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之心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2-03-31 14:0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语文梦工场 | 评论: 次 | 点击:

善良之心的名言警句

1. 关于"善良"的名言警句

关于善良的名言警句有:

1、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英国)莎士比亚

2、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法国)罗曼·罗兰

3、做一个善良的人,为群众去谋幸福。——(前苏联)高尔基

4、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有许多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5、如果说美貌是推荐信,那么善良就是信用卡。——(美国)布尔沃·利顺

6、善的源泉是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古罗马)奥勒利乌斯

7、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英国)罗素

8、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法国)雨果

9、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美国)马克·吐温

10、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法国)卢梭

11、有三种善:在指望中的善,即美;在效果上的善,即欲念所向往的目的,叫做愉快的;以及作为手段的善,叫做有用的,有利益的。恶也有这三种。——(英国)霍布士

2. 关于善良的名言警句

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莎士比亚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渔父》 【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淮南子.缪称训》 【至诚则金石为开。】

--《西京杂记》 【多虚不如少实。】--(宋)陈敷 【事实常没有字面这么好看。】

--鲁迅 【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韩诗外传》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

--(宋)杨万里 【锄一恶,长十善。】--《宋史.毕士安传》 【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

--(宋)杨时 【世间好看事尽有,好听话极多,惟求一真字难得。】--(清)申居郧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英)乔叟 【世上的言语,本无所谓"奇警"与"平凡"。一句话所以成为奇警或成为平凡,视其与真实的内容相符与否而定。】

--徐懋庸 【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傅雷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壮举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

--(英)毛姆 【我们在夜里固皆知道有昼,在船上固皆知道有陆,但只是"知道"而已,不是"实感"。】--丰子恺 【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恶,使我们喜善恨恶。

良心尽管不依存于理性,但没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发展。】--(法)卢梭 【要让新结识的人喜欢你,愿意多了解你,诚恳老实是最可靠的办法,是你能够使出的"最大的力量"。】

--(美)艾琳.卡瑟拉 【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苏)温.卡维林 【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诺言。】

--(苏)瓦.阿扎耶夫 【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词更能打动我的心。】--(英)莎士比亚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英)莎士比亚 【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真实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

--(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法)拉罗什福科 【真诚是通向荣誉之路。】

--(法)左拉 【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又算什么呢?】--(英)哈代 【诚实的人从不为自己的诚实而感到后悔。】--(英)托.富勒 【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

--(美)爱默生 【一个人要表现最高的真诚,就必须做到无事不可对人言。】--(印度)泰戈尔 【你不同情跌倒的人的痛苦,在你遇难时也将没有朋友帮忙。】

--(波斯)萨迪 【诚实而无知,是软弱的,无用的;然而有知识而不诚实,却是危险的,可怕的。】--(英)约翰逊 【你在个人生活或工作当中,可能由于诚实而丢掉某些你想要的东西。

但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失掉一次应有的回报算不了什么。】--(美)艾琳.卡瑟拉 【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

谁要是算计朋友,等于自己欺骗自己。】--(尼日利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对于心地善良地人来说,付出代价必须得到报酬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侮辱。

美德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形式。】--(法)纪德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德)贝多芬 【具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决不矜持。】--(法)巴尔扎克 【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

--(法)卢梭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英)罗素 【越是善良的人,越察觉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

--(法)米列 【当一人言行不一致时,这就完全糟了,这会导向伪善。】--(俄)列宁 【当一个人不仅对别人、甚至对自己都不会有一丝欺骗的时候,他的这种特性就是真挚。】

--(俄)柯罗连科 【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就在于努力使自己的灵魂摆脱一切与虚伪世界相像的东西……他是纯洁的,他是天真的。】--(德)席勒 【真正的蒙味主义并不去阻止传播真实的、明白的和有用的事物,而是使假的东西到处流行。】

--(德)歌德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英)培根 【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

--(英)莎士比亚 【一颗好心抵得过黄金。】--(英)莎士比亚 【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

--(印度)泰戈尔 【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力中而变成真实。】--(印度)泰戈尔 【诚恳。

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美)富兰克林 【味着良心做事是不安全、不明智的。】

--(德)马丁.路德 【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俄)列夫.托尔斯泰 【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

