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刚名言

时间:2022-03-31 22:3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今晚报文旅 | 评论: 次 | 点击:

潘刚名言

1. 极短的名人名言

1、意志薄弱的人不可能真诚。

——拉罗什富科 2、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卡莱尔3、厄运往往能使天才奋发。

——奥维德4、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6、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着!──巴斯德7、没有奋争,人生便寂寞难忍。——莱蒙托夫8、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书记名姓?——归庄9、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雪莱10、真理是不朽的,过失是致命的。——爱迪夫人11、登高莫问顶,途中耳目新。

——潘刚12、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13、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加难能可贵。——爱因斯坦。

2. 关于“创业”的名人名言

在创业过程中,如果说压力,我认为选择什么不做是非常大的压力。

因为在这过程中受到的诱惑太多了,每一个新的概念都可以做很大的东西。在商业上的策略不是决定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

—— 黄明明互联网行业的创业往往是苦尽甘不来的,要随时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人才和资金是所有创业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 —— 张本伟 阿里巴巴在路上发现小金子,如果不断捡起来,身上装满的时候就会走不动,永远到不了金矿的山顶;还是不管小金子直奔山顶。

—— 马云 作企业要讲竞合环境。现在全世界的环境也是一个竞合的环境。

得意不可忘形,失意不可丢失信念。 —— 杨宁 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都一定是时势造英雄,千万不要英雄造时势。

顺流而上,这是手法。形势好了,大家才有机会成为英雄。

只有成为英雄后,才有可能去适应时势、改造时势。 —— 朱骏 我认为世界上有四种壁垒,第一叫制度壁垒,比如中国移动,别人干不了,需要有牌照;第二是资金壁垒,动辄要几百亿美元,一般人干不了;第三是技术壁垒,有专利保护,别人也不能干。

第四是稀缺性资源的占有,这就是我这个行业的壁垒,比如说整个写字楼我把它都占了,签了独家的协议,别人就很难干。 —— 江南春 要永远相信:当所有人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所有人都不玩了再冲进去。

—— 李嘉诚 文学表达与文学思维并不是一回事,前者能让一个有成就的企业家更有魅力,而后者却能让一个有魅力的企业家失去成就。 —— 刘建强 《企业家的“文学主义”》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 朱升 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能只靠胆大妄为东奔西撞,也不可能是在学院的课堂里说教出来的。他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在风雨的锤炼中长大。

—— 王均瑶 事在人为,也就是说,办事就要找人,而且要找对人;人找得多了也不行,少了也办不成事;办不同的事找不同的人。现在,我已经弄清楚了。

—— 陈镇光 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员工参与为收入,合作伙伴需赚钱,父老乡亲盼税收。只有消费者、股东、银行、员工、社会、合作伙伴六者的“均衡收益”,才是真正意义的“可持续收益”;只有与最大多数人民大众命运关联的事业,才是真正“可持续的事业”。

—— 牛根生 办成改革的产物,而不是改革的对象。 —— 陈慕华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对我们这些男人们,革命才是身体的本钱!你的企业你的事业停步了,你还有什么本钱! —— 冯仑 一个业务出身的领导者,不管他的业务能力有多强,如果创业若干年后他在专业领域的动手能力上仍然是自己的团队中最出色的,那他一定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

因为好的领导者是靠判断力、靠制订和管理标准吃饭的,有什么样的判断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有什么样的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 —— 刘东华 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会围着你转;一个人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会抛弃你。

—— 刘东华 对信念的偏执创造奇迹。历史是这样写就的,竞争版图是这样重划的,世界是这样改变的。

—— 孙宏斌 人类常犯的基本错误就是忽略前提。他不知道,一旦忽略了前提,在不同前提下所作的貌似正确的一切结论都是荒唐可笑的…… —— 刘东华 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来的成绩,然后再去强调你的感受。

—— 比尔·盖茨 任何时候做任何事,订最好的计划,尽最大的努力,作最坏的准备。 —— 李想如果公司还未站稳,你就得每天下一次赌注。

—— Tom Evslin等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什么事也不做空等,一种是一边等一边把事业向前推动。 —— 屠格涅夫 如果大环境小环境都自己去建设的话,我自身的能力、实力不具备。

