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文名言

时间:2022-04-01 06:2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清华管理评论 | 评论: 次 | 点击:

加尔文名言

1.有什么关于甘地的很好的文章还有名言

圣雄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可以从这面镜子看到自己的美丑善恶,一旦这面镜子碎了,他周围的人们就失去了一个光辉的真理形象。

——埃德加斯诺

甘地是一只危险的印度狐狸。

面对死亡,一切争议已不复存在,因为甘地是印度教徒空前的最伟大人物之一。

——真纳玛哈德玛——群丐之王圣雄。

他在千万赤贫之家的茅屋门口伫足,衣着好像他们之中的一员。他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向他们讲话。他们终于听到了活生生的真理,而不是从书本中引用来的字句。因为这个缘故,印度人民赋予他圣雄的大名,这是他真正的名字。还有其他什么人会像他那样,能感觉到所有印度人就是他本身的血和肉?……当爱来到印度的门口时,那门已经敞开……在甘地的呼唤之下,印度如花卉盛开般去迎接新的伟大,正如同从前的佛陀时代一样,那时佛陀宣扬了一切众生之间亲爱与同情的真理。

——泰戈尔甘地长得身材短小、体弱多病,但具有钢一般的坚强性格、坚如磐石的精神,不管外面的压力怎样强大,总不屈服。尽管甘地貌不惊人,赤着上身,系着腰布,但是他具有高贵和庄严的风度,使别人不得不对他表示尊敬。他有意识地、从容不迫地表现出柔顺和谦逊的样子,但是他很有力量和权威,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他有时候也非常独断专行,发号施令要别人服从。他那宁静深沉的眼睛能够吸引住人,慢慢地进行深刻的观察。他的声音清脆能够沁人心田,引起共鸣。不管听甘地讲话的是一个人或一千人,他们都感到甘地的吸引力,感到跟甘地息息相通。

甘地虽然喜欢自然美,但对于人造的东西的美感和艺术技巧很少认识。有名的泰姬陵,在甘地看来只代表强迫劳动而已,此外没有其他意义。甘地的嗅觉很差,但是他以他自己的方式发现了一套生活艺术,使他自己的生活富有艺术性。每一个姿态都具有意义、优美而没有虚伪的气味。甘地没有棱角,不露锋芒,不带一点儿庸俗气味。

不认识甘地本人仅读过他的著作的人往往以为他有僧侣的派头,极端拘谨,面孔阴郁,加尔文式的道貌,好煞风景,有点像“穿着黑道袍各处传道的僧侣”似的。其实他的著作委屈了他,他本人比他的著作伟大得多。把他的文章引来加以批评不是完全公正的。他本人同加尔文僧侣的派头恰恰相反。他笑容可掬,笑声动人,他的愉快心情感染了四周。他有一种天真烂漫的态度使他富于魅力。在他走进一间屋子的时候,他带来了一阵新鲜的气息,活跃了屋内的空气。

2.路德和加尔文的教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最大的不同是:得救的标准.其他的不同.只是表面的现象.

因为一切的信仰.就是为了得救.而究竟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算是得救?

他们对圣经的解释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标准.

路德宗的得救标准是:因信称义.

加尔文宗的得救标准.虽然名义上:也是因信称义.但实质是:因上帝的拣选称义.

由于这2种得救标准的差别.从而导致灵修的核心要求.也大不相同.

路德宗的灵修是:坚决相信耶稣是三一神.坚信耶稣从死里复活.解决了信仰者的罪.

路德宗有句名言:”信耶稣就去天堂.不信耶稣就去地狱”.

加尔文宗的灵修是:把自己交托给上帝. 服从圣灵的召唤.

加尔文宗有句名言:”一次得救.就是永远得救”.

天主教的得救标准是:因信心与善功称义.

这里的善功.包括教会的圣事.也包括行为上和心理上的远离罪恶的规定.

天主教有句名言:”天主的本质.就是爱”.

东正教不谈罪的问题.不是象新教和天主教那样:把解决罪的问题.看做是首要问题.

东正教要求与上帝融合在一起.过圣洁的生活.

耶稣说:”你们要完全.要象你们的父一样完全”.

而人类是不完全的.这只有通过与上帝融为一体.才可以实现.

东正教有句名言:”上帝成为人.就是为了让人成为上帝”.

东正教和天主教的灵修.比较高难度.

路德宗和加尔文宗的灵修.非常简单.

3.敬畏知识的名人名言

1、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

——出自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此句也被刻在康德墓碑之上.

