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儒行的名言

时间:2022-03-30 14:5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国学明志 | 评论: 次 | 点击:

礼记儒行的名言

1.《礼记·儒行篇》其中句子的意思

1

鲁哀公问孔子说:“夫子的衣服,是儒服吗?”

孔子回答说:“我年少时在鲁国居住,因此习惯穿这种‘逢掖’之衣,成年以后,曾经在我祖先的国家——宋国居住,按照传统,成年人要戴这种‘章甫’之冠,我听说‘君子学问广博、穿戴随俗’,我不知道什么是‘儒服’。”

2

哀公说:“我冒昧地问一下儒者的行为规范?”

孔子回答说:“如果仓促地加以概括,则无法全面描述,如果逐条讲述,则需要很长时间。”

3

哀公宴请孔子,孔子陪坐。孔子说:“儒者确实有些珍馐美味等待他人来享用,但儒者有自己的原则:不通过日以继夜的学习和思考,就不敢回答他人的询问;没有做到忠诚和信实,就不会接受他人的举荐;没有努力践行过自己的原则,就不敢接受聘任。这就是儒者获取社会地位的原则。”

4

“儒者衣冠适中,动作谨慎。推辞重大的利益,如同傲慢一样,仪态威严;推辞小利,则举止夸张,如同内心有愧。招徕他很难,但让他离去很容易。他举止谦卑,不张扬自己的才能。这就是儒者的容貌。”

2.【《礼记·儒行篇》其中句子的意思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

1鲁哀公问孔子说:“夫子的衣服,是儒服吗?”孔子回答说:“我年少时在鲁国居住,因此习惯穿这种‘逢掖’之衣,成年以后,曾经在我祖先的国家——宋国居住,按照传统,成年人要戴这种‘章甫’之冠,我听说‘君子学问广博、穿戴随俗’,我不知道什么是‘儒服’.”2哀公说:“我冒昧地问一下儒者的行为规范?”孔子回答说:“如果仓促地加以概括,则无法全面描述,如果逐条讲述,则需要很长时间.”3哀公宴请孔子,孔子陪坐.孔子说:“儒者确实有些珍馐美味等待他人来享用,但儒者有自己的原则:不通过日以继夜的学习和思考,就不敢回答他人的询问;没有做到忠诚和信实,就不会接受他人的举荐;没有努力践行过自己的原则,就不敢接受聘任.这就是儒者获取社会地位的原则.”4“儒者衣冠适中,动作谨慎.推辞重大的利益,如同傲慢一样,仪态威严;推辞小利,则举止夸张,如同内心有愧.招徕他很难,但让他离去很容易.他举止谦卑,不张扬自己的才能.这就是儒者的容貌.”。

3.《礼季·儒行》的全文诗句

原文:

礼记·儒行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

哀公曰:“敢问儒行。”孔子对曰:“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哀公命席。孔子侍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衣冠中,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其容貌有如此者。

“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途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其备豫有如此者。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也。非时不见,不亦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劳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有如此者。

“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鸷虫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

“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至,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谄。其仕有如此者。

“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适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

“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

“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君得其志,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

“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久相待也,远相致也。其任举有如此者。

“儒有澡身而浴德,陈言而伏,静而正之,上弗知也;粗而翘之,又不急为也;不临深而为高,不加少而为多;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其规为有如此者。

“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其尊让有如此者。

“儒有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不慁君王,不累长上,不闵有司,故曰儒。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

孔子至舍,哀公馆之,闻此言也,言加信,行加义:“终没吾世,不敢以儒为戏。”

《儒行》,是《礼记》中的第四十一篇。《儒行》通过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从各个方面描述了一个真正儒者的行为是什么样子的。

4.不求富贵,,,上一句是什么啊《礼记·儒行》

上一句是苟利国家。

语出西汉戴圣《礼记·儒行》,选段原文如下:

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君得其志,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

白话文释义:有一种儒者,他在向朝廷推举贤能时,只考虑被推举者有无真才实学,而不管他是否是自己的亲属,还是自己的仇人。在充分考虑到被推举者的业绩和才能以后,才向朝廷举荐并使之得到任用,但这并不是为了得到对方的回报。只要国君能因此而得遂其志,只要能为国家造福,自己并不希望得到什么赏赐。儒者的推举贤能有如此者。

