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名言

时间:2022-03-31 00:0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党史博采 | 评论: 次 | 点击:

粟裕名言

1.求视频:粟裕大将写过的诗

沁园春·淮海战役

一九七七年

作战方针,攻城打援,首占开封。又俘区寿年,再创敌援;战局过坳,敌转防御。兖济解放,徐海动摇,横扫江淮在今朝。十月节,我大军南挥,分割包抄。 首歼碾庄伯韬,看徐双翁鳖哪里逃。笑纬国东援,损失徒劳;双堆黄维,称蒋嫡系。覆灭于后,杜氏将军,倾巢突围也难逃。时迫矣,灭蒋家王朝,就在今宵。

老兵乐(二)

一九七四年

半世生涯戎马间,

平生志气在元元。

得从战争学战争,

江淮河汉往复返。

同辈万千多作古,

幸存今日何所憾。

感时不必频对镜,

风光难得闲中看。

原作最后两联(将军只合裹尸还,何期生入玉门关)

老兵乐(一)

1964年北京

半世生涯戎马间,征骑倥偬未下鞍。

爆炸轰鸣如击鼓,枪弹呼啸若琴弹。

疆场纵横任驰骋,歼敌何计百万千。

对镜不须叹白发,白发犹能再挥鞭。

2.张灵甫将军用兵之道,以及他的名言是什么

张灵甫,原名张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陕西长安人,于1925年5月入黄埔军校4期,不久即在戴季陶、王柏龄引荐下加入中国国民党。在校期间,积极参与了驱许(崇智)斗争,分至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胡宗南)任职。

由于常年作战在外,身为胡宗南第一军的团长张灵甫怀疑妻子有背叛行为,结果酿成轰动一时的“团长古城杀妻”的惨剧。此后的张灵甫一度锒铛入狱,被蒋下令关入“模范监狱”10年。

七七事变的爆发后,国民政府下命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先军衔。再度出山的张灵甫受到从前上司,此时五十一师师长的王耀武的知遇之恩。为了表示自己改过自新的决心,他正式将名"钟麟"与字号"灵甫"颠倒,改“张钟麟”为“张灵甫”。整个抗战期间,张灵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无数,书下自己最为风光的一页。

1937年,五十一师开赴上海,参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沪保卫战。张灵甫来到一五三旅三O五团走马上任,并在上海保卫战中,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

1938年,武汉会战中,薛岳指挥第九战区军队以反八字阵诱敌深入,在万家岭包围日军第106师团.日军顽抗夺取制高点张古峰,战局极为危险,张灵甫主动请缨,率敢死队,夜晚抄小道,拼死夺回张古峰,腿部受重伤.

1943年常德之战中,张灵甫亲率突击队救援常德守军74军57师,作战异常凶猛,迫使日军占领常德城当日即退出,为收复常德立下战功。不久以后,在74军军长争夺中失利,仅为副军长兼58师师长。1944年5月开始的长衡会战中,受上级保存实力的影响,未建战功,且被调至陆军大学学习。

1945年4月芷江保卫战中,张灵甫指挥74军58师在铁山与日军血战获胜,战后获三等宝鼎勋章,升任74军中将军长。

1947年5月14日,张灵甫率抗日铁军整编74师2万余人,以领先主力部队两天路程进攻坦埠,被陈粟调集华野1纵(叶飞)、4纵(陶勇)、6纵(王必成)、8纵(王建安)、9纵(许世友)五个主力纵队和数十门大炮,迫击炮等各类火炮数百门,总计15万余人包围。激战3天 74师最终被击垮,全军覆灭,张灵甫自杀,结束了一生的军旅生涯,此即孟良崮战役。

1945年2月授陆军少将军衔。整编后任第七十四师师长。1947年5月16日,战死孟良崮,终年44岁。

张灵甫将军用电台发出遗书:“十余万之共 * ,向我围攻数日,今弹尽援绝,水粮俱无,我决定与仁杰(74师副师长蔡仁杰)战至最后以一弹饮诀,上报国家领袖,下对部属袍泽。老父来京,未克亲侍,希善待之,幼子希善抚之,玉玲吾妻,今永诀矣。”

