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鲁士名言
时间:2022-04-01 21:3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陶陶读历史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居鲁士名言
1.关于大流士的语录我,大流士,伟大的王,万邦之王,波斯之王,诸省
这是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的第一部分。
很长,而且专有名词也很多。 以下译文是由L。
W。 King与 R。
C。 Thompson两先生在1907年的伦敦出版的《大流士大王波斯贝希斯敦摩崖石刻与铭文》一书中发表的,某些细节根据阿姆斯特丹的Jona Lendering的意见作了细部修改,并添加了各节之题目。
另有美国芝加哥大学将在下列网址推出新的译文: Part one 第一部分 Introduction: Darius' titles and the extent of his empire 介绍:大流士之王号与其帝国四至 (1) I am Darius, the great king, king of kings, the king of Persia, the king of countries, the son of Hystaspes, the grandson of Arsames, the Achaemenian。 寡人大流士,伟大之王者,众王之王,波斯之王,列国之王,叙司塔司佩斯之子,阿尔沙米斯之孙,阿黑美尼之宗室。
(2) Thus said Darius, the King: My father is Hystaspes; the father of Hystaspes was Arsames; the father of Arsames was Ariaramnes; the father of Ariaramnes was Teispes; the father of Teispes was Achaemenes。 大流士王制曰:寡人之父乃叙司塔司佩斯,叙司塔司佩斯之父乃阿尔沙米斯,阿尔沙米斯之父乃阿里亚拉姆涅斯,阿里亚拉姆涅斯之父乃铁伊斯佩斯,铁伊斯佩斯之父乃阿黑美尼斯。
(3) Thus said Darius, the King: That is why we are called Achaemenians; from antiquity we have been nobel; from antiquity has our race been royal。 大流士王制曰:此即人称吾等为阿黑美尼人之缘故。
寡人之族古来即为贵族,寡人之族人古来即为王者。 (4) Thus said Darius, the King: Eight of my race were kings before me; I am the ninth。
Nine in succession we have been kings (or: In two lines have we been kings。) 。
大流士王制曰:寡人之族,先于寡人称王者8人;寡人为第9人矣。吾等九人相继为王。
(或:寡人之族人按照两支称王。)【注:此九王者:阿黑美尼斯、铁伊斯佩斯、铁伊斯佩斯之子阿里亚拉姆涅斯、铁伊斯佩斯之子居鲁士一世、阿里亚拉姆涅斯之子阿尔沙米斯(后被居鲁士二世推翻)、居鲁士一世之子冈比西斯一世、冈比西斯一世之子居鲁士二世、居鲁士二世之子冈比西斯二世、叙司塔司佩斯之子大流士一世。
】 (5) Thus said Darius, the King: By the grace of Ahuramazda am I king; Ahuramazda has granted me the kingdom。 大流士王制曰:赖阿胡拉马兹达之恩宠,寡人为王;阿胡拉马兹达授王国予寡人。
(6) 大流士王制曰:列省(列国)隶属寡人,且赖阿胡拉马兹达之恩宠,寡人为列省(列国)之王:波斯、埃兰(苏撒亚纳)、巴比伦(尼亚)、亚述、阿拉比亚、埃及、沿海诸地(今叙利亚-巴勒斯坦之地/沿海诸岛?有争议)、斯巴达(指吕底亚首府萨迪斯Sardis/吕底亚)、爱奥尼亚[之希腊人]、米底、亚美尼亚、卡帕多西亚、帕提亚、德兰吉安纳、阿里亚、花拉子模、巴克特里亚、索格底亚纳、犍陀罗、西徐亚、撒塔巨底亚、阿拉霍西亚、马卡;计国二十又三。 *(各行省地望考证另辟专文) (7) Thus said Darius, the King: These are the countries which are subject to me; by the grace of Ahuramazda they became subject to me; they brought tribute unto me。
Whatsoever commands have been laid on them by me, by night or by day, have been performed by them。 大流士王制曰:以上即是属寡人之国;赖阿胡拉马兹达之恩宠,彼等臣于寡人,彼等纳贡赋于寡人。
无论寡人令彼等行无论何事,彼等不分白昼黑夜遵旨行事。 (8) Thus said Darius, the King: Within these lands, whosoever was a friend, him have I surely protected; whosoever was hostile, him have I utterly destroyed。
