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名言
时间:2022-04-02 05:5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思想与社会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爱的艺术名言
1. 爱的名言有什么
参考:
爱把生命提升到真正存在的境界,它超越了感官的直观。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母爱使孩子感到:降临人间是美好的;母爱在孩子身上逐渐灌输了对生命的热爱,而不仅仅希望活着就是了。 ——埃利希·弗洛姆
爱如果为利己而爱, 这个爱就不是真爱, 而是一种欲。 --爱德门
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要是光明算得人生第一个恋爱对象,那么恋爱不就是心的光明吗?恋爱是我们第二次的脱胎换骨。--法·巴尔扎克
有些伦理学家认为,除母爱之外,两性的爱是最不由自主,最没有利害观念,最没有心计的,这个见解真是荒谬绝伦。即使大部分人不知道爱情怎么发生,但是一切生理上精神上的好感,仍然从头脑、感情或是本能的计算出发的。男女之爱主要是一种自私的感情,而自私就是斤斤较量的计算。 ——巴尔扎克
只有拥有高尚目标的爱才是崇高的、值得赞美的。〔古希腊〕柏拉图:《会饮》
我告诉你,爱神是万物的第二太阳;它照到哪里,哪里就会春意盎然。〔英国〕查普曼:《万愚》
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够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这当中得到快乐。爱情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对方提高,同时也提高自己。唯有那因为爱而变得思想明澈,双手矫健的人才算爱着。--俄· 车尔尼雪夫斯基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母爱之爱,春天常在。——法国
爱本质上应是一种意志行为,用自己的生命完全承诺另一生命的决心。〔德国〕弗洛姆:《爱的艺术》
爱,就得把所爱的人的幸福置于自己的幸福之上。〔美国〕盖伊·博尔顿:《雪莱情史》
如果缺少了爱,一切的美妙景象都将黯然无光。〔俄国〕冈察洛夫:《平凡的故事》
只有对人类的最强烈的爱,才能激发出一种必要的力量来探求和领会生活的意义。〔俄国〕高尔基:《我的大学》
爱是真正促使人复苏的动力。〔德国〕歌德:《格言和感想集》
我的心只知道爱!哎呀——别哭!因为有你,我才能鼓起再去冒险的心意。因为你,空空的双手才握满黄金,我才有勇气与诸神一争胜负。〔德国〕霍普特曼:《沉钟》
爱是自然流溢出来的奉献。〔日本〕今道友信:《关于爱》
2. 爱的名言
男人越是狂热入迷,女人越是冷静清醒.〔日〕森村诚一:2.真诚的爱情是最高法律.〔法〕罗曼.罗兰3.爱情是一个暴君,对任何人也不肯怜恤.〔法〕高乃依:4.你宁可死,也不要吻你所不爱的人啊!〔俄〕车尔尼雪夫斯基:6.爱情本身就是生命,它不会死亡,只会迁徙.〔西〕巴尔德斯:7.爱情是一种双重的利己主义.〔美〕盖伊.博尔顿:8.许多女子借到了男子的心,很少女子能占有它.〔黎〕纪伯伦:9.绿叶恋爱时便成了花,花崇拜时便成了果实.〔印度〕泰戈尔:10.贞操是从丰富的爱情中生出来的资产.〔印度〕泰戈尔:11.重要的是爱,不是被爱.〔美〕欧文.斯通:12.如果你是石头,便应当做磁石;如果你是植物,便应当做含羞草;如果你是人,便应当做意中人.〔法〕雨果:13.凡是从未经历过爱情的心灵,总是赋予爱情以广阔的天地.〔法〕巴尔扎克:14.女人有一个弱点,就拿怜悯心来说吧,它很容易变成爱情.〔法〕雨果:15.爱情是个很不行的水手,你坐一次船,它就憔悴了.〔英〕毛姆:16.爱情却是一盏可以变换光度的灯.〔法〕罗曼.罗兰:17.爱,就是永远也用不着说对不起.〔美〕埃里奇.西格尔:18.恋爱和猜忌是永不交谈的.〔黎〕纪伯伦:19.没有虚荣,爱情便是一个正在康复的病人.〔法〕巴尔扎克:20.爱情的悲剧就是不幸的爱情.〔俄〕屠格涅夫:21.私通的爱情总是不能天长地久的,只有罩上了神秘的外衣,自己才能心安理得.〔法〕雨果:22.求爱的人比被爱的人更加神圣.〔德〕托马斯.曼:你若爱她,让你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她,并且给她自由。
-----泰戈尔如果你爱她(他),就对她(他)说吧,不要让她(他)错过,因为你可能因为放弃了这次机会,那么机会就有可能永远不会再来了。如果你们已经在一起了,就要去努力的相信对方,不要因为一件小事就去胡乱猜疑,那样一点好处都没有,也是你对你自己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反而会让对方对你逐渐失去信心。
如果她(他)爱你,你也爱她(他),那你千万不要骗她,即使善意的欺骗最好也不要有,因为她(他)毕竟是你最爱的人。现在在一起,可能在一起,即将不在一起的,记住我这句话:错过了,就有可能永远不会再来了。
爱是每天晨起的梳梳洗洗爱是夜里和你数星星的安闲舒适爱是无微不至的窝心呵护爱是无所不能的承受与付出爱是轰轰烈烈的爱恨交集爱是磕磕碰碰中的修修补补爱是异乡窗前的无边思念爱是远远的城市里有所依托的幸福爱是冷冷的冬夜里一杯热腾腾的咖啡爱是春暖花开时对你满满的笑意爱是杯中有你的快乐爱原来就为的是相聚/为的是不再分离/若有一种爱是永不能相见/永不能启口/永不能再想起/就好像永不能燃起的火种/孤独地/凝望着黑暗的天空。——席慕容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泰戈尔毫无经验的初恋是迷人的,但经得起考验的爱情是无价的。——马尔林斯基我承认天底下再没有比爱情的责罚更痛苦的,也没有比服侍它更快乐的事了。
——莎士比亚爱情如水,并且还是白开水,天天用,热的时候可以喝,凉了也可以喝,隔夜的你还可以用它来洗脸洗手,纯洁而且朴实,想说出它怎么个好喝或怎么有营养来,难,也用不着。精彩和浪漫都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事。
以沉默来表示爱时,其所表示的爱最多。--------加尼特从前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男孩对女孩说如果我有一晚粥,我会把其中一半给你。
