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关于奋斗的名言(《菜根谭》名句的事例)
时间:2022-03-31 03:5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混沌婴孩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菜根谭关于奋斗的名言(《菜根谭》名句的事例)
1.《菜根谭》名句的事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在物理学方面引起一场大革命。小时候说话很晚,4岁时,父母甚至认准“这个孩子智力发育太慢”。直到9岁,爱因斯坦还不能流利地说话。上学以后,他父亲听老师说:脑筋迟钝,不善交际,毫无长处。老师们轻蔑地称他为“笨蛋”。14岁,叔叔征得他父亲的允许,开始教他代数和几何学,努力获得了成功。
“世界英雄,征服者拿破仑”,大军事家、法国皇帝拿破仑在学校读书时,成绩也不好,16岁 毕业于巴黎的军事学校,学习成绩只排在第四十二位。据传记载,他在校学习期间,除数学以外,其它学科的成绩都很糟糕。据说,在他一生中,不论是法语,还是 别的外语,他都不能准确地说和写。他的身材矮小,头形又长得难看,小时候,他家里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孩子不会有什么出息。实际上,幼年时代的拿破仑是一个 任性、粗野的孩子。
丘吉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担任英国首相。
丘吉尔曾因成绩差而放弃了考大学的念头,转考陆军士官学校而又两次落榜,第三次才好不容易考取。
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东海海滨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相传姜尚的先世为贵族,在舜时为官,因功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故为吕氏,名吕尚。中国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所以“姓”即“女生”,后来在一个姓中又以男性为主有了氏,到春秋战国以后,氏越来越多,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就是现在所说的姓氏。
后来家道中落,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2.菜根谭中写有关于青春,读书,学习,故乡的句子
《菜根谭》与“亢龙有悔”神功 与我们一衣带水有一个岛国叫日本,日本是一个聪明的民族。
聪明之一是“拿来”,大凡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或先进技术,尽可“拿来”;聪明之二是改头换面,如中国的汉字,日本人“拿来”并不是照搬,而是掺杂些另类的符号,便谓之为日文;聪明之三是再输出,如将中国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编入游戏程序,再出口中国,让中国的青少年花父母的钱、耗自己的青春去疯玩,历史故事在聪明人手里便形成了文化产业。 明代万历年间洪应明的一本语录体《菜根谭》,早在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就被“拿来”,被日本商界人士奉为心理教材。
也许这是日本人的又一“聪明”之处,他们从“菜根”中嚼出了心理调适的滋味来:“布衣暖,菜羹香,诗书滋味长。” 心理学,是西来语(Psychology),但西方学者对此却界说不一,《辞海》解曰:“有谓为研究心灵之科学者,有谓为研究意识之科学者,最近又有谓为研究行动之科学者。”
有人认为“心理学”是西方人发明的。但聪明的日本人,发现中国古代就有“心理学”。
其实,先秦以前的中华经典中,早就有了“心理”这门学问,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如《大学》这本通俗的经典中就说得很明白:“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其中的“格物”是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探索,“致知”是从“格物”的感性认识中获得了理性认识。“诚其意”、“正其心”,则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引起的种种心理变化,并在变化中进一步思考、沉淀和梳理,产生一种新的感悟,而这种新的感悟又非外在的、旁生的,而是“人之初”之“本善”(这正是东、西方心理学中最根本的区别)。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听察强毅之谓才”,“听察”就是“格物”。表现于外的为“才”,表现于内的为“德”,所以,司马光又说:“正直中和之谓德”。