2、只有造就人的良心,使其敬畏上帝的人,才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神学家.”――加尔文

3、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

——《圣经》箴言31章30节

4.基督教的名言

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

For the preaching of the cross is to them that perish foolishness; but unto us which are saved it is the power of God.(林前一18)

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里不在我们心里了。

If we say that we have no sin, we deceive ourselves, and the truth is not in us.(约壹一8)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If we confess our sins, he is faithful and just to forgive us our sins, and to cleanse us from all unrighteousness.(约壹一9)

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

Love not the world, neither the things that are in the world. If any man love the world, the love of the Father is not in him.(约壹二15)

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

For all that is in the world, the lust of the flesh, and the lust of the eyes, and the pride of life, is not of the Father, but is of the world.(约壹二16)

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

He that hath the Son hath life; and he that hath not the Son of God hath not life.(约壹五12)

更多了解请来这里

永生之家 恩典在线网——在线读经

圣经金句网

5.路德教和加尔文教的教义主张及其区别分别是什么

(1)马丁·路德及其宗教改革:

①思想:其著作为《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即《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因信称义”即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这一学说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②影响:马丁路德改革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是一场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改革后创立的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2)加尔文及其宗教思想:

①宗教主张:其著作为1536年《基督教原理》,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进一步解释为“先定论”,是其宗教观的核心。

②影响:加尔文的“先定论”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做了辩护,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在实践中宗教改革斗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如建立了民主教会等,因此加尔文被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3)宗教改革的意义:其实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宗教改革打击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始终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

6.

B

试题分析:联系材料,“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可知,马丁·路德并未劝导人们远离宗教迷信活动,也未宣扬人的伟大,故可以排除A、C两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D.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是他的直接目的,而非主要目的。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宗教改革这一考点,从考察的内容来说主要考查,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加尔文与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从考查的角度来说,主要考查宗教改革的派别、主张及其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意义。

7.有关公平的名言警句

一、没有完全的平等,就没有爱。

出自:〔俄〕屠格涅夫《罗亭》

介绍: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俄文名: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1818-1883),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处女地》,中篇小说《阿霞》、《初恋》等。

二、人应当尊重自己,人应该对所有一切的人都骄傲地说:我是和你一样的,我在各方面是和你平等的,我和你一样有权利生活得很好,有权利过丰富的生活。

出自:〔苏〕高尔基《给彼·亚·特拉文》

介绍:玛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别什可夫,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

三、君王是不能享受友谊的。因为友谊的基本条件是平等,而君王与臣民的地位却太悬殊了。

出自:〔英〕培根《论友谊》

介绍: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一1626年),第一代圣阿尔本子爵(1st Viscount St Alban),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

四、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

出自:〔英〕洛克《政府论》

五、正义的原则,引用一句名言来说,就是:“一视同仁。”

出自:〔英〕葛德文《政治正义论》

介绍:威廉·葛德文(William Godwin, 1756-1836),英国政治学家和著名作家,出生于1756年,早年受过严格的宗教教育。他的父亲是加尔文教派的传教士,他自己也曾投身于宗教事业,作过牧师。

加尔文名言

德鲁克:关于人生,我有7条经验分享给你

德鲁克:关于人生,我有7条经验分享给你

导语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是德鲁克先生于1995年写成的,内容主要涉及个人,尤其是将知识运用到工作中的个人,如何才能在一段充满变化的工作与生活时期保持高效。

这些观点,直至今日对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仍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作者:彼得·德鲁克

来源:管理的常识(ID:Guanlidechangshi)

请允许我在这里讲一讲自己生活里的七条经验,它们教给我如何保持高效,保持成长、变化的能力,变得成熟,却又不为过去所困。

我不到18岁就读完了高中,离开了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家乡,到德国汉堡一家棉花出口公司当上了实习生。

我父亲不怎么高兴。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全家干的都是公务员、教授、律师和医生这类的工作。所以,他希望我能去全职读大学,但我厌倦了当学生,想去工作。

为了安抚父亲,我到汉堡大学法律系注了册,但我自己其实并不太当真。

在1927年那遥远的岁月,在奥地利和德国上大学用不着随时上课,只需要在登记簿上让教授签名就行了。而得到教授的签名,不上课也行。只要给教务处的听差塞上一笔小费,他自然会弄来教授的签名。

