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名言名句大全
时间:2022-03-31 13:3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阅读时代杂志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古人的名言名句大全
1.古人名言名句
古代名言警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毛泽东司马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百学须先立志。(朱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孟子)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
2.古人的名言
(一)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当一个人的地位、名誉和财产,遭逢重大损坏时,一定要保住身心的平衡与健康,以求来日东山再起,此即另一良言所谓的:"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
(二)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老
(年轻人不可在"老"字上讥笑老人,如笑老人动作迟钝,如笑老人鸡皮鹤发,因为任何人到了老年,都会如此。)
(三)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分
(人要珍惜父母和夫妻之情,不亲父母和配偶,而能真心亲爱他人者,未之有也!)
(四)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什么都听从妻子的男人,是个标准的白痴;能让丈夫在家感觉有尊严和地位的妻子,才是最具智慧的。)
(五)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住在热闹的地方,让你容易赚钱,住在偏远,让你享受林野的清静,你要选择哪一项?)
(六)家用长子,国用大臣
(长子即使稍嫌能力差,也要尊重他的地位;大臣即使稍嫌能力不足,也该重用之,这是基于法统和伦理的考量,因为不尊重长子,正如同妻子不尊重先生,家庭伦理将受到动摇,同样,国家不用大臣,则政治伦理亦必深陷混乱。)
(七)水太清则无鱼,人太紧则无智
(水太清,则养分流失,鱼儿自无生长环境,同样,一个人若是对人对己要求太过分,就不能网罗住人才或着眼于大局!)
(八)好狗不咬鸡,好男不打妻
(不仗势欺人,不欺负弱小。鸡的力量不如狗,女的力量不如男,所以有义气的动物,不倚强压弱。)
(九)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菜根谭说"弄权于一时,凄凉于万古",倾权一时之际,人们对他是谄媚攀附,但当这些人权力一失,他们的罪行,就会被一一挞伐。)
(十)运去金成铁,时来铁成金
(当受到人们的欣赏或力捧时,即使成就不大、作品不精,声名也会如日中天;但是当一个人的创举,被人们不解或埋没时,再好的成就或作品,也被弃如敝屐!)
(十一) 兄弟是兄弟,过江须用钱
(即"生意归生意,亲戚归亲戚",近似名言有"亲兄弟,明算帐"、"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哪怕裁缝是你舅,也要让他赚只袖!")
(十二)记得少年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
(人生过得很快,少年时光一转眼就消失,随之老年晚景降临。)
(十三)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事情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用不正当手段讨公道,不足取;依循正道,事情虽不会立即获得澄清,但终会受到肯定,相近成语有"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十四)不孝父母,敬神无益
(相近成语有"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贪淫好赌,勤俭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此语意即在父母生前不尽孝心、孝行,待老人家去世又为之烧一大卡车的纸钱,或举办一连串的念经仪式,这对死后和生前的人,是毫无助益的。)
(十五)竹因落 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所谓的"浴火重生",人要经过多次的失败、痛苦和磨练,才能成器,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才"之意。)
(十六)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人生短暂,少年时代的黄金岁月尤其短暂而珍贵。所以树叶的好花绿叶会年年盛开,但人的少年时光、青春岁月,却像小鸟般的飞去不返。相近成语有"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十七)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意时
(所谓"等待亦是一种力量",当人们遭逢冤情或受到贬抑时,要懂得"冷静"和"等待",亦耐心争取。 )
3.古代名言警句
1.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诗经 卫风 洪奥) 指做玉石的方法,要用锯子切,锉子磋,再慢慢雕琢,最后磨光。 喻做学问还要像玉一样地切磋琢磨。
2.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小雅 鹤鸣) 它山上的石块,可以用来磨玉石。
指相互借鉴,取长补短。3. 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诗经 大雅 云汉) 形容做事谨慎、勤恳4.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大序)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5.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 (左传)车轮外的直木与车相互依靠,唇没有了,牙齿就感到寒冷。
“辅”指车轮外的直木。(比喻两者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6.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皮没有了,毛长在哪里?“傅”通“附”附着,靠近。
(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就不能存在。)7.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9.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1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11.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1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指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13.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告诉人们要谦虚不要自满。)14.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因而不能完成。比喻一件事只差最后一步未能完成,含有惋惜的意思。
1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为政)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做人要守信用。)1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为政)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真知。(要谦虚实在,不能不懂装懂。)
1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为政)罔,迷惘。
殆,危殆。一个人如果只学习不思考消化,则惘然一无所知;一个人如果思考而不知学习,则就更危殆不安了。
18.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时,便立志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符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论语)19.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子路)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有决断。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子路)在上位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发号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他本身言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不会服从。
21. 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 子路)名义不正当,那么道理也讲不通。
2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卫灵公)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必有眼前的忧虑。
23.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卫灵公)君子不单凭言语推荐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君子不因某人话说得好而重用他,也不会因为不用某人而废弃他有益的话。24.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卫灵公)对小事不忍耐,没耐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2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卫灵公)做工的人要把工做好,必须先磨好工具。
(本句原意是说明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先侍奉贤者,结交仁者。现在的意思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利:使……锋利。
26.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述而)勤奋学习不厌烦,教诲别人不厌倦。
2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 述而)不到他想弄懂却怎么也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引导他。
愤:想弄懂而还没有弄懂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充满求知欲时的精神饱满振奋状 诽:指想用语言表达什么意思而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言词的状态。2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
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2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30.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见到别人好的道德品质,就应该虚心向他学习、看齐,见到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应该自我反省。
(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3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3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三军:军队的通称。
匹夫:夫妇相匹配,分开说则叫匹夫匹妇,所以匹夫指男子汉。3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
4.古代名言警句 励志
1、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1、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2、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
1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0、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5.中国古代名言警句20条(勤奋,惜时,读书)
1.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情况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雨果
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于谦
3.做学问要花功夫,持之以恒,日积月累—— 吴玉章
4.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刘白羽
5.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
6.嗜书如嗜酒,细味乃笃好—— 范大成
7.自学如果缺乏恒心,专业知识就无法得到巩固;如果没有事业心,遇到困难就会止步不前,甚至半途而废—— 蔡祖泉
8.学业攻炉冶,炼尽三山铁—— 寒山
9.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10.读书三决:第一步,以古为敌。第二步,以古为友。第三步,以古为徒。—— 李宗吾
11.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 薛煊
12.热爱书吧,它会使你的生活变得舒畅愉快,它会帮助你辨别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物,它能教你尊敬别人和自己。—— 高尔基
13.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 巴尔扎克
14.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胡适
15.图书馆使我得以有恒地研习而增进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办法相当的补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 富兰克林
16.读一本好书,会使你更加坚强,更加聪明,更加坦然—— 苏德拉勃卡恩
17.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孙中山
18.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 培根
19.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仲
20.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6.古代名言警句
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6、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0、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以上出自《史记》 1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3、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1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7、不可同日而语。 18、百闻不如一见。
以上出自《汉书》 1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0、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2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2、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以上出自《后汉书》 2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5、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26、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以上出自《三国志》 28、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魏书》) 29、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30、不为五斗米折腰。
(《晋书》) 3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3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旧唐书》) 3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路史》) 3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资治通鉴》) 35、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3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3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3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 40、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4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曹操) 42、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4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4、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4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48、疑则勿用,用则不疑。(陈亮) 49、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运命论》) 50、—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51、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