扩展资料

《儒行》原是孔子周游列国,从卫返鲁之时所作,收录在《小戴礼记》的第四十一篇,通过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从各方面描述一个真正的儒者应该是什么样子,对后世儒家的立身修行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而孔子之所以要对“儒行”予以阐述,正是针对当时很多人对其“道术之儒”(君子儒)与“方术之儒”(小人儒)混淆不清的状况而发。

本篇所论的思想,对儒者的德行的“刻画”,与《论语》所见孔子思想是相合的,而非冲突、矛盾的。儒家注重学习,尊重传统,重视教育。学以致用,积极入世,对家国社会有关怀。强调修养德行,超越人生极限,成就完美人格。

鲁哀公评价儒者只从服饰来谈,孔子也无意反唇相讥,于是便从十五个方面直接讲述儒行,它们是:容貌、备预、近人、特立、刚毅、自立、仕、忧思、宽裕、举贤援能、任举、特立独行、规为、交友、尊让。《儒行》所说十五儒,大抵坚苦卓绝,奋厉慷慨。对于理解原始儒学,是最为系统而完整的论述。

5.礼记儒行——全文带翻译

《礼记儒行第四十一》原文及译文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

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鲁哀公问孔子说:“先生穿的是儒者的服装吧?”孔子对答说:“丘小时候居住在鲁国,穿着大袖子的衣服,长大以后居住在宋国,戴着章甫冠。

丘听说,君子的学问要广博,穿衣服要入乡随俗。丘不知道什么是儒服。”

) 哀公问曰:“敢问儒行。”孔子对曰:“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 可终也。”

(鲁哀公说:“请问儒者的品行。”孔子对答说:“仓促匆忙地数说不能讲尽这方面的事情,如果全部详细数说就要久留,以致仆人疲倦需要换班侍候,那也讲述不完。”

) 哀公命席。孔子侍,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鲁哀公命人铺设席位,孔子陪侍,说:“儒者有如席上的宝玉,来等待诸侯行聘礼时采用;早晚努力学习来等待别人询问;心怀忠信,来等待举荐;尽力而行,来等待录取。儒者的自立精神就是这样的。)

“儒有衣冠中,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

粥粥若无能也,其容貌有如此者。(“儒者的衣冠适中,动作谨慎,临大利而辞让有如傲慢,临小利而谦让有如虚伪;做大事审慎,如同有所畏惧,做小事恭谨如同心怀惭愧;他们难于躁进而易于谦退。

柔弱谦卑的样子,好像是无能。儒者的容貌就是这样的。)

“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涂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

其备豫有如此者。(“儒者日常起居庄重小心,他们坐下站起都很恭敬,讲话必以信用为先,行为必定中正不偏;在道路上不与人争难走易走的便宜,冬天夏天不与人争暖和凉快的舒适;爱惜生命为了有所等待,保养身体为了有所作为。

儒者从政前修养方面的准备就是这样的。)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 以为富。

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也,非时不见,不亦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劳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有如此者。(“儒者不把金玉当作宝贝,而把忠信当作宝贝;不祈望土地,而把建立道义当作土地;不祈望多积财富,而把多学得文化知识作为财富;儒者为人公直,难于得到,得到了,因儒者不争物质待遇,所以容易授予俸禄,虽然容易授他俸禄,但儒者坚持原则,所以难于畜养。

不到适当的时候儒者不出现,岂不是很难得到吗?儒者的待人接物就是这样的。) “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 不更其守;鸷虫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

其特立有如此者。(“对儒者,把钱财货物付与他,用玩乐嗜好沉溺他,儒者不会见利而害义;利用众人来胁迫他,使用兵器来恐吓他,儒者不会面对死亡而改变操守;遭到鸷鸟猛兽攻击,挺身与之搏斗,不度量自己的武勇成不成;牵引重鼎,尽力而为,不度量个人的体力够不够;过去的机遇不追悔,到来的机遇不欢欣;说错的话不再说,听到流言,不屑于刨根问底;不断地保持自己的威重,不研习什么全权术谋略。

儒者立身独特就是这样的。)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

(“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以劫持,可以接近而不可以强迫,可以杀掉而不可以侮辱;他们的居处不奢淫,他们的饮食不丰厚,他们的过失可以委婉的辨析而不可以当面数落。儒者的刚强坚毅就是这样的。)

“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者用忠信作为盔甲,用礼仪作为盾牌,头戴着仁而行动,怀抱着义而居处,即使国有暴政,也不变更自己所守。儒者的自立就是这样的。)