By the grace of Ahuramazda these lands have conformed to my decrees; as it was commanded unto them by me, so was it done。 大流士王制曰:此国之内,凡寡人之友人,寡人必妥加保护之;凡心怀敌意者,寡人必根绝诛灭之。
赖阿胡拉马兹达之恩宠,列国谨遵寡人的法令;凡寡人下达者,彼等俱谨遵不误。 (9) Thus said Darius, the King: Ahuramazda has granted unto me this empire。
Ahuramazda brought me help, until I gained this empire; by the grace of Ahuramazda do I hold this empire。 大流士王制曰:阿胡拉马兹达将此帝国授予寡人。
阿胡拉马兹达赐寡人予援助,直至寡人占有此帝国。赖阿胡拉马兹达之恩宠,寡人保有此帝国。
2.是顺境出人才还是逆境出人才
顺利的境遇,优越的地位,富足的资财,舒适的生活,似乎应该是个人、家庭以至民族发展的有利条件。
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却一再告诉我们:一个处在优越地位的人,往往要为他享有的诸种优越条件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一位现代史学家的笔下,“世纪名将”汉尼拔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溃败被这样解释着: 对于人类来说,加普亚平原是仁慈的,而罗马平原却是冷酷无情的。
当罗马人离开了他们无法为生的家乡去征服一个又一个邻居的时候,加普亚人却呆在家里,让一个又一个邻居去征服他们。……然而,在罗马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争的关键时刻,在坎尼战役后的第二天早上,加普亚人却开门迎接了汉尼拔,用这个行动来“酬谢”罗马。
罗马和汉尼拔都把加普亚的转向看成是这一次战争的最重要的结果,也许是决定性的事件。汉尼拔进了加普亚,在这里过冬——在这时却发生了一件出乎大家意料的事。
在加普亚过了一个冬天之后,汉尼拔军队的士气就完全瓦解了,从此以后,他的军队再也无法打胜仗了。 与汉尼拔相比,倒是一位东方的君主更加狡诈睿智,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这样描绘波斯王居鲁士:一个名叫阿登巴莱斯的人去见他,提出了如下建议: 现在宙斯大神已把他的领土交给了波斯这个民族和陛下,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从现在住的这个崎岖多石的地方迁出去,换一个更好的地方呢?附近就有很多好地方,再远一些好地方更多。
我们只要挑选一下,就能在这个世界上大大显赫一番。这是一个威武的民族的当然办法,而我们今天的机会真是再好没有了,因为我们已经在一大片人口众多的地方,在整个亚洲建立了一个帝国。
居鲁士静静地听着,并不感兴趣。他告诉向他请求的人们说,他们可以随意去做,但是对于这件事他却说,换个地方在心里也要准备换一种人民。
他告诉他们说,安逸的环境会无例外地培养出没有胆量的人。 近似汉尼拔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史不绝书。
春秋之际的吴越之争便堪与之媲美,卧薪尝胆的勾践终于击败骄奢淫逸、纵情享乐的夫差。而持有居鲁士一样思想的哲人在中国更不胜枚举。
孔子说:“富贵于我若浮云。……君子居无求安,食无求饱。”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尽管有前车之鉴,尽管有圣人的至理名言,在中国的5000年历史上,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名门贵族走马灯一般地替换,家运五代不衰便要成为治家有方的美谈。
而在近现代人眼里,膏粱子弟的衰落中最典型的例证是满清的八旗子弟。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曾经是骁勇剽悍的,“骑射”是他们世代的传统。
但成了寄生的统治阶层后仅100年,这些马背上的勇士的后代就蜕化成了百无一用的庸人——出没于茶馆戏楼的提笼架鸟者。即使没有辛亥革命,他们也早就不得不把军权拱手送给了汉族强人。
其实,对满人没落的原因,清朝的几代统治者早有洞悉。雍正说,八旗子弟中的“贫困者乃以美食鲜衣之故也”。
乾隆说,旗人“唯知鲜衣美食,荡费财资,相习成风,全不知悔,旗人的贫乏率由于此。”嘉庆说:“由平日不知撙节。
若能将衣食两者随时加以省吝,即可免于匮乏。”但是,任凭清朝几代天子三令五申,提倡骑射,提倡节俭,仍然无力挽回颓势。
满人虽为中原大地的后来者,但他们的没落实为中国历代贵族没落之写照,正因为贵族走向没落比比皆是,所以《颜氏家训》、《曾文正公家书》被奉为法宝——那几乎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教诲。请读曾国藩几段教子箴言: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成,富家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处境太顺,无困横激发之时,本难期其长进。 曾氏基本上认为,顺境 、富贵、奢华大大地不利于长进、成器。
很多西方人士也持有近似的看法。艾科卡说: 人类中最伟大者和最优秀者,皆孕育于贫困这所学校中。
这是催人奋发的学校,是唯 一能出伟人和天才的学校。 社会学家帕雷托的话更是闻名于社会科学领域: 历史是贵族的坟墓。
顺境反而不利于发展,似乎是个悖论。因为这样一来对发展而言,顺境反而成了逆境,逆境反而成了顺境。