-(英)莱辛 【太阳既不会夸大,也不会缩小,有什么就照出什么,是什么样子就照什么样子。】--(苏)高尔基 【真实之中有伟大,伟大之中有真实。】

--(法)雨果。

3. 关于善良的名人名言

关于善良的名人名言有:

1、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英〕培根《论善》

【简介】弗朗西斯·培根,第一代圣阿尔本子爵,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

2、善离了真,不免以恶为善;离了美,不免见善而不行。——〔中〕蔡元培《蔡元培美育论集》

【简介】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3、并非造福的东西就是善的,而是只有善的东西才是造福的。——〔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

【简介】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德国作家、哲学家、爱国主义者,古典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作为一个哲学家,他寻求对哲学思想,特别是康德唯心主义思想的统一。

4、不作不义的事还不是善良的标志,应该甚至连不义的意向都没有。——〔希腊〕德谟克利特 《古希腊罗马哲学》

【简介】德谟克利特,出生在色雷斯海滨的阿布德拉的商业城市,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率先提出原子论(万物由原子构成))。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留基伯的学生。

5、凡是真的、善的和美的事物,不管它们外表如何,都是简单的,并且还总是相似的。——〔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简介】歌德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

6、有三种善:在指望中的善,即美;在效果上的善,即欲念所向往的目的,叫做愉快的;以及作为手段的善,叫做有用的,有利益的。恶也有这三种。——〔英〕霍布士《巨鲸》

【简介】托马斯·霍布斯,英国政治家、哲学家。生于英国威尔特省一牧师家庭。早年就学于牛津大学,后做过贵族家庭教师,游历欧洲大陆。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指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

4. 关于善良的名言名句还有哪些

有关善良的名言佳句 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底,就是黄金” 夸美纽斯“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

☆善良丰富高贵。——周国平(当代散文家) ☆慈善需要爱心,更需要制度和规范。

从零星的捐助,到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思考,公众人物是否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杨澜(当代著名主持人) ☆善良的思想是根茎,善良的话语是花朵,善良的事业是果实。——谚语(英国) ◎善良的人心在滴血,如果说5.12是国难,那么三鹿事件我更想说是国耻。

◎大头婴,结石儿何时不再在中国大陆出现?善良的人们,用您的正直,有您的良心去做好每一件事吧!上天会记住您的!◎中国人本是一个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诚实守信、善良淳朴的民族,何时变得如此功利熏心惟利是图?是谁引诱近百年历史的冠生园和庞大的三鹿作出泯灭天良的事情?◎善良不是一种愿望,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洞察人性中的恶的能力,一种把他人的痛苦完整地理解为痛苦的能力。

◎善良是长了翅膀的精灵,捂也捂不住,它是善良者的习惯,但它却往往在善良者最需要的时候意外出现。因为上帝是平等的,它会选择恰当的时机给善良者最丰厚的回馈。

◎眼前的利益足够蒙蔽内心的善良,现实的需要足够促使罪恶的萌芽。◎当你做出善举的同时就像是播下了一颗种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结出果实,用善良来回报你。

让我们守住真诚,选择善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充满着爱的世界,只有当我们用一颗爱的善良之心去感受这个世界,去参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更加温馨和美丽。◎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我们得以安然入睡。

◎人生若无善良,生命便失去光彩,灵魂便走向枯萎,社会若无善良,社会便处处成为荒芜的沙漠,人间便处处是凄寒的严冬。◎善良让人性闪光,让人格伟大,让社会和谐,让世界温馨。

1.善良的心就是太阳。——雨果2.一颗好心抵得过黄金。

—— 莎士比亚3.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 杨万里4.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

—— 培根5.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 莎士比亚6.锄一恶,长十善。

—— 《宋史.毕士安传》7.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 罗曼·罗兰8.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曾子9.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 卢梭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11.做一个善良的人,为人类去谋幸福。

—— 高尔基12.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罗曼·罗兰13.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

—— 罗曼.罗兰14.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 卢梭15.味着良心做事是不安全、不明智的。

—— 马丁.路德16.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又算什么呢?—— 哈代17.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 莎士比亚18.越是善良的人,越察觉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

—— 米列19.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 泰戈尔20.一个人必须要么做个好人,要么仿效好人。

——德谟克利特21.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 列夫.托尔斯泰22.老是考虑怎样去做好事的人,就没有时间去做好事。

