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谦虚的句子
时间:2023-08-23 16:2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道法如飞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理解《论语》第一篇第15节-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道法如飞给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说说,希望对您有帮助
论语中谦虚的句子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贫穷但不巴结奉承,富贵但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说:“不错了,但不如贫穷却乐于道,富贵却谦虚好礼。”
子贡说:“《诗经》上说:君子修养就像加工象牙和玉石,切了再磋,琢了再磨,不断自我完善。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以往的事,你能因此而领悟其他的事。”
逐句解释: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曾做大官,且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子贡认为一个人贫穷而不会奴颜媚骨,富贵了也不会骄傲自满就是君子了。他正是这么做的,他想确认自己是否已经达到了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孔子回答比子贡的要高一个层级。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不骄算不错,但是还应该追求更高的修养。也就是一个人即使贫穷但也不改志气、追求正道,保持一种旷达与乐观。一个人即使富有,那么也应该保持谦卑,礼贤下士。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奥》篇。意思是加工象牙,切了还得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
子贡以此联想到《诗经》里面的话,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推导人的修炼就像玉石打磨,无论你贫穷还是富贵,都应该不断提升品德,不断自我完善。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赐:子贡的名。孔子对学生一般都称名。
来者:未来的事,这里借喻为其他未知的事。
孔子对于子贡的类比很欣赏,夸赞子贡善于联想,能够从《诗经》中领悟到人应该修身养性、不断精进的道理。
心得总结:
本篇是千古名言,向来是很多人的座右铭,也是君子自我勉励的话。
这个世界一直存在着贫富差距,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因此关于贫穷、富贵的话题一直讨论不完。那么对于贫穷、富贵该怎么看呢?世俗的眼光,自然是巴结富贵,嫌弃贫穷。人们通常是物质和现实的,谁有钱,谁就说了算,谁就拥有着更多的资源和话语权。
那么儒家怎么看待贫富呢?子贡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其实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境界了。贫穷而不志短,不去巴结富贵之人,这样的品格是高贵的。富贵的人能够懂得不去骄纵、不去炫耀,那么也是很难得了。
可是孔子认为还不够,应该“贫而乐,富而好礼”。人即便贫穷而能够安贫乐道,保持内心的安定,不去羡慕和嫉妒,不断修持和打磨自己的品性。这不就是文人志士的风骨吗?至于富贵之人,也应该遵守礼节,笃行“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让自己不断进步。
对于子贡提出的理解,孔子加以肯定,但是同时还进行引导,让子贡开悟。这里说的“道”和“礼”其实是一回事,就是人无论贫穷富贵,都要不断自我修持、不断自我完善。
如何看待贫富,儒释道三家观点类似。总体上都是保持质朴、远离浮华,笃守内心的淡泊,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
儒家对贫富的态度为: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道家对贫富的态度为:贫而不争,富而不害。
佛家对贫富的态度为:贫而礼佛,富而好施。
儒家,贫穷时不要志短,而应该保持乐观旷达,走正道,穷则独善其身;富贵了不要得意,而应该保持谦卑谨慎,遵守礼法,达则兼济天下。
道家,贫穷时不要争夺,而应该保持朴素自然、淡定从容;富贵了也不会带给他人伤害,而是应该有利于天下。所谓为而不争、利而不害就是这一个意思。
佛家,贫穷、富贵都是身外之物,佛法讲四大皆空,人对此应是无欲无求。贫穷时就认真礼佛,从容不迫。富贵了就乐善好施,积攒阴德。所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的意思。
总之,传统的思想对待贫富的观点还是很明确的,也是值得推崇的。只是如今的社会,人们并不那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