成功、富足、舒适,毕竟是多数人追求的目标,而一旦得到它,马上就导致反面,这岂不令人无所适从!但这却并非悖论,而是现实中似乎真实存在着的循环。就家族以至民族而言,没有长盛不衰的;历史地看,一盛一衰、周而复始的情况更多些。
就社会而言,恰如帕雷托所言“历史是贵族的坟墓”,不断有腐败的贵族衰落或被淘汰,不断有新的精英从平民中产生,精英的位置并未真空。不过,因为社会金字塔中总是“下大上小,并不是一切底层的人都能卷入这种‘精英循环’”。
帕雷托的思想符合我们的“顺境的代价”之命题,也是认识“精英循环”的一个视角。从历史的经验看,在社会地位的循环中越是暴发户,越是要为获取的地位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首先是因为地位变化太大,无力抵抗各种享乐诱惑,保持旧有的心态。其次也因为他们与传统文化缺乏联系,未能从中学到修身齐家治国之道,因而更无规矩。
为什么处在顺。
3.名人名言和事例(关于期待
1: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创始人,政治领袖 2:牛顿 发现日光十七色混合的人;发明反射式望远镜的人;微积分,二项式创始人;四大运动定论创始人;《原理》作者;恒星起源学创始人 3:耶稣基督 基督教创始人;《圣经》作者 4:释迦牟尼 佛教创始人 5:孔丘 儒教创始人 6:保罗 基督教最伟大的使徒;《新约》作者 7:蔡伦 纸的发明人 8:古登堡 活字印刷及活字印刷法的创始人,推广人 9:哥伦布 美洲大陆发现者 10: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 相对论,相对论学创始人,核能发现者 11:巴斯德 生源说创始人,细菌学创始人,疫苗创始人 12:伽利略 “无阻力时不同重量物体下落速度一样”定理创始人,惯性定律创始人,太阳黑子,卫星论创始人;日心说创始人之一 13:亚里士多德 古代史中最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地质学,物理学,解刨学,生理学,形而上学创始人 14:欧几里的 《几何原本》作者 15:摩西 犹太教创始人,率领希伯来人走出埃及的人 16:达尔文 进化论奠基人 17:秦始皇 统一中国者 18:奥古斯都 古罗马第一任皇帝 19:哥白尼 日心说创始人 20:拉瓦锡 基本化学理论创始人,元素说创始人,“呼吸等于燃烧”重要理论创始人 21:君士坦丁大帝 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皇帝 22:瓦特 蒸汽机发明人 23:迈克尔法拉第 发电机创始人 24:迈克斯韦 创立了一组有四个方程式的表达电磁间基本定律的方程组 25:路得 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26:华盛顿 美利坚合众国开国总统,美国解放者 27:卡尔马克思 社会主义学说创始人 28:莱特兄弟 飞机发明人 29:成吉思汗 古元国开国皇帝 30:亚当斯密 经济理论学奠基人 31:爱德华德维尔(莎士比亚) 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32:约翰道尔顿 将原子假说引入主流科学的人 33:亚历山大大帝 世界上最著名的征服者 34:拿破仑伯纳巴 著名的征服者,法国皇帝 35:托马斯爱迪生 发明大王 36:安东尼凡列文虎克 微生物发现者,高倍率显微镜发明人 37:威廉默顿 将麻醉引入手术的人 38:马可尼 无线电发明人 39:希特勒 著名独裁者,征服者,前德国元首 40:柏拉图 西方主流哲学创始人 41:克伦威尔 英国议会民主制奠基人 42:亚历山大贝尔 电话发明人 43:亚历山大弗莱明 抗生素发明人 44:洛克 首位集民主立宪思想之大成者 45:贝多芬 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 46:海森堡 量子理论创始人 47:路易思达盖尔 照相机发明人 48:西蒙博利瓦尔 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解放者 49:笛卡尔 法国著名数学家,科学家,哲学家 50:米开朗基罗 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 51:乌尔班二世 十字军东征号召者 52:欧麦尔一世 伊斯兰教最伟大的哈里发 53:阿育王 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印度帝国创始人 54:奥古斯丁 罗马最伟大的神学家 55:威廉哈维 发现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的人 56:欧娜斯特罗瑟夫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 57:约翰加尔文 著名新教神学家,道德家 58:孟德尔 遗传学开创人,发现遗传基本原理 59:马克思普朗克 “辐射能是以团状而非连续流式辐射”说法开创人 60:利斯特 将消毒法用于手术的人 61:奥托 内燃机发明人 62:皮萨罗 西班牙著名冒险家 63:克尔特斯 墨西哥征服者 64:托马斯杰弗逊 美国著名总统,《独立宣言》起草人 65:伊莎贝拉一世 著名西班牙王后 66:斯大林 著名前苏联领导人 67:凯撒 著名罗马领袖 68:威廉一世 著名征服者,法国公爵 69:弗洛伊格 精神分析学奠基人 70:詹纳 牛痘接种术发明人 71:伦琴 X射线发现者 72:巴赫 著名音乐家 73:老子 道教创始者 74:伏尔泰 法国启蒙运动先驱者 75:开普勒 行星运动规律的发现者 76:费米 