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的名言

时间:2022-03-31 07:4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中医骨伤科张建福 | 评论: 次 | 点击:

胃的名言

1. 关于美食的格言有哪些

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

精粮合口味,粗粮润肠胃。

吃了胡萝卜,百病化乌有。

多食一点醋,不用到药铺。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晨起一杯水,到老不后悔。

苹果每日啖,不用去医院。

常吃萝卜菜,啥病也不害。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豆腐配海带,常吃除病害。

多食一点姜,不用开药方。

白菜萝卜汤,益寿保健康。

热天半块瓜,药物不用抓。

心虚气不足,桂圆米粥煮。

早上喝盐汤,胜喝人参汤。

口喝心烦躁,粥加猕猴桃。

辣椒尖又辣,增食助消化。

好菜不过食,美酒不过量。

我也是在网上照的,觉得挺好的

2. 关于吃的名言

1、只要告诉我你爱吃什么,我就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萨瓦林

2、我们对小时候吃的美食都有着深刻记忆,美食有着带我们回到过去的魔力。——霍马洛•坎图

3、别吃任何你曾祖母看不出来是食物的食物。——迈克尔•波伦

4、我为生存,为服务于人而食,有时也为快乐而食,但并不为享受才进食。——甘地

5、人一吃过饭就变得保守了。——爱默生

6、一味追求食物精美是生活奢侈的标志,不愿再吃家常便饭是精神病症的预兆。——塞涅卡

7、整天赴宴的人没有一顿饭能吃得香。——福勒

8、告诉我你平时吃什么,我就能说出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布里亚·萨瓦兰

9、人生成功的一部分秘诀是,吃下爱吃的东西,然后让食物在肚子里斗争到底。——马克·吐温

10、要少吃,要常吃。——雨果

3. 关于吃的名言有那些,越多越好,求求各位高手了

人吃着是为了活,人活着不是为了吃。(好像是苏格拉底说的,大概意思是这样)

宁肯与好人一起咽糟糠,不愿与坏人一起吃筵席。 ———— 托马斯·富勒 伊索名言:吃不到葡萄的人说葡萄酸。

人是铁,肉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

(1)稀粥烂饭掺萝薯,吃饱肚皮不伤人(2)吃稀饭要搅,走溜路要跑(3)吃粗食,长得快(4)吃全杂粮不生病(5)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 (6)吃饭少几口,活到九十九(7)吃了萝卜,啥病都不害(8)吃饭多喝汤,老了不受伤(9)吃肉不如喝腥汤(10)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11)吃得快,咽的慌,伤胃伤肠不消化,读书学问一个样(12)吃饭要细嚼慢咽,学习要深钻细研(13)不吸烟,不喝酒,病魔见了绕道走(14)饭后百步走.不为百病愁(15)吃菜吃心儿,听话听音儿(16)吃饭先尝一尝,做事先想一想(17)寒从脚下起,病从口中入,千古恨莫不从贫中来(18)吃人口软,拿人手短 (19)吃豆腐,报肉帐(20)痨病由痧起,做贼偷瓜吃(21)吃饭要让,干活要抢(22)三分吃药七分调养,三分天资七分打拼(23)吃亏不算傻,让人不算呆(24)不吃黄连不知苦,事非经过不知难(25)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26)吃饭穿衣看家底,油烟柴米计划行(27)吃着盐和米,就得讲情理

菜能吃,糠能吃,气不能吃;吃能让,穿能让,理不能让

4. 带有名和胃的成语

名胜古迹、

举世闻名、

隐姓埋名、

名不虚传、

名列前茅、

大名鼎鼎、

闻名遐迩、

欺世盗名、

徒有虚名、

莫名其妙、

名垂青史、

驰名中外、

赫赫有名、

不可名状、

名副其实、

顾名思义、

金榜题名、

沽名钓誉、

至理名言、

声名狼藉、

蜗角虚名、

声名鹊起、

巧立名目、

久负盛名、

臭名昭著、

名正言顺、

闻名不如见面、

实至名归、

身败名裂、

无名小辈

胃的成语 :