3.顽强拼搏的名人名言

李素丽: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

李桓英:人生只有拼搏,才是生命的最好延长

李国安:上不愧党,下不愧民

孔繁森: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

郭秀明:只要能为人民带来幸福,就是我个人的幸福

付玲玲:当老百姓的官,就要尽职尽责地为老百姓服务

方红霄:宁肯牺牲在哨位,也千万不能倒在金钱、美女的诱惑之下

范玉恕:老老实实做人,结结实实盖楼

范匡夫:共产党人权力的天平,任何时候都不能失衡

包起帆:要让别人做到的事,首先自己要做到

钱学森: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绝不会不爱人民的

钱三强: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华罗庚: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

邓稼先: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焦裕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

蒋筑英:一个人活着应当有个信仰

雷 锋: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张秉贵:胸中有一团火,温暖顾客的心

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时传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

李四光: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

赵世炎: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

张太雷:只有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

张闻天: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

张琴秋:党的干部什么时候都要实事求是

杨靖宇:在侵略者面前低头,就不配做中国人

徐向前:端正党风,首先要从我们自己做起

徐特立: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冼星海:我们的幸福是以解放民族,解放人类为目的

吴运铎:顽强战斗,以创造性的劳动克服一切困难

王尽美: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

田家英: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刘胡兰:怕死不当共产党

毛岸英:一部伟大机器的一个极普通平凡的小螺丝钉

董存瑞:做事是为了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

赵一曼: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恽代英: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叶剑英: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徐海东:一个共产党员不为党工作,是耻辱

熊瑾玎:松柏耐岁寒,冰雪心可剖

王稼祥:不能为了党员数量而降低党的质量、党的水平

粟 裕:向上级学习不易,向下级学习更不易

任弼时: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首先使劳动人民得到满足

彭 真: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决没有可以不守法的任何特权

彭 湃:工农联合起,江山万万年

彭德怀:说大话,说假话,一害自己,二害国家

聂荣臻:要善于与人共事,不要强加于人

罗荣桓:有一份精力,就要为党多做一点工作

刘志丹:敌人越少越好,朋友越多越好

刘伯坚: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我为中国作楚囚

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居里夫人

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离成功不远的时候。。。.拿破仑

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高尔基

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达尔文

过去属于死神,现在属于自己。。。.雪莱

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攀登高峰的人。。..茅以升

朴素是美丽的必要条件。。。托尔斯泰

音乐应当使人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贝多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除了我们自己以外,没有人能贬低我们。如果我们坚强,就没有什么不良影响能够打败我们。——美国教育家 华盛顿

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英国海军上将 佩恩

意志坚强的乐观主义者用“世上无难事”人生观来思考问题,越是遭受悲剧打击,越是表现得坚强。——古罗马哲学家 西尼加

有志者,事竟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下文章一大抄

4.关于军事名家.古今名战.军事名言.战争文学的资料

●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毛泽东)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 ●血战乾坤赤(唐·杜甫)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英国) ●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欧洲) ●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 ●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 ●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西塞罗) ●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勃朗宁) ●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萨卢斯特) ●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要和平,就得准备战争(欧洲) ●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海塞)。

5.拼搏名言

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

.居里夫人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离成功不远的时候。

.拿破仑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高尔基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

.达尔文过去属于死神,现在属于自己。

.雪莱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攀登高峰的人。

..茅以升朴素是美丽的必要条件。

托尔斯泰音乐应当使人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贝多芬礁石 男儿立志毅为先挫折坎坷不可拦乘风破浪航大海撩云拨雾上青天顶天立地雄一世继往开来破万难壮士豪情永不减总是拼搏在人间 --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粟裕名言

战神粟裕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还能写出波澜壮阔的诗词

战神粟裕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还能写出波澜壮阔的诗词

文/王树人

粟裕作为伟大的军事家,身经百战,战功卓著。有人以为粟裕只是一位“武将”,不通文墨,实际上粟裕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儒将”。文武双全的粟裕一生写了多首波澜壮阔的诗词,而且所写诗词严谨工整,合辙押韵,哲理深蕴,豪放厚重。现把粟裕大将在不同年代写的十四首波澜壮阔的诗词简说如下,以飨读者。

