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关于读书的名言

时间:2022-03-30 17:5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陈子帅菌读文史曰 | 评论: 次 | 点击:

孔子的关于读书的名言

1.孔子的读书名言

1、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春秋孔子《论语》

白话文: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劳神无所得。”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春秋孔子《论语》

白话文:孔子说:“学而时练习的,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春秋孔子《论语•述而》

白话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春秋孔子《论语•述而》

白话文: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春秋孔子《论语十则》

白话文: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春秋孔子《论语》

白话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说:“思无邪”。”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春秋孔子《论语十则》

白话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春秋孔子《论语十则》

白话文: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春秋孔子《论语》

白话文: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春秋孔子《论语》

白话文: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2.孔子的关于学习的名句

一、春秋 孔子《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二、春秋 孔子《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为我所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良的方面学习它,对那些不良的方面则加以改正。

三、春秋 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被动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天生喜欢学习的人。

四、春秋 孔子《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劳神无所得。

五、春秋 孔子《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3.孔子读书名言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6、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7、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14、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6、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17、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8、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2、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3、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4、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5、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6、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8、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10、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11、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12、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1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14、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15、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16、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17、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4.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有哪些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

宴乐,损矣。”

5.孔子关于读书的名言有哪些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

宴乐,损矣。”

6.孔子论学习的名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孔子论学习《论语》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采纳。

7.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8.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

一、春秋 孔子《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二、春秋 孔子《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为我所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良的方面学习它,对那些不良的方面则加以改正。

三、春秋 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被动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天生喜欢学习的人。

四、春秋 孔子《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劳神无所得。

五、春秋 孔子《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六、春秋 孔子《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七、春秋 孔子《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早晨得到圣人的教诲,(信受奉行),即便是晚上死了,也无遗憾。

八、春秋 孔子《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他聪敏勤勉而爱好学习,又谦虚下问,不以为耻,因此称他谥号为文。

九、春秋 孔子《论语》: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由,教你知道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十、春秋 孔子《论语》: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

9.关于孔子所说的学习格言

●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2113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5261不倦也。4102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653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内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容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的关于读书的名言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毛主席的读书方法

毛主席常说:“读书是我一生的爱好!”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博览群书,一生都在勤奋学习的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可谓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毛主席的读书方法

毛主席看书学习都非常认真,他主张读书就要认认真真地去读。为此极其反对那种贪多求快、不求甚解、不讲效果的读书求学方式。

认真地读,反复地读,积久而成学,这是毛主席又一长期坚持的读书方式。

古话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毛主席认为只有通过反复仔细地研读,经过认认真真地体会和思考,才能品出一本书作者的本意来,才能品出这本书中的真味来。

好书需要反复读,仔细读,首先强调的是读书要有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态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毛主席的读书方法

从毛主席批阅过的书籍中,可以看出,毛主席读书的态度非常认真,甚至对于书中的错别字、不妥当的标点、语法欠斟酌的句子,他都要认认真真地改正过来。

这在毛主席读过的书籍中是屡见不鲜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毛主席的读书方法

比如,毛主席读过多次的《经济学大纲》一书,他不仅做了很多批注,而且还把其中用得不当的标点改正过来。

有一次,毛主席参观安徽省博物馆,当他看到清代康熙年间铁画大师汤天池的一幅作品时,不禁朗读起作品上的诗句“晴窗流竹露,夜雨长兰芽”来。当读到“露”字的时候,毛主席仔仔细细端详了好一会儿,然后对旁边的人说:“‘露’字漏掉了末尾一笔,应当补起来。”

由此可见,毛主席读书是多么的认真仔细。

毛主席几十年的读书生涯都是这样认真的。他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只要认真对待,世上无难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毛主席的读书方法

毛主席一辈子都能持之以恒地以“认真”二字严格要求自己,这也是他的读书治学风格之一。

《礼记·大学》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孔子曰:“温故而知新。”

好书反复读,这个反复需要数量上的硬性要求,强调读书人要多读,重读,反反复复地读。

毛主席读书始终坚持“三复四温”。《孙子兵法》、《资治通鉴》、《韩昌黎文集》、《史记》、《汉书》、《昭明文选》以及许许多多传统古典小说、诗词歌赋等等,都是他青少年时期就多次读过并且能够背诵如流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毛主席的读书方法