所以当时我们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我把自己有限的资本或者力量聚焦到一个核心——如何去塑造品牌,把相关的交给社会来完成。 —— 周成建 业务模式它当然是很容易拷贝的。

问题是我们怎么去理解自己的企业,你到底是一种纯粹业务模式的优势,还是有业务模式之外的优势?企业的竞争力,不是简单的一种业务模式就可以取得一切,需要从内质上细化上去挖掘,才有可能保持持续增长和发展。 —— 周成建不要控制失败的风险,而应控制失败的成本。

—— Robert A. Cooper 我现在觉得,像李彦宏那样坚持独立发展是正确的。 —— 周鸿祎 企业发展就是要发展一批狼。

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 —— 任正非如果10%的利润是合理的,11%的利润是可以的,那我只拿9%。

—— 李嘉诚 财富是猫的尾巴,只要勇往直前,财富就会悄悄跟在后面。 —— 王志东 我认为做企业要有这些素质,特别在中国市场上,那就是:诗人的想像力、科学家的敏锐、哲学家的头脑、战略家的本领。

—— 宗庆后 必须要有速度,不能像烧开水那样,10度、20度……没有人给你时间。 —— 徐立华 孙德良:我还是强调:“激情澎湃走楼梯”。

在这个世界上,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水平比你高的人、厉害的人多得是,要放好心态,不要跟别人比,最后没有在工作上累死,而是被“比”死了,所以年轻人要放准心。

3. 写一些名人的刻苦的文章

1992年,内蒙草原上一个年轻小伙则刚刚从大学毕业,进入一个街道小厂。

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仍为了能留在城市工作而深感庆幸。这个人,名叫潘刚,时年仅22岁。

在27岁他就已经是伊利集团矿泉饮料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潘刚尝试了自己的第一次“提拔下属”:1997年9月份,成立了矿泉水厂,潘刚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技术人员,从员工中选拔出一些人,进行最后的口感测试。前三种是不同的水,但是第四和第五杯却是相同的水,很多人都不能确定,只有郝万清(现供职伊利奶粉技术部)尝到那是不一样的水,从而在众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技术员。

不与体制内的“常规”纠缠,而是直奔问题的核心,这就是潘刚的个人风格。 2007年,伊利经历4年研制,先后推出有效解决中国人乳糖不耐的“伊利营养舒化奶”、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好的牛奶---“伊利金典有机奶”,带领行业开辟了广阔的新蓝海,问鼎行业巅峰。

有记者问潘刚:“短短几年之内如何让伊利成为中国乳业的龙头?” 潘刚只告诉了他两个字:责任。 正式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让他和他的企业不断进步。

个人说明:不想因为一件事情就把某个人或者某个企业全部否定。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

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

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

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

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

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

4. 网络科技公司 名人名句 急啊 谢谢

1、“中国的互联网络迫切懂技术的管理人员……我们走过了很多弯路,企业的创业者和经营者对此都要深刻地反思。”

——北大方正王选 王选是被中国IT业界公认的先行者,甚至从某个角度,他还是互联行业的先驱。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科学家的知识,改革者的姿态,投入到互联网行业的风云大潮中。

对于一个已经到了可以享受安逸,追求稳定的年龄的人来说,我固执地认为王选大人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充满了勇气,勇于探索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他的话语一针见血指出了中国互联网技术与管理各自为政,相互割裂的缺陷,认为“创业者和经营者都需要反思”更是非常实际,具有很优良的借鉴意义。

2、“我知道现在上市不是最好的时候,但是我们已经花费了太多的精力。”——新浪网站王志东 如果有人说王志东只是想做个网站上市捞金,这句话就是最好的反驳。

新浪的很多工作非常沉稳,非常深入,稳得就像王志东给人的感觉:无隙可乘,无懈可击。 兵书云: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

西谚又云: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两句都谈到了竞争中主动权的争夺。

我认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先发未必制人,后发未必制于人。稳健自持的防守有时比成功的进攻破绽更少。

作风稳健,缺点少,已经是新浪很显著的优势了。整个网站已经和王志东合而为一,不分彼此。

这样的境界真是少见。 3、“搜狐诚惶诚恐。”

