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辩证思维的名言警句(辩证类名言警句)
时间:2022-03-30 11:2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形而下的上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有辩证思维的名言警句(辩证类名言警句)
1.辩证类名言警句
答:辩证类名言警句
1、最美的猴子同人类比也是丑的。
2、变化是一种痛苦,但是它却是有其必要的现象。
3、所有的东西都会变化,只有“变化”永远不变。
4、暴风雨必然终于消歇在宁静和寂寞之中。
5、只有光,没有热的火花,一切不能当做真火!
6、两个本质相反的东西,互相依靠对方,就像男人依靠女人,日靠夜,想象靠真实。
7、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
8、黑夜是什么?是白日的证明。
9、在历史的发展中,偶然性起着自己的作用,而它在辩证的思维中,就像在胚胎的发展中一样包括在必然性中。
10、并非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青蛙;但是有青蛙的地方总会找到水。
11、人世中,欢乐与忧愁,机遇与不幸,疑虑与危险,以及绝望与悔恨总是混杂在一起的。
12、渴的时候就感到水是甜的,不渴的时候就感到水没滋味,实际上水是没有任何味道的。
13、在饱足的人眼中看来,烧鸡好比青草,在饥饿的人眼中看来,萝卜便是佳肴。
14、辩证法无非就是差异原则本身。
15、辩证法是一种辩驳的精神文化,人类有了辩证法就能学会觉察出事物之间的差别。
2.辩证类名言警句
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
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朱光潜【主题】人生的前台与后台;行与思;苦干与静思。
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
——梁思成【主题】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千篇一律,又千变万化;共性与个性;统一与独特。这世界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其实诗就是你心灵的最远处。
——高晓松【主题】物质与精神(心灵)。
传统中国人思维特点之二——辩证思维
我们古人发明了辩证法尽管不是最早的唯一发明者。中国的辩证法与德国人黑格尔的辩证法不太一样。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正题后面的是反题,这一矛盾由合题来解决,其推理的最终目标是解决矛盾。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仍具有些“攻击性”。而中国的辩证法是通过矛盾来了解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来超越或同化对立面,或者吸收相冲突但却有启发性的观点。
中国的知识传统中根本不存在形式逻辑中A与非A之间的对抗。相反,以道家的精神或阴阳学说来看,A实际上也暗含了非A的情况,或者很快就会向非A转化。
《道德经》中老子有句格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中国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至今还为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津津乐道,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这个故事表现了东方人的人生态度。故事在于说明人生过程中祸福相倚伏的情形。普通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不能进一层地透视其中隐藏着相反的可能性。因而在老子看来,祸患的事情,未始不潜藏着幸福的因素;幸福的事情,也未始不包藏着祸患的因子。这个道理,在经验世界中处处可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处于祸患的境遇中,反倒激发他奋发的心智,使他迈向广大的途径。《报任安书》记载:“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处于幸福的环境中,反倒养成他怠惰的习性,使他走向颓败的路子,这样的例子历史上也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世事尽如祸福相因一般地互相对立又互相转化。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且充满矛盾。要理解事件的一种状态就要从该事件存在的对立面来把握,现在真实存在的可能会向其对立面转化。这就是道家的处世方法:老子警告世人:“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我们应该知道自然律,根据它们来指导个人行动。老子把这叫做“袭明”。人“袭明”的通则是,想要得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谁若想变强,就必须从感到他弱时开始,谁若想保持资本主义,就必须在其中容纳一些社会主义成分。老子不仅唤醒大家要从反面的关系中来观看正面,以显示正面的深刻含义;同时他也提示大家要重视相反对立面的作用,甚至于他认为如能执守事物对立面所产生的作用当更胜于正面所显示的作用。例如在雄雌、先后、高下、有无等等的对立状态中,一般人多要逞雄、争先、登高、据有;老子却要人守雌、取后、居下、重无。老子认为守雌要胜于逞强,取后要胜于争先。他说明下是高的基础,奠基不巩固,高的就要崩塌了。他又指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如果没有“无”,那么“有”就不能发挥出作用来。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对于反面作用的掌握比正面的作用更大。
用这样的方法,一个谨慎的人就能够在世上安居,并能够达到他的目的。道家的中心问题本来是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老子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就是如此。谨慎地活着的人,必须柔弱。谦虚。知足。柔弱是保存力量因而成为刚强的方法。谦虚与骄傲正好相反,所以,如果说骄傲是前进到了极限的标志,谦虚则相反,是极限远远没有达到的标志。知足使人不会过分,因而也不会走向极端。
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到某种极限的程度时,就改变了原有的状况,而转变成它的反面了。这就是古语所说的“物极必反”的观念;事物达到强的顶峰、盛得极致时,也就是向下衰弱的一个转捩点。老子在三十六章上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这段话的意思是:“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微妙而又显明,”这段话就是对于“物极必反”、“物壮则老”观点的说明。天下的事物,势极则反,好比月之将缺,必极盈;灯之将灭,必炽明;花之将谢,必盛开。这些都是物势的自然。了解这种“物生必衰”的道理,对于许多事情,当可先着一步,防患于未然,也可优先掌握情势,转危为安。
