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节热闹的句子

时间:2023-08-24 09:4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故何逢夏 | 评论: 次 | 点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穿越繁华唐宋看过年几多热闹,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故何逢夏给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说说,希望对您有帮助

描写春节热闹的句子

近些年每当过春节,很多人就有一种无奈的情绪,因为年味已经越来越淡。

现在的春节只能算是放假,人们宁可躺在家里刷手机,偶尔去亲戚家串门就像是应付任务,特别是最近几年限制燃放烟花爆竹,过年更加显得冷清。

现代人对于春节已经不是特别重视冷,但是古代人们对于春节的态度却与现代截然不同,古代过年到底有多么热闹?看看唐宋时期人们如何过春节就知道了。

春节的起源和传说

我国的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在四千多年前,舜成为一国之君后,在某一个农历初一这一天,他带领着他的臣子郑重地拜祭天地神灵。

从那天起,舜就规定把每年的农历初一当成首岁也就是春节,并且在春节前十天要开始着手准备祭拜各路神仙。

同时还规定在春节后的十五到二十日之内也要举行各种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预祝新的一年有个好的开始,这段时间就是“过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代的更迭,过年也有了更多的习俗,比如说要贴春联、准备年货、吃年夜饭、贴窗花、吃饺子、拜年、穿新衣服和放鞭炮等。

这些习俗为春节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因此过年成了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而过年放爆竹更是让热闹的春节锦上添花。

那么过年放爆竹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他源自于一个传说。

据说古时候,在深山老林中生活着一种叫“年”的野兽,这种野兽不但形象可怖而且凶残无比。它的胃口极大,任何出现在它面前的生物都逃不出它的血盆大口。

并且这个“年”还会定期跑下山吃人,后来人们渐渐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年”就会出现。

它每次就是在这一天的半夜十二点之前出现,然后过了半夜就会消失,就这样,人们每年这一天都会提心吊胆。

为了能顺利度过这个“年关”,于是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把家里的老少都聚集在一起,他们会做一大桌子好吃的,先来祭拜祖宗,希望祖宗能保佑他们渡过“年关”。

然后全家人一起吃饭,吃完饭后就互相依靠在一起不敢睡觉,只希望能够顺利熬过半夜等“年”离开。

就这样熬了好多年,也渐渐形成了守岁的风俗。但是总是这么熬也不是办法,人们每年依然提心吊胆。

有一年,人们在熬“年”的时候,突然有一家的孩子放了一串鞭炮,巧的是“年”兽正好来到这家。

当凶残的年兽看见噼里啪啦的鞭炮还冒出一串串火星时,不禁吓得上窜下跳然后就抱头逃跑了。看到这场景的人们不禁高兴万分,原来“年”兽害怕爆竹。

于是后来,每到“年”兽要来的这一天晚上,人们就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从此以后,“年”兽再也不敢出来祸害百姓,久而久之,过年放爆竹的习俗就流传开来。

唐朝的春节

自从舜帝时期就把农历初一定为春节,这种习俗经历了上千年后,等到秦朝时期却变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喜欢在十月份祭天。

于是他就把春节定于农历十月初一,在这一天要给新出生的孩子用桃木雕刻一些小物件用以驱邪。

到了汉朝时期,汉武帝又把春节改回到农历初一,那时的过年习俗还是放鞭炮和守岁等,不同的是,汉朝人喜欢绿色,他们认为绿色代表万物复苏。

因此,汉朝的君臣在春节这天会穿绿色衣服,这个风俗有别于后人。

等到唐朝时期,春节的习俗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唐朝是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大唐盛世,万国来朝,怎样过春节才能更加凸显大唐的繁荣呢?

首先是朝廷给出了七天的休牧,也就是朝廷的官员都可以在春节期间放七天假,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除夕这天晚上,皇宫中会大摆筵席,山珍海味美酒歌舞应有尽有,君臣同乐不醉不归。虽然大臣失去跟家人跨年的机会,但是参加宫廷夜宴可是莫大的殊荣。

新年第一天,这些官员还必须要集体给皇帝拜年,这就导致很多离家乡远的大臣不能在春节之前回去,没有办法,古代君大于天。

这是唐朝皇宫的春节,而唐朝民间的春节就更加热闹,相比皇宫,民间更多出了许多烟火的气息。

“守岁”依然是重要的习俗,等到除夕这一天,人们很早就贴好了春联,家家户户大门都挂起了大红灯笼,墙上的年画也已经贴好,鸡鸭鱼肉的香气在每一条街上弥漫。

到了晚上,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先拿出丰盛的食物祭祀天地先人,然后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喝屠苏酒,席间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宴席散后,家中女主人把第二天要穿的新衣服都整齐地放好,小孩则欢天喜地跑出去放爆竹,除夕这一晚,一家老小也要聚在一起守岁。