德,不能违离“本善”,离开“本善”即不为“德”。 这本《菜根谭的智慧》正是抓住了这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中发掘出中国传统“心理”的智慧,并把这种智慧奉献给广大读者。
当今,社会在进步,经济在腾飞,科技在发展,但许多人的心理却承受不了这种进步和发展,各种心理病态的表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许多物质上的享受大打折扣,许多热烈和激动的欢悦昙花一现,伴随着“现代化”享受的往往是苦恼,是担忧,是心灵的空虚,是无所适从……甚至出现大学生跳楼、研究生出走、百万富豪下牢狱……难道这些是进步、发展和腾飞之过吗?显然不是。要想究其个里,不妨读一段《菜根谭》: 饭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
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意思是说:酒足饭饱后再回想美酒佳肴的味道,所有的甘甜浓淡都消失殆尽;房事满足之后再回味性欲的无聊之极,那男女之间鱼水之欢的念头已索然无味。
因此能经常用前事的悔悟,作为后事开端的参考和自惕,那么,就可消除一切错误的根源,恢复智慧的本善,这样做事就能把握原则,一切行为都会合乎义理。 真正的成功来自智慧,因为智慧源于人之“本善”。
人有了“本善”的智慧,才能避免大过,即使有了过错,也能勇于忏悔。“飞龙在天”是人生的成功,“亢龙有悔”也是一种成功。
金庸先生笔下的“亢龙有悔”神功,不仅能使郭靖受益,我们也能受益。《菜根谭的智慧》告诉了我们什么?也许正是这种“亢龙有悔”的神功吧!即使有时做了“亢龙”,只要学会“有悔”,终究还是“龙”啊! 不过这种神功不在刀剑上,而在每个人的心理上。
《菜根谭》云:“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嚼得“菜根香”,得其“淡”而处其“常”者,都是智慧中人! 古人喜谈性命之学,至明清此尤为普及,于是有了诸多经典著作问世,其中就有这“谈性命直入玄微,道人情曲尽岩险”的《菜根谭》为其代表。
这是士人将自己的人生体验结合在儒释道深厚长远的文化传统中,形成的特殊的思想特色与行文风格,也正是明代士人精神生活高度凝聚的共通写照。日人福田雅太郎说它“千锤百炼,斑斓绚丽”,又认为“此书确可算得是修养身心书中之冠了”。
此书问世之后,为人所忽有之,而能慧眼识认者,又必对它推崇备至,使此书之奇载誉而传。 《菜根谭》于精微深刻的语言中表现出旷达高远的智识,这是一位通达于人生的智慧成熟之士为世人所做的奉献。
书中谈修养、谈学习、谈生活、社会现象、人生态度等等,运用充满审美情趣的佛教与道教思维方法,安闲中有跌宕,疏朗中见筋力,如以霜锋断奇岩,露其金玉之质,无非为了使你体味到现实人生中许多的难题只要定心于自身之锤炼修培,都可以在一片自由挥洒中迎刃而解。此书注重精神修养和为人处事的结合,在简明的句子中传达着一生甘苦的深刻心得,看似随意写就,实则隽永悠长,会心处如夜雨山钟,历历畅于胸次。
古人说:莫将容易得,便做等闲看。因为只有对它静心玩味的人才能领会,才能去把握和实践。
正如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随着久练世事的先哲去。
3.菜根谭中写有关于青春,读书,学习,故乡的句子
《菜根谭》与“亢龙有悔”神功 与我们一衣带水有一个岛国叫日本,日本是一个聪明的民族。
聪明之一是“拿来”,大凡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或先进技术,尽可“拿来”;聪明之二是改头换面,如中国的汉字,日本人“拿来”并不是照搬,而是掺杂些另类的符号,便谓之为日文;聪明之三是再输出,如将中国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编入游戏程序,再出口中国,让中国的青少年花父母的钱、耗自己的青春去疯玩,历史故事在聪明人手里便形成了文化产业。 明代万历年间洪应明的一本语录体《菜根谭》,早在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就被“拿来”,被日本商界人士奉为心理教材。
也许这是日本人的又一“聪明”之处,他们从“菜根”中嚼出了心理调适的滋味来:“布衣暖,菜羹香,诗书滋味长。” 心理学,是西来语(Psychology),但西方学者对此却界说不一,《辞海》解曰:“有谓为研究心灵之科学者,有谓为研究意识之科学者,最近又有谓为研究行动之科学者。”
有人认为“心理学”是西方人发明的。但聪明的日本人,发现中国古代就有“心理学”。
其实,先秦以前的中华经典中,早就有了“心理”这门学问,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如《大学》这本通俗的经典中就说得很明白:“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其中的“格物”是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探索,“致知”是从“格物”的感性认识中获得了理性认识。“诚其意”、“正其心”,则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引起的种种心理变化,并在变化中进一步思考、沉淀和梳理,产生一种新的感悟,而这种新的感悟又非外在的、旁生的,而是“人之初”之“本善”(这正是东、西方心理学中最根本的区别)。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听察强毅之谓才”,“听察”就是“格物”。表现于外的为“才”,表现于内的为“德”,所以,司马光又说:“正直中和之谓德”。
