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义字的名言警句(关于义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2-04-01 14:5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愿不期而遇皆为美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关于义字的名言警句(关于义的名言警句)
1.关于义的名言警句
1、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2、平日若无真义气,临事休说生死交。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5、讲义气的人,他们彼此建立友谊,是非常容易的;要他破坏已有的.友谊,却是一件难事。正如黄金的器皿一样,是不容易破碎的;倘若破坏了,要修补它,使它恢复原状,却是最容易的事。
6、兄长有情义薄天,弟兄友谊永不变。义正胸阔爱长存,气虹豪迈男儿魂。
7、交朋友要交有义气的人,正如聪明的医师治病前必须切脉考察病根,交朋友也必须考查对方的品德,否则是危险的。
8、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9、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
10、兄弟的感情不能只用诗句就能概括的,要体会和感觉。
11、一串虚名利,黄沙痴迷眼,个个斗义气,事事苦争先,惹了一生是非,收来无穷烦恼,到头来,一场大梦。
2.古人以“义”字写的名言有哪些
1、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2、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刘安
3、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4、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事而慎于言。——陆贾
5、仁不异远,义不辞难。——《汉书》
6、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儒行》
7、多行不义必自毙。 —— 《左传》
8、见义不为,非勇也。 —— 《论语》
9、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 陶渊明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1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孟轲
12、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荫。所逢苟非义,粪土千万金。 —— 白居易
13、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 —— 《大戴礼记》
1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 孟子
1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 孟子
3.古人以义字写的名言
1、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荀子•荣辱》 2、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刘安 3、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4、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事而慎于言。——陆贾 5、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汉书》 6、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儒行》 7、多行不义必自毙。
—— 《左传》 8、见义不为,非勇也。 —— 《论语》 9、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 陶渊明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1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孟轲 12、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荫。所逢苟非义,粪土千万金。
—— 白居易 13、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 —— 《大戴礼记》 1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 孟子 1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 孟子。
4.古人以“义”字写的名言有哪些
1、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荀子•荣辱》 2、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刘安 3、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4、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事而慎于言。——陆贾 5、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汉书》 6、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儒行》 7、多行不义必自毙。
—— 《左传》 8、见义不为,非勇也。 —— 《论语》 9、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 陶渊明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1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孟轲 12、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荫。所逢苟非义,粪土千万金。
—— 白居易 13、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 —— 《大戴礼记》 1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 孟子 1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 孟子。
5.关于义的名言警句注明作者 10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精于义者,眼界大心地平;徇于利者,眼界小心地险。
——胡达源 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康德 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傲无礼,德之逆也。
顺者福之门,逆者祸之府。——刘昼 仁爱先从自己开始,公正先从别人开始。
——狄更斯 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每日论语:夫子说,义字为先,人敬之;利字当头,人怨之。
每日论语:读故事,学论语(里仁篇总第79章)
经典原文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放: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夫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许多的怨恨。”
经典故事
叔向贺贫
左丘明在《国语·晋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羊舌肸(xī),字叔向。有一天,他去拜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
宣子说:"我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们交往(无以从二三子),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
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晋国卿大夫)没有一百顷田,家里穷的连祭祀的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能够传播德行,遵循法制,名闻于诸侯各国。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来,执行法度,没有弊病,因而避免了灾难。传到桓子时,他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放利聚财,该当遭到祸难,但依赖他父亲栾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传到怀子时,怀子改变他父亲桓子的行为,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来可以凭这一点免除灾难;可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的罪孽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那个郤(xì)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但最后他的尸体在朝堂上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八个姓郤的人中有五个做了大夫,三个做了卿,他们的权势够大的了,可是一旦被诛灭,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于是下拜,并叩头说:"我正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你的恩德不敢独自承受,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谢您的恩赐。"
与人为善,义字为先,人恒敬之;与人为恶,利字当头,人皆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