“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谄,其仕有如此者。(“儒者有一亩地的宅院,住着周围一丈见方的房间,竹子编的院门,又在院墙上挖出其形如圭的小旁门,用蓬草编的房户,用破瓮为边框做的圆窗,全家共有一件完整的外衣,谁出门就换上,两天吃一天的粮食;君上答应采纳自己的建议,就不敢产生疑虑,君上不答应自己的建议,就不敢谄媚求进。

儒者的做官入仕清廉奉公的精神就是这样的。) “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适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

其忧思有如此者。(“儒者与今人一起居住,而与古人的意趣相合;儒者今世的行为,可以作为后世的楷模;碰巧没遇到盛世,上边没人援引,下边没人推荐,进谗言献谄媚的人又有结党而要危害他的;身体是可以危害的而志向是不可以剥夺的;即使危及他的起居,最终他还要伸展自己的志向,仍将念念不忘老百。

6.<<礼记.儒行>>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侮辱也。其居处不淫②,共饮食不溽(3)。其过关可微辨(4),而不可数也(5)。其刚毅有如此者。”

【注释】

①水节选自《德行》。②淫:奢侈放纵。 (3)溽(rù):味道浓厚。(4)微辨;委婉地批批评。(5)面数:当面指责。

【译文】

“ 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威胁,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可以杀害而不可侮辱。他们的日常生活不奢侈,饮食不丰美。对他们的过失可以委婉地批评,却不可当面指责。他们的刚毅就是如此。”

【读解】

儒者的刚毅是吃软不吃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胡搅蛮缠、要挟威迫却行不通,宁可去死,也不愿受侮。

这种刚毅,很让人想起历史上的燕赵之士,慷慨悲歌,豪气冲天,侠义行天下,可杀不可辱,使人为之击节高蹈,浩然长叹。是的,人不仅要活个面子,也要活口气,活个气节。然而。大多数营营苟苟的众生不知气节为何物,只会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宁可象狗一样地活着,哪怕是只赖皮狗,也绝不会为了节义而付出,而献身。

儒者的刚毅是浸透在骨子里的,外表却很柔和,如棉里裹针这就更加让人敬畏三分。

7.有关礼仪的名言

1、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聚,安安而能迁。

意思:贤者在最亲密的人面前与嬉戏娱乐之际也要存在几分尊敬,对畏惧的人也要有爱护之心,对所爱的人、物也要看得到他的不是之处,对所憎恨的人、物也要看得到他的好处与长处。积存起来的财、物,在恰当的时机也要舍得分散下去发挥作用。

安居在安乐、舒适的环境之中,倘若于道义上须要的话,也要毫不犹豫的马上离开。2、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意思:不要追根问底地去要对方解释自己对别人所说的话中的疑点,而是把自己的看法或掌握的情况直接讲述给他,让别人自己去决择。勿有,不保留什么。

3、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意思:那些能博闻强识而且能礼让的,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可以称之为君子。

4、礼不妄说人,不辞费。意思:心浮气燥之人就话多,君子之人,言达意即止,因为言之复而听者厌。

5、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也禽兽之心乎?夫惟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意思:禽兽也有会说话的,人虽然会说话,假如没有礼节,不也是禽兽之心么?禽兽没有礼节,所以有父子同雌、母女共雄的情况。《礼记》名言警句: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正已而不求于人。 4、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出自:《礼记·中庸》 虽属极幽隐、细微之处,实际上没比这更明显、具体的了。见(xiàn)5、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6、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7、其旨远,其辞文 。

8、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9、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10、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11、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12、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4、择不食之地而葬 。

15、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16、其德薄者其志轻。

17、至诚无息。 1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9、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 20、仁者莫大于爱人。

2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22、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23、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24、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 25、仁者义之本也 26、举大事必慎其终始。

2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8、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29、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30、至诚如神。

31、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出自:《礼记·中庸》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惕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也。

32、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33、神必藉形气而有者,无形气则神灭 。

34、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35、古之建国,教学为先 。

36、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7、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38、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39、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40、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41、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 42、至诚无息。

出自:《礼记·中庸》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43、风俗弊坏,由于无教 4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5、量入以为出。

4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8、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

49、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而后道尊 。5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51、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52、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53、古者为政,爱人为大 。

8.诸子百家的名人名言

有些不是诸子百家的,不好意思,只能你自己挑了。

爱 国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明 志1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18.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20.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持 节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列传》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于谦《无题》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自 强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41.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宪问》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荀子•修身》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李咸用《送人》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朱熹《答巩仲至》诚 信5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54.失信不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55.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59.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6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61.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知 耻6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6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杨雄《法言•君子》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69.五刑不如一耻。