德,不能违离“本善”,离开“本善”即不为“德”。 这本《菜根谭的智慧》正是抓住了这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中发掘出中国传统“心理”的智慧,并把这种智慧奉献给广大读者。
当今,社会在进步,经济在腾飞,科技在发展,但许多人的心理却承受不了这种进步和发展,各种心理病态的表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许多物质上的享受大打折扣,许多热烈和激动的欢悦昙花一现,伴随着“现代化”享受的往往是苦恼,是担忧,是心灵的空虚,是无所适从……甚至出现大学生跳楼、研究生出走、百万富豪下牢狱……难道这些是进步、发展和腾飞之过吗?显然不是。要想究其个里,不妨读一段《菜根谭》: 饭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
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意思是说:酒足饭饱后再回想美酒佳肴的味道,所有的甘甜浓淡都消失殆尽;房事满足之后再回味性欲的无聊之极,那男女之间鱼水之欢的念头已索然无味。
因此能经常用前事的悔悟,作为后事开端的参考和自惕,那么,就可消除一切错误的根源,恢复智慧的本善,这样做事就能把握原则,一切行为都会合乎义理。 真正的成功来自智慧,因为智慧源于人之“本善”。
人有了“本善”的智慧,才能避免大过,即使有了过错,也能勇于忏悔。“飞龙在天”是人生的成功,“亢龙有悔”也是一种成功。
金庸先生笔下的“亢龙有悔”神功,不仅能使郭靖受益,我们也能受益。《菜根谭的智慧》告诉了我们什么?也许正是这种“亢龙有悔”的神功吧!即使有时做了“亢龙”,只要学会“有悔”,终究还是“龙”啊! 不过这种神功不在刀剑上,而在每个人的心理上。
《菜根谭》云:“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嚼得“菜根香”,得其“淡”而处其“常”者,都是智慧中人! 古人喜谈性命之学,至明清此尤为普及,于是有了诸多经典著作问世,其中就有这“谈性命直入玄微,道人情曲尽岩险”的《菜根谭》为其代表。
这是士人将自己的人生体验结合在儒释道深厚长远的文化传统中,形成的特殊的思想特色与行文风格,也正是明代士人精神生活高度凝聚的共通写照。日人福田雅太郎说它“千锤百炼,斑斓绚丽”,又认为“此书确可算得是修养身心书中之冠了”。
此书问世之后,为人所忽有之,而能慧眼识认者,又必对它推崇备至,使此书之奇载誉而传。 《菜根谭》于精微深刻的语言中表现出旷达高远的智识,这是一位通达于人生的智慧成熟之士为世人所做的奉献。
书中谈修养、谈学习、谈生活、社会现象、人生态度等等,运用充满审美情趣的佛教与道教思维方法,安闲中有跌宕,疏朗中见筋力,如以霜锋断奇岩,露其金玉之质,无非为了使你体味到现实人生中许多的难题只要定心于自身之锤炼修培,都可以在一片自由挥洒中迎刃而解。此书注重精神修养和为人处事的结合,在简明的句子中传达着一生甘苦的深刻心得,看似随意写就,实则隽永悠长,会心处如夜雨山钟,历历畅于胸次。
古人说:莫将容易得,便做等闲看。因为只有对它静心玩味的人才能领会,才能去把握和实践。
正如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随着久练世事的先哲去。
4.菜根谭经典语句
1.弄权一时,凄凉万古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大意】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虽然有时会遭受短暂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
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
2.抱朴守拙,涉世之道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大意】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一个饱经事故而阅历很广的人,各种恶习也随着增加。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
3.心事宜明,才华须韫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大意】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般光明,没有一点不可告人之事;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才学像珍珠美玉一般珍藏,绝对不轻易让人知道。