第一座核反应堆的设计者 77:欧勒 十八世纪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 78:卢梭 著名教育家 79:马吉亚维里 为统治而不惜使用一切手段的第一人 80:马尔萨斯 人口危机发现者,《人口论》作者 81:肯尼迪 阿波罗计划制定者,前美国总统 82:平克斯 避孕药发明人 83:摩尼 摩尼教创始人 84:列宁 前苏联开国总统,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缔造者 85:隋文帝 再次统一中国的人 86:达迦马 发现从欧洲到印度的最短航线 87:居鲁士大帝 波斯帝国缔造者 88:彼得大帝 俄国最杰出的沙皇 89:毛泽东 引导中国走向光明的领导者 90:培根 哲学新时代的先驱 91:福特 流水线发明人 92:孟子 儒家学派最伟大的继承者 93:索洛亚斯德 索洛亚斯德教创始人 94:伊丽莎白一世 英国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 95:戈尔巴乔夫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 96:美尼斯 古埃及创世国王 97:扎里曼 法兰西国王,萨克森的征服者 98:荷马 《荷马史诗》作者 99:查士丁尼一世 《查士丁尼法典》作者 100:摩柯鲻罗 蓍那教创始人。
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正确对待人生中的顺境与逆境
一个人的人生有多长?小孩子望穿双眼盼着长大,盼着离家,盼着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到真的长大了,却开始留恋,开始不舍,开始害怕失去人生中已得到的东西,也害怕外面的世界会有承受不了的风风雨雨。
人生原本就是如此矛盾,生与死,爱与恨,激情与平淡,执着与舍弃,一如顺境同逆境。 看别人,看自己,想别人,想自己,其实顺境、逆境,从来都不是绝对的东西。
何谓顺境,说的是心情愉快,得到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看得到前路的希望吗?何又所谓逆境呢,是否就是刚好相反,每天在不喜欢的现实中磕磕碰碰,为难自己,很想一个东西却偏得不到,明明已到手的东西,却突然不翼而飞呢? 然而人生中很多时候,却恰恰是,你以为是顺境的时候,以为前路一帆风顺,以为样样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时候,却会有你突然预料不到的变故,一切如镜花水月,空欢喜一场,甚至连原本手中拥有的一并失去。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充满变数,唯一不变的只有这变化本身——这似乎是我很常说的一句话,并且喜欢享受的感觉。
从这个角度来讲,顺境对于人来说,其实却是最危险的时候。因为你春风得意,因为你意气风发,因为你成竹在胸,因为你对前路太多希望和要求,因为你从来不认为你会失去,也因此,看不到前路暗藏的危机和陷阱,也不会去想鲜花背后同样会有荆棘。
所以顺境和逆境,原本就只有一线之隔。 所以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遇到逆境的时候,如何对待逆境,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课题。
因为逆境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也是人生的试金石。逆境有时候就象人生的分水岭,你要做一个怎样的人,你能怎样掌控你的生命,只有在逆境中,才会一览无余,也只有经过了逆境,你才能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
我常觉得,面对逆境,会有三种人,采取三种不同的态度: 一种是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既然得不到,那么就不想了吧,安于本份,生活给我什么,我就承受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既来之,则安之;第二种是不愿向现实低头的,执着于追求,改变现状和人生,越挫越勇;第三种,则可能是慨叹自己怀才不遇,怨天尤人,觉得生活太不公平,总觉得他人亏欠于自己。 对第一种人,我认为值得尊重和理解,他们的勇气在于承担起生活的压力和重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第二种,同样是生活的勇者,因为他们懂得为自己的目标而执着付出;只有第三种人,我不认为有任何可取的地方。
还有一种人,是从顺境或逆境中走过来,心灵宽容豁达,从此不再有顺境逆境之分,心情平和淡然,懂得享受生命的过程,理解得失是生命中必然发生的事,更不会因为结果的成败而耿耿于怀。这是我所向往的,第四种人。
顺利的境遇,优越的地位,富足的资财,舒适的生活,似乎应该是个人、家庭以至民族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却一再告诉我们:一个处在优越地位的人,往往要为他享有的诸种优越条件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一位现代史学家的笔下,“世纪名将”汉尼拔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溃败被这样解释着: 对于人类来说,加普亚平原是仁慈的,而罗马平原却是冷酷无情的。当罗马人离开了他们无法为生的家乡去征服一个又一个邻居的时候,加普亚人却呆在家里,让一个又一个邻居去征服他们。