不伤脾胃、

搜索肾胃、

洗肠涤胃、

披肝糜胃、

羊胃羊头、

刮肠洗胃、

饮灰洗胃

5. 与食物有关的名言有哪些

1. 我为生存,为服务于人而食,有时也为快乐而食,但并不为享受才进食。——(印度政治家)甘地

2. 你把消化弄得失常了,就是自己毒化自己的血液。——(德国思想家)恩格斯

3. 人之养老之道,虽有水陆百品珍锤,每食忌于杂,杂则五味相扰。——(中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邀

4. 让食物成为你的药品,药品应该是你的食物。——希波克拉底

5. 人生成功的一部分秘诀是,吃下爱吃的东西,然后让食物在肚子里斗争到底。——马克·吐温

6. 多吃少滋味,少吃多滋味——中国谚语

7. 行走时,专心行走。进食时,专心进食。——rashaski

8. 人的饮食要从五谷杂粮中吸收多方面的营养,也要从多种蔬菜中吸收营养,不能偏食。——(中国教育家)徐特立

9. 人为生而食,非为食而生。——本杰明·富兰克林

10.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11. 未来的医生不开药,而是鼓励自己的病人关注自己的身体、饮食和疾病的原

因、预防。——爱迪生

12. 从来没有一个例子能证明好话能安慰饥饿的胃。——(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13. 欢乐的气氛能使一盘菜变得像一个宴会。——(英国哲学家)赫伯特

14. 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古希腊哲学家)德溪克利特

15. 人一吃过饭就变得保守了。——(美国作家)爱默生

6. 有关食物的名言

1、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释义: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春色满城,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

2、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释义:用松花酿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

释义: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4、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西汉 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白话译文:君王以平民百姓为天,而平民百姓又以粮食为天。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 李绅《悯农其一》

白话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7. 带胃的有哪些成语

搜索肾胃

成语解释 形容竭力思索。指构思诗文。

成语出处 宋·陈师道《序》:“苦心竭思,搜索肾胃,如与世士出寄作新,夸多而斗捷,以角一时之名者。”

破肝糜胃

成语解释 形容竭尽忠诚。

成语出处 《晋书·刘聪载记》:“游猎无度,机管不修。臣等窃所未解,臣等所以破肝糜胃忘寝与食者也。”

洗肠涤胃

成语解释 ①比喻彻底清除。②比喻彻底改过。

成语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6卷:“若权奸之去,则正当洗肠涤胃,若借温太真之事,为小人开一线之路。”

披肝糜胃

成语解释 糜:烂。忠诚不贰,甘作任何牺牲

成语出处 《晋书·刘聪载记》:“臣等所以披肝糜胃,忘寝与食者也。”

饮灰洗胃

成语解释 灰:古代以草木灰作洗涤剂。比喻悔过自新。

成语出处 《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刮肠洗胃

成语解释 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成语出处 《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不伤脾胃

成语解释 伤:伤害。比喻无关紧要

成语出处 茅盾《子夜》:“骂几句不伤脾胃。”

湔肠伐胃

成语解释 湔:洗;伐:敲打。形容以聪慧代替原来的愚钝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湔肠伐胃,受赐已多。尚有一事相烦,不知可否?”

50条精辟古代名医语录!(含解释)

1,未诊先问,最为有准(孙思邈)

此语强调了问诊的重要性,应置于望,闻,切诊之先,清陈修园在张景岳的基础上总结出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病人也应积极配合医生,让医生掌握尽可能详细的资料做出准确判断,以免误诊错治。就如张景岳所说:诊病不问起始,忧急饮食之失节……卒持寸口,何病能中。

50条精辟古代名医语录!(含解释)

2,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程杏轩)

此语是根据小便的涩,通与否推测病情轻重。主要在于肾的气化功能是否正常。也间接说明了肾功能的重要性。

3,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张景岳)

此语强调胃气的重要性。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赖胃气生,药赖胃气行。

4,肺虚易咳,心虚易惊,脾虚易泻,肾虚易遗,肝虚不宁。(张秉成)