4.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大意】权利和财势,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接近而不受污染就更为清白;权谋术数,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为高明了。
5.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大意】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教训。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中了。
6.和气致祥,喜神多瑞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大意】在狂风暴雨的天气中,连飞禽都感到哀伤忧虑;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连草木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可以一天没有和祥之气,而人间也不可以一天没有欢欣之气。
7.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大意】美酒佳肴和大鱼大肉都不是真正的美味,其实真正的美味只是那些精茶淡饭;标奇立异,超凡绝俗的人,都不算人间真正的伟人,其实真正的伟人只是那些平凡无奇的人。
8.闲时吃紧,忙里悠闲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大意】恰如我们每天所看到的,天地好像一动也不动,其实天地的活动一时一刻也没停止。
早晨旭日东升,傍晚明月当空,可见日月昼夜都在奔驰,可在宇宙中,日月的光明却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君子,平日闲暇时胸中要有一番打算,以便应付意想不到的变化,忙碌时也要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的乐趣。
9.静中观心,真妄毕见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大意】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自己独自静静坐着观察自己的内心,才会发现自己的妄心全消而真心流露,当此真心流露之际,觉得精神十分舒畅,应用自在之机油然而生;若这种真心能常有该多好,可希望之心偏偏难以全消,于是心灵会感觉惭愧不安,到最后才幡然悔悟而有改过向善的意念出现。
10.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大意】被当政者垂恩重用往往会招来祸患,所以一个人从政时不可过分贪恋权位,应抱有“见好就收”、“急流勇退”的态度;不过有时遭受小小的挫折,反而使人走上成功之路,因此遭受不如意的事打击时,千万不可罢休,不再继续奋斗。
11.澹泊明志,肥甘丧节蔾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大意】能够忍受吃粗茶淡饭的人,他们的操守多半都像冰一般清,纯玉一般沌白;而讲求穿华美衣服、吃山珍海味的人,他们大多都甘愿作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因为一个人的志气要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节操都在贪图物欲享受中丧失怠尽。
12.眼前放得宽大,死后恩泽悠长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恩惠要留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恩。【大意】一个人眼前待人处事的态度要放得宽厚些,只有如此才不致使你身旁的人对你有不平的牢骚;至于死后留给子孙与后人的恩泽,则要把眼光放得很远,才会使子孙万代永远怀念。
13.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大意】在狭窄的路上行走时,要留一点余地给别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好菜时,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安全的方法。
14.脱俗成名,超凡入圣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灭除得物累便超圣境。
5.《菜根谭》里:形容事情要从简单处着手的句子
穷当益工,勿失风雅
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 愁寥落,奈何辄自废驰哉!
【译文】 一个贫穷的家庭要经常把地打扫得干干净净,贫家的女子经常把头梳得干干净净,摆设和穿著虽然算不上豪华艳丽,但是却能保持一种高雅脱俗的 气度。因此君子一旦际遇不佳而处于穷困潦倒的时候,为什么要萎靡不振自 暴自弃呢!
