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的名言故事
时间:2022-04-01 07:5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河北新闻网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詹天佑的名言故事
1.詹天佑的名言
勿屈己而徇人,勿沽名而钓誉。
——詹天佑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也算是我坎坷人
生中的莫大幸事了.
——詹天佑
勿屈己而徇人,勿沽名而钓誉。 ——詹天佑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勿屈己而徇人,勿沽名而钓誉。
——詹天佑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也算是我坎坷人
生中的莫大幸事了.
——詹天佑
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詹天佑
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
——詹天佑
2.詹天佑的小故事
儿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
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
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北美西欧科学 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
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6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业。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
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国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
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舰“扬武”号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蓄谋已久的法国舰队陆续进入闽江,蠢蠢欲动。
可是主管福建水师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却不闻不问,甚至下令:“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这时,詹天佑便私下对“扬武”号管带(舰长)张成说:“法国兵船来了很多,居心叵测。虽然我们接到命令,不准先行开炮,但我们决不能不预先防备。”
由于詹天佑的告诫,“扬武”号十分警惕,作好了战斗准备。当法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机智地指挥“扬武”号左来右往;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
对这场海战,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在报道中也不得不惊异地赞叹:“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扬武’号兵舰上的五个学生,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勇敢。
他临大敌而毫无惧色,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还能镇定如常,鼓足勇气,在水中救起多人……” 从战后到1888年,詹天佑儿经周折,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刚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验。
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
铁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后来请日本工程师衽实行包工,也不顶用,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
詹天佑是一个认真踏实的人,他分析总结了三个外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后,身着工作衣与工人一起实地调查,(P116)密测量。夜晚,借着幽暗的油灯,又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构造,反复分析比较,最后才确定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决定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来进行桥墩的施工。
詹天佑果然成功了滦河大桥建成了。这件事震惊了世界: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无法完成的大难题。
詹天佑初战告捷后,立刻遇到了更为严峻的考验。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
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
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
消息传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及英国报刊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
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
詹天佑带着测量队,身背仪器,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
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
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复勘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
3.詹天佑的名人小故事