女孩长大后,嫁了人,但她总是想起男孩的话,她觉得那才是她一生中的最爱。并不是要达到了怎样的目的,爱才成为爱。
无论怎样的爱都是一份美好,一份结果。而刻在心底的爱,因为无私无欲,因为淡泊忧伤,才会是真正的永恒。
一个阿拉伯故事。一个男人厌倦了他的妻子,想要娶小妾。
他的妻子就为他做了最后一顿晚餐。她的丈夫吃的时候发现每一道菜的味道都是一样的,就很奇怪地问他的妻子。
他妻子回答说,对男人来说,其实天下所有女人的味道也都是一样的。一个男人真正动了感情的时候,他的爱较女人的爱伟大得多,可是从另一个方面观看,女人恨起一个人来,倒比男人持久得多。
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不是走一条平坦的道路的。——莎士比亚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密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上的。
——莎士比亚。
3. 急求50条爱心名言
名言 /mingyan/ 一颗爱心是一切知识的泉源。
〔英国〕托·卡莱尔:《随笔集》 ( 爱 ) 爱把生命提升到真正存在的境界,它超越了感官的直观。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
——阿瑟·米 母爱使孩子感到:降临人间是美好的;母爱在孩子身上逐渐灌输了对生命的热爱,而不仅仅希望活着就是了。 ——埃利希·弗洛姆 爱如果为利己而爱, 这个爱就不是真爱, 而是一种欲。
--爱德门 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要是光明算得人生第一个恋爱对象,那么恋爱不就是心的光明吗?恋爱是我们第二次的脱胎换骨。
--法·巴尔扎克 有些伦理学家认为,除母爱之外,两性的爱是最不由自主,最没有利害观念,最没有心计的,这个见解真是荒谬绝伦。即使大部分人不知道爱情怎么发生,但是一切生理上精神上的好感,仍然从头脑、感情或是本能的计算出发的。
男女之爱主要是一种自私的感情,而自私就是斤斤较量的计算。 ——巴尔扎克 只有拥有高尚目标的爱才是崇高的、值得赞美的。
〔古希腊〕柏拉图:《会饮》 我告诉你,爱神是万物的第二太阳;它照到哪里,哪里就会春意盎然。〔英国〕查普曼:《万愚》 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够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这当中得到快乐。
爱情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对方提高,同时也提高自己。唯有那因为爱而变得思想明澈,双手矫健的人才算爱着。
--俄· 车尔尼雪夫斯基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狄更斯 母爱之爱,春天常在。——法国 爱本质上应是一种意志行为,用自己的生命完全承诺另一生命的决心。
〔德国〕弗洛姆:《爱的艺术》 爱,就得把所爱的人的幸福置于自己的幸福之上。〔美国〕盖伊·博尔顿:《雪莱情史》 如果缺少了爱,一切的美妙景象都将黯然无光。
〔俄国〕冈察洛夫:《平凡的故事》 只有对人类的最强烈的爱,才能激发出一种必要的力量来探求和领会生活的意义。〔俄国〕高尔基:《我的大学》 爱是真正促使人复苏的动力。
〔德国〕歌德:《格言和感想集》 我的心只知道爱!哎呀——别哭!因为有你,我才能鼓起再去冒险的心意。因为你,空空的双手才握满黄金,我才有勇气与诸神一争胜负。
〔德国〕霍普特曼:《沉钟》 爱是自然流溢出来的奉献。〔日本〕今道友信:《关于爱》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中国〕孔丘:《论语·宪问篇》 爱,有如花冠上的露珠,只会逗留在清纯的灵魂里。
〔法国〕拉姆特:《信徒的话》 爱是世上的幸福,但幸福并不是爱的全部礼遇。爱是团聚,但没有分离也就无所谓团聚。
在爱的作用下,一切都凝结在快乐和赞美之中。然而,倘若没有先前的离别,就不会有眼前的团聚。
爱一旦被固定在某个团聚的圈子里,就不会有新的内容,就像潮汐,爱的运动在得到了满足以后,就势必会退落下去。〔英国〕劳伦斯:《爱情》 爱是多种的,不只是单一的品种。
有男女之间的爱,神圣的或世俗的,有基督教的爱:“你应该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居;”还有对上帝的爱。但无论如何,爱总是一种团聚。
〔英国〕劳伦斯:《爱情》 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中国〕《礼记·大学》 世间最美的东西往往是最脆弱的,例如花。
爱是嫩美的花,需要小心的培植。所以除了知识之外,爱的艺术需要入微的体贴。
不浇水,花是要枯死的。没有体贴入微的培植,爱也要枯死。
〔中国〕李霁野:《至上的艺术——爱》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刘安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在婚姻问题上可以不考虑社会关系, 我的意思是说自然关系的影响比社会关系的影响要大得多, 它甚至可以决定我们一生的命运, 而且在爱好, 脾气, 感情和性格方面是如此严格地要求双方相配……这样一对彼此相配的夫妇是经得起一切可能发生的灾难的袭击的, 当他们一块儿过着穷苦的日子的时候, 他们比一对占有全世界的财产的离心离德的夫妻还幸福得多。
--法· 卢梭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中国〕鲁迅:《彷徨·伤逝》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
-- 罗兰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要间或故意地使他们受点痛苦,不过要当心,这要在孩子高兴,而又知道使他受到伤害的人对于他们原是怀着好意去实行的。
实行的时候,一方面不可有愤怒或不高兴的痕迹,另一方面也不可表示同情或后悔;而且所施的痛苦要使儿童忍受得住,不可弄出怨恨,不可使他误会。对于儿童要永远地照顾他,爱护他,使他知道你纯粹是爱他,然后他就可以逐渐习惯于从你那里忍受极痛苦的事情和粗暴的待遇,不会畏缩,也不会怨诉。