【注解】 益工:更努力下功夫。寥落:寂寞不得志。吕温诗中有“独卧郡斋寥落意,隔帘微雨湿梨花” 废驰:应做而不做。王冕《剑歌行》中有“学书学剑俱废驰”。
【评语】 贫与富是身外物,家贫家富都应保持精神上的超越,人的气质品性不完全是外界物质所能决定的。贫穷人家虽然身居茅屋草舍,但是假如能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也会使精神愉快培养出清雅气象。一个人生长在贫穷人家,所穿的虽都是粗布衣裳,但是如果衣冠整洁仪态大方,精神充实, 举止有度,自然也能增加高雅气质。可是却有一些修养不够的书生,稍不如 意就怨天尤人,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萎靡不振。如此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失去风雅,终将一事无成。
看破认真,可负重任
以幻境言,无论功名富 贵,即肢体亦属委形;以真境言,无论父母兄弟,即万物皆吾一体。人能看 得破,得,才可以任天下负担,亦可脱世间之缰锁。
【译文】世事变幻无常,不管是功名富贵,即就是自己的四肢躯体也是上天赐给 的;我们超越一切物相来看客观世界,不论是父母兄弟,甚至连天地间的万 物也都和我属于一体。一个人能洞察物质世界的虚伪变幻,又能认得清精神 世界的永恒价值,才可能提负起救世济民的重任,也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人间 一切困扰你的枷锁。
【注解】世相:指社会现象及社会形态。 本体:指事物的根本原理和真象。 幻境:空虚境界。委形:委,赋予,委形,上天赋予我们的形体。例如《列子·天瑞》篇:“吾身非吾有,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 真境:是超物质的形而上境界,也就是超越一切物相的境界,这种境界是物我合一永恒不变的。《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 与我为一。”缰琐:套在马脖子上控制马行动的绳索,比喻人世间的互相牵制。
【评语】 人必须不为外物所累才能保持心灵的安宁、淡泊,但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中,追求金钱,讲求致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当人的心灵被金钱所锈蚀, 那么人已经不再是自己精神的主宰者,而完全成为物质文明的被支配者。有 的大款曾感叹自己是除了钱以外什么都没有,越是富有,贪图物质生活享受 越多,精神越是空虚。假如过分强调返朴归真操守清廉是不现实的,但一个人不讲道德情操,一个社会不讲精神追求,以至学子放下学业先生丢下教鞭 下海追求金钱致富,那么这种富是畸形的。对一个有作为的人来讲,不摆脱 物累而加入世俗的争逐就不会有为有成。
持身勿轻,用意勿重
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能挠我,而无悠闲镇定之趣;用意不可重, 重则我为物泥,而无潇洒活泼之机。
【译文】 君子平日待人接物绝对不可轻浮急躁,因为一旦轻浮急躁,就会把事办槽而受到困扰,这样自然就会丧失悠闲宁静的趣味;处理事情不可思前虑后 想得大多,不然就会陷入外界制约,丧失潇洒旺盛的生机。
【注解】 持身:做人态度、原则。 轻:轻浮,急躁。 扰:困扰、屈服。 泥:拘泥。
【评语】 生活中,我们很钦佩那种在危急关头临阵不慌、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这种风度决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于后天的修持。持身不可轻,用意不可重, 可以看作人的性格磨炼。轻重是相对的,一个人做事固然不可过于鲁莽,也 不可考虑太多,否则势将什么大事也做不了,轻与重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
菜根谭:经典名言20句,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其实是利己的根基
《菜根谭》,作者是明代文人洪应明,是一部论述个人修养及为人处世的语录集。
洪应明在撰写此书时,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清静无为和佛门中的一些智慧。以“菜根”为书名,因为作者认为“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同时他还认为,人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提高智识和修养。
本文精选书中20句名言,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
天地运行亘古不变,可是人的生命不可能有两次;
人的寿命百岁左右,可是一天的时间很容易过去。
点评:年华不可虚度,岁月不可蹉跎。
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遇到表情沉郁,不喜欢说话的人,不要急着和他推心置腹交朋友。
遇到喜怒无常,又自以为是的人,就要尽量小心谨慎不要乱说话。
点评:逢人只说三分话,莫要抛却一片心。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文章写到极致处,没有特别的地方,只是做到了恰到好处;