关于对立转化规律,老子说得很多,比如他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四十二章)这都是运用“对立面转化”的规律加以说明的。老子还说:“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减少有余用来补充不足。这也是“反”律第一义的说明。
所有这些学说,都可以从“反者道之动”这个总学说演绎出来。即是说:“道”的运动是循环;循环运动是“道”所表现的一种规律。老子形容“道”时,说到“道”是“周行而不殆”的。“周”是一个圆圈,是循环的意思。老子“返本复出”的思想是很浓厚的。然而是否能够返回到“本初”的状态?同时所谓“本初”的状态,是否像老子所设想的那样美好?是否有碍于事物的向前推展?老子认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循环状态的。然而事物的发展除了曲线的发展,难道没有直线发展吗?老子一再强调“清静无为、柔弱处下”,一个人如果长时期浸染于这种思想的气氛中,久而久之,将会侵蚀人的奋发精神,也会消解人向观念探索以及向思想禁地推进的勇气。还有,我们很容易发现老子常使用类比法(Analogy)去支持他的论点。例如,他从柔弱的水可以冲击任何坚强的东西,因而推论出柔弱胜刚强的结论来。这种类比法的使用,虽然有相当的说服性和提示性,但是并没有充分的证据力。因为你可以用同样的形式例举不同的前提而推出相反的结论来。你可以说,坚硬的铁锤可以击碎任何柔脆的东西,因而推论出刚强胜过柔弱的结论来。这里仅就老子所使用的类比法加以批评。当然我们了解老子的用意,只求在经验世界中找寻说明他的道理的论据,这些论据虽然无法保证他的结论之必然性,然而并无碍于他的道理之能在经验世界中得到运用。总之,在老子所建构的世界中,人们固然可获得心灵的平和和宁静,然而相对地会减损人创造性的冲动。
尽管如此,这些缺点并不能掩盖老子哲学的价值,他所提出的种种观念——比如文中一再提到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等等观念,都已成为传统文化的精萃。
中国古人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所有对立的两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万事万物既相互对立而又趋于统一。这都是合乎辩证法的重要思想。其中,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思想堪称中国辩证思维的主流。
“中庸的基本思想就是把对立统一起来”,“这也是辩证法的实质”。在中国先哲看来,阴阳虽然相互对立、关系紧张,但绝非水火不容、你死我活,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尤其重要的是,中国先哲还认为本来相互对立、关系紧张的阴阳亦可互济互补,从而通过动态运动以至达“和合”的和谐状态,这“证明了中国人倾向于在一切事物中寻求一种根本的调和与统一而不是斗争与混乱”。中国的辩证思维以追求和谐、协调、统一为目的,讲求“不偏不倚”的中庸哲学,崇尚矛盾的调和统一,不太注重矛盾对立面之间的差异、排斥、斗争,尤其不提倡矛盾对立面之间的水火不容、你死我活。这种思维的优点是有利于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类的和平发展;弊端是片面追求和夸大矛盾的同一性,忽视斗争性,容易导致思想的封闭保守,阻碍新事物。照黑格尔的说法,一个事物被否定了,一个新事物在更高水平上开始了。但是照老子和《易传》的说法,一个事物被否定了,新事物只是重复旧事物。这就是具有农业民族特征的哲学。
辩证思维某种意义上是逻辑思维的反面。辩证思维不是寻求脱离背景而是在适当的背景下看待事物:事件的发生不是孤立的,而总是包含在有意义的整体中,在这个整体当中各种因素不断变化、不断地重组。孤立地思考一个物体或事件,把抽象的规则运用到这些物体或事件当中,就会走极端,得出错误的结论。中庸之道才是其论证的目标。辩证法就是关注各种矛盾,关注如何解决或超越这些矛盾,或者在这些矛盾中找到真理。辩证法在推理方面没有有力、可靠的规则,对辩证法来说有三个很重要的原则:
变化的原则 中国的思想传统强调现实不断变化的本质。世界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可变的。处于一定的状态下只是这个状态要发生改变的征兆。因为现实是在不断流动的,因此反映现实的概念也是流动的、主观的,而不是确定的、客观的。
矛盾的原则 因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会不断产生对抗、矛盾和异常。一切事物身上都存在新旧、好坏、强弱势力的对比。实际上,对抗可以使彼此完善,并创造彼此。道家看到了和谐中存在的矛盾两个方面既对抗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就如道家创始人老子所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或者如毛泽东写到的那样:“一方面这些对立面相互对抗,另一方面这些矛盾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依存,这种特点就是矛盾的同一性。”
关系的原则或整体观 作为变化和对抗的结果,没有什么事物是孤立地、独立地存在的,而是与众多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要真正了解某个事物,我们就必须了解它的各种关系,就像音符是蕴涵在旋律中的一样。
辩证推理的三个原则是相互联系的。变化产生矛盾,矛盾引起变化;不断的变化和矛盾意味着在讨论个体的时候不考虑它与其他部分的关系及其以前的状态是没有意义的。这些原则也说明了中国思想中的另一个要旨,那就是要坚持找到极端命题间的中间道路。一个有力的假象认为矛盾只是表面上的,矛盾就是“A是正确,那么B也不是错误的”。禅宗的佛教格言“伟大真理的反面也是真理”就吸取了这种观点。
对许多西方人来说,这些观点似乎很有道理且相当熟悉。而且,自康德、费希特、黑格尔那个时代以来辩证法的传统在西方思想中占了一席之地。但是西方人似乎觉察不到他们自己所坚守的一些逻辑原则的力量,这股力量直接和辩证法的精神相抵触。这些原则包括同一律,事物就是事物本身而不是其他的事物,还包括非矛盾律,就是一个命题不能既真又假。西方人所坚持的这一对逻辑原则和中国的辩证法精神,至少在表面看来是彼此直接对抗的。同一律强调跨情景的一致性:不管在什么背景下,A就是A。非矛盾律要求一个命题与其否定命题不能都是真命题:A和非A都是真命题是不可能的。相反,整体观的原则说明一事物在一种背景下与在另一背景下是不同的;变化的原则说明生命不断地从一种存在状态转到另一种存在
状态,因此,存在就是不存在,不存在就是存在。严格地说,一个人在家里扮演的角色和扮演商人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财富就意味着贫穷行将到来。
阅读资料陈鼓应《老子今译》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思维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