孩子越柔和,就越要找机会实施这种锻炼。——洛克 一般人教育子女有个重大的错误,就是没有使儿童的精神在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习于遵守约束和服从理智。
“自然”很明智的使得做父母的人无不爱护自己的子女,但是那种自然的爱一旦离开了理智的严密地监视,就极容易流于溺爱。他们爱护自己的子女,这个原是他们的责任;但是他们常常连子女的过失都放纵不管。
4. 《爱的艺术》最值得看到理由
《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e》)从人类最关注的爱情话题着手,探讨了爱的本质、爱的历史以及爱在现今时代所遇到的价值和精神危机。
爱,是人类社会最普遍而恒久的话题,千百年来无数智者和哲学家都希望拔开它罩在世人头上的谜雾,但至今仍无人能全面地阐述爱的真谛。但人们仍孜孜不倦地探索,如果歌德的那句名言“永恒的女性引导我们向上”,那么,在对爱的不懈探索中:“爱领导人类进步”则表明了爱在关乎人类自身发展与文明创造方面的不可动摇的作用。
爱所以被这样郑重其事的提出来是因为“爱”关乎人生的最主要命题,不仅涉及到每一个人,也维系着每一家庭,并最终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和发展。爱是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人类社会正是有了爱才能存在、进步和发展,爱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整个社会的日常活动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爱就在我们心中。
而另一方面,人类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也就是一部爱的历史,如果说是种族和语言的不同和差异让世界充满纷争,那么正是爱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结成团结和友谊,所以说爱是联结国家、种族、民族和人人的桥梁和纽带。现今的事实是,对爱的问题的解答不但从来没有获得过圆满的成果,在21世纪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对爱的困惑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地困挠着每一个人。
而弗罗姆正是先知先觉的领会到现代人的这一迷惑,这篇发表于上世纪50年代的经典佳作,是作者洞悉现代人精神危局后凭借自己的专业成就而精心烹调的心灵鸡汤。 在书中,弗罗姆不仅考察了“爱情”这两个字通常所指的两性的爱,更多地考察了人类所有的其它意义上的爱,包括母爱、博爱、性爱、自爱和神爱。
这些对不同类别爱的意义和在人类日常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作用的阐述,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在具体论述时,弗罗姆则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和引用等多样化的写作手法,对爱的性质、表现、现实意义、生理学心理学价值等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清晰的思路、晓畅干练的文字、扎实的学术和理论功力、循循善诱的解说,整部书读来让人感觉轻松自如。
为了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各类爱在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作用,作者对一些与自爱相近或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比如自爱和利己、自爱与忘我的关系,通过对自爱的辨证和说明,为在现代心理学中有积极意义的“自爱”正名,指明爱自己与爱他人并行不悖而不是此消彼长。在性爱一节里,则重点地批判了弗洛伊德情爱的性本能决定论,指出了爱情与性爱的地位和关系,这也是后弗洛伊德时代,精神分析学派对弗洛伊德性学理论的最主要修正和扬弃。
从心理学上对爱的心理需求的分析,让我受益良多,这是弗罗姆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想通过书本宣传精神分析学派主要学术思想的重要领域。爱这个虚幻的神来之物,原来始终寄宿在人们生物需求的底层,不再是那么虚幻和不可捉摸,而是与人的整个生物特性密不可分。
将爱的生物学肇始与个体的人与生俱来的身份认同感联系起来,从而引证出爱的朴素来源,如果西方人说“上帝与我同在”,那么爱也是始终与我同在。通过阅读,进而联系到平时切身的人生感悟和思考,这部分的阐述无疑让自己平时对爱的理解更深入和接近客观实际。
其实,爱就是世界的灵魂,爱让这个世界充满和谐和幸福。爱其实就是埋藏在每一个人心中的种子,与我们与身俱来,可以说爱就是人类的基因和图腾。
现代人吝啬于爱的给予,其实是爱的缺位和衰弱。一切人间悲剧莫不与爱的缺失和漠视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没有爱的地方,战争、杀戮、仇恨和敌对就肆无忌惮的横行、恣意妄为,人类的痛苦的灾难也和文明一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所以解释爱的问题,也就是来进一步思考人类文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进一步寻求解决之道开了一个必要的好头。
对爱情的要素分析,爱情中几个不可或缺的基础因素(或者说是感情):关心、责任心、尊重、了解。在每一份爱心中,回味一下都有四者的存在,正是这四种爱的元素,缔造了人类爱的基调,使社会生活呈现出多姿多彩;爱的这四个元素也是每个人在内心衡量自身爱的能力、感受爱的能力的无形标尺,人性的圆满、爱情的获得和维持都必须始终有各元素的参与和结合。
这四者其实是一个理想的人本主义学者在对人文精神的一次综合诉求。 在书中,作者不仅从自己专属的心理学来分析爱情,而进一步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对个人爱情具有渗透、影响和调节的作用。