此语概括了五脏虚衰所易出现的主证。

5,胃强脾弱,则消谷而便溏,脾强胃弱,则知饥而纳少。(林佩琴)

此语指出脾胃功能之异,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胃强脾弱时,胃能消谷而脾失健运,则便稀,脾强胃弱时,脾能运化而知道饿,却胃纳艰难吃的少。临证时当细心分辨。

6,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李东垣)

此语指出脾胃的重要性。脾胃为元气之本,后天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百病生。此为李东垣内伤学说的主要论点。

7,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内经素问)

张景岳亦指出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医道虽繁,一言蔽之,阴阳而已。

8,外感头痛,常痛不休,内伤头痛,时作时止。(顾松园)

揭示了头痛的发作特点,鉴别。

9,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

揭示了虚实两种眩晕的病因病机。

50条精辟古代名医语录!(含解释)

10,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

此语分述了肝风与痰浊两证的病因病机。

11,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叶天士)

阐明斑疹的病机重点。

12,有汗之烦躁,里证也,宜清热,无汗之烦躁,表证也,宜散表。(秦皇士)

以有汗无汗鉴别烦躁表里属性。

13,阳虚自汗必恶寒,火热自汗必燥热。(李用粹)

14,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尤在泾)

15,虚邪之至,害必归阴,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张景岳)

重视真阴和肾脏的作用。张景岳倡导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虚损所伤精气皆为真阴所化,最后必伤真阴,五脏所伤,最后必导致肾脏亏损。

16,善用补者,补中有开。(李冠仙)

是说补要补的灵活,不呆不滞,要在滋补药中伍以少量理气活血之品,则可促进气机调顺,血流畅通,此即补中有开之意。

17,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周学海)

此语揭示了一条重要的治疗原则。治病攻邪须使邪有出路,闭门留寇向为医家大忌。治病当视病势所趋,因势利导,表证之透达,水气病之渗利,阳明里实之攻下,均为使邪有出路。

吴又可:‘黄连性寒不泄,只能制热,不能泄实,若内有实邪,必资大黄以泄之。若徒以黄连清之,反将热邪遏住,内伏益深。

18,初治之道,法当猛峻。中治之道,法当宽猛相济。末治之道,法当宽缓。(王好古)

指疾病的初中末三期治法不同。初期新感外邪,当以疾利之药去之,中期病非新非久,当养正祛邪,兼而治之,末期法当宽缓,药性平善,养血气安中,养正多而邪气自去。

19,补血之中兼以活血,乃善用补者也。(张元素)

50条精辟古代名医语录!(含解释)

20,每加行血药于补剂中,其效倍捷。(周学海)

均为补中有开之意。周学海认为病后脉络之中,必有瘀血,若不驱除,新生之血不能流通,元气终不能复。

21,王道无近功,多用自有益。(叶天士)

王道指调养正气。此语是说补虚之法需要从容调理,假以时日,企求速效是不可能的。张景岳“补不可以求速效”也是此意。

22,气以通为补,血以和为补。(蒲辅周)

气机要调顺,血行贵和利。补气需伍以理气之品,补血须配和血之药。……也是补中有开啊,可见历代医家对补中有开的重视。类似的话有很多,以后不再提了。

23,善调理者,不过用药得宜,能助人生生之气。(李冠仙)

强调补虚应轻重得宜,注意顺应人体生机,绝非多多益善。

24,治病以理气为先,而用药以通络为主。(韦协梦)

强调了治病必先照顾气血的重要意义。人以气血为本,气以通为顺,血以和为贵。治病要以理气为先,就像武侠小说以内功疗伤,必要打通经脉,使经气循行无碍,则内伤悉愈,而用药当以通络为主,络通而使药能尽其功。就如四君子必用茯苓,四物汤必用川芎,地黄丸必用丹皮,泽泻。皆为通络之用。

25,治肥人之热,虑虚其阳,治廋人之热,虑虚其阴。(喻嘉言)