因为大学并没有开晚上的课,我白天又得上班。所以,在汉堡的一年半,我从来没在大学上过一堂课。即便如此,人们仍然认为我是一个很得体的大学生。

现在的人当然觉得这很奇怪,但在从前那些宽松的日子算不上什么怪事。我在前面说过,凡是有高中文凭的人,都能顺理成章地升入任何一所大学。为了拿到大学学位,你只需要每年缴纳少许学费,等四年过后,参加结业考试就行了。

实习生的工作极其无聊,我学到的知识几近于无。早上7点半上班,下午4点下班,星期六中午12点下班。所以,我有很多空闲时间。

周末,我常和另外两个实习生(都来自奥地利,只是在另外的公司上班)去汉堡美丽的郊外徒步,在对学生免费的青年旅馆过夜。每个星期,我有5天夜里都泡在汉堡著名的城市图书馆,这家图书馆就挨着我的办公室。

这里鼓励大学生多借书,想借多少本就借多少本。有15个月,我不停地读啊读啊读,德语、英语和法语书,我全都读。

01 第一条经验

威尔第教我不断奋斗的意义

后来,我每个星期去看一次歌剧。当时,汉堡歌剧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家歌剧院(现在仍然是)。

实习生挣的钱很少,但歌剧对大学生免费。只要在歌剧开演前1小时到场就行了。演出开始前10分钟,尚未卖出票的廉价座位会免费派发给大学生。

一天晚上,我去听19世纪意大利伟大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的一部歌剧——那是他1893年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名叫《法斯塔夫》。

这部歌剧如今已经成为威尔第最受欢迎的一出作品,但65年前,它很少上演。歌手和观众都认为它太难了。我却完全被它征服。

我在音乐之城维也纳长大,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我听过许多的歌剧,但像这样的作品却从未听过。我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法斯塔夫》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我做了一番研究,惊讶地发现,这出充满欢乐、充满对生活热爱、有着难以置信活力的歌剧,竟然是一位80岁的老人创作出来的!

对当时年仅18岁的我来说,80岁是一个难于想象的年纪。我甚至不认识任何一个年纪这么大的人。当时人们的预期寿命才50岁,哪怕健康人也就能活这么久,80岁真的不是什么常见的岁数。

后来,我读到了威尔第自己写的文章,有人问他,像他这样一位名人,到了这么大的年纪,又已经被视为19世纪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为什么还要承担繁重的工作,创作这样一出要求极其苛刻的歌剧呢?

“身为音乐家,”威尔第写道,“我一辈子都在追求完美,可完美总是躲着我。所以,我有责任一次次地尝试下去。”

我永远忘不了这些话——它们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威尔第,还在我那个年纪(18岁)就已经是一位老练的音乐家了。我当时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毫无头绪,只知道自己恐怕当不上成功的棉纺织品出口商了。

18岁那年,我跟所有18岁的青年一样天真幼稚、不成熟。我一直到15年后,30岁出头,才真正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属于哪一个领域。不过我当时打定主意,不管我这辈子会干什么工作,威尔第的话都将是我的指北星。

我还决定,如果我能活到很大的岁数,我也不会放弃,而要继续前行。与此同时,我还要力求完美,哪怕有一点很清楚:完美永不可及。

02 第二条经验

菲迪亚斯教我何为完美

大约在同一时期,仍然是我在汉堡当实习生那段时间,我读到一篇文章,让我体会到什么才是“完美”。

这是一个关于古希腊最伟大的雕刻家菲迪亚斯的故事。

公元前440年,他接受委托,在雅典的帕台农神庙的屋顶上修筑雕像,2400年后的今天,这些雕像仍然伫立在那里。如今,它们已经成为西方传统中公认的伟大雕塑作品。

当时的人也对雕像赞声一片,可菲迪亚斯把所花费用呈交上去的时候,雅典城邦的会计却拒绝付款。

“这些雕像,”会计说,“伫立在神庙的屋顶上,而神庙则修在雅典最高的山上。人们只能看到雕像的正面。可你向我们提交的费用却是全身像,也就是说,连雕像的后背也计了费。但没人看得到它们的后背。”

“你错了,”菲迪亚斯反驳说,“天上的神祇看得到。”

我记得,我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正是听完《法斯塔夫》之后不久,它深深触动了我。我没能始终对它奉行不渝。我做过许多但愿神祇不会注意到的事,但我知道,人必须力争完美,哪怕只有“神祇”看得到。

每当人们问我,我认为自己哪本书最好,我总会笑着回答:“下一本。”我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我的意思,跟威尔第回答“为追求永远无法企及的完美,80岁仍在写歌剧”时一样。