人类社会发端以来,人从本质意义上来讲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所以爱情作为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形态,就不再是简单的心理学范畴,故而作者在分析爱的时候需要引入当时的社会发展形态、社会意识形态。这种思想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式的、纯粹的分析学派最大的区别。
在行文基调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全书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浓厚的古典主义元素。对爱的原始渊源的考察让我置身于古典主义的神奇海洋,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西方美学的洗礼和熏陶。
比如伦理学范畴中爱情与个人羞耻的那一段论述就把西方宗教学观念引入进来,从伊甸园寓言中的亚当和夏娃因初尝智慧。
5. 三条关于“爱”的名言名句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苏武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李商隐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李商隐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两情若是久长时,以岂在朝朝暮暮 。 ——秦观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
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 ——曹禺
6. 《爱的艺术》中的这句话是什么含义啊
1、因为不了解而在一起,因为了解而分开 这句“格言”好像流传很久了,理论依据是“距离产生美”,所谓“远看一朵花,近看一团麻”。
2、我们分手是因为:有缘无分 缘分是佛教概念,很深奥,是因果律的一种。现在拿来说爱情,其实借用的意思很浅薄,就是说在千人万人中怎么就遇见了一个你,相遇相知相爱,太不容易了。
可惜,太多不可抗拒的因素让我们不得不分离,这是宿命的结局,这不是我们的错,这是命运的错。 看似是现代人说道理,其实和古代人排生辰八字没什么区别。
爱得痛苦,爱得不顺利,不反思自己的原因,倒去推咎于命运,说缘分不可捉摸。这就像小孩子被绊倒了,不说自己不当心,却去打凳子,骂它挡道。
不好的爱情都是有原因的,找出真正的原因才是正道,而不应怨天尤人,推说命运和缘分。3、找一个爱你的人,忘了你爱的人 在这句话里,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肯定不是一个人。
“情愿找爱你的人”,倒是挺讲究实惠的,只接受,不付出。只是没听说过分裂生活的人会得到幸福。
而且,爱情好像还不完全是做生意,赢利大于成本,就赚了。恰恰相反,爱情就本身而言,爱人比被人爱更值得祝福。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他的名著《爱的艺术》中说:“好的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因为‘给’比‘得’更加快乐。” 爱无能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
如果你能真心爱上一个人,真实地在为爱受苦,那么,恭喜你,你的身心是健全的,你的痛苦还不是满世界无人可爱的绝望。被不被爱是无法强求的,但首先,拥有爱的能力就是值得祝福的。
4、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第三者在刚成为第三者的时候经常这么说,但是后来大多哭着喊着要“天长地久”。自欺欺人,有什么意思?爱情中的独占欲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本能,当你是进攻者的时候你忙于准备炮弹;等到爱情变老,你想到防守的时候,你多么渴望那座安全的“围城”啊。
5、男人不该让女人流泪 男人不是救世主,女人不是泥娃娃。在爱情中,包容、谅解是应该的;但是无限制的、绝对的要求也是不合理的。
只有“平等”,人之间才能产生健康、深沉的爱情。 女人的感情较男人脆弱,男人则大大咧咧一些,要男人完全照顾女人的心思,巴尔扎克有一个比喻:“好像要大猩猩去拉小提琴。”
小有磨擦,流点眼泪对女人来谙情感的宣泄。要一个女人不为爱情流泪,那会苦恼死她的。
6、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难道女人都是受虐待吗? 其实,女人只是不喜欢那些刻板、笨拙、没有情趣的家伙。相对而言,“坏”的男人有意思一点。
但这个“坏”应该是有特殊含义的,就是那种旧电影里的——女主角含羞转身,拿手指戳了一下男主角的脑袋:“你这个人,真坏!” 真正的坏男人是很可怕的,聪明的女人很快就会嗅出气味,及时脱身。而那种假坏,俗称“扮酷”的男人则很快会成为女人的“呕像”。
7.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e》)从人类最关注的爱情话题着手,探讨了爱的本质、爱的历史以及爱在现今时代所遇到的价值和精神危机,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是人类社会最普遍而恒久的话题,千百年来无数智者和哲学家都希望拔开它罩在世人头上的谜雾,但至今仍无人能全面地阐述爱的真谛。但人们仍孜孜不倦地探索,如果歌德的那句名言永恒的女性引导我们向上,那么,在对爱的不懈探索中:爱领导人类进步则表明了爱在关乎人类自身发展与文明创造方面的不可动摇的作用。
爱所以被这样郑重其事的提出来是因为爱关乎人生的最主要命题,不仅涉及到每一个人,也维系着每一家庭,并最终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和发展。爱是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人类社会正是有了爱才能存在、进步和发展,爱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整个社会的日常活动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爱就在我们心中。