到了第二天早上,家族中的老人就换上崭新的衣服静坐在家中,很快族中的小辈还有左邻右舍就陆陆续续来给长辈拜年。

根据年龄和辈分的不同或是下跪或是作揖,礼节必须周到。

大唐盛世,老百姓安居乐业,没有其他朝代的困苦,因此唐朝人也更加显得慷慨大方。

正月初一这一天,每家每户都准备了好酒好菜,这样拜年的人不管走到谁家饿了都可以随便吃喝。

唐朝时期流行拜年时拿着帖子,上面有各种吉祥的图样和祝福的话语,每到一家拜年,客人就会把帖子送上,代表新的一年这家人会吉祥如意。

除了上述这些比较普通的习俗之外,唐朝人最热闹的风俗还是民间的社戏。在除夕这一天,唐朝民间就会举行大规模的表演活动,这项表演就叫“傩戏”。

“傩戏”其实从秦朝时期就开始流行,那时候的“傩戏”更像是一种祭祀用的巫术。跳傩戏的人戴上恐怖的面具,跳着夸张的舞步用以吓唬鬼神。

而唐朝的“傩戏”已经发展成一种祈福活动,在除夕这一天,百姓们都可以戴上自己喜欢的面具,参加到狂欢活动中。

这种社戏会在春节期间持续不断,就连皇宫也会举行“傩戏”表演。《大明宫词》中曾经有一个经典的桥段,当太平公主摘下薛绍面具的那一刻,瞬间一眼万年。

以上就是唐朝时期春节的风俗,因为生活富足,所以百姓才有了丰富多彩的节日生活,试想如果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哪里还有心情来举行这些活动呢?

因此,在历史上,唐朝的春节应该是最热闹的春节了。

宋朝的春节

其实除了唐朝,宋朝时期的春节也是可圈可点的,因为他们延续了唐朝的许多风俗。相比于唐朝,宋朝属于崇文不崇武的朝代,虽然军事力量没有唐朝雄厚,但是宋朝前期百姓的生活条件比盛唐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宋朝人对于春节也是极为重视,一进入腊月,宋朝人就开始为过春节而做准备。市场中的年货琳琅满目,腊月初始集市上便人头攒动。

等到了腊月二十四这天,就是传说中“灶王爷”上天汇报民间情况的日子,他会把各家各户的情况汇报给玉帝,好让玉帝裁决来年给每户人间的待遇。

因此,为了能让“灶王爷”给自己说好话,于是家家户户都会供奉“灶王爷”,这一天要包饺子,并且盛出来的第一碗饺子要先供奉给“灶王爷”。

等到除夕这天,举国上下都要把庭院打扫干净,并且和唐朝一样,也是要贴春联、挂钟馗,供奉祖宗等。

宋朝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在正月初一这一天,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个开心的节日,朝廷就会下令开放赌博三日,但一年只限于这三天,除外再赌博就是违法行为。

宋朝区别于前朝的还有宵禁制度比较宽松,在春节期间,百姓晚上可以出去游玩,甚至一些女性也可以在这期间出入一些娱乐场所等。

宋朝的春节从腊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元宵节后,这期间街道上人流涌动,各种杂耍、歌舞、社戏层出不穷,吃喝玩乐是宋朝人这一个半月的主要生活。

从宋朝的春节习俗可以看出宋朝人的幸福指数也是非常高的,百姓安居乐业,社会一片祥和。

【结语】

以上我们了解了唐朝和宋朝人过春节的情况,可以看出,国家强盛,百姓才能有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

古代的许多风俗一直延续了上千年,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风俗已经湮灭在历史的长廊里。我们现在有许多高科技的产品,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可是那些淳朴的快乐却越来越少,年味越来越淡,人情也越来越淡,现在的年都被束缚在手机里。

曾经走街串巷的拜年被手机发的信息代替,生活的富足不代表精神的富足。中国的春节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恐怕我们国家这个最重要的节日就会消失。

人一旦失去了传统的精神依托,就会变得没有信仰,希望从我们这一代起能从新找回信仰,让春节重新成为大人和孩子期盼的节日吧。

参考文献:

《东京梦华录》 《旧唐书》 《新唐书》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