……然而,在罗马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争的关键时刻,在坎尼战役后的第二天早上,加普亚人却开门迎接了汉尼拔,用这个行动来“酬谢”罗马。罗马和汉尼拔都把加普亚的转向看成是这一次战争的最重要的结果,也许是决定性的事件。
汉尼拔进了加普亚,在这里过冬——在这时却发生了一件出乎大家意料的事。在加普亚过了一个冬天之后,汉尼拔军队的士气就完全瓦解了,从此以后,他的军队再也无法打胜仗了。
与汉尼拔相比,倒是一位东方的君主更加狡诈睿智,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这样描绘波斯王居鲁士:一个名叫阿登巴莱斯的人去见他,提出了如下建议: 现在宙斯大神已把他的领土交给了波斯这个民族和陛下,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从现在住的这个崎岖多石的地方迁出去,换一个更好的地方呢?附近就有很多好地方,再远一些好地方更多。我们只要挑选一下,就能在这个世界上大大显赫一番。
这是一个威武的民族的当然办法,而我们今天的机会真是再好没有了,因为我们已经在一大片人口众多的地方,在整个亚洲建立了一个帝国。 居鲁士静静地听着,并不感兴趣。
他告诉向他请求的人们说,他们可以随意去做,但是对于这件事他却说,换个地方在心里也要准备换一种人民。他告诉他们说,安逸的环境会无例外地培养出没有胆量的人。
近似汉尼拔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史不绝书。春秋之际的吴越之争便堪与之媲美,卧薪尝胆的勾践终于击败骄奢淫逸、纵情享乐的夫差。
而持有居鲁士一样思想的哲人在中国更不胜枚举。孔子说:“富贵于我若浮云。
……君子居无求安,食无求饱。”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尽管有前车之鉴,尽管有圣人的至理名言,在中国的5000年历史上,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名门贵族走马灯一般地替换,家运五代不衰便要成为治家有方的。
5.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如何正确对待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一个人的人生有多长?小孩子望穿双眼盼着长大,盼着离家,盼着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到真的长大了,却开始留恋,开始不舍,开始害怕失去人生中已得到的东西,也害怕外面的世界会有承受不了的风风雨雨。
人生原本就是如此矛盾,生与死,爱与恨,激情与平淡,执着与舍弃,一如顺境同逆境。 看别人,看自己,想别人,想自己,其实顺境、逆境,从来都不是绝对的东西。
何谓顺境,说的是心情愉快,得到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看得到前路的希望吗?何又所谓逆境呢,是否就是刚好相反,每天在不喜欢的现实中磕磕碰碰,为难自己,很想一个东西却偏得不到,明明已到手的东西,却突然不翼而飞呢? 然而人生中很多时候,却恰恰是,你以为是顺境的时候,以为前路一帆风顺,以为样样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时候,却会有你突然预料不到的变故,一切如镜花水月,空欢喜一场,甚至连原本手中拥有的一并失去。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充满变数,唯一不变的只有这变化本身——这似乎是我很常说的一句话,并且喜欢享受的感觉。
从这个角度来讲,顺境对于人来说,其实却是最危险的时候。因为你春风得意,因为你意气风发,因为你成竹在胸,因为你对前路太多希望和要求,因为你从来不认为你会失去,也因此,看不到前路暗藏的危机和陷阱,也不会去想鲜花背后同样会有荆棘。
所以顺境和逆境,原本就只有一线之隔。 所以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遇到逆境的时候,如何对待逆境,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课题。
因为逆境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也是人生的试金石。逆境有时候就象人生的分水岭,你要做一个怎样的人,你能怎样掌控你的生命,只有在逆境中,才会一览无余,也只有经过了逆境,你才能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
我常觉得,面对逆境,会有三种人,采取三种不同的态度: 一种是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既然得不到,那么就不想了吧,安于本份,生活给我什么,我就承受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既来之,则安之;第二种是不愿向现实低头的,执着于追求,改变现状和人生,越挫越勇;第三种,则可能是慨叹自己怀才不遇,怨天尤人,觉得生活太不公平,总觉得他人亏欠于自己。 对第一种人,我认为值得尊重和理解,他们的勇气在于承担起生活的压力和重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第二种,同样是生活的勇者,因为他们懂得为自己的目标而执着付出;只有第三种人,我不认为有任何可取的地方。