而另一方面,人类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也就是一部爱的历史,如果说是种族和语言的不同和差异让世界充满纷争,那么正是爱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结成团结和友谊,所以说爱是联结国家、种族、民族和人人的桥梁和纽带。现今的事实是,对爱的问题的解答不但从来没有获得过圆满的成果,在21世纪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对爱的困惑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地困挠着每一个人。
而弗罗姆正是先知先觉的领会到现代人的这一迷惑,这篇发表于上世纪50年代的经典佳作,是作者洞悉现代人精神危局后凭借自己的专业成就而精心烹调的心灵鸡汤。在书中,弗罗姆不仅考察了爱情这两个字通常所指的两性的爱,更多地考察了人类所有的其它意义上的爱,包括母爱、博爱、性爱、自爱和神爱。
这些对不同类别爱的意义和在人类日常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作用的阐述,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在具体论述时,弗罗姆则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和引用等多样化的写作手法,对爱的性质、表现、现实意义、生理学心理学价值等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清晰的思路、晓畅干练的文字、扎实的学术和理论功力、循循善诱的解说,整部书读来让人感觉轻松自如。
为了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各类爱在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作用,作者对一些与自爱相近或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比如自爱和利己、自爱与忘我的关系,通过对自爱的辨证和说明,为在现代心理学中有积极意义的自爱正名,指明爱自己与爱他人并行不悖而不是此消彼长,读后感《爱的艺术读后感》。在性爱一节里,则重点地批判了弗洛伊德情爱的性本能决定论,指出了爱情与性爱的地位和关系,这也是后弗洛伊德时代,精神分析学派对弗洛伊德性学理论的最主要修正和扬弃。
从心理学上对爱的心理需求的分析,让我受益良多,这是弗罗姆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想通过书本宣传精神分析学派主要学术思想的重要领域。爱这个虚幻的神来之物,原来始终寄宿在人们生物需求的底层,不再是那么虚幻和不可捉摸,而是与人的整个生物特性密不可分。
将爱的生物学肇始与个体的人与生俱来的身份认同感联系起来,从而引证出爱的朴素来源,如果西方人说上帝与我同在,那么爱也是始终与我同在。通过阅读,进而联系到平时切身的人生感悟和思考,这部分的阐述无疑让自己平时对爱的理解更深入和接近客观实际。
其实,爱就是世界的灵魂,爱让这个世界充满和谐和幸福。爱其实就是埋藏在每一个人心中的种子,与我们与身俱来,可以说爱就是人类的基因和图腾。
现代人吝啬于爱的给予,其实是爱的缺位和衰弱。一切人间悲剧莫不与爱的缺失和漠视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没有爱的地方,战争、杀戮、仇恨和敌对就肆无忌惮的横行、恣意妄为,人类的痛苦的灾难也和文明一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所以解释爱的问题,也就是来进一步思考人类文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进一步寻求解决之道开了一个必要的好头。
对爱情的要素分析,爱情中几个不可或缺的基础因素(或者说是感情):关心、责任心、尊重、了解。在每一份爱心中,回味一下都有四者的存在,正是这四种爱的元素,缔造了人类爱的基调,使社会生活呈现出多姿多彩;爱的这四个元素也是每个人在内心衡量自身爱的能力、感受爱的能力的无形标尺,人性的圆满、爱情的获得和维持都必须始终有各元素的参与和结合。
这四者其实是一个理想的人本主义学者在对人文精神的一次综合诉求。在书中,作者不仅从自己专属的心理学来分析爱情,而进一步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对个人爱情具有渗透、影响和调节的作用。
人类社会发端以来,人从本质意义上来讲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所以爱情作为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形态,就不再是简单的心理学范畴,故而作者在分析爱的时候需要引入当时的社会发展形态、社会意识形态。这种思想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式的、纯粹的分析学派最大的区别。
在行文基调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全书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浓厚的古典主义元素。对爱的原始渊源的考察让我置身于古典主义的神奇海洋,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西方美学的洗礼和熏陶。
比如伦理学范畴中爱情与个人羞耻的那一段论述就把西方宗教学观念引入进来,从伊甸园。
8. 关于心灵乐园的名言
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雨 果 心灵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 ——佚 名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罗曼·罗兰 良好的心是花园,良好的思想是根茎,良好的说话是花朵,良好的事业就是果子。 ——英国谚语 高尚与友谊,忠实与勇敢——这是天赋于人的四个名称。
——季达菲 虽然我们走遍世界去寻找美,但是美这东西要不是存在于我们内心,就无从寻找。 ——爱默生 伟大的心象海洋一样,永远不会封冻。