虽说我现在年纪比威尔第写《法斯塔夫》时还要大,我仍然想着再写两本书,而且,我希望这两本书都比我之前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更好,更重要,更臻于卓越。

几年后,我搬到了德国的法兰克福,在那儿的一家经纪公司实习。之后,纽约股票市场在1929年10月崩盘,经纪公司破产,我则在20岁生日那天,被法兰克福的一家最大报纸聘为金融和外事撰稿人。

我继续在大学里报名修读法律,因为当时,在欧洲不同的大学间转学很容易。

我对法律还是没多大兴趣,但一直记着威尔第和菲迪亚斯教给我的功课。记者要写许多主题的文章,所以,我决定对各学科尽量多做了解,做个称职的记者。

03 第三条经验

发展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工作的报纸是下午出刊。

我们早上6点开始工作,下午2点一刻完工,最后一版付印。于是我开始强迫自己下午和晚上学习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律、社会和法律制度史、世界通史、金融,等等。

渐渐地,我发展出一套知识体系。我对它不断进行扩充。

每隔三四年,我会挑选一门新科目,可能是统计学,可能是中世纪史,可能是艺术或者经济学。3年的学习绝对不够掌握一门学科,但可以实现基本的理解。

所以,60多年来,我一直在定期学习新的学科。它不光带给了我大量的知识储备,还强迫我打开眼界投入新学科、新方法——我所学习的每一门学科,都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假设上,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04 第四条经验

报社主编教我回顾和计划的重要性

这个保持智力活跃、不断成长的漫长故事里,下一条经验来自报社主编,他是当时欧洲的一位顶尖新闻记者。

编辑部里都是一些很年轻的人。我22岁就成了3名助理主编之一。究其原因,倒不在于我特别优秀。

事实上,我从未成为一流的日报记者。但是,1930年前后的欧洲,应该坐在这些位置上的人,即35岁上下的人,所剩无几。他们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战死了。就算是极为重要的职位,也只能由像我这样的年轻人顶上了。

报社主编当时大约50岁,呕心沥血地培养、磨炼这支年轻的记者队伍。他每个星期都会和每个人讨论我们完成的工作。每年两次,一次在新年之后,一次在6月暑假开始之前,我们会花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和整个星期天讨论过去6个月完成的工作。

主编总会从我们做得很好的事情谈起,接着,进入到我们努力想要做好的事情。接下来,他会回顾我们做得还不够努力的事情。最后,他会严厉批评我们做得糟糕以及没能做到的事情。

会议的最后2小时,我们要对未来6个月的工作进行安排:

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做哪些事情?

哪些事情应该有所改善?

哪些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事情?

一个星期后,我们每个人都得向主编提交此后6个月的工作和学习计划。

我很喜欢这个过程,只不过,离开报社之后我就全忘了。几乎10年后,已经到了美国,我才回想起来。

当时是20世纪40年代初,我在一家重要教学机构成了资深教授,开始了自己的咨询实践,并出版一些作品。这时我想起了法兰克福主编教给我的东西。

从那时起,我每年夏天会留出两个星期回顾自己前一年的工作,先从我做得好但还应该、还能够做得更好的事情入手,逐渐来到我做得糟糕或是应该做但没做到的事情。我会确定我咨询、写作和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分别是什么。

我从来没能真正完全按照每年8月定好的计划做,但它强迫我坚持威尔第“哪怕不可企及,仍然力求完美”的信条。

05 第五条经验

高级合伙人教我成功的条件

几年后,我学到了另一条经验。

1933年,我从德国法兰克福迁往英国伦敦,起初在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做证券分析师,一年后,到了一家发展迅速的私人银行,在那里当上了公司的经济师以及3名高级合伙人的执行秘书。其中一位是公司创始人,70来岁;另外两位30多岁。

起初我只替两位比较年轻的先生做事,但到公司3个多月之后,创始人把我叫进办公室说:

“你刚来时我对你不怎么看好,现在仍然不怎么看好。但你比我想象中还笨太多了,你真的不该这么笨。”

因为两位年轻的合伙人每天都把我夸上天,我一听这话着实傻了眼。

1.在新岗位上保持高效的必要条件

接着,老先生说:

“我明白你在保险公司做证券分析做得很好,但如果我们还想要你做证券分析工作,我们就会让你留在那儿。你现在是合伙人的执行秘书,可你却还在继续做证券分析。要在新岗位上发挥出效力,你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

我当时气坏了,但我仍然意识到老先生说得没错。之后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工作内容。