——泰戈尔23.如果说美貌是推荐信,那么善良就是信用卡。—— 布尔沃一利顺24.当一人言行不一致时,这就完全糟了,这会导向伪善。

—— 列宁25.与其说是为了爱别人而行善,不如说是为了尊敬自己。——福楼拜26.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

——罗曼·罗兰27.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莎士比亚28.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 罗素29.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 扬雄30.善的源泉是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

—— 奥勒利乌斯31.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罗佐夫32.我爱你是因为你有一颗仁慈的心,而不是由于你的学识。

—— 戴维斯33.若把黑白和善恶放到一处,相形之下,彼此才可见得分明。—— 乔叟34.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 《浮士德》35.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是在沙漠的中心,也会有听众。——哈·纪伯伦36.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 雨果37.具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决不矜持。—— 巴尔扎克38.真正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绝不矜持。

—— 巴尔扎克39.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贝多芬40.善良的、忠心的、心里充满着爱的人不断地给人间带来幸福。

—— 马克·吐温41.但唯有善良的品格,无论对于神或人,都永远不会成为过分的东西。—— 培根 42.善良与品德兼备,犹如宝石之于金属,两者互为衬托,益增光彩。

—— 萧伯纳43.对好人行善,会使他变得更好;对恶人行善,他就会变得更恶。——米开朗琪罗44.惆怅隶属于善良;绝无惆怅感的人也许非常不凡,但毕竟非善良之辈。

——刘心武45.高尚的人无论走向何处,身边总有一个坚强的捍卫者——那就是,良心。—— 司各特46.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也越多。

二者水乳融,相辅相成。—— 列。

5. 关于"善良"的名言警句

1.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英)罗素

2.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宋)杨万里

3.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法)罗曼.罗兰 4.善良与品德兼备,犹如宝石之于金属,两者互为衬托,益增光彩。--(英)萧伯纳

5.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美)马克.吐温

6.善良是连结社会的金链.

7.善良的心灵胜于显贵的地位。

8. 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 --(法)罗曼·罗兰

9.做一个善良的人,为人类去谋幸福。(俄)高尔基

10.善良不是一种科学,而是一种行为。--(法)罗曼·罗兰

11.善是精神世界的阳光。(法)雨果

6. 有关善良的名人名言

1、如果说美貌是推荐信,那么善良就是信用卡。——布尔沃·利顺

2、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3、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马克·吐温

7、当一人言行不一致时,这就完全糟了,这会导向伪善。——列宁

8、真正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绝不矜持。——巴尔扎克

9、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罗佐夫

10、当一个人的心情愉快的时候,他便显得善良。——高尔基

11、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卢梭

12,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罗素

13、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莎士比亚

14、越是善良的人,越察觉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米列

15、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马克吐温

7. 有关真诚,善良,美好的名言警句

1、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

2、真实之中有伟大,伟大之中有真实。——(法)雨果

3、真实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4、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法)拉罗什福科

5、真诚是通向荣誉之路。——(法)左拉

1、善良: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

2、对于心地善良的人来说,付出代价必须得到报酬,这本身就是一种侮辱。美德不是装饰品,而3、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形式。一一(法国作家)纪德

4、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一一(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5、对于丑恶没有强烈的憎恨的人,也不会对于美善有强烈的执着。一一(中国作家)茅盾

8. 善良的名言

名人名言

作者

一片忠诚是长寿之本,满怀善良是快乐之源 -

真理面目善良,但衣褴褛 欧洲

幽默可谓对生活不调合部分善意的考虑以及艺术的表现……而幽默的根本则是人性善良的一面 英·李卡克

行为最勇敢的人心地总是最善良 英国

权力会使最善良的心陶醉,正如美酒会使最强健的头脑陶醉 查·凯·科尔顿

行动并不一定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本质;我们发现,做一件好未必就心地善良 蒲柏