——白尔尼 除真挚的心灵外,别无高贵的仪容。 ——拉斯金 最高贵的心,有着最高贵的满足。
——斯宾诺莎 改变人的心灵,比征服许多一国更高贵。 ——德明纳尔 你最大的仇敌或最好的朋友,可能就是你自己。
——英国谚语 提防别人不如提防自己,最可怕的敌人就藏在自己心中。 ——斯怕克 有关心灵的名人名言 1、一个人只要他有纯洁的心灵,无愁无恨,他的青春时期,定可因此而延长。
——司汤达 2、一个崇高的灵魂是从所有的举动中透露出来的。 ——〔法国〕巴尔扎克 《乡村医生》 3、你失掉的东西越多,你就越富有:因为心灵会创造你所缺少的东西。
——罗曼·罗兰 4、你最大的仇敌或最好的朋友,可能就是你自己。——英国 5、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雨 果 6、心灵的伟大表现得并不明显,因为它总是把自己隐藏起来,一点小小的创见往往就是它的全部表现。心灵的伟大远比我们设想的更为常见。
——〔法国〕司汤达 《爱情论》 7、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心灵之间的壁垒是永远也没有办法打破的。心灵真是孤单得可怕的一件东西啊! ——〔印度〕泰戈尔 《沉船》 8、在个性、举止、风度和一切一切上,最好是朴实。
——朗费罗 9、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列夫·托尔斯泰 10、良好的心是花园,良好的思想是根茎,良好的说话是花朵,良好的事业就是果子。
——英国谚语 11、提防别人不如提防自己,最可怕的敌人就藏在自己心中。——斯怕克 12、纯朴者是何等有福,因为他们享受着极大的宁静。
——坎普滕的托马斯 13、在这世界上,除了人类心灵的崇高的精神表现以外,一切都是渺小而没有趣味的。 ——〔俄国〕契诃夫 《第六病室》 14、心灵开朗的人,面孔也是开朗的。
——席勒 15、最高贵的心,有着最高贵的满足。——斯宾诺莎 16、经得起各种诱惑和烦恼的考验,才算达到了最完美的心灵健康。
——弗·培根 17、有恬静的心灵就等于把握住心灵的全部;有稳定的精神就等于能指挥自己!——米贝尔 18、要想了解自己,就要观察别人的行为,要想理解别人,就请体察你自己的心吧。 ——〔德国〕席勒 《画板》 19、哦,雪白的纯朴具有何等大的威力!——济慈 20、唯有心灵能使人高贵。
所有那些自命高贵而没有高贵的心灵的人,都像块污泥。——罗曼·罗兰 21、心被那神圣之火燃烧起来的人,总是想法子把他的心倾吐出来的,要把满腔的东西拿给人看的。
这样的人恨不得把心掏出来放在脸上,他决不会想什么修饰打扮。 ——〔法国〕卢梭 《忏悔录》 22、心灵的痛苦更甚于肉体的痛楚。
—— 〔古罗马〕西拉斯 《箴言》 23、一个人自己的心灵,还有他的朋友们的感情——这是生活中最有魅力的东西。——王尔德 24、宁死也不接受我以整个的心灵所反对的东西。
——〔法国〕杜伽尔 《蒂博一家》 25、美丽的心灵是那种博大、开朗而又准备容纳一切的心灵。 ——〔法国〕蒙田 《散文集》 25、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培根 26、纯洁的良心比任何东西都可贵。——美国 27、我赞美人类的真心,赞美人类的本心。
我觉得人类的希望就在这上面。一触到人类的本心,谁都会忍不住爱它的。
—— 〔日本〕武者小路实笃 《母与子·回家》 28、无言的纯朴所表示的情感,才是最丰富的。——莎士比亚 29、一个拥有真正美的心灵总是有所作为的,并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黑格尔 30、心灵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佚 名 31、无所事事并非宁静,心灵的空洞就是心灵的痛苦。
——库柏 32、伟大的心象海洋一样,永远不会封冻。——白尔尼 33、虽然我们走遍世界去寻找美,但是美这东西要不是存在于我们内心,就无从寻找。
——爱默生 34、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法国〕罗曼·罗兰 《约翰·克利斯朵夫》 35、心灵反映生活,面貌反映心灵。
——巴尔扎克 36、对具有高度自觉与深邃透彻的心灵的人来说,痛苦与烦恼是他必备的气质。——陀思妥耶夫斯基 37、心灵建造了天国,也建造了地狱。
——弥尔顿 38、心灵应该习惯于从自身中吸取快乐。——德谟克利特 39、能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内心的道德律。
——康德 40、把自己培养成为人,这是头等重要的事。五年寒窗固然能培养出工程师,但学会做人,则需要一辈子。
要培养自己具有人的心灵。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给儿子的信》 41、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
—— 〔中国〕白。
弗罗姆:爱的艺术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22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纳粹上台后于1934年赴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并在哥伦比亚大学讲学,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1980年于瑞士洛迦诺逝世。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在潜意识中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弗洛姆的代表作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爱——挣脱孤独的牢狱
任何关于爱的理论都必须从某种关于人及人类生存的理论开始。在动物身上也可能找到爱,更准确地说,找到类似于爱的东西,但它们这种依恋之情主要是一种本能秉赋;与此相对照,此种本能在人身上所剩无几。人之存在的本质特征是:他已逾越出动物王国与本能适应的藩篱,超越了自然(尽管他绝不可能最终完全摆脱它,且将始终是它的一部分)。而一旦人脱离了自然,他便丧失了返还它的任何可能性;如果他在被逐出天堂——与自然的原始合一——后,竟然还奢望退缩回去,那末手执喷焰刀剑的天使将使他寸步难移。人别无抉择,他必须舍弃那已无可挽回地丧失了的前人类合谐,不得不发展其理性,追寻新的人性的合谐,不断朝前走下去。