(陆机) 52、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刘义庆) 5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5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5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56、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5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 5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5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 60、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6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杜牧) 6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6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 6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 示康》) 65、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苏洵) 66、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6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 6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69、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7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释道原》) 71、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宋·罗大经) 7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陆游) 7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陆游) 7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75、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黄庭坚) 76、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77、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俞文豹) 78、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马致远) 7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杂剧) 80、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西厢记) 81、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8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 8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明·凌蒙初) 8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明·凌蒙初) 8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86、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87、宁为太平犬,不作乱离人。
(冯梦龙) 88、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冯梦龙) 89、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90、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彭大翼) 9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92、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炯) 93、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官场现形记) 94、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赵雪航) 9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杜弼) 9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序》) 9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98、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缙) 99、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西游记》) 100、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西游记》) 101、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国演义。
7.请提供古代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精选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E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F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 千里之行,。
8.古人的名句
中国古人名言 名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滑稽列传》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
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20: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30.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31.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3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3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3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7.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3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3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4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4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4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43.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4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45.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46.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47.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48.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4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5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5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52.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5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5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5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5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5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58.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5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60.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6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6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6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64.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6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6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67.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6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69.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7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7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7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7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7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75.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7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7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7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7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80.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8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8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83.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84.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 8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8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8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8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8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90.忽如一。
9.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论语。子罕》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引自《韩非子·喻志》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王充(东汉哲学家)引自《论衡·别通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引自《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引自《岳阳楼记》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张孝祥(南宋词人)引自《论治体子·甲申二月九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轲(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孟子·滕文公下》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荀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清代政治家)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引自《郑板桥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南宋女诗人)引自《乌江>>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学记》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引自〈说苑〉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桓宽引自《盐铁论。
制议》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张载(北宋哲学家)引自《经学理窟。
义理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清代文学家)引自《红楼梦》第5回好问,是好的。
……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二读书·求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
——孔丘引自〈礼记·中庸·博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引自《进学解》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引自《训学斋规》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王符(东汉思想家、哲学家)引自《潜夫论·赞学》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引自《朱子语类大全》第10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况引自《荀子·劝学篇》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
——李惺(清代作家)引自《西沤外集·药言剩稿》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中国古代35句励志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01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韩非子》
任何成功,都是厚积薄发,多年苦修换来的,不怕走得慢,只怕不开始。
02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幽窗小记》
走在奋斗的路上,不要过分在意一些荣辱,平常心便好。
03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心思澄澈,安定有力,摒除诱惑,才可成就大事业。
04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努力,终会有所收获,皇天不负有心人。
05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列传》
前进的路上,要不断反思、关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
06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得有骨气!
07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

08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心中有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09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
——《左传》
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
10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
11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
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三国演义》
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
12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
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
13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
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则尽失民心。
14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
15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
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

16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
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
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
17
志不强者智不达,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
立志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
18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忠心,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精神。
19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
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会多出多少君子。
20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
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
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当。
21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学习之道,在于坚持和寻找正确的方法。
22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时间就是我们奋斗的战场,损失的每一秒,都是生命的流逝。
23
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丘
无论贫穷和富贵,坚守好的品德,是每一个人应该做到的。
24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
成大事,不受点折磨怎么能行。

25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心怀国家,则一切以苍生为念。
26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
27
丹青不知老将至,
贫贱于我如浮云。
——杜甫
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
28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
29
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
30
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
天下大事,不立志,难成!
31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做人,心胸要宽广,容纳各种负面情绪。
32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
33
子曰:“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
真正努力前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

34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中庸》
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
35
操千曲尔后晓声,
观千剑尔后识器。
——刘勰
任何学问和技术,都需要无数次练习

来源:微信公众号:“有品者读”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