体现因人制宜的原则,因为体质不同,治法有所不同。肥人多痰,多为阳虚体质,廋人多火,多为阴虚体质。

26,血虚者,补其气而血自生,血滞者,调其气而血自通。(吴鞠通)

指出血虚,血滞之证可从气论治,反映了气血之间的密切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

27,治先天当求精血之属,培后天须参谷食之方。(王旭高)

指出脾肾两脏的不同用药特点。肾为先天之本,精血之源,肾虚则精血不足,当治以血肉有情之品。如龟板鳖甲阿胶等,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后天资生,纳谷为宝,故培补脾胃要参以谷食之方。即既可补脾又可食用的药物。如薏米,大枣,粳米麦芽等。

28,治先天当求精血之属,培后天须参谷食之方。(王旭高)

指出脾肾两脏的不同用药特点。肾为先天之本,精血之源,肾虚则精血不足,当治以血肉有情之品。如龟板鳖甲阿胶等,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后天资生,纳谷为宝,故培补脾胃要参以谷食之方。即既可补脾又可食用的药物。如薏米,大枣,粳米麦芽等。

29,凡草木诸药,以气胜者,迅而善行,以味胜者,滞而善守。(张山雷)

这里气指气味,并非指药物四气,味是味道。这句是说中药以气味浓重见长者,作用迅速善行而不守,以滋味厚重见长者,作用徐缓善守不行。

30,患大病,以大药制之,则病气无余,患小病,以小方攻之,则正气无伤。(徐灵胎)

指出要依据病情轻重决定药量大小,务使药病相当。

50条精辟古代名医语录!(含解释)

31,善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气。(吴鞠通)

强调治疗水湿病应从调气入手。

32,救阴无速功。(叶天士)

强调补阴疗法渐缓收功的特点。

33,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程芝田)

指出胖瘦之人的体质特征,用药时也应有所侧重。

34,痰入心则癫,火乱心则狂。(唐容川)

强调了痰与火在癫与狂中的致病作用。二者也可以互相转化。

35,带下俱是湿症。(傅青主)

此语指出带下病证的主要病机。带下量多或变化多因湿浊下注所致。化湿止带是其基本治法。

36,血不利则为水。(张仲景)

揭示了水肿病的瘀血病机。唐容川亦指出,“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37,有痰之嗽主脾湿,无痰之咳主肺伤。(秦景明)

概括了咳与嗽在症状和病机方面的不同。

38,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叶天士)

指出了齿龈和肾胃的络属关系。

50条精辟古代名医语录!(含解释)

39,土虚木必揺。(尤在泾)

脾为生血之源,肝为藏血之脏。若脾运健旺,生血有源,则肝有所藏,若脾虚生化乏源,则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眩晕,震颤等。治应安土息风。

40,新病朝急者为阳邪胜,暮急者为阴邪胜也,久病昼静者阳虚,夜静者阴虚。(杨旭东)

揭示了阴阳之虚实证候在时间上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41,阴之病也,其来缓,其去亦缓,阳之病也,其来速,其去亦速。(徐灵胎)

概括了阴阳两类邪气致病的不同特点。

42,阳虚甚者,阴亦必虚,釜无薪火,安望蒸发乎精微;气虚甚者,血亦必虚,车无辘轳,安望汲饮以灌溉;阴虚甚者,阳亦必虚,灯残油涸,焉能大放其辉光;血虚甚者,气亦必虚,水停浅舟,焉能一往而奔放。(石芾南)

说明阴阳互根,气血同源的道理。

43,气有余便是火。(朱丹溪)

44,气不足便是寒。(张景岳)

很好理解。

45,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46,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张仲景)

腹满虚实两证的鉴别。

47,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叶天士)

50条精辟古代名医语录!(含解释)

48,先喘后胀治肺,先胀后喘治脾。(叶天士)

49,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叶天士)

指出暑病的治疗步骤和方法。

50,外湿宜表散,内湿宜淡渗。(朱丹溪)

指出湿邪在外与在里的不同治法。

@头条小助手 声明:文章图片来源网络,侵删。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有问题可留言,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后续内容更好看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