——搜狐网站张朝阳 不知为何,我对搜狐网站和张朝阳先生有一种先入为主、根深蒂固的偏见和讨厌。因为张朝阳先生经常给人一种留于表面、擅长作秀的感觉。

根据命相学的观点,“靛于外者,必蹇于内;瑾于外者,必盈于内。”靛,紫青色,是古代达官显贵用来炫耀的颜色,喜欢这种颜色的人肯定思路空洞,根底浅薄;相反地,瑾,白玉色,很素净,不显山不露水,喜欢这种颜色的人倒有不少见识广博,具有真才实学之辈。

搜狐网站上市,应该说处境还是很艰难的。张朝阳先生一改以往的作风,认为搜狐从今往后应该“诚惶诚恐”,在市场运作中中规中举,一切以投资人的利益出发,追求短期内盈利。

这个观点很务实,也非常合乎NASDAQ的市场规范。 可是也有点问题。

“诚惶诚恐”这个词太过谦卑,在感情色彩上太迁就了,自由企业和投资人的关系怎么说没到那个地步啊。怎么看都像作秀。

咳,这年头。 4、“我不是数字英雄,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网易丁磊 我对丁磊了解得不多,只知道他是被保送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学成后南下创业,建成网易的。丁磊可以毫不费力成为一个土生土长的IT偶像,受人崇敬,可是他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非常低调,既能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保持了一个普通人的普通本色。

可惜人无完人,丁磊在用人和人际处理上不如他弟弟丁波,不然,凭他的综合实力和命运力量,真的能“网聚人的力量”,创造奇迹。 5、“我还是那个老榕,那个为女大学生奔走呼告的老榕。”

——8848王峻涛 任何网络的精英,无论再普通,再低调,再平和,比不上网络对王峻涛的印象。王峻涛是网民真正能够拥有的人,其他人,根本还没有从神坛上走下来,别管他说得比唱得还好听。

任何流言,都是从炒作开始,后来无疾而终。可是关于王峻涛的传言,却以流言开始,网民大量的真情告白作为高潮,其影响至今仍能感受到。

没有哪个总裁的去留,像王峻涛那样牵动人心,尽管大家不得不承认王峻涛大人也是“海龟”。 一个总裁对人的吸引超越了人们对他管理的企业的注意,这是中国五千年流传的传统“仁义”道德观念的暗地影响。

王峻涛大人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如一株老榕肃立在8848珠峰之巅,古龙精彩绝伦的武侠比斗都为之逊色,实在是网络人文的丰碑。 王峻涛大人,珍重! 6、“我有个朋友,每次见到我都说要建个网站。

三年过去,什么动静都没有。以后他再和我说同样的话题,我就毫不客气,立刻打断他。”

——阿里巴巴马云 典型的中国人是“说了再做”,典型的西方人是“做了再说”,阿里巴巴的马云是“既说又做,边说边做”。他是个实干家,他也是演说家。

听过马云演讲的人对ARSHIOUL说,你的中文演讲水平绝对马云高,正如马云的英语演讲水平绝对比你高。 马云给人一种狂热般的自信,还有些我行我素。

这都是成功者的最初征兆。 7、“创业就像登山,你可以遇到各式各样的同伴,可以停下来欣赏风景,但是还有无限的高峰等待你。”

——易趣网站邵亦波 我觉得易趣的幕后团队实力不一般,总像有股神秘的气息,悄悄地流动。3个月前,一家保守的英资银行出具一份内部资料,把易趣的服务与海尔集团作比,易趣的企业文化与惠普相比,易趣的员工福利与美国的西南航空作比。

当时我偷偷看到这种比较后,就有一种“一边倒”的感觉,比较的双方实在不具可比性,实力相差太悬殊了。出人意料,除了员工福利上与美国西南航空有较明显差距以外,其余两项指标与惠普、海尔看不出有太大的差距。

我估计其中的数学模型都做过一些转换,大家以不同的权重进行加权比较,不然结果不会如此。不过,易趣也是虽败犹荣了,海尔在国内外以服务闻名,被誉为世界“第501强”;惠。

5. 参观伊利的感想

7月29日上午,中国网络媒体内蒙古行的记者们来到了位于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的伊利集团新工业园进行了采访。