上个世纪20年代写的一首 “咏物诗”

1924年1月,由于不满家乡会同县现状,粟裕沿沅江下常德寻找革命真理。当船上的大浪把船托起老高,抛上又落下,险些把他摔到水里后,粟裕即景生情吟诵了一首题为《过清浪滩》的五言诗,诗曰:“ 好个清浪滩,浊浪三丈三;船在浪里走,如过鬼门关。”

清浪滩是湖南沅陵境内沅江一险滩。滔滔沅水数百滩,其中以清浪滩最有名。沅陵山岭崎峻,河流凶急,河多滩险,尤其是沅水靠近沅陵一段,清浪、横石、九矶、白溶,滩连滩接,白浪滔天。单清浪滩就是四十里水路,船只顺流而下只需二十分钟,逆水而行则需要整整一天。

这首诗定格在“好”上。好是惊奇,好是亲临其境,好是对比反衬出清浪滩的险和伟大。这首诗是迄今发现的粟裕第一首咏物之作,表达了粟裕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敢于面对风雨人生的境界,寓意深刻。

1924年3月,已到达常德的粟裕因错过考期,进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常德)附小和平民中学学习。1925年春,粟裕考上省立二师,后因省立二师进步校长被害,粟裕等进步学生被秘密转移到武昌。

上个世纪30年代写的四首“战地诗”

1938年4月,新四军组成了由第一、第二、第三支队抽调部分干部和侦察连组成的先遣支队,约四百余人。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司令员张鼎丞)任先遣支队司令员兼政委,钟期光(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任政治部主任。4月28日从安徽省歙县(今属黄山市徽州区)岩寺出发,经南陵、东门渡、黄池、高淳,于5月22日抵达江宁县铜山镇业家庄,后派出三个侦察组对南京、常州、镇江方向进行武装侦察,为第一、第二支队挺进苏南作准备。6月17日在镇江西南之韦岗伏击日军车队,取得了新四军在江南的首战胜利。6月下旬完成侦察任务,先遣支队撤销,人员分别回到各支队建制。新四军先遣支队在安徽省歙县出发时,就非常注重宣传工作的先遣支队司令员粟裕,不但针对江南地区日伪汉奸、兵匪为患、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本军不拉夫,不派款”的响亮口号,而且还写了一首题为《宣传新四军》的诗作宣传,诗曰:“自古来,出门遇了兵,有理说不清;如今是遇了新四军,亲如一家人,无理也可说分明。”

战神粟裕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还能写出波澜壮阔的诗词

◆1938年,粟裕在新四军二支队留影,左起:粟裕、罗忠毅、罗化成、王集成。

1938年6月17日,粟裕亲自指挥新四军先遣支队在江苏镇江韦岗伏击日军车队,打响了新四军江南抗战第一枪。战斗中击毙日军少佐土井以下官兵三十多人,击毁汽车五辆。韦岗战斗是新四军江南敌后抗战的第一仗,首战告捷,意义重大。正如粟裕在《先遣队的回忆》一文中指出的:此战“不仅打击了敌人之横行,而且振奋了广大人民的抗战情绪,提高了他们胜利的信心”;“不仅奠定了我军进入江南战区的基础,而且开辟了胜利的先声。”韦岗战斗规模虽小,但其意义和影响却远远超出了战斗的本身。它戳穿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沦陷区人民的抗日斗志,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声誉。战斗胜利后,异常高兴的粟裕写了一首题为《韦岗初胜》的五言诗庆贺,诗曰:“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韦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 此诗是中国人民和新四军抗击外侮的心声,真实地反映了新四军指战员当时的战斗激情和胜利的喜悦。不久,新四军军部转发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嘉奖电:“叶军长:所属粟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仍希督饬,继续努力,达成任务。”

