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与义的名言

时间:2022-03-31 08:2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通相圃生 | 评论: 次 | 点击:

关于生与义的名言

1.关于生命意义的名言

1、对人说不,生命是一切宝物中最高的东西。——费尔巴哈

2、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 亚里士多德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4、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5、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

6、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 (意大利)

7、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谚语

8、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蒙田

9、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伏契克

10、我们既到世上走了一道,就得珍惜生命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说,生要比死更难。死,只需要一时的勇气,生,却需要一世的胆识。——佚名

11、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12、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13、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14、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15、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16、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地运用它,一次足矣。——英国谚语

17、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

18、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19、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达尔文

20、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库尔茨

21、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22、在我心目中,生命不仅是肉体的东西,精神东西也是有生命的,是更需要珍惜的,生命并不在于长短,行尸走肉地延长生命,不如有真挚追求、哪怕是短暂的生命

23、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关于生与义的名言

孟子对正人君子的高标准严要求

孟子一方面对国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对不是国君的人们也提出了一套高标准与严要求,这被奉为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内容。

孟子的性善论,是他的全部思想的基础,也是后来宋明理学和心学的根源所在。

首先,他认为人的天性就是善的。

如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不学而能而知,就是人的本性,这是天然如此的,不需后天的学习才会有的。而天性就知爱亲和敬长,这就是善的表现。所谓的善还有多种表现:

又说:不忍人之心,四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这四种心,都是人性善的表现,发挥出来,就是仁义礼智的道德。所以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如此之善的,只要保持此种善的本性,仁义礼智以及仁政等等,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但是,现实中不是如此,他认为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人们不知求而得之,反而使本有的善性丧失了。因此他主张存心养性,以保持本有善良本性。

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人要修养自己的心性。所谓存心养性,就是孟子的心性论。

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这里提出了尽心,存心,知性,养性和事天,立命。这就是孟子心性论的基本内容。

所谓尽心存心,就是保持善心,所谓知性知天,就是懂得人的天性为善。所谓养性,就是修身修养以使天性不失。所谓立命,就是凭着本来的善良天性,而完成人的一生。

如他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就是本来的善良天性,没有放失的人性。

如何养性养性,他的方法即寡欲: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这样的克除欲望的养心修养方法,后来就发展成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

他还认为,对此种情况有的人认识到了,有的人没有认识到,这叫: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如果是对此有清醒认识者,他认为就是先知先觉: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

他们的责任就是使后知后觉的人也觉悟起来,懂得此理,并且还要实行于现实政治之中,即所谓的仁政,而给整个社会带来利益: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又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尽心上)又说: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

此外,先知先觉的人,不是一劳永逸的,他以为:我养吾浩然之气。这样的养,是一生不可终止的,一时不可停止的。

同时,他认为这也是每个人都可做到的,所以他说:

人皆可以为尧舜,

都可以成为圣人。但不是容易到达这样的境界,要经一生的养心养性。

如何修养心性:首先是养气和知言(辨志)。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也,则塞於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心可能被放跑了,所以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宋明理学家发挥这种思想。内在本性的修养。

存其心,养其性,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天性,又称良知良能。307。王阳明发挥之。致良知。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财富美色,不能解忧。有正气,可以解忧。

万物皆备于我,就是此正气养成之结果,对于万物,有清醒的认识,无论万物如何复杂,我都能不被迷惑,并不是象很多人解释的那样是所谓唯心主义。

人的风度气度也自然与众不同: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粹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样的大丈夫,要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道,这是其任务。

士的任务就是治国,为君主的效劳。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是从劳动分工的角度说的,以禹为例。

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坚持原则,不同流合污。同流合污,亦孟子名言:341:同乎流俗,合乎污世,……故曰德之贼之也。

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然而有余裕哉。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要批判他认为非正道的学说。155: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天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以将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本是伊尹的话,引为己志。

自身修养方面的内容,

继承了孔子关于君子修养的思想,故为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及士大夫们,所特别看重,成为后代儒家思想中对于士大夫们影响最大的内容。这方面的内容很多,有非常有名的句子,不具体解释。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这是说孔子是最伟大的人。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上。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公孙丑上。成语,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

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公孙丑下。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公孙丑下。

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滕文公上,是说士的学问道德只应由低到高,不应由高到低。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对于广居正位大道的解释,朱熹说:“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仕者,与钻穴隙之类也。滕文公下。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上。不虞,意想不到。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

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戳民,则士可以徙。离娄下。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离娄下。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离娄下。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离娄下。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离娄下。

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离娄下。养,教养。熏陶。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离娄下。

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离娄下。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万章上。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万章上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万章下。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万章下。

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万章下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为此,孟子说出了许多名言名句,流传至今:

五十步笑百步,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解民倒悬,

事半功倍

揠苗助长,

吾养我浩然正气,

天时地利人和,

出於其类,拔乎其萃。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心悦诚服。

为富不仁,为仁不富。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是从劳动分工的角度说的,以禹为例。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后来的中体西用,由此而出。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私淑,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私淑弟子。

熊掌与鱼不可兼得。在生与义二者时,则舍生而取义。

杯水车薪。仁之不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为仁者如杯水,以之求不仁如车薪,不用说水不胜火,是水少而火大。只要把水养大,就能救火。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君子有三乐,此乐之一。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弃之如敝屣。尧弃天下如弃敝屣也。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春秋无义战。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而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士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