从那时起,每当我调到新的工作岗位,我就问自己:要在新的岗位上发挥效力,我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呢?每一次的答案都不一样。

我现在做企业顾问已经50年了。我曾与许多组织和国家共事。在所有的组织里,我所见的最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就是晋升后未能适应。

晋升到了新岗位上的能人,能真正获得成功的并不多,反而有不少遭遇了彻头彻尾的失败。更多的人既不成功也不失败,而是成了平庸之辈。只有很少人能成功。

2.为什么突然不称职了

本来在10年、15年里都称职胜任的人,怎么突然就变得不称职了呢?就我所考察的所有案例,原因都出在人们犯了我60年前在伦敦那家银行里出的错误。

他们在新岗位上继续做着从前旧岗位上干得成功、为自己带来了晋升的事情。

他们变得不称职,不是因为他们自己不称职,而是因为他们在做错误的事情。

3.成功的条件

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我总是会问我客户里真正卓有成效的人士(尤其是大型组织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他们的高效来自何处。

几乎每一回,他们都告诉我说,他们的成功要归功于多年前的一位上司,这个人做的事情,就像伦敦那位老先生对我做的一样:强迫我仔细思考新岗位的要求。

没有人是自己发现这一点的——至少,从我的经验来看是这样。你需要有人教你。

人一旦学会了这一点,就永远也不会忘记,之后,几乎毫无例外地能在新岗位上取得成功。

不需要什么卓越的知识、卓越的才能,只需要全力关注新岗位的新要求,即新挑战、新工作、新任务最关键的要点。

06 第六条经验

把事先预料的结果写下来

又过了好几年,大概是1945年前后(在我1937年从英国搬到美国之后),我为自己选了一门为期三年的研究课题:欧洲早期现代史,尤其是15和16世纪。

我发现,欧洲有两家机构在此期间成为了欧洲的主导势力:南方天主教的耶稣会和北方新教的加尔文教会。这两家机构的成功都源于同一种方法。它们均成立于1536年,并从一开始就采用了相同的学习纪律。

每当耶稣会教士或加尔文派教士要做重要的事情,比如做出关键决策,他就会把事先预料的结果写下来。9个月之后,他会将实际结果与事先预料的结果相比较。

这立刻就能说明他什么地方做得好,他的强项是什么。这同时还表明他还需要学习哪些事情,有哪些习惯必须加以改变。最后,这还能说明他有哪些不擅长做、做不好的事情。

50年来,我一直遵循这套方法。它指明了人的优势在哪里,这对人获得自知之明是最重要的事情。

此外,它指出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需要怎样的改进。

最后,它又指明人有哪些能力不及的地方,有哪些不应当尝试去做的事情。

知道自己的强项、知道如何改进,又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力有不逮——这些都是不断学习的关键所在。

07 第七条经验

熊彼特教我随世界的改变而改变

说完这一条经验,我个人发展的故事就说完了。

1949年的圣诞节,我刚开始在纽约大学教授管理课程。我父亲,73岁,从加利福尼亚赶来探望我们。

几年前,他从当地退休。新年刚过完,那是1950年1月3日,我和父亲一起去探望他的老朋友,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我的父亲已经退休了,但当时名满天下的熊彼特,66岁,仍在哈佛大学执教,在美国经济学会的主席职位上也非常活跃。

1902年,我父亲是奥地利财政部一名年轻的公务员,但也在大学里执教经济学。他逐渐认识了熊彼特,后者当时才19岁,是最才华横溢的年轻学生。

这两个人差别之大,叫人几乎无法想象:熊彼特精力旺盛、傲慢自负、刻薄伤人;我父亲则安静克制、谦虚礼貌,甚至到了有点自闭的程度。尽管如此,两人还是很快成了朋友,交情一直挺好。

到1949年,熊彼特成了一个非常不同的人。这年他66岁,是他在哈佛执教的最后一年,名声达到最高峰。

两位老人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回忆往昔岁月。两人都在奥地利长大,也在那儿开始工作,并最终来到了美国,熊彼特1932年到美,我父亲是4年后到的。

冷不丁,我父亲笑了起来,问熊彼特:“约瑟夫,你还记得从前说起‘自己最希望被人记得是什么人’的事儿吗?”熊彼特大笑起来,连我都被感染了。

熊彼特30来岁时说过一句名言。当时他已经出版了自己最初的两部经济学巨著,正是踌躇满志之时,于是放出狂言,说自己最希望被人记得是“欧洲漂亮姑娘们最棒的情人,欧洲最了不起的骑士,有可能还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熊彼特说:“没错,这个问题对我仍很重要,只是我现在有不同的答案了。”