1939年初,新四军第二支队举行党代表会议。当时陈虹(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等职。)在二支队4团军士队担任政治指导员,被选为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按照红军开会的传统方式,在会前,大家都互相争着指名表演唱歌或跳舞,“啦啦队”大声呼喊,会场气氛十分活跃。当指名要陈虹这个“小英雄”唱歌时,陈虹坐在台前不动。“小英雄”是当时大家给陈虹起的外号。这不单指陈虹年纪小(当时仅17岁),还因为陈虹扮演过话剧《小英雄》的主角。经粟裕一鼓动,有些同志干脆就把陈虹拉上台。这时,陈虹这个“小英雄”也激动起来,竟然一连唱了《祖国进行曲》《马赛曲》和《告别南洋》三首歌。这时粟裕站起来对大家说:“同志们!刚才‘小英雄’唱得不错。这些歌曲很有教育意义,我听了很高兴。现在我吟一首诗给‘小英雄’。”只见粟裕站起来,略加思索,就潇洒地口占一首:“小小英雄志气刚,腰间皮带挂手枪。歌喉婉转声洪亮,沉着应战不慌忙。”粟裕吟完这首诗,会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939年1月21日,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率部奔袭芜湖市郊区的官陡门日伪军据点。此战全歼了官陡门三百余名守敌,活捉了五十七名俘虏,还缴获步枪七十多支,短枪十多支,机枪四挺,另有大批手榴弹、子弹和军用品。这次战斗史称“官陡门大捷”,在新四军历史上创造了两个纪录:一是新四军首次长途奔袭就旗开得胜、全歼守敌;二是从战斗打响到结束,仅用了八分钟。官陡门战斗结束多日后,粟裕仍兴奋不已,提笔在奇袭官陡门大捷的部分指战员合影照上题写了《为官陡门战斗胜利题诗》,诗曰:“新四军,胆气豪,不畏艰苦与疲劳。七十里之遥,雪夜奔袭芜湖郊,伪军无处逃。伤毙满沟,活捉四十余,步枪四五十条,机枪三挺,驳壳十余条,还有大刀。日伪军旗,脚踏车、大衣和皮袍,军用品,用箩挑。汉奸远逃,敌伪心愁,广大人民兴高,同声咒骂汉奸罪不可饶!”这是一首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题照诗,全篇洋溢着胜利后的喜悦,既热情赞扬了新四军战士的机智勇敢,又表达了江南人民热切盼望抗日,打击汉奸卖国贼的心声。同时,也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一诗在手,官陡门战斗的主要经过和战斗成果也就历历在目了。官陡门战斗的胜利,在当地引起巨大反响,老百姓还编了一首《四老板是天神》的歌谣:“四老板,是天神,一飞飞到官陡门,这边唱着凯歌去,那边急煞小日本。四老板,是天神,一飞飞到官陡门,百姓心里暗自喜,都夸老四是神兵。”“四老板”,就是指新四军。同年11月7日,第二支队与第一支队领导机关合并,组成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陈毅任指挥部指挥,粟裕任指挥部副指挥。

上个世纪40年代写的两首“壮志”诗词

1943年底至1945年9月期间,浙江省长兴县煤山镇槐坎乡仰峰岕是苏浙皖边我党我军的一个重要指挥中心所在地。新四军16旅和后来成立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及中共苏皖区党委(后改为中共苏南区党委、苏浙区党委)、苏南行政公署曾分别驻扎在仰峰岕的大户沈家、韩家、曹家。粟裕和苏浙军区其他领导人曾一度在此居住和办公。

1945年1月13日,粟裕任苏浙军区司令员,统一指挥苏南、浙西、浙东部队。刚来仰峰岕时,粟裕和夫人楚青及儿子粟戎生一家三口都住在离沈家五百米处的土地庙里,当时土地庙里还供奉着菩萨。当时的居住条件设施极其简陋,仅有一张架子床、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直到新四军苏浙军区成立大会召开后才从土地庙搬到了大户沈家办公。9月下旬,粟裕率部北撤时,当地群众依依不舍,含泪告别,并有许多仰峰岕群众为新四军部队运输物资,一直送到宜兴张渚、溧阳戴埠。粟裕在仰峰岕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驻地旁边,还亲自为夫人楚青和儿子粟戎生拍摄下珍贵的合影照片。一天早晨,粟裕与夫人楚青登上司令部驻地附近的山头眺望,晨曦中霞光分外美丽,因他的思绪驰骋于层峰叠峦中,不禁脱口而咏作诗一首《远眺苏浙》:“山,发人深思;海,令人遐想。朝霞鼓舞我迎战现实,夕照启发我思索未来!”他的目光凝望远方,心中盘算着迎战新的任务。