我们应该为自己缺乏伟大的才能而自我安慰,就像我们因没有获得高官厚禄所作的那样:我们善良的天性对这两者都不适合 活维纳格

狐狸戴上白发,也不显出善良的面孔 英国

狐狸发表演说,离不开希望鸡群把它当善良 阿尔巴尼亚

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德 伯克

大家全都问全是否富有,可却无人打听他是否善良 塞内加

即使是心地最善良的伟人,也需要有几个恶棍为他效力;总有些事情你无法请求正派人去做 拉布吕耶尔

诚实与善良均来自良好的教育 普卢塔克

善良的人不应该说假话,聪明的人不应传假话 尼癸狄乌斯

即使狐狸戴上白发,也显不出善良的面孔 英国

狐狸可能会变成灰色的,但决不会变得善良 俄罗斯

好心对待你不喜欢的人,不仅需要本性善良,而且需要非常机敏 维特根斯

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 托尔斯泰

善良之心的名言警句

作文素材:行善名句格言320句

善言名句320

、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经》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易经》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易经》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善,德之建也。——《国语》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母氏圣善。——《诗经》

、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春秋》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

、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左传》》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内外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左传》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

、善累而后进之。——《谷粱传》

、善人者,人亦善之——《管子》

、上善若水。——《老子》

、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尚书》

、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尚书》

、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尚书》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乐记》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

、小人闲居为不善。——《大学》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大学》

、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大学》

、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隐恶而扬善。——《中庸》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

、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中庸》

、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中庸》

、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

、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礼记》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礼记》

、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礼记》

、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礼记》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礼记》

、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礼记》

、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礼记》

、天子有善,让德于天;诸侯有善,归诸天子;卿大夫有善,荐于诸侯;士、庶人有善,本诸父母,存诸长老。——《礼记》

、兼则善矣。——《墨子》

、劝于善言而学。——《墨子》

、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墨子》

、己有善,不能傍荐之。——《墨子》

、吾以贤者之必赏善罚暴也。——《墨子》

、为政不善,必曰吾命固失之。——《墨子》

、为善者赏之,为不善者罚之。——《墨子》

、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其乡长。——《墨子》

、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墨子》

、国君诸侯之不可以不执善承嗣辅佐也。——《墨子》

、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墨子》

、大以为政于天下,使天下之为善者劝,为暴者沮。——《墨子》

、观其行,顺天之意,谓之善意行。反天之意,谓之不善意行。——《墨子》

、仁人事上竭忠,事亲务孝,得善则美,有过则谏,此为人臣之道也。——《墨子》

、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则天下何说以乱哉?——《墨子》

、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墨子》

、古之圣王,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而劝之为善,发宪布令以教诲,明赏罚以劝沮。——《墨子》

、为善者富之,为暴者祸之。——《墨子》

、是以数千万里之外,有为善者,其室人未遍知,乡里未遍闻,天子得而赏之。数千万里之外,有为不善者,其室人未遍知,乡里未遍闻,天子得而罚之。——《墨子》

、举天下以赏其善者不足。——《庄子》

、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孟子》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

、闻一善言,见一善,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孟子》

、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後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鸡鸣而起,孳(zī)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zhí)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

、举天下以赏其善者不足。——《庄子》

、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

、积善成德。——《荀子》

、终始俱善,人道毕矣。——《荀子》

、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荀子》

、身不善而怨人,不亦反乎?——《荀子》

、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荀子》

、积善而不息,则通於神明,参於天地矣。——《荀子》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荀子》

、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荀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jǐ)。——《荀子》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qiǎo)然必以自省也。——《荀子》

、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灾然必以自恶也。——《荀子》

、崇其美,扬其善,违其恶,隐其败,言其所长,不称其所短。——《荀子》

、有能化善修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荀子》

、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荀子》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荀子》

、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荀子》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荀子》

、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善者必胜。——《吕氏春秋》

、行义则人善矣。——《吕氏春秋》

、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吕氏春秋》

、汤、武修身积善为义,以忧苦于民。——《吕氏春秋》

、善者得之,不善者失之,古之道也。——《吕氏春秋》

、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吕氏春秋》

、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然也。 ——《吕氏春秋》

、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吕氏春秋》

、善者得之王者厚其德,积众善,而凤皇圣人皆来至矣。——《吕氏春秋》

、观布衣也,其友皆孝悌纯谨畏令,如此者,其家必日益,身必日荣矣,所谓吉人也。——《吕氏春秋》

、吾闻祥者福之先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至。妖者祸之先者也,见妖而为善,则祸不至。——《吕氏春秋》

、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秦简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西汉)《孔子家语》