人品达到了极致,没有特别的地方,只是回归了天然本性。
点评:好文章没有矫揉造作之气,好人品简单朴实、真诚淡泊。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我有功于他人,不可以念念不忘,
但是自己有错,就需要牢记于心。
别人对我有恩,一定不能忘却了,
别人对我有怨,不可以记住不忘。
点评:感恩知报是一种美德。如果有功于他人,而又念念不忘,如果那个人报答不了,很可能会心生埋怨。
淡薄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
清心寡欲的人,必然会被欲望浓艳的人所怀疑。
点评:孔子拜访鲁定公时,无不遵循周礼。然而,当时鲁定公大权旁落,实权掌握在三桓手里。所以很多人都不赞成反而嘲讽他,说他谄媚鲁定公。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
不要责备别人的小错,
不去揭发别人的隐私,
不要惦念别人的旧错。
点评:提高个人修养,需牢记这三句话。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
细小的地方,不松懈疏漏;
幽暗的地方,不欺骗隐瞒;
穷途末路时,不荒废懈怠;
这样才能称为真正的英雄。
点评:品德高尚的人,处处修养德行,能坚持操守不改。
涉世无一段圆活的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涉世不懂圆融变通,
就如同一个木头人,
做事处处受到阻碍。
点评:懂得圆通的人,与他人才能相处和谐长久。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忧劳勤奋是一种美德,但是如果太过苦劳,就难以怡悦情操;
恬静淡泊是高洁风气,但是如果过于淡泊,就难以利惠万物。
点评:好的行为也要有“度”,过犹不及。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
立身如果目标不放高远,
就如同在灰尘里抖衣服,
在泥沼里清洗双脚一样,
如何能做到超凡脱俗呢?
点评:立志持身,要善于选择一个高大的目标。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对于事业遭遇穷困的人,应当探究其创业的初心;
对于事业取得成功的人,应该观察其最终的归路。
点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
品德是才能的主宰,
才能是品德的奴仆。
点评: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里说“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也。”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
处世要明白,退一步就是高明。
因为退一步,是进一步的基础。
点评:待人要明白宽厚,处世要知道进退。
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矣。
志向因为淡泊寡欲而彰显,
节操因为安逸享乐而丧失。
点评:北宋宰相范仲淹,未出仕前,曾到应天府书院求学。因为家境并不富裕,就寄住在醴泉寺里,每日只给自己煮一锅粥,并配以酱菜。范仲淹的学友都看不下去了,但是他却并不认为苦。终于在公元1015年考中进士。
功过不宜少混,混则人怀惰隳之心。
功劳和过错不能有一丁点的混淆,
如果混淆不清就会让人不思进取。
点评:一次,韩昭王喝醉了,直接躺下睡了。掌管昭王帽子的侍从,担心韩昭王着凉,就拿了一件衣服盖在昭王身上。等到韩昭王醒来,就问是谁盖的衣服。卫士说,是掌帽的。
于是,韩昭王就同时处罚了掌帽的和掌衣的。
处罚掌帽的是因为他逾越了职守,处罚掌衣的是因为他玩忽职守。
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标新立异的人,不是至高的完人,至高的完人就是常人。
点评:平凡朴实的人,才最为可贵。
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待人宽厚一分就是积福。
利他其实是利己的根基。
点评:为他人着想,宽厚待人,自己也能从中受益。
作人无一点真恳的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
做人如果连一个诚恳的念头都没有,
便是一个花架子,什么事也做不成。
点评:心意不诚恳,做事便不会踏实。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伏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
矜气高傲,不过是一种偏激的情绪;
能够降服这种情绪,正气才能伸张。
点评:人之初,性本善。不要被偏激情绪左右,要发扬正气。
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怀疑和相信应当相互勘验,
勘验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成为智慧,
这样得来的智慧才叫做真知灼见。
点评:孟子曾说 “尽信书,不如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