还有一种人,是从顺境或逆境中走过来,心灵宽容豁达,从此不再有顺境逆境之分,心情平和淡然,懂得享受生命的过程,理解得失是生命中必然发生的事,更不会因为结果的成败而耿耿于怀。这是我所向往的,第四种人。
顺利的境遇,优越的地位,富足的资财,舒适的生活,似乎应该是个人、家庭以至民族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却一再告诉我们:一个处在优越地位的人,往往要为他享有的诸种优越条件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一位现代史学家的笔下,“世纪名将”汉尼拔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溃败被这样解释着: 对于人类来说,加普亚平原是仁慈的,而罗马平原却是冷酷无情的。当罗马人离开了他们无法为生的家乡去征服一个又一个邻居的时候,加普亚人却呆在家里,让一个又一个邻居去征服他们。
……然而,在罗马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争的关键时刻,在坎尼战役后的第二天早上,加普亚人却开门迎接了汉尼拔,用这个行动来“酬谢”罗马。罗马和汉尼拔都把加普亚的转向看成是这一次战争的最重要的结果,也许是决定性的事件。
汉尼拔进了加普亚,在这里过冬——在这时却发生了一件出乎大家意料的事。在加普亚过了一个冬天之后,汉尼拔军队的士气就完全瓦解了,从此以后,他的军队再也无法打胜仗了。
与汉尼拔相比,倒是一位东方的君主更加狡诈睿智,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这样描绘波斯王居鲁士:一个名叫阿登巴莱斯的人去见他,提出了如下建议: 现在宙斯大神已把他的领土交给了波斯这个民族和陛下,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从现在住的这个崎岖多石的地方迁出去,换一个更好的地方呢?附近就有很多好地方,再远一些好地方更多。我们只要挑选一下,就能在这个世界上大大显赫一番。
这是一个威武的民族的当然办法,而我们今天的机会真是再好没有了,因为我们已经在一大片人口众多的地方,在整个亚洲建立了一个帝国。 居鲁士静静地听着,并不感兴趣。
他告诉向他请求的人们说,他们可以随意去做,但是对于这件事他却说,换个地方在心里也要准备换一种人民。他告诉他们说,安逸的环境会无例外地培养出没有胆量的人。
近似汉尼拔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史不绝书。春秋之际的吴越之争便堪与之媲美,卧薪尝胆的勾践终于击败骄奢淫逸、纵情享乐的夫差。
而持有居鲁士一样思想的哲人在中国更不胜枚举。孔子说:“富贵于我若浮云。
……君子居无求安,食无求饱。”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尽管有前车之鉴,尽管有圣人的至理名言,在中国的5000年历史上,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名门贵族走马灯一般地替换,家运。
6.我要找一篇两千字左右的, 描写的是顺境与逆境
顺境与逆境一个人的人生有多长?小孩子望穿双眼盼着长大,盼着离家,盼着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到真的长大了,却开始留恋,开始不舍,开始害怕失去人生中已得到的东西,也害怕外面的世界会有承受不了的风风雨雨。
人生原本就是如此矛盾,生与死,爱与恨,激情与平淡,执着与舍弃,一如顺境同逆境。看别人,看自己,想别人,想自己,其实顺境、逆境,从来都不是绝对的东西。
何谓顺境,说的是心情愉快,得到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看得到前路的希望吗?何又所谓逆境呢,是否就是刚好相反,每天在不喜欢的现实中磕磕碰碰,为难自己,很想一个东西却偏得不到,明明已到手的东西,却突然不翼而飞呢?然而人生中很多时候,却恰恰是,你以为是顺境的时候,以为前路一帆风顺,以为样样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时候,却会有你突然预料不到的变故,一切如镜花水月,空欢喜一场,甚至连原本手中拥有的一并失去。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充满变数,唯一不变的只有这变化本身——这似乎是我很常说的一句话,并且喜欢享受的感觉。
从这个角度来讲,顺境对于人来说,其实却是最危险的时候。因为你春风得意,因为你意气风发,因为你成竹在胸,因为你对前路太多希望和要求,因为你从来不认为你会失去,也因此,看不到前路暗藏的危机和陷阱,也不会去想鲜花背后同样会有荆棘。
所以顺境和逆境,原本就只有一线之隔。所以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遇到逆境的时候,如何对待逆境,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课题。
因为逆境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也是人生的试金石。逆境有时候就象人生的分水岭,你要做一个怎样的人,你能怎样掌控你的生命,只有在逆境中,才会一览无余,也只有经过了逆境,你才能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