、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西汉)董仲舒

、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善当与教,不当与性。——(西汉)董仲舒

、不谓小善不足为而舍之。——(西汉)刘安《淮南子》

、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西汉)韩婴《韩诗外传》

、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西汉)韩婴《韩诗外传》

、善不可以伪来。——(西汉)刘向《说苑》

、闻善必躬亲行之。——(西汉)刘向《说苑》

、善言不可不听也。——(西汉)刘向《说苑》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西汉)刘向《说苑》

、为善者得道,为恶者失道。——(西汉)刘向《说苑》

、言善毋及身,言恶毋及人。——(西汉)刘向《说苑》

、君子服善则益恭,细人服善则益倨。——(西汉)刘向《说苑》

、出于利人即善矣,出于害人即不善也。——(西汉)刘向《说苑》

、为善者天报以德,为不善者天报以祸。——(西汉)刘向《说苑》

、言人之善,泽于膏沐;言人之恶,痛于矛戟。——(西汉)刘向《说苑》

、为善不直,必终其曲;为丑不释,必终其恶。——(西汉)刘向《说苑》

、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进善言,则善亦无由入矣。——(西汉)刘向《说苑》

、子年七岁以,上父为之择明师,选良友,勿使见恶,少渐之以善,使之早化。——(西汉)刘向《说苑》

、匿人之善者,是谓蔽贤也;扬人之恶者,是谓小人也。言人之善者,有所得而无所亡伤也;言人之恶者,无所得而有所伤也。故君子慎言语矣。——(西汉)刘向《说苑》

、使人乐善而好施。——(西汉)司马迁《史记》

、从善如流,施惠不倦。有国,不亦宜乎?——(西汉)司马迁《史记》

、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其自然者也。——(西汉)司马迁《史记》

、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西汉)扬雄

、人情有不教而善者,有教而终不善者。——(西汉)王充

、论人之理,定有善有恶。——(西汉)王充《论衡》

、人性有善恶,人才有高有下也。——(西汉)王充《论衡》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东汉)王符《潜夫论》

、善,吉也。吉,善也。良,善也。佳,善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孝,善事父母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悌,善兄弟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育,养子使作善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美,美与善同意。——(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非善不喜,非仁不亲。——(东汉)蔡邕

、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东汉)蔡邕

、赏以劝善,罚以惩恶。——(东汉)荀悦《申鉴》

、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东汉)荀悦《申鉴》

、在上者,能不止下为善,不纵下为恶,则国治矣。——(东汉)荀悦《申鉴》

、古人行善者:非名之务,非人之为;心自甘之,以为己度。——(三国)姚信

、苟善,则匹夫之子可至王公;苟不善,则王公之子反为凡庶。——(三国)姚信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善者道之母,群行之主。——(三国)曹丕《意林》

、君子以善恕成仁。——(西晋)陈寿《三国志》

、掩恶扬善者,君子之大义。——(西晋)陈寿《三国志》

、君子掩人之过以长善,小人毁人之善以为功。——(西晋)陈寿《三国志》

、善积者昌,恶积者丧。——(西晋)陈寿《三国志》

、人心安则念善。——(西晋)陈寿《三国志》

、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后汉书》

、有善,虽疏贱必赏;有恶,虽贵近必诛。——(晋)傅玄《傅子》

、赏一善而天下之善皆劝,罚一恶而天下之恶皆惧。——(晋)傅玄《傅子》

、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百人持善,则百人和睦。——(南北朝)何尚之

、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南北朝)何尚之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唐)吴兢《贞观政要》