人,无论是人类或个人,一旦降临于斯世,便被抛出如本能一样恒常既定的状态,堕入动荡不定、开放无拘的境遇之中。其间仅有一点是确定不移的:过去以及未来的尽头——死亡。
人生而具有理性,乃能进行自我意识的生命;他意识到自身、自己的同类、自己的过去,也意识到自己未来的种种可能性。他意识到自身的孑然孤立,人生的短促;意识到他是无意志而出生,且将违意志而死亡;意识到他与亲人或先或后的生死诀别,他的孤独冷寂,他在自然与社会的威力面前的渺小赢弱。凡此种种,把他分离独存的人生变成了不堪忍受的牢狱。倘若他不能逃脱囹圄,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与他人、外部世界相沟通,则必然会陷入疯狂。
故此,人之最根本的需要是克服分离,挣脱其孤独的牢狱。
爱——给予
爱本质上是给予而非获取。
什么是给予?最易产生的一种误解是:给予意味着“舍弃”某物,丧失某物,牺牲某物。凡其人格发展尚未超出获取性、剥夺性或贮藏性阶段的人,只可能如此理解给予。交易性人格乐于给予,但其条件是交换;对他来说,无所获取的给予等于上当受骗。凡其人格的主要倾向属非生产性者都把给予视作亏损,因而这类人多半都拒绝给予。也有人承认给予是一种富于自我牺牲的德行,他们以为:正因为给予是一种痛苦,所以人应该为之;给予即道德,因为它意味着担当牺牲。对他们而言,“宁与勿取”这句箴言不过意指:宁可遇受褫夺也不享受欢乐。
然则具生产性人格的人对给予的理解却迥然不同。给予即潜能的充分实现。正是在给予中,我领略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对我的盎然生机与活泼能力的体会使我欢乐溢心。我体悟到自身的博大伟大、沛然活力、流畅生机,由此感受到无限欢悦。给予比获取更令人愉快,这并非因为它即是舍弃、牺牲,而正是因为它敞开了我的活力。
只要运用这一原则来分析若干特定现象,便可清楚地发现它的正确性。在性领域内可找到最能说明问题的实例。男人性功能的最高体现是一种给予行为,他把他自己、他的性器官都给予女人。在进入性高潮的时刻,他把其精液赋畀她。只要具备性交能力,他就不能不给予。对女人来说,这一过程有所不同。且情况更为复杂。她同样也给予付出,奉献自身;她敞开了通向女性幽境的大门。她获取之时也即她给予之时。而且,当她由恋人成为母亲时,她将再度给予。她把自己给予体内的胎儿,把乳汁与自身的温暖给予婴儿。坚持不予即是痛苦。
在物质财富方面,给予意味着富裕。真正富有者不是腰缠万贯而是慷慨解囊的人。从心理学上讲,守财奴终日惶惶然恐有所失,无论其占有多少财富,他其实穷困不堪,一贫如洗。乐于给予者皆富有阔绰,他时时感到手头宽裕,足以赋畀他人。仅当他一无所余,至多可勉强度日之时,他才再不能从施予财富中领承欢悦。不过,日常经验告知我们,对生活必需品的理解因人而异,这取决于每个人的人格及其实际的物质占有程度。众所周知,穷人较之富人更乐于奉献,但超越一定限度的贫困却使给予不复存在,其原因并非是它会直接招致苦痛,而是它褫夺了穷人在给予中体会到的欢乐。
不过,给予的最重要的方面不在物质财富范围内,它存在于人性特有的领域。人把什么给予他人?他把他自己、他最宝贵的东西、他的生命奉献出来。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为他人牺牲自己的生命。这首先是指:他把自己的生机、活力给予他人。他给予自己的欢乐、兴趣、理解、知识、幽默、伤悲,自己活泼生命的一切表征。他把其生命内容给予出去,由此充实他人,丰富他人;他深化自己对生命活力的感受,由此使他人的生机感振奋兴盛。他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但在给予时,他不可避免地会激活他人身上的某种东西,后者反过来又会作用他;所以,在真正的给予中,给予者不可能不获得某种回报。给予意味着他人也成为给予者,双方均分享着他们所唤起的东西赋予他们的欢乐;给予既为与者也为受者造就了新的人生,双方均蒙受新生的福祉。就爱而言,则这意味着:爱是造就爱的能力;无能即是无力于造就爱。马克思曾以优美的笔调表述过同样的思想:“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跟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合乎人的本性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鼓舞和振拔他人的人。你跟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与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明确表现。如果你的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造就出爱,如果你作为爱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现没有使自己成为被爱者,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而这种爱就是不幸。”
性爱的误解
兄弟之爱是平等的人之间的爱;母爱是对于弱小无助的人的爱。这两种爱彼此不同,但本质上可以同时为一个人所具备,并没有任何限制。爱自己的兄弟,意味着爱自己所有的兄弟;爱自己的孩子,意味着爱自己所有的孩子;而且,意味着爱一切孩子,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与这两种爱相对立的是性爱。性爱是对把自身完全融化、与另一个人融为一体的渴望。性爱就其本质而言是排他的,非普遍的;而且作为一种爱,它或许有着最容易令人误解的形式。
首先,性爱容易与“堕入”情网的爆炸性经验相混淆。在这种经验中,两个一见钟情的人之间的疆界,在一瞬间颓然崩溃。我们已经指出过,这种突然性的过程本质上是短命的。这两个人一旦有了亲密的了解,就再也没有新的疆界需要去跨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再也不可能有任何深化。人们感到对自己的爱人已经一览无余,实际上却几乎毫无所知!如果能够对对方有更深的体验,如果能够体会到对方人格的无限性,就不会有这种一览无余的现象,新的奇迹就会天天涌现。遗憾的是,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很快就被勘探完毕,而且很快就被挖掘一空。对于这些人来说,两性之间的亲近基本上依赖于性的接触。他们所能体验的分离基本上是生理的分离,因此对于他们来说,生理的结合也就意味着对分离的克服。