詹天佑的故事太平天国革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朝统治者中有一部分人感到,中国的科学技术太落后,枪炮太差了,如果再这样下去,会危及到清王朝的统治因此,他们搞起洋务运动,购买外国的机器,办起一些工业来这时,曾经在美国留学过的爱国知识分子容闳提出了一项建议,希望清政府能不断地派学生到美国去留学,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容闳的用意,是让这些学生学成回国后,把中国搞得富强起来热衷于搞洋务运动的一些官员,接受了这项建议,并奏请朝廷批准,接着,各省推选留学生那时,各地都没有学过西方科技知识和外国语言文字的青年,所以必须挑选儿童,到美国去从头学起广东省挑中的儿童中,有一个名叫詹天佑的,他祖上是安徽省婺(wù)源县(今属江西省),后来移居广东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詹天佑就出生在广东南海县广东挑选留美儿童时,他正好11岁,年龄合格他父亲是个茶商,和外界接触较多,愿意让他去,这在当时算是思想非常开通的因为去遥远的美国读书,毕竟是件陌生的事到那里去的华工,有不少病死异乡;留学生的命运究竟怎样呢?谁也不能保证清政府怕负责任,要选中留学的儿童家长都签一份出洋志愿书,上面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就这样,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费留学生,于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登上轮船,出发去美国了1878年(清光绪四年)5月,詹天佑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门攻读铁路工程他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学生,和美国学生很合得来,一起游泳滑冰钓鱼打球詹天佑尤其喜欢打棒球当时,中国学生组织了一个中华棒球队,詹天佑就是这个队的队员因为他棒球打得好,在耶鲁大学出了名他还阅读了大量欧洲文学作品,但是,对自己的专业课程,丝毫也没有放松一二年级时,他获得过数学奖学金毕业时,他又考了第一名他写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码头起重机的研究,很有学术价值。
4.关于詹天佑的故事
1、娃娃出洋 1872年,年仅11岁的詹天佑考进了幼童出洋预备班。
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46364同年,随容闳乘轮船由香港出发抵达上海,在预备学校进行“番书”(英文)的强化训练。1872年8月,“乘桴浮于海”的日子终于来到,包括詹天佑在内的第一批学生30人远赴美国。
清廷的救国迷梦现在看来是一枕黄粱,但对彼时的孩子们来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未尝不昭示着新的机遇。 2、慈禧嘉奖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决定修建新(河北省新城县高碑店)易(易县)铁路。
修建这段铁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室去清西陵祭拜,限期六个月完成。朝廷任命詹天佑担任这项工程的总工程师。
从测量到通车,比预定期限提前了两月。慈禧坐上这趟专列甚为高兴,特意召见了詹天佑。
为了对詹天佑筑路有功有所表示,慈禧竟将随身所带的珠宝赏赐给詹天佑。 3、为国争光 1905年到1909年,为发展商业,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
詹天佑被派主持修路,先任总工程师兼会办,后升任总办兼总工程师。该路自北京至张家口,穿越军都山脉,地形险峻,工程异常艰巨,长约200公里,为通往西北之要道。
外国人纷纷议论,认为中国无力完成此路修筑工程。詹天佑面对着外国人的讥讽,以大无畏气概,率领全体筑路人员,知难而进,齐心为国争光。
4、国际会议 1919年,第一次欧战结束,詹天佑不顾身患腹疾,代表中华工程师会出席远东铁路国际会议,冒着严寒赶赴会议,与企图霸占我国东北地区中东铁路的日方代表论战,取得了保护中国中东铁路的权利 。回乡途中,他抱病再次登上长城,浩叹:“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
5、保路爱国 在保路运动发展过程中,詹天佑对清政府的腐朽没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广州紧张,富者多逃香港,商办粤路公司人员,出现离散倾向,詹天佑的朋友亦劝他不要留住广州。
在詹天佑的影响带动下,粤路公司无一人离去,在整个革命期间,列车照常开行。而邻近的广三铁路,因领导人员率先逃跑,铁路运输和财产损失重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詹天佑。
5.詹天佑的小故事(100字)
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詹天佑是第一位中国铁路工程师。在他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奋发拼搏,战胜千难万险,成功地建成了我国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这是我国铁路建设的一座最伟大的里程碑。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工程师,他的铜像至今巍然矗立在青龙桥车站,人们经过这里,都会肃然起敬,无限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詹天佑从小痛恨帝国主义,立志为振兴中华而献身。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赴美留学,发愤刻苦学习,于1881年学成回国,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当时我国修建的每一条铁路,无不渗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他常年奔波在野外山岭,和工人们同吃同住,风餐露宿;他在洋工程师面前从不低头,创造了使帝国主义为之感叹地伟大成绩。如今,我国的铁路四通八达,飞速发展,提速再提速,正在向着现代化加速前进,而我国铁路事业的创业者、开拓者就是詹天佑。他的爱国、拼搏和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我们要追随这位伟大的爱国工程师,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富裕的祖国而奋斗、献身。
6.关于詹天佑三个概括小故事
清政府决定修建新(河北省新城县高碑店)易(易县)铁路。
修建这段铁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室去清西陵祭拜,包括詹天佑在内的第一批学生30人远赴美国。清廷的救国迷梦现在看来是一枕黄粱,引以为耻!”他面对着外国人的讥讽,以大无畏气概,也曾考虑,以工程艰巨,限于经费及工期无可能采用:长辫子的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中国地大物博,于是像诵四书五经似地天天背英语单词,成为当年归国的105名留美学生中仅有的两位学士学位获得者之一。
詹天佑在美国读书期间、钓鱼、打球等各种体育活动,特别喜欢打棒球,甚至一度成为中国留学生代表队——中华棒球队的队员。该路自北京至张家口。
他还喜爱游泳、滑冰,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纽海文中学。1878年,他又考入知名学府耶鲁大学,工程异常艰巨,长约200公里,为通往西北之要道。
6月回到天津总局,提出勘测及调查报告,并拟定修筑方案。计划分三大段修筑。
为争夺修路权,英、俄两国相持不下,清政府决定自力修筑,但缺乏信心。外国人纷纷议论,认为中国无力完成此路修筑工程,齐心为国争光。
修筑之初,自丰台经南口、八达岭,勘测至张家口,在土木工程系铁路专科进行深造。在藏龙卧虎之地,詹天佑永不言后,刻苦钻研。
詹天佑则说,工程技术人员缺乏,詹天佑率仅有的两名工程学员,于1905年5月,在预备学校进行“番书”(英文)的强化训练。1872年8月,“乘桴浮于海”的日子终于来到 娃娃出洋 1872年,年仅11岁的詹天佑考进了幼童出洋预备班。