对伊利的采访结束后,伊利现代化的生产线和严格科学的管路让记者们啧啧称叹,上海东方网记者高玉森说:“参观之后,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喝伊利的牛奶是可以让人放心的。第二个感想就是它现代化的管理。车间里面人很少,却可以使整个车间正常运转。我们还留意到他们的企业文化,车间墙壁上的标语口号;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一些感想体会,都能表现他们的企业文化。”

东南网的记者温云荣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2005年伊利成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乳制品赞助商。我们知道奥运会标准几乎等同于世界的最高标准。但同时它也没有忘记回报社会,比如他们做的慈善事业,建立了伊利的宏志班。伊利的管理理念是非常超前的;它的技术也是非常超前的。我刚才看到了生产线流程,整个流程都是自动化的,这个自动化程度之高是我们以前想象不到的,所以就不难理解这个企业为什么能够达到很高的层次了。”

潘刚名言

伊利逆势双增料跃升全球八强 潘刚十年送出烫金中国名片

随着2015年报披露,这家多年中国同业老大已不屑只在本土市场比较,跃升全球八强后,千亿营收将是他的另一片新天空。

“生死抉择早已由不得我,我挺身,在此刻。”当同样出身内蒙古的韩磊再次在银屏上亮出他极具辨识度的嗓音时,潘刚或许会感慨万千。

2005年6月,潘刚正式接任伊利集团董事长、总裁兼党委书记,一肩三挑成为这家异军突起乳业公司的掌门人,这一年,伊利全年收入首次突破了100亿元关口。

除了挺身,潘刚别无选择。同时,他也需要一段更长的时间维度,以治下企业的业绩来验证自身帅印的成色。

2015当是一个理想的“中考”节点:潘刚十年统兵来一个总结陈词,又能替至2020年的伊利新五年计划做一份开篇。

相较于马云、王健林等,在中国著名企业领袖中,他更喜欢用数字说话。

伊利股份刚刚发布的2015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年收入首次突破了600亿元,净利润46.54亿元,双双持续增长并稳居行业第一。这是继2014年全年营收首次踏入500亿元俱乐部至544.36亿元后,伊利再度取得可观成长。

这一次,无需借助“最强大脑”来心算了。10年间,这家企业的收入增长了6倍。

伊利逆势双增料跃升全球八强 潘刚十年送出烫金中国名片

更有可靠信源透露,在连续两年以亚洲第一乳企身份入围全球同业十强后,伊利已有很大把握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度跃进,从而在2016年成为全球乳业第八。潘刚此前发出的“千亿营收”目标,正在变得愈发清晰可见。

有人说,伊利或者潘刚很幸运,全球经济不景气背景下,中国经济的L型深度调整,令大批传统工业企业陷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痛苦改革,而中国乳业消费市场则像伊利赞助的那档收视逆天的“奔跑吧兄弟”一般,一路前行。

果真只是老天格外眷顾?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事实上,乳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产业链条长且极为复杂,由上游的种植牧草、饲养奶牛,到涉及上千种原辅材料、生产加工环节中的上万个关键控制点,再到多样化的物流体系、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和终端,第一、二、三产业无一漏网。这一点,与其他快消品行业有着本质区别。至于管理难度,产业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不经意的疏忽,都有可能出现重大问题,甚至,引发整个产业链乃至全行业崩盘。

必须指出,如果把眼光从伊利那份鲜亮的年报挪开几寸便会发现,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乳企来说,过去的2015年其实举步维艰。即便拥有先天口碑信赖度的国际著名乳企,在中国市场的拓展亦不如往年那般随心所欲。特别是随着消费者行为习惯的改变,乳业市场整体正不断发出增速放缓、利润摊薄等警报,而这,无疑深度影响着该行业大小企业的业绩增长,更加大了其经营管理的难度。

时间自然有时间的味道。十年光景,潘刚已然对昔日所有的不信任者做出了最好的回应,否则他也不会作为中国农业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标志人物,随同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但人们更好奇的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潘刚究竟做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或许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言:做对的事,任何时机都是好时机!