——吕坤《呻吟语•治道》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改 过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7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尚书•伊训》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礼记儒行的名言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精选名句30句带翻译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精选名句30句带翻译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礼记精选名句

一、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摘自《礼记·曲礼上》

解释:礼崇尚往来。施人恩惠却收不到回报,是不合礼的;别人施恩惠于已,却没有报答,也不合礼。

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摘自《礼记·学记》

解释: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三、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摘自《礼记·中庸》

解释: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从最隐蔽、最细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君子要学会慎独。

四、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摘自《礼记·曲礼上》

解释: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不可只知其优点,而不知其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不可只知其缺点,而不知其优点。

五、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摘自《礼记·礼运》

解释: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六、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摘自《礼记·祭义》

解释: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七、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摘自《礼记·学记》

解释: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八、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摘自《礼记·祭义》

解释:自己不说对人无礼、中伤的话,别人就不会以忿怒怨恨的话伤及自己。

九、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摘自《礼记·曲礼上》

解释:傲慢之心不可产生,欲望不可放纵无拘,志气不可自满,享乐不可无度。

十、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摘自《礼记·祭义》

解释:如果孝子对父母有深深的爱戴,心中就必然充满和顺之气;·心中充满和顺之气,脸上就一定会表现为和颜悦色;脸上有和颜悦色,则整个人的态度必定委婉柔顺。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精选名句30句带翻译

十一、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摘自《礼记·杂记下》

解释:只拉紧弓弦而不放松弓弦,即使是文王和武王也做不到;只放松弓弦而不拉紧,却是文王和武王不会做的;有时拉紧弓弦有时放松,这才是文王、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

十二、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摘自《礼记·学记》

解释:教师,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并且纠正他们各自缺点的人。

十三、量入以为出

摘自《礼记·王制》

解释:根据收入的多少,确定开支的限度。

十四、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摘自《礼记·表记》

解释:有德行的人不夸大自己的功劳、业绩。

十五、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摘自《礼记·杂记下》

解释:有那样的言论,却没有那样的行为,是君子的就应当感到羞耻。

十六、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

摘自《礼记·学记》

解释:德行很高的人,不限于只担任某种官职;普遍的规律,不仅仅适用于那一件事物;有大信实的人,用不着他发誓后才信任他;天有四季变化,无须划一,也会守时。

十七、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摘自《礼记·聘义》

解释:既不因其优点而掩盖其缺点,也不因其缺点而掩盖其优点。

十八、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

摘自《礼记·杂记下》

解释:君子有三个担心:没有听说过,对不知道的;已经知道的,担心不能学的;既学的,担心不能做的。

十九、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摘自《礼记·学记》

解释:会学习的人,能使教师费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师;不会学习的人,即使老师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还要埋怨教师。

二十、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摘自《礼记·大学》

解释:通过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志才能端正;心志端正后才能修养身心;身心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天下太平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精选名句30句带翻译

二十一、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摘自《礼记·曲礼上》

解释:能在无声之中有所听闻,能在无形之中有所察见。

二十二、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摘自《礼记·杂记下》

解释: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二十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摘自《礼记·祭义》

解释:一切活着的东西都要死去,死后其体魄必然归土,这就叫鬼。

二十四、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摘自《礼记·中庸》

解释: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

二十五、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摘自《礼记·学记》

解释:仅仅靠背诵和记忆前人的东西而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这样的人是不足以给别人当老师的。

二十六、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摘自《礼记·儒行》

解释:君子儒者应博览群书,知识的积累是无止境的;有了学问还要切实付诸行动,不能懈怠!

二十七、举大事,必慎其终始

摘自《礼记·文王世子》

解释:举行大的典礼,从头到尾都极其谨慎。

二十八、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摘自《礼记·儒行》

解释:金玉并不值得宝贵,忠信才值得宝贵。

二十九、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摘自《礼记·学记》

解释:如果不喜欢这种技艺,就不能心情愉悦地去学习它。说明只有具有兴趣,才能主动去学习。

三十、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

摘自《礼记·儒行》

解释:上不臣事天子,下不事奉诸侯;性情慎静而崇尚宽大,性格强毅而能从善如流,学间渊博而能服膺胜于己者。多读圣贤之书,以磨练自己的品行气节。即令是要把整个国家分给他,在他看来也不过是芝麻般的小事而不为动心,不会因此就出来称臣做官。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精选名句30句带翻译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