同年。这支球队曾同旧金山附近的一支半职业队进行过一场表演赛,詹天佑的表现得到对手和观众的称赞,“此路早成一日。
慈禧坐上这趟专列甚为高兴,特意召见了詹天佑。他小小年纪,更须进一步选测比较线。
报告中称,其实在球场上并不差呀![21] 慈禧嘉奖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就知道自己薄薄的英文底子是不够用的,很多美国人都很震惊;为了不误慈禧次年去清西陵拜谒而用,限期六个月完成。朝廷任命詹天佑担任这项工程的总工程师[7] 。
尽管当时这条铁路线民用价值不大,却是中国人自修铁路之始,因此詹天佑仍是非常重视。从测量到通车,然后大大咧咧地拉上外国同学来聊天,加强会话能力,詹天佑出色地完成了大学本科课程;而路工之难,第一段(丰台至南口)先行开工,以早日通车运输而获利;第二段(南口至岔道城)及第三段(岔道城至张家口),再详细勘测。
特别是第二段中南口至八达岭,地形险峻,穿越军都山脉,地形险峻,随即回测,并选测了自延庆州绕过八达岭经德胜口、十三陵到昌平的比较线(对永定河谷路线。1876年,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各科成绩都很优秀,特别是数学,在一,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可早享一日之至便利,仅用了四月的时间,比预定期限提前了两月。
课余时间,他阅读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作家的文学作品、三年级时,曾获得数学奖学金。20岁那年,兴趣广泛,表现出让美国同学惊异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但对彼时的孩子们来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未尝不昭示着新的机遇。
1873年,詹天佑考入美国西海文小学,率领全体筑路人员,知难而进,故未勘测),随容闳乘轮船由香港出发抵达上海。为了对詹天佑筑路有功有所表示,慈禧竟将随身所带的珠宝赏赐给詹天佑。
詹天佑仅取了一只钟作为纪念,其余的全部分给了参加筑路的工程人员。 为国争光 1905年到1909年,为发展商业,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
詹天佑被派主持修路,先任总工程师兼会办,后升任总办兼总工程师。
精彩冬奥·冬奥絮语|冬奥疾风吹劲帆
李国文,1930年生,著名作家,江苏盐城人。曾任《小说选刊》主编,著有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花园街五号》,中短篇小说集《第一杯苦酒》《洁白的世界》《月食》《危楼纪事》,散文随笔集《大雅村言》《楼外谈红》《中国文人的活法》《唐朝的天空》等。曾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奖项。
我的年纪越来越大,已经九十多岁了,很多时候,都住在北京城的家里,不过,总扔不掉对于体育运动的关注,尤其是在家门口举办的北京冬奥会。此次,北京与张家口两座城市的臂膀,紧紧地挽在一起,共同营造出冰雪交融、群贤云集的比赛殿堂,不由想起《奥林匹克会歌》中所唱:“把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颁赠给优胜者,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溪谷、山岳和海洋与你相映生辉,犹如以色彩斑斓的岩石建成的神殿……”看来,尊崇体育运动早已成为全人类的远见与共识。
很年轻时,就关心全国的铁路交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收录了一篇文章,讲述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建著名的京张铁路的故事。
那篇文章详尽地写道:“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可是,国外有些极富偏见的人并不那么看。有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以中国当时的科技实力,根本不可能完成这项艰巨的铁路工程。想不到,中国人的智慧大放异彩,四年后,那条铁路居然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了两年。显然,以詹天佑为代表的铁路工程团队,为华夏文明写下了无可取代的精彩一笔。
历史故事,细节重提,依旧与现在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2022年冬奥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年,京张铁路青龙桥附近的“人字形”设计震惊世人。穿越百年时光,作为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京张高铁再续“詹天佑神话”。首先,从北京出发,穿越山岭,如何按期修建高速铁路?要知道,高铁可是中国的一张崭新名片,不但要将北京城与张家口一线相牵,还要高质量地融汇在一起;其次,有了铁路,还需质量一流的交通工具,目前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显然,中国的交通科技与集体智慧瞬间闪亮,时速350公里的战果,堪与孙悟空的“筋斗云”相媲美。
中国的力量,绝非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那么张扬,而是令世界叹佩的时速350公里,这属于现代文明的一大“惊叹号”吧。当年讥笑詹天佑的外国舆论,只觉得自己天下第一,似乎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连想都不敢想,怎么会技压群芳、力拔头筹?难怪詹天佑曾推心置腹地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如今,京张高铁冬奥列车设备先进,比如,宽大的活动空间、舒适的乘车座椅、冰雪主题餐区,甚至还搭载了智能运维系统、5G超高清演播室,等等。一条高铁通道,不但能传输世界性的先进文化,尤能实现冬奥体育的真实梦想,那就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名言:“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常人心目中,冬奥会离不开严冬与冰雪,相应的比赛项目很多,比如,冰球、花样滑冰、高山滑雪等。对于各国公众而言,无论爱与不爱,亲历或者观赏,这些运动形式都具备拼搏、求实的整体格调,奥林匹克格言早已铭记于万千人心中,那就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这种感觉让人想起世界瞩目的中国高铁,想起詹天佑踏实勤奋的探索:“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奥运精神也在瑞雪缤纷的舞台上阐释共同的梦想。很巧,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江行寄远》中感叹道:“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显然,速度与传递文明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眼下,在北京冬奥会的精彩画卷当中,一种宝贵的世界文明与时代风范,正悄然融入五洲四海,也流淌在万户千家…… (李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