、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唐)吴兢《贞观政要》

、若知其善,然后用之。——(唐)吴兢《贞观政要》

、君子小人本无常,行善事则为君子,行恶事则为小人,当须自克励,使善事日闻,勿纵欲肆情,自陷刑戮。——(唐)吴兢《贞观政要》

、子能忠孝则善矣。——(唐)吴兢《贞观政要》

、举善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唐)吴兢《贞观政要》

、世之善恶,俗之薄厚,皆在于君。——(唐)吴兢《贞观政要》

、盖闻善必改,时有小过,引纳忠规,每听直言,喜形颜色。——(唐)吴兢《贞观政要》

、纳嘉言,进善事,有益于百姓。——(唐)吴兢《贞观政要》

、闻过即改,从谏如流。为善在于不疑,出令期于必信。——(唐)吴兢《贞观政要》

、当思善始令终。——(唐)吴兢《贞观政要》

、结交须择善,非识莫与心。——(唐)王梵志《结交须结善》

、勿恃己善,不服人仁;勿矜己艺,不敬人文。——(唐)皮日休

、为善易,避为善之名难。——(北宋)林逋

、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致远者不近利,近利者难致远。——(北宋)林逋

、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止付一笑。——(北宋)林逋

、求名莫如自修,善誉不能掩恶也。——(北宋)欧阳修

、习见善则安于为善,习见恶则安于为恶。——(北宋)欧阳修

、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使至于善。 ——(北宋)欧阳修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北宋)李觏 《广潜论》

、教易为善,善而从正,国之所以治也;不教则易为恶,恶而得位,民之所以殃也。——(北宋)李觏《安民策》

、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陈希夷

、凡见人恶,只是己未尽善,若尽善,自当转易。——《王心斋语录》

、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 (北宋)周敦颐《通书·师第》

、善人思进。——(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为善者不惊。——(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善人,国之基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天下之善,一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迁善则其德日新。——(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善恶之间,所宜明审。——(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诲人以善,恂恂不倦。——(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视民如子,举善而教。——(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以善道教化,为民所归。——(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思善则生治,理之常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幼时不择善人教之,使至于为逆。——(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夫帝者,为善为恶,天下莫不知。——(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赏善罚恶使不至天乱,斯可谓之君矣。——(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一日行善,天下归仁;终朝为恶,四海倾覆。——(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已,自同寒蝉,此罪人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闻善速于雷动,从谏急于风移,岂得陨身殿堂,死于凶竖之刃!——(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销膏而人不见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才所以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今称之有才而不能为善,是才不中器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夫在上为善,若云行雨施,万物受其赐;及其恶也,若天裂地震,万物所惊骇,其谁弗知,其谁弗见!——(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赏妄行,则善不劝矣;不妄罚,非矜其人也,罚妄行,则恶不惩矣。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在上者能不止下为善,不纵下为恶,则国法立矣。——(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民习礼义,易与为善,难与为非。——(北宋)苏辙

、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凡人为恶,不自毁而人毁之。——(北宋)苏轼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不为善,一不善而足。——(南宋)杨万里

、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南宋)《名贤集》

、积善有善报,积恶有恶报。——(南宋)《名贤集》

、善恶吉凶百行俱载。——(南宋)胡宏《知言》

、君子有善万世之心,行之自身始。——(南宋)胡宏

、善不以名而为,功不以利而劝。——(南宋)胡宏《知言》

、以反求诸己为要法,以言人不善为至戒。——(南宋)胡宏《知言》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者,大贤之分也。达则兼善天下,穷则兼善万世者,圣人之分也。——(南宋)胡宏《知言》

、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南宋)李邦献

、勉强为善,胜於因循为恶。——(南宋)李邦献

、为善不如舍恶,救过不如省非。——(南宋)李邦献

、人之初,性本善。——(南宋)王应麟《三字经》

、终身为善不足,一日为恶有余。——(宋)何垣

、锄一恶,长十善。——《宋史》

、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明)施耐庵《水浒》

、德善日积,则福禄日臻。——(明)朱熹《近思录》

、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明)朱熹《近思录》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明)朱熹《近思录》

、故凡言善恶,皆先善而后恶。——(明)朱熹《近思录》

、心本善,发于思虑则有善有不善。——(明)朱熹《近思录》

、如何为善?只是主于敬,便是为善也。——(明)朱熹《近思录》

、教人者,养其善心而恶自消;治民者,导之敬让而争自息。——(明)朱熹《近思录》

、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明)王守仁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明)王守仁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明)王守仁

、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明) 王守仁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明) 王守仁

、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明)王守仁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明)王守仁

、人各欲善其子,而不知自修,惑矣!——(明)张履祥

、师道立则善人多。——(明)海瑞

、作善而求自高胜人,则作善还同作恶。——(明)屠隆

、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明)洪应明《菜根谭》

、随时之内善救时,若和风之消酷暑。——(明)洪应明《菜根谭》

、无善而致人誉,不如无恶而致人毁。——(明)洪应明《菜根谭》

、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明)洪应明《菜根谭》

、善人未能急亲,不宜预扬,恐来谗谮之奸。——(明)洪应明《菜根谭》

、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明)洪应明《菜根谭》

、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明)洪应明《菜根谭》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若小人之自新。——(明)洪应明《菜根谭》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明)洪应明《菜根谭》