从发展维度推动创新变革

还是请数字君开口说话吧。

企业的生意归根结底靠的是产品。伊利业绩的突飞猛进,靠的当然不只是一两件常年畅销的明星产品,而是不断推陈出新的新品和具有变革精神的创新思维模式。

某种意义上,潘刚一直在力图使伊利成为一个能够不断创造惊喜的魔法师。

2015年年报显示,伊利业绩增长最强劲的恰恰源于创新产品。比如,常温酸奶安慕希销售额同比增长460.3%;益消低乳糖风味发酵乳销售额同比增长433.2%;两款奶粉类创新产品托菲尔和倍冠销售额,更是同比增长高达921%和883.5%。目前,伊利“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已高达40%,居业内首位。

伊利逆势双增料跃升全球八强 潘刚十年送出烫金中国名片

或正是基于这份底气,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潘刚方可以言辞凿凿:质量和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企业远航的两张风帆。

创新产品的背后,是与消费者连接的思维与模式的深层创新。也就是说,一切须以用户为导向,而这,就是互联网时代告别传统经济产品导向的分水岭。

伊利率先在行业内从创新模式上全面掀起了一场革新旋风:运用大数据、深度洞察消费者需求,研发与消费需求匹配度更高的创新产品;集聚整合了全球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成功将市场需求与科研成果相结合;建成中国首个母乳研究数据库,并率先发布了中国首个“母婴生态圈”战略,用互联网思维与消费者实现连接。

一系列的行动,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

此外,凭借“奔跑吧兄弟”、“最强大脑”等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现象级综艺节目,伊利的大营销策略同样春风得意马蹄疾,营销效果爆棚,彻底拉近了消费者,尤其是90后、00后消费者与企业的距离。

“不创新、无未来”,这是潘刚的口头禅。在他眼中,创新不仅关乎着一款产品的业绩增长、影响着一家企业的发展,更决定了整个行业的生存与突破。

事实正是如此。

在2015年全球经济低迷、金融市场动荡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和阵痛,国内乳品消费也呈现出增速趋缓的态势。但与此同时,消费结构升级、二胎政策的放开、人均乳品消费量逐年提升的利好,也为中国乳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乳业想要抓住机遇、赢得挑战,在与国际同业竞争中取得先手之利,就必须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工具、创新的产品,这,才是潘刚心中的创新图景。

潘刚的职业生涯中虽然没有老师的履历,但作为一个行业的创新导师,他带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有创新精神的产品工程师、研发科学家和品牌经理,更通过实践为中国乳业带来了新的模式、新的思维方式。

潘刚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两幅照片。其一是2015年参加中美企业家峰会时的合影。照片中,潘刚与“股神”沃伦•巴菲特、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交流甚欢。

三人当时讨论的就是2015年最火热的关于“创新”这个词汇。而另一幅则摄于米兰世博会上,以“未来牛奶”为主题,伊利展台是颇有寓意的背景板。

两张照片的背后,透露出怎样的讯息?一番跨国火花碰撞中又激发出何种创新的灵感?也许,只有潘刚本人知道。

从全球高度拉动资源整合

一位外资企业总裁曾讲过一个关于潘刚的故事。这位总裁说,他曾在写书时与潘刚有过交流,当偶然提及自己家乡时,潘迅速说出了当地一家乳企的名字,并细致介绍出这家企业的特点。

如果“最强大脑”推出一版考证企业家记忆力的特别节目,潘刚应当是一个相当有竞争力的选手,或许,还能“一站到底”。其实,十年统兵,潘刚对全球乳业资源早已如数家珍。这些年,他从未离开过世界地图,由点至线、从经到纬,纵横捭阖、运筹帷幄,统筹全球乳业资源,也是一种乐趣。

伊利最新年报披露,从主导实施中美西雅图食品智慧谷,到早前于欧洲荷兰打造的最顶尖研发中心,再到完成新西兰、意大利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伊利在全球乳业资源的整合和保障能力方面已具备了相当竞争力。同时,凭借其全球战略布局,伊利还构建了南北半球生产基地的淡旺季互补、产销协同运营等战略协同优势,极大地增强了公司市场需求响应、综合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战略能力。

更难得的,结合中国乳业的实际情况,潘刚带领伊利已探索出一条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全新模式。

伊利逆势双增料跃升全球八强 潘刚十年送出烫金中国名片

与以往中国企业走出去惯用的兼并重组、投资入股、产品输出、生产外迁截然不同,潘刚的目的是优先整合全球最顶尖的行业科研创新资源,让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乳业发达地区的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机构助力中国企业研发、助力中国企业补强自身最欠缺的短板,快速提升自身竞争力。只有当具备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伊利从容在中国本土市场巩固大本营后,才能真正蜕变成一个世界的伊利。