他一定看到了我父亲脸上吃惊的表情,因为他继续说:

“你知道,阿道夫,到我现在这个年纪,已经明白光是被人记得写过几本书、提出过一些理论,还远远不够。除非他给别人的生活带去了不同,要不然,这个人的生活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父亲去看望熊彼特的原因之一,是他听说熊彼特病得很重,活不了太久了。我们拜访熊彼特5天以后,大师便去世了。

德鲁克:关于人生,我有7条经验分享给你

我从来没有忘记那次谈话。我从中学到了3件事情。

首先,人必须自问,最希望被人记住的是什么地方。

其次,人应当随着年纪增长有所改变。不光是变得更成熟,也要随着世界的改变而改变。

最后,为别人的生活带去不同,是一件值得被铭记的事情。

1.成功者学到了同样的事情

我讲这个长长的故事,原因很简单。所有我认识的长时间保持高效的人,都曾经学到过跟我类似的事情。

不管是高效的企业管理者还是学者,不管是一流的军人还是一流的医生,或者教师、艺术家,都适用这一点。

身为咨询顾问,我曾跟许多企业、政府、大学、医院、歌剧院、交响乐团、博物馆合作,在此过程中,每当我跟人共事,我总能找出这个人成功的奥妙。对方无一例外地对我讲述过跟我类似的故事。

2.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因此,“人,尤其是从事知识工作的人,该如何保持效力”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做几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就可以了。”

第一件事是拥有威尔第在《法斯塔夫》中赋予我的那种目标或愿景。不停奋斗,意味着人走向成熟,而非老化。

第二件事是,我发现保持效力的人会像菲迪亚斯那样看待自己的工作:神祇看得见。他们不愿意随随便便地完成工作。他们尊重自己工作的完整性。事实上,他们尊重自己。

第三件事是,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在岁月里养成了不断学习的习惯。

他们或许不像我那样,在60多年里每隔三四年就学习一门新科目。但他们不断尝试。

他们并不满足于昨天所做的事情。最起码,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是: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得更好。更多的时候,他们要求自己用不同的方式来做得更好。

保持活力,不断成长的人还时常回顾自己工作的绩效。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16世纪耶稣会士和加尔文派教士最初想到的事情。

他们把自己行动和决定的结果记录下来,将之与自己的期待对比。很快,他们就知道自己的强项是什么,知道自己该怎么改进、调整和学习。

最后,他们知道了自己不擅长做的事情,故此也就知道了该放手让别人去做的环节。

每当我让一位卓有成效的人讲一讲能解释他们成功的经历,我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听说,在他们换了工作、岗位、任务的时候,有位过世很久的老师或上级激励、教导了他们,要他们彻底思考自己新工作、新岗位、新任务的要求是什么。

而这些要求,跟他们从前从事的工作和任务完全不同。

3.为自己的发展和定位负责

所有这些做法背后最重要的一点是,个人,尤其是从事知识工作、努力保持效率、不断成长和改变的个人,必须对自己的发展和定位负责。

这可能是一个最新颖的结论。

当今的组织,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机构,都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组织负责个人的定位,提供个人所需的经验和挑战。

据我所知,这方面最合适的例子就是大型企业人事部,或是它所仿效的原型,传统军队的人事部。我知道,传统人事部门的员工再负责不过了。可我想,他们必须学着改变。他们不能光顾着做决策,更必须成为老师、教练、顾问和参谋。

我深信,知识工人的个人发展和定位之责,必须由当事人来承担。每个人都应该负责任地扪心自问:

我现在需要什么样的工作岗位?

我现在有资格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我现在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经验,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

当然,这些决策也不能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来做,还必须根据组织的需求来思考,根据对当事人优势、能力和技巧的外部整体评价来拿捏。

个人发展的责任必须要成为自我发展的责任;个人定位的责任,必须成为自我定位的责任。如若不然,知识工人不可能在漫长的工作年限中保持高效和生产力,并不断成长和发展。

彼得·德鲁克

1995年1月12日

关于作者:彼得·德鲁克,管理学科开创者,他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思想传播、影响了130多个国家,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

来源:管理的常识(ID:Guanlidechangshi)

德鲁克:关于人生,我有7条经验分享给你德鲁克:关于人生,我有7条经验分享给你德鲁克:关于人生,我有7条经验分享给你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