战神粟裕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还能写出波澜壮阔的诗词

◆1948年10月,粟裕主持研究淮海作战方案。右起:陈士榘、张震、粟裕。

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时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的粟裕曾写了一首“鞭指江南”题为《沁园春·定鼎中原》的词,词曰:“逐鹿中原,利弊权衡,攻城打援。首战汴梁捷,再歼区部,黄邱惊魂,过隘翻山。序幕揭开,名泉奔涌,布阵排兵今古鲜。江淮阔,赤县迎风舞,万马腾欢。中枢谋划高瞻,又捧月群星尽圣贤。喜大军英勇,包抄分割,百韬毙命,悟我堪怜。双管施威,瓮中捉鳖,雪地冰天敌倒悬。杯高举,望军民莫醉,鞭指江南。”此词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渴望。

新中国成立后写的七首“抒怀”诗

1964年1月,已五年不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而担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才57岁的粟裕在从化疗养时,突发心肌梗塞,回广州抢救。5月,军事科学院党委决定粟裕休息一年。就在这一年,粟裕在北京写了一首题为《老兵乐》(其一)的诗。这首“感怀之作”诗句铿锵有力、气势磅礴,也是其戎马生涯的真实写照,诗曰:“半世生涯戎马间,征骑倥偬未下鞍。爆炸轰鸣如击鼓,枪弹呼啸若琴弹。疆场纵横任驰骋,歼敌何计百万千。对镜不须叹白发,白发犹能再挥鞭。”粟裕的长子粟戎生(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中将军衔)每当念起父亲粟裕所写的这首《老兵乐》,都感慨万千,说这首诗既是父亲戎马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鼓励他驰骋疆场、为国尽忠的战鼓。

1974年,粟裕又写了一首《老兵乐》(其二),诗曰:“半世生涯戎马间,平生志气在元元。得从战争学战争,江淮河汉往复返。同辈万千多作古,幸存今日何所憾。感时不必频对镜,风光难得闲中看。”此诗原载《粟裕研究信息》第十三期发表的2000年12月粟裕夫人楚青写的《追忆粟裕〈老兵乐〉》一文中。该文第一次透露了这首《老兵乐》的写作背景和过程:1974年,时间又过去十年了,粟裕冤案未平,任闲职依旧,自己在致力研究探讨未来战争中,写了这首诗。此诗未发表过。原诗最后一句是“将军难得老来闲”。诗成后感叹:“将军只合裹尸还,何期生入玉门关。”我当即劝慰了几句。他沉思后将末两句改为:“感时不必频对镜,风光难得闲中看。”(1958年,粟裕因“反教条主义”一事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接着被撤销解放军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94年12月25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和张震联名发表了题为《追忆粟裕同志》的文章。文章同时在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和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刊登。文章除了对粟裕的战绩和品德作了全面的评价外,特别明确指出:“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这个看法,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笔者注)

战神粟裕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还能写出波澜壮阔的诗词

◆1978年6月,粟裕在安徽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题词:“八省健儿群英会,抗日旌旗向东挥。敌后军民齐奋起,日寇弃甲又丢盔。新四军抗日先遣队出师江南四十周年后重进云岭。”