潘刚曾有一句名言:在伊利人眼里,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喝牛奶的,一种人是不喝牛奶的。伊利的目标,自然是要将这两种人变成一种人——都喝牛奶的人,而且,最好是喝伊利的。

这一具有全球视野、高屋建瓴的愿景,正通过伊利整合全球最优资源的实践,一步步成为现实。

从产业深度驱动行业转型

一直以来,乳业以“产业链条长、复杂程度高、市场变化快”而被视为企业经营的高难、高风险领域,当然,这也就更加依赖于企业家的领导能力。

没有杰克船长,又有谁都指挥“黑珍珠号”自由穿梭于加勒比海呢?

作为中国乳业的龙头企业,伊利的产品品类理所当然的丰富,但这也大幅提升了管理难度。据了解,伊利每类产品都有不同的原辅材料、生产工艺、仓储和运输条件,确保食品安全不仅需要走钢丝时的勇气与对于毫厘差别的精准拿捏,最重要的,还必须持之以恒。同时,每类产品的发展又各有各的影响因素:冷饮产品受天气影响很大,奶粉产品受婴儿出生率的影响,液奶产品又受原奶供求关系和原奶成本的影响,酸奶产品保质期短、对冷链要求很高。

潘刚说,管理一家乳企,如同管理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懈怠。为了更好汲取经验,他将视野投向全球一流的跨国企业和全球最知名的商学院,带领团队展开交流与学习,走访联合利华、飞利浦,与苹果、百事公司高管交流,与沃顿商学院等高校进行管理经验分享。潘刚的日程表总是满满。

然而,潘刚所思所虑,还不只是一家企业。多年前他提出的伊利法则中,就有一句话:“行业繁荣胜于个体辉煌”,这是痛定思痛后的肺腑之言。

乳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产业链条上风险重重,挑战无处不在。因为种种原因,真正从行业大局出发,有实力、有意愿推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乳业整体竞争力的企业家并不多,而潘刚却迎难而上。

与十年前战兢中接过伊利帅印不同,作为一个行业无可争议的领军,此时此刻,他必须做得更多。

在全国政协的提案库中,近两年有两份关于乳业普惠金融的提案。提案的撰写人:潘刚。为了解决制约乳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农户的资金瓶颈,潘刚大声疾呼、建言献策,并积极实践探索解决困境的办法。

近年来,伊利还一直在探索一种以“核心企业承担实质性风险责任”为特色的产融结合模式。近一年多来,伊利的产业链金融模式,给上下游的1500多家中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了高达25亿的贷款,资金使用成本平均比市场低40%,有效降低了广大中小微企业、奶农的经营风险,解决了他们的融资困局,并带动整个产业的协同发展。

以企业的实践,带动行业的整体发展,潘刚不仅说到,而且做到。而他心中的愿景,则更不可小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话语权的大小,与该国企业在全球的实力和地位已密切相关。过去两年,伊利在全球乳企收入权威排行中均位居第十,而排名靠前者均为美洲、欧洲、大洋洲的老牌全球性乳业巨头,而按照刚刚公布的伊利年报营收数据测算,并结合已经公布的国外乳企业绩,2016年伊利进入全球乳业前8强已不成问题。

根据荷兰合作银行去年7月公布的年度全球乳企排名,伊利以美元计年营收为86亿,但与之前两家公司差距分别只有4亿美元和12亿美元,一年时间,潘刚确有把握取彼代之——尽管每前进一个名次,意味着营业收入要增长一个国内大中型乳企的收入规模。伊利能够一跃连升两位,不得不说是非常令人赞叹的成就!

据说,五年前中国的企业家们很热衷于在年会或产品发布会上高歌一曲汪峰版的《飞得更高》。那时,面对全球经济的羸弱,似乎只有东方风景独好,所以“我要飞得更高,像风一样舞蹈,心生呼啸”,确实道出不少心声。而现在,无论王健林还是贾跃亭,更愿意选择那首苏运莹的《野子》——怎么大风越狠,我心越荡。时过境迁,全球同此凉热,自然需要新的抒怀方式。

“我会变成巨人,踏着力气踩着梦”,潘刚也应该喜欢吧。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