严格,教手艺时总在我耳畔叮嘱:一定得仔细,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有一次,我为了雕一朵花,来来回回返工不下10次,才算过关。
制作排灯,要经历选木料、做框架、框边雕刻、打磨上漆、灯面绘制、灯效调试等多个工序。木制框架是排灯的骨架,要根据设计,利用榫卯结构把打磨好的木料组合起来,再刻上花草人物等图案。灯面制作也尤为关键。绘制的画面内容大多取自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河湟文化等,现在还加入了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把精心设计的图案画在特制的布面上,在框架上绷好,再接通电源,单个排灯才算做好了。
前些年,我评上了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尤其是看到身边一些年轻人由于现实原因不得不转行谋生,真是急在心里。
怎样才能让大家凭这门手艺赚到钱?师父、我、师弟吴生贵一拍即合——开公司,给老手艺“穿上”新衣服,让排灯走向市场。于是,我们设计出一些便携精巧的家居饰品,开发出具有独特艺术品位的旅游产品,让大家不但能欣赏排灯,还能把排灯带回家。
公司成立后,我们接到了一笔“大单子”——为今年元宵节制作排灯展示。这不,这四组排灯从正月十二开始,就摆放在丹噶尔古城供游人欣赏。
让我们倍感欢喜的是,相关部门在保护传承排灯技艺上下了大功夫。排灯的用途从原来单纯的观赏性,向城镇景观、道路亮化、节庆彩灯等多方面发展。不少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现在,我和师弟各收了两个徒弟。
做排灯不单是一门手艺,而且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每次看到制作好的排灯通上电,熠熠生辉,心里别提多美了。
装上科技“芯”,守住传统“魂”
讲述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宁夏隆德花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苏红章
“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在宁夏隆德,祖祖辈辈过年都要耍社火、赏花灯。从我记事起,就跟着大人学做花灯,到我儿子手上已经传了五代。
20年前,我从村里搬进了县城,在文化馆附近开了间书画装裱店。每逢过年,文化馆总请我们去做花灯,手艺一直没生疏。近些年,城市的大街小巷过年都要摆花灯,有些地方还要办大型灯会,对大型花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017年底,县城的工业园区建成了花灯厂,有好几个现代化大车间。刚开始,我们十来个民间艺人被当作“技术骨干”聘进厂,又招收了周边50来个村民。
大型花灯要经历长途运输、风吹雨淋,沿用容易折断的高粱秸行不通,我们就用钢筋、铁丝代替,还蒙上了各种新型彩布。工序也比以前复杂多了。从以前的小花灯到如今的大花灯,得按照图纸精确控制比例,不然成品很可能“四不像”。
厂子建成后,花灯就走出了隆德,开始向周边市县和内蒙古、甘肃等地供货,还远销福建、河北、海南等地。周边村民就近打工,腰包鼓了起来。前不久,焊工王永红还跟我念叨:“一盘算,去年挣了四五万元呢。”
随着客户对花灯的要求越来越高,融合声光电技术,让花灯“活”起来成了新趋势。厂里外聘了数码编程、现代通信技术和LED线性光源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给花灯装上了科技“芯”。你瞧,那些蝴蝶展翅、牡丹绽放、万马奔腾的花灯,多灵动呀。技术进步的同时,主题也要创新,比如我们创作的“闽宁一家亲”大型花灯,反响就很好。
创新不能无根,必须守住传统的“魂”。我坚持手工制法,做出了不少传统花灯,在其中融入书法、彩绘、剪纸、刺绣等传统文化元素。小儿子每逢寒假都来跟我学习,厂子每年还举办花灯制作非遗技艺传承培训,不少研学的学生、周边的群众都积极参与。他们说,“老传统”的新味道,特别吸引人。
【专家点评】
作者:吴志才(华南理工大学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文化和旅游融合:理论基础与实践创新研究〔22JHQ020〕负责人)
仙居花灯、东莞千角灯、湟源排灯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延续历史文脉、留存历史记忆、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明交流的重要手段,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非遗保护传承取得历史性成就。一方面,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初步形成;另一方面,非遗照亮现代生活,在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同时,让更多人共享保护成果,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十四五”时期,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非遗发展新趋势新特点,要坚持系统性保护,统筹协调非遗保护与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之间的关系,让非遗之光照亮百姓美好生活。
形成保护合力。一是强化保护意识,在引导上“贴心”。全面认识并尊重非遗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非遗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等,采取多种措施让非遗留下来、传得开、走出去,为当代百姓生活和地方文化发展提供智慧和滋养。二是传承非遗技艺,在创作上“用心”。一方面“向外借力”,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社会资源,搭建非遗技艺传承产学研工坊,建立完善非遗技艺传承的基本规范、行业规则、保护制度等。另一方面“向内用力”,倡导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的社会氛围,完善非遗继续教育体系,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让非遗在人民群众的当代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注重沉浸体验,使群众“一见倾心”。运用5G、人工智能、AR等数字化技术,构筑沉浸式综合体验平台,把保护、爱护、呵护非遗的种子“种”在更多人心田上。
织就传承之网。推动非遗进校园,建设一批国家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注重发挥非遗的美育和教育功能,将非遗传承与思政教育、创新创业相融合,建立非遗课程“菜单”,开设公益讲座、主题课程、游学联盟等,激发青少年对非遗传播传承的热情,采用奖学助学等形式,鼓励年轻人学习掌握相关技能。推动非遗进社区,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感、归属感和凝聚力。推动非遗进景区,搭建集展示、销售、体验功能于一体的非遗平台,吸引游客了解非遗、爱上非遗、传承非遗。此外,还可推动非遗进园区,延伸非遗产业链条,推动非遗以工艺品等形式进入寻常百姓家。
赋能乡村振兴。在非遗产业培育中衔接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匹配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基于非遗特色的乡村宜居宜业和美风貌。以非遗发展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升级,打造一批非遗文博馆和体验专区,配备一批研学基地和地方民宿,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吸引人才返乡回流。注重发挥非遗工坊等载体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优先吸纳农村低收入人口到非遗工坊就业,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以及地方支持就业帮扶车间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优秀非遗工坊带头人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将其培育成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乡村工匠、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构建传播体系。对内,基于非遗的文化特质、形式特点、互动特色,不断创新“非遗+直播”“非遗+文创”“非遗+教育”“非遗+旅游”等模式,通过各类直播、短视频、博览会、竞赛、主题活动等搭建非遗传播的全媒体展示平台,让非遗更好融入现代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对外,要讲好中国传承保护非遗的精彩故事,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张胜、陆健、吴春燕、雷爱侠、王雯静、万玛加、高建进、王建宏、张文攀、王斯敏光明日报通讯员张光剑、郑燕睆、杨云杰)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06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