我常觉得,面对逆境,会有三种人,采取三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既然得不到,那么就不想了吧,安于本份,生活给我什么,我就承受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既来之,则安之;第二种是不愿向现实低头的,执着于追求,改变现状和人生,越挫越勇;第三种,则可能是慨叹自己怀才不遇,怨天尤人,觉得生活太不公平,总觉得他人亏欠于自己。对第一种人,我认为值得尊重和理解,他们的勇气在于承担起生活的压力和重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第二种,同样是生活的勇者,因为他们懂得为自己的目标而执着付出;只有第三种人,我不认为有任何可取的地方。
还有一种人,是从顺境或逆境中走过来,心灵宽容豁达,从此不再有顺境逆境之分,心情平和淡然,懂得享受生命的过程,理解得失是生命中必然发生的事,更不会因为结果的成败而耿耿于怀。这是我所向往的,第四种人。
顺利的境遇,优越的地位,富足的资财,舒适的生活,似乎应该是个人、家庭以至民族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却一再告诉我们:一个处在优越地位的人,往往要为他享有的诸种优越条件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一位现代史学家的笔下,“世纪名将”汉尼拔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溃败被这样解释着:对于人类来说,加普亚平原是仁慈的,而罗马平原却是冷酷无情的。当罗马人离开了他们无法为生的家乡去征服一个又一个邻居的时候,加普亚人却呆在家里,让一个又一个邻居去征服他们。
……然而,在罗马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争的关键时刻,在坎尼战役后的第二天早上,加普亚人却开门迎接了汉尼拔,用这个行动来“酬谢”罗马。罗马和汉尼拔都把加普亚的转向看成是这一次战争的最重要的结果,也许是决定性的事件。
汉尼拔进了加普亚,在这里过冬——在这时却发生了一件出乎大家意料的事。在加普亚过了一个冬天之后,汉尼拔军队的士气就完全瓦解了,从此以后,他的军队再也无法打胜仗了。
与汉尼拔相比,倒是一位东方的君主更加狡诈睿智,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这样描绘波斯王居鲁士:一个名叫阿登巴莱斯的人去见他,提出了如下建议:现在宙斯大神已把他的领土交给了波斯这个民族和陛下,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从现在住的这个崎岖多石的地方迁出去,换一个更好的地方呢?附近就有很多好地方,再远一些好地方更多。我们只要挑选一下,就能在这个世界上大大显赫一番。
这是一个威武的民族的当然办法,而我们今天的机会真是再好没有了,因为我们已经在一大片人口众多的地方,在整个亚洲建立了一个帝国。居鲁士静静地听着,并不感兴趣。
他告诉向他请求的人们说,他们可以随意去做,但是对于这件事他却说,换个地方在心里也要准备换一种人民。他告诉他们说,安逸的环境会无例外地培养出没有胆量的人。
近似汉尼拔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史不绝书。春秋之际的吴越之争便堪与之媲美,卧薪尝胆的勾践终于击败骄奢淫逸、纵情享乐的夫差。
而持有居鲁士一样思想的哲人在中国更不胜枚举。孔子说:“富贵于我若浮云。
……君子居无求安,食无求饱。”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尽管有前车之鉴,尽管有圣人的至理名言,在中国的5000年历史上,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名门贵族走马灯一般地替换,家运五代不衰便要成为治家有方的美谈。
世界六位征服者的豪言壮语,句句令人心壮,汉朝皇帝豪言胜过一切
在世界文明史上,曾涌现出无数征服者。他们豪情万丈,以征服天下为己任,以饱饮仇敌血泪为人生之快事。他们只要挥一挥手中的长剑,麾下万千熊虎之师就能横扫千军,征服万里之疆土,成就辉煌之帝业。笔者瑾选择世界八大征服者的豪言壮语,以飨读者。其中汉朝大帝的豪言至今无人超越,读之令人心壮不已。
居鲁士大帝:我,居鲁士,世界之王,伟大的王
居鲁士大帝,波斯帝国的开国国王,是世界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建立者。居鲁士原本只是一个波斯小国的酋长,经过长期的发展,让自己的国家迅速发展,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随后,居鲁士横扫天下,连续灭亡米底、吕底亚和巴比伦三大国,统一大部分古中东,其领土东起东地中海,西到中亚和印度,是当时世界最庞大,也是最强大的国家。
强盛的武功让居鲁士大帝变得不可一世,他坐在“万王之王”的宝座上向全世界宣布,我,居鲁士,世界之王,伟大的王!从此,“万王之王”成为波斯帝国君主的统一称号,就和中国的“皇帝”,欧洲的“凯撒”一样。至今,居鲁士仍被伊朗人称为自己的国父,伟大波斯文明的奠基者。
然而居鲁士还是狂过头了,在出征中亚时,不幸在战斗中阵亡。敌人斩下他的头颅,浸泡在装满血的皮囊之中。所以,有时候,话还是不能说得太满。
亚历山大大帝:把世界当做我的故乡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世界最伟大的征服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将征服世界作为自己毕生梦想的人。正如他的名言那样:把世界当做我的故乡!