1977年,人到晚年的粟裕在回忆淮海战役时,曾写了一首《沁园春·淮海战役》的词,词曰:“作战方针,攻城打援,首占开封。又俘区寿年,再创敌援;战局过坳,敌转防御。兖济解放,徐海动摇,横扫江淮在今朝。十月节,我大军南挥,分割包抄。首歼碾庄百韬,看徐双瓮鳖哪里逃。笑纬国东援,损兵徒劳;双堆黄维,称蒋嫡系,覆灭于后。杜氏将军,倾巢突围也难逃。时迫矣,灭蒋家王朝,就在今宵。”此词把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浓缩一体,上阙主要写豫东之战和攻济打援,下阙主要写淮海战役三个阶段:歼黄百韬,灭黄维,俘杜聿明。作者气吞万里如虎,奇句迭出,最后画龙点睛:“时迫矣,灭蒋家王朝,就在今宵。”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词是在粟裕病逝后才与读者见面的。楚青在整理粟裕遗物时,从他的小本子里发现他亲笔写的《沁园春·淮海战役》。根据分析,这首词可能是1977年写的。楚青清理出他的这首词后,为了弥补《粟裕战争回忆录》里没有写淮海战役的文章这个缺陷,2007年《粟裕战争回忆录》再版的时候,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将楚青整理的《粟裕谈淮海战役》以及粟裕遗作《沁园春·淮海战役》补录了进去。

1978年5月,粟裕在北京写了一首《赠郑涛任远洋轮船长》的诗,诗曰:“任你纵横三大洋,重担全负汝肩上。道途不比长征近,远涉重洋很平常。”(见《将帅儿女谈将帅》一书173页)郑涛,系粟寒生,粟裕次子,时任远洋轮船长。粟裕坚持自己的儿女应该在艰苦环境中经受锻炼。长子粟戎生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粟裕要他到作战部队工作,从当兵做起。粟寒生入伍后,一直在舰艇上工作,因长期海上作业,得了风湿性关节炎,转业到交通部后,粟裕支持他继续上远洋轮工作。并说:“年轻人不要贪恋小家庭,想着坐机关。”于是就有了这一首赠诗。这首诗对高干家庭及子女的教育应该说是个启示。创业难,守业更难。这首赠诗以长征作比,说明万里长征革命才完成了第一步,还有建设,还有改革开放,还有国际交流合作。得天下者还要善治天下。

1978年6月18日,粟裕在游览安徽黄山时,题写了一首题为《重游黄山东麓谭家桥地区昔日战场有感》的七言诗,诗曰:“耀武逞凶黄山麓,红军背进志不辱。三年转战闽和浙,迎来抗战初愿宿。”1934年12月14日,方志敏领导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即红10军团)在黄山东麓谭家桥石门一带与国民党王耀武的部队激战失利。谭家桥之战,一直是时任红10军团参谋长粟裕的心头之痛。1978年6月来黄山旅游,粟裕又一次来到谭家桥,放眼满目青山,追忆昔日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不禁潸然泪下。他说:“我死后,要和战死在这里的战友们长眠在一起。”1984年2月5日,粟裕因病在北京逝世,同年4月28日,粟裕的二子粟寒生带着骨灰来到谭家桥,兑现了粟裕生前诺言。

1979年11月13日,粟裕在广东省南海县写了一首《游西樵》的诗,诗曰:“西樵景色堪夸,路转峰回如画。华盖出白云,千尺珠帘高挂。当年欲避尘寰,而今乐在人间。亭阁映天湖,为四化装点江山。”这是一首讴歌四化的抒情诗。作者在南海的西樵,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不禁诗情大发,巧妙地把山名、峰名、瀑布名及湖名嵌入诗中,是一首上佳的旅游诗作。

1980年5月, 解放军某部编写了《江海风云》一书,请73岁的粟裕大将为该书题词,粟裕欣然应允,并挥笔写下了《题〈江海风云〉》的诗句:“武装斗争廿余年,转战频繁几万千。英雄业绩烈士血,可歌可泣壮诗篇。吾辈不能忘过去,创业艰辛忆先贤。江海风云汇青史,激励人民永向前!”(原载《江海风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出版)这首题诗跳出一般题诗的圈子,以历史的笔调回答了《江海风云》是怎样的一本好书。英雄烈士创业史,忘记过去就是背叛。第一段的后两句尤为写得好,“英雄业绩烈士血,可歌可泣壮诗篇”可称名句。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