、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明)洪应明《菜根谭》

、恶忌阴,善忌阳,故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善之显者功小,而隐者功大。——(明)洪应明《菜根谭》

、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赍盗粮矣。——(明)洪应明《菜根谭》

、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明)洪应明《菜根谭》

、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犹怀畏人之心。故人而皆好名,则开诈善之门。使人而不好名,则绝为善之路。——(明)洪应明《菜根谭》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明)洪应明《菜根谭》

、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积铢累,自成富翁。——(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生方不虚生。——(明)陈继儒《长者之言》

、善师者,学逸而功倍;不善师者,学劳而功半。——(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

、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明)程登吉《幼学琼林》

、损不善而从善者,莫尚乎刚,莫贵乎速。——(明)顾炎武《日知录》

、何以谓之善也?曰:诚者,天之道也。岂非善乎!——(明)顾炎武《日知录》

、善人者,忠信而未学礼,笃实而未日新,虽其天资之美,亦能暗与道合;而足己不学,无自以入圣人之室矣。——(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

、玉质虽美,而必待琢之以成,人性固善,而必导之以学。——(明末清初)王夫之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明)《增广贤文》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明)《增广贤文》

、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明)《增广贤文》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明)《增广贤文》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明)《增广贤文》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明)朱柏庐《朱子家训》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尽力量为善,养精神读书。——(清)陶云汀

、百善孝为先。——(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积善以遗子孙,其谋甚远也。—(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为善之端无尽,只讲一让字,便人人可行。——(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行善济人,人遂得以安全,即在我亦为快意—(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偶缘为善受累,遂无意为善,是因哽废食也。—(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无不肖。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人称我善良,则喜;称我凶恶,则怒。此可见凶恶非美名也,即当立志为善良—(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见人行善,多方赞成。见人过举,多方提醒,此长者待人之道也。闻人誉言,加意奋勉,闻人谤语,加意警惕,此君子修己之功也。——(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欢喜善念吉动怒恶念凶。——(清)康熙

、不以自知自能而弃人之善。——(清)康熙

、劝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清)雍正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清)《重订增广》

、开卷有益,作善降祥。——(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诗书起家之本,积善传家之本。——(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常思身命易倾,自不得不存善念。——(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座右遍陈善书格言,其志趣可想。——(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语,皆为良药。——(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善教子孙,后嗣昌大,是取决于人。——(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迁善改过,其象为益,得力在一悔字。——(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善因望报,回头但看尔儿孙。——(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谈人之善,泽于膏沐;暴人之恶,痛于戈矛。——(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孝莫辞劳,转眼便善体黎庶情,此谓民之父母。——(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势可为恶而不为,即是善;力可行善而不行,即是恶。——(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为恶畏人知,恶中尚有转念;为善欲人知,善处即是恶根。——(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终日说善言,不如做好一件;终身行善事,须防错了一桩。——(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没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乐莫乐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贪;长莫长于博识,短莫短于自恃。——(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听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师其言不问其行,是取善之方。——(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谦恭善下之人,吾师以亲师友;博学强识之人,吾师以广见闻。——(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惠我者小恩,携我为善者大恩;害我者小仇,引我为不善者大仇。——(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语,皆为良药。——(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为一善而此心快惬,不必自言,而乡党称誉之,君子敬礼之,身后传诵之。——(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消,日有所损。——(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骏走坡,鞭虽不加而足不禁其前。——(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慕人善者,勿问其所以善,恐拟议之念生,而效法之念微矣;济人穷者,勿问其所以穷,恐憎恶之心生,而恻隐之心泯矣。——(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子孙羞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子孙荣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勿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勿役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清)陈宏谋《训俗遗规》

、从善如缘无枝之木,才住脚便下坠。 ——(清)林则徐

、天地间,万事万物,惟善可以养性,惟善可以延寿命,避夭折。—(清)石成金《传家宝》

、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清)周希陶

、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马英九祖训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