原本,亚历山大大帝只是蛮族小国马其顿的君主。然而他为了向曾经侵略本国的波斯帝国“复仇”,聚集数万大军向庞大的波斯帝国发动猛攻。在他战旗之下,强大的马其顿方阵所向披靡;在他长剑之下,马其顿重骑兵横扫千军。亚历山大大帝多次以少胜多,击败了庞大的波斯大军。并将疆域是马其顿五十倍的波斯帝国彻底灭亡。随后,亚历山大一路向东,兵锋直指印度和中亚,马其顿的长矛几乎要碰到中国的边境。
亚历山大一生未尝一败,真可谓所向无敌。要不是在33岁时英年早逝,他的帝国还不知道要扩张到什么程度。
凯撒:我到,我见,我征服
凯撒,古罗马乃至于古欧洲最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凯撒出身罗马名门,原本以熟识法律而闻名,是个有名的律师。其后,他与庞培和克拉苏组成“前三头同盟”,共掌罗马共和国大权。随后,凯撒被任命为高卢总督,对高卢地区进行了残酷的征服战争,屠杀了一百多万人,另外将一百多万人降为奴隶。
随后,凯撒又猛攻不列颠和日耳曼尼亚,讨伐西班牙和希腊,并且大败埃及人。随后,凯撒与曾经的盟友——名将庞培展开内战,并且获得了战争的全胜。由此,凯撒成为坐拥50万大军的罗马共和国之主,所控制的领土横跨欧亚非三洲。为了结束罗马共和国各种乱象,凯撒决定建立帝制,将共和变为帝国。虽然凯撒被政敌刺杀,但不得不说,凯撒是罗马帝国的奠基人。罗马帝国之后,“凯撒”一词成为欧洲皇帝的代名词。
凯撒不仅是军事家,还是个出色的文学家,其文风言简意赅又霸道无比。凯撒在征服小亚细亚的本都地区后,给罗马元老院写了封信,只用了三个词——“VENI VIDI VICI”。翻译过来就是“我到,我见,我征服”,凯撒的军事才能和霸道,跃然于纸上,无愧为欧洲最伟大的军事家和帝王。
成吉思汗: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追逐和杀死敌人
成吉思汗铁木真,世界最强大的征服者之一。铁木真出身贵族,却命运多舛,自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然而痛苦的生活却将铁木真锻炼成一坚韧不拔之人。他率领军队,战胜了一系列强敌,统一蒙古五部,建立大蒙古国,建称号为成吉思汗,也就是“四海之王”。随后,蒙古大军向东征讨金国、西夏,向西灭亡西辽、花剌子模,兵锋一直延伸到欧洲的边陲。
毫无疑问,成吉思汗是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灭国无数,破城必屠城,在其手下,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化为白骨。但是仍有人认为,成吉思汗沟通了欧亚大陆,促进了文明的交流,是个伟大的帝王。然而,在笔者看来,人的生命比任何事情都要可贵,用人命换来的进步,根本就不是进步。
成吉思汗的确是史无前例的大屠夫。就像他所说的那样: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追逐和杀死敌人,侵占他们的土地,掠夺他们的财富和妻女,骑着他们的骏马,然后听着他们的亲人哭泣声。找出敌人的下落,把他们斩草除根,夺走他们的所有财产,这才是男人最大的快乐。
拿破仑:只有梦想能够征服世界
拿破仑·波拿巴,世界最强的军事家之一。他出生于科西嘉岛,原本想推动故乡独立,不想却卷入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之中。他多次击败保王党和外国干涉军的进攻,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果实。热月政变后,拿破仑成为法国的独裁者,结束了自大革命以来一切乱象。随后,他与反法联军展开激烈搏杀,以法兰西一国之力,和全欧洲对抗。拿破仑一共击败了五次反法联军的进攻,创造了乌尔姆、马伦哥、奥斯特里茨等辉煌的胜利。
1804年,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帝国皇帝,统治了大半个欧洲。然而拿破仑于1812年,在征讨俄国的战役中失败,法兰西帝国随之灭亡。之后,拿破仑从流放地逃出,并且顺利复辟。但是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又一次战败,从此再起不能。虽然拿破仑是个失败者,但同样是毋庸置疑的大英雄。他让革命的思想传遍了欧洲,引发了整个世界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拿破仑用法律和革命征服了世界。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只有梦想能够征服世界。
汉宣帝刘询: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说起中国的征服者,大家恐怕都会想到汉武帝,实际上他的曾孙汉宣帝刘询一点也不差。如果说汉武帝是汉朝对外战争的奠基人,那么刘询就是前人成果的收获者。在军事上,刘询完成了其祖先的梦想——降服匈奴。前72年,刘询派出铁骑16万进攻匈奴。匈奴人在恐惧之中狼狈逃窜,路上遇到雪灾和汉朝属国乌孙国的迎击,死伤惨重,最终匈奴分裂为五部,互相混战不止。随后,汉军趁匈奴内乱,换取了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臣服,并且正式占领整个西域。
由此,汉朝不仅征服了1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将560万平方公里的匈奴变为自己的附属国。在亚洲的东端,再没有哪个国家敢和中国抗衡,汉朝已经成为世界上领土最大,人口最多,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了纪念自己平定胡人的功绩,汉宣帝专门立了一座平胡碑,上面刻有一句话能够流传千古,那就是:“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这句话,直接显示刘询作为“世界之主”的雄浑气魄,也将中华帝国的恢弘霸气显示的淋漓极致。这句话,是以上征服者所无法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