对于许多人来说,另外一些事情也意味着对分离感的克服。例如谈论私人生活,谈论自己的希望和焦虑,表现自己孩子气的性格侧面,培养共同兴趣等等,都被看作是分离的克服。甚至表现自己的愤怒,自己的厌恶,表现自己缺乏自制力,也被当作亲近的途径。这一点也许能解释夫妻之间常常是不正常的吸引力。往往只有在床第之间,或在双方的厌恶和怒气发泄之后,夫妻双方才会显得亲密。这一类亲近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减弱。结果,为了寻找爱情,新的一见钟情的人又一次进入自己的生活,又一次成为自己的“亲人”,堕入情网的经验又一次发生,而且又是那么令人振奋,那么热烈。然而,这热情又一次逐渐冷却,又一次消失在新的憧憬中,这是对新的征服、新的爱情的憧憬,幻想着新的爱情一定不同于以往。由于情欲的欺骗性特征,这些幻想表现出极大的诱惑力。
性欲渴望着融为一体,而且它不仅仅是生理的欲望,也是对于痛苦紧张的缓和。性欲可以被爱情所激发,然而也可以被孤独的焦虑、征服或屈从的愿望、虚荣心、伤害甚至破坏的欲望所激发。性欲中容易掺入各种强烈的感情,它容易受到这些感情的刺激。这些强烈感情之一就是爱情。由于性欲多半伴随着对爱情的憧憬,因此人们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认为当他们彼此有着生理上的欲望时,他们就在相爱。性欲可以由于爱情而激发,在这种情况下,肉体欲求不会变得贪得无厌,不会掺入征服或被征服的欲望,相反始终伴随着柔情。如果生理的欲望不是产生于爱情的刺激,如果性爱不同时也是兄弟之爱,那就只能得到放荡的、短暂的官能的融合,而绝不会更多。在这种短暂的时刻,性的魅力制造出融合的假象,然而这种没有爱情的“融合”,只能让素不相识的人分离如初——有时让他们自惭形秽,甚至使他们彼此憎恨。因为一旦幻觉消失,他们的陌生感甚至更为强烈。
性爱具有一种兄弟之爱和母爱所没有的排他性。正是这一排他性引起了进一步的讨论。通常,性爱的这一排他性被错误地解释为对占有对象的依恋。我们常常看到,互相“爱着”的人,对其他人却无爱可言。实际上,他们的爱是一种“双人利己主义”;双方彼此在对方身上寻找自我,把单一的个体扩张为二,试图以此解决分离的难题。他们经验了对孤独的克服,但这只是在两者之间进行的;由于与其他人分离,他们仍然彼此分离,彼此孤独,而结合的经验只不过是一种幻觉。性爱是排他的,但它存在于对所有人类的爱之中,存在于对所有生者的爱之中。性爱是排他的,只是因为我只能同一个人达到最全面、最强烈的融合。只有就渴望熔为一体的情欲而言,就对生活中有关方面的承诺而言,性爱才排斥他人——而性爱具有的兄弟之爱的方面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自爱与自私
爱因对象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类型,对这一点人们不会提出异议。然则不少人却执有如此一种信念:爱他人是美德,爱自己却是罪孽。据说,爱自身者不可能爱他人,自爱与自私无别。
在我们着手从心理方面探讨自私与自爱之前,首先有必要强调:那种申言爱他人与爱自己乃是相互排斥的观点在逻辑上是荒谬的。如果说,邻居是人,所以我爱他是道德的,那末我爱自己同样也是道德的,因为我也是人。没有任何关于人的概念把自我排斥在人之外。任何敢于采取这种做法的理论必然包含着自相矛盾。《圣经》的“爱邻若爱己”这句名言里已经蕴含了对个人自身的独特性、完整性的尊重。你决不能把尊重自己、理解自己与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分割开来。对自我的爱与对他人的爱不可分割地紧密相联。
如果自爱与爱他人原则上不可分割,那末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自私?自私公开排斥对他人之真诚的关切,自私者只对自己感兴趣,他替自我攫取一切,给予令他痛苦,而褫夺使他快乐。他对外在世界所持的唯一立场是:我能从中获取什么;他对他人的需要漠然置之,对他人的尊严、完善无所顾忌。他心目中仅有他自己。他评判每一个人和每一事物的唯一标准是看其是否于己有利,他根本无力于爱。难道这一切还不足以证明:我们必须在关切他人与关切自身之间作出抉择?倘若自私与自爱本是一回事,则答案只能如此。但这种假设本身就属于一种谬误,它招致了无数关于这个问题的错误结论。自私与自爱非为一体,它们处于根本的对立之中。自私者不是过分自爱,而是爱得太少;其实,他简直是痛恨自己。缺乏对自身的喜爱、关切,这不过是他的生产性匮乏的一种表现,他由此而沮丧不堪,堕入空虚茫然之中,痛苦不可避免地接踵而来。于是,他迫不及待地竭力从生活中攫取他自己已率先断送了的充实。表面上,他似乎在拼命替自己操劳,其实他只不过在徒劳无功地试图挽回在关切自我方面已铸成的败局。弗洛伊德认为,自私者自我依恋,他把给予他人的爱收了回来并将其全部倾注到自己的人格中。其实不然。自私者的确不能施爱他人,但他也无力于挚爱自身。
神经质的“无私”属于神经病变症状,与它有关的心理分析临床经验证明,上述关于自私的本质的理论确有根据。我们可在许多人身上观察到此种症状,但通常直接折磨病人的并非是它本身,而是与它相关的其他一些症状,如压抑、疲乏、工作无能,无力于与人建立友爱关系等等。所以,他们完全意识不到无私本是一种“病症”,反而经常将其视为弃恶从善的性格表征,并以它而自鸣得意。“无私”者为自己一无所求,“仅为他人而生”,他把自己贬低成草芥微末且为此自豪。但使他困惑不解的是,他之无私并不能给予他幸福,他与周围的人依然格格不入。经过分析可以看到,他的无私与其他病症毫无区别,且事实上往往是最致命的;他已被褫夺了爱的能力,或者说,已经丧失了享受任何欢乐的能力。对人生的仇恨,宰割了他的整个身心,隐匿在无私外表下的乃是一种微妙叵测但颇具统摄力的自我中心倾向。我们必须把这种无私也归结到他的众多病症之中,否则就无法矫正其病根——生产性匮乏,正是它酿成了他的无私以及其他病状。仅在这以后,才谈得上如何治疗此类患者。
唯有埃卡哈特的下列一段话能最完美地总结上述关于自爱的思想:“自爱者爱人若爱己,假若对人的爱逊于对己的爱,则其自爱必属虚妄,若你之爱遍施予包括你自身在内的一切人,你必会把所有的人当作一个人来看,他就是上帝与人。故此,能自爱且施爱于每一人者方可谓人格伟大,德行昭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