但是,直到晚年,毛主席仍然在坚持反复阅读这些青少年时代就已经十分熟悉的书籍。

《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资本论》、《社会主义史》、《论权威》、《哥达纲领批判》等重要的马列著作,他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读,一直读到70年代,前后长达半个多世纪。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毛主席的读书方法

毛主席每读一遍书籍,就习惯在封面或标题上画一个圈做一个小记号,有的书籍或者里面的内容段落有4到5个圈,说明他已经读过四五遍之多。很多重要的相关著作他甚至读过10遍以上。

毛主席反复读书的故事,在延安时期就有传诵。他自己就曾对周围的人说:“《社会主义史》是本好书,我已经读了10遍,奉劝各位也多读几遍。”

在一次召开的小会议上,毛主席还说:“李达同志给我寄了一本《社会学大纲》,我已经看了10遍。......李达还寄给我一本《经济学大纲》,我现在已经读过3遍半,也准备读它10遍。”

好书反复读,要求读书人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毛主席读书非常有耐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毛主席的读书方法

毛主席还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就改写了明朝学者胡居仁的一副对联,以作自勉: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对某些好书不停地读,反复地读,持之以恒地读下去,这是毛主席长期养成的一种读书习惯,这种习惯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他读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读书方法上,毛主席还主张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

除了上述说的鼓励多读书,好书反复读,毛主席还主张多写,这一方法的具体体现是“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也是青年时代的毛主席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到老师影响的好习惯之一。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毛主席的读书方法

至于多想,是毛主席读书的一个重要方法。

读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形成自己思想的过程,如果读书的时候不多想些问题,如果对所读的书籍内容不进行消化,那么这种读书过程只能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不仅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还经常接受别人错误的思想。

多想多思,才会有良效。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毛主席主张独立思考,分析批判,从不盲从。

比如毛主席在读《三国志》的时候,对书中记载的很多战役都做了深入的分析,并对书中一些错误做过订正,从不因为这是一本史书而盲目相信其中内容的描述。《吴志·吕蒙传》中叙及孙权同吕蒙商量攻取徐州的时候,吕蒙说:“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毛主席认为此处有误,他批注道:“《魏志》此时操在汉中,因夏侯渊之败,正不得志,闻襄阳围急,东归到洛阳即死,非在居巢也。”

可见,毛主席在读书时很注意分析和联想,注意从侧面进行引证。这是毛主席实事求是学风的一种体现。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毛主席的读书方法

多问也是毛泽东一以贯之的读书之道。

凡是和毛主席有过接触的中外学者、政治家、外交家,无不敬佩毛主席的谦虚。

毛主席深切体会到“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他认识到所谓的知识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半点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他向全国人民说出了著名的那句格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为此,还意味深长地对周围的人说过:“和全国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这就是我的志愿。”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毛主席的读书方法

为什么读书要讲究多问呢?

在毛主席看来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知识范围那么广阔,自己就算再聪明,知道的知识也不过是无限中的有限的那么一点点,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所以需要多读书。读书才能看到世界到底多么大,才懂得自己到底多么渺小。

人类需要的知识从总体上说是无限的,而个人的人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多问多学,才能弥补个人知识的不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毛主席的读书方法

另外一方面,毛主席还提醒我们,只有多问,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而只有多读书,才能进一步明白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自己更加刻苦地读书学习,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

1937年,毛主席著名的“两论”(《实践论》《矛盾论》)发表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毛主席的读书方法

当时他读了艾思奇写的一本书《哲学与生活》,并用毛笔精心地做了长达19页的摘录。毛主席关于差异就是矛盾的见解就是阅读此书受到启发而提出来的。这表明毛主席善于从别人的书中学习、汲取思想。

1938年年初,毛主席将自己的摘录及读书心得送请艾思奇进行阅正,并给艾思奇致信写道:“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的。其中有一个问题略有疑点(不是基本的不同),请你再考虑一下,详情当面告诉。今日何时有暇,我来看你。”

众所周知,当时毛主席身居高位,而艾思奇只不过是一个不满30岁的年轻理论工作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毛主席的读书方法

毛主席本着追求真理的精神,完全用探讨的态度向他请教问题,真正体现了一个哲人思想家、政治家谦虚好问的态度和诚恳求知的精神。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