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名言佛为心

时间:2022-04-02 10:3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那年花开四季 | 评论: 次 | 点击:

南怀瑾名言佛为心

1.中国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曾写过一副对联,上联是佛为心,道为骨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南怀瑾大师的一段人生参悟总结了他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最佳状态和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1、“佛为心”

在这里我们不谈宗教,只谈实质,佛学的基础就是:善!上善若水,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这很关键,一个人只有善良了,才会善待自己、善待父母(正所谓“百善孝为先”)、才会善待老婆孩子、才会善待朋友同事以及一切社会人。所以说“佛为心”讲的就是“善良是基础、是根本”。

2、“道为骨”

道家思想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核心思想,基本理论就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个人只有看淡了名利,有了良好的心态,才会无欲则刚!这对我们这个貌似“金钱权力至上”的社会尤为重要,对于廉政建设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谓“道为骨”,说的就是要心态要平正、淡泊名利、无欲则刚、清正廉洁!

3、“儒为表”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这里的“儒”并非指的人应该“迂腐”,而是人要以儒家的礼仪、标准来塑造自身的形象,要有修养、中正平和,这也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的要求是一致的。无组织无纪律、吃拿卡要、吃喝嫖赌那绝不是一个国土人的形象。

4、“大度看世界”

社会整体是积极向上的,一个人只有客观地理解了整个世界,才会正确面对这个世界。我们的工作单位与家庭只是整个社会的一小部分,不要一叶障目!前几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一个云南大学的优秀大学生,就因为同学几句话得罪了他,结果他杀死了同宿舍4个人,这就是因为他不能大度看世界!

5、“技在手”

说的就是一个人无论是由于生存所需还是充实精神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认真学习、提高工作业务水平!

6、“能在身”

说的就是,要有能力、培养自身能力,提高自身在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对于我来说,以内业为主的信息工作和地环工作不一样,需要能力的转变。

7、“思在脑”

指的是一个人活在世上,不是单纯的动物,要学会思考,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因为意识决定行为,思想决定行动!要追求精进、向善、向上的人生。

8、“从容过生活”

说的是一个人心态要平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俗话也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平淡是真!平安是福!不要苛求自己大起、也不要刻意回避大落;有人说的好:“烦恼的根本原因来源于攀比,没有攀比就没有烦恼。”;“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幸福和快乐只是一种感觉而已,而非金钱和财物的数量。”

总之,我觉得作为一个精通儒释道三家精髓的国学大师的这段人生感悟,能告诉我们许多做人做事的深刻哲理!对于我们做一个合格文明的社会公民、尽职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都具有很系统的指导意义。这也是与建设“道德讲堂”的根本目的是一脉相承的!

2.南怀瑾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

你说得很对。关于“道为骨”,本人有一点拙见:

“骨”和“本”其意差不多,是指人的本质所在,类似于“方圆之说”——“内方外圆”中的“方”。“方”是指原则规则规矩。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也。”中华五千年的生存智慧浓缩于方圆之中,似太极般刚柔相济,变幻无常。方是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世的锦囊,有圆无方则不立,有方无圆则碰壁,人生本就是方与圆的统一,方圆处世,通达世事,便可享受自在人生。

“道为骨”中的“道”,其哲学含义为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也可解释为“政治”,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具体到每个人来说则可以指品德道德,总之,虽然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解释,但都是指最根本的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像自然之道、天地之道、做人之道等等。

所以,人无“骨”不立,即使你有佛心儒仪,亦是无“骨”不立,无“德”不立。历史上乱世枭雄基本上是学道之人,如战国的苏秦张仪,三国的诸葛周瑜,明朝的王阳明等等,还有许多隐匿的世外高人;然而,修道的人本领越大,面对的选择越多,越容易误入歧途,心性不佳的人拥有一身本领则容易给世间带来灾难,因此道家在传授弟子时要特别考察弟子的心性,否则一不小心没准造出个大魔头出来,春秋时谋略家鬼谷子门下的弟子孙膑和庞涓就是一同学道,结果庞涓走向了邪途,最后为孙膑所杀。道不正,本领越大危害越大!

心的修炼要学习佛家,安生立命学本事要研究道家,在中国这个大环境生存下来要遵从儒家的风格。以上绝非都是本人拙见,参照许多,好不容易蹦出这些许,算作交流吧。

3.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出自于南怀瑾先生“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为人处事为表,以儒家诚敬仁义礼智信等人生哲学为践行。

精神内守为骨,以道家无为清静离欲自守等出尘道慧为中坚。

圆满自性为心 ,以佛家明心见性福慧双修自他两利悲智双运等自在佛智为指引。

扩展资料:

南怀瑾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怀瑾随国民党迁至台湾,并受邀到台湾地区的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后曾旅居美国、香港等地,晚年定居苏州太湖大学堂。2012年9月19日,媒体传出南怀瑾病危的消息。29日下午4时,南怀瑾在苏州太湖大学堂逝世,享年95岁。

南怀瑾生前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全身心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其出版代表作诸多,比如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共计三十多册,且被人们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怀瑾

4.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这句话的的意思为:以佛家来充实自己的内心,以道家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像儒家一样,大度看世界。

南怀瑾花了一辈子的时间,通过对儒、释、道三家学问的演绎和归纳,最终的目的无非是告诉人们:东方有圣人,西方也有圣人,此心同此理亦同的道理。而从“平凡”到“高贵”并不存在边际问题,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是要回到平地上来,总不能悬空挂着。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是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的,南怀瑾先生将这句话作为了自己一生的座右铭。

扩展资料:

南怀瑾讲《论语》,不复古称:“朱熹注释的《论语》有些地方值得商榷。比如,孔夫子评价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好像是说宰予是一个又笨又坏的学生。但孔门七十二贤,宰予是言语科里的第一。

南怀瑾一直试图还原孔夫子思想家的地位,让世人看到儒家思想是正向的。认为那些强调纲常伦理一类的东西,是后代儒生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发展而逐渐附加上的。于是,孔子的思想在发展中被曲解和误读得渐渐多了,孔子也成了一个被随便涂抹的偶像。

所以,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南怀瑾一直在讲《论语》,并充分考虑到从未深入接触过《论语》的普通人的感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加以经史和参,旁征博引,将原文撮编成一个个历史故事,寓意深远而妙趣横生,一时间引发台湾读《论语》热,很多人甚至将刊登其讲解的杂志剪贴成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南怀瑾

中国文艺网-南一鹏谈父亲南怀瑾

5.南怀瑾大师有哪些比较有哲理的佛、道、儒名言

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 南怀瑾

南怀瑾认为,中国在秦汉以前,儒、墨、道三家几乎涵盖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六朝以后,3家中换了1家,即墨家学说被佛教所取代,儒、佛、道3家成为文化主流。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儒、佛、道三家的学问,由博返约、融会贯通,才能掌握中华文化的精义。如今的学者所受的都是西式教育,大多将人类文化知识分门别类,成为专攻一门的专家。但却顾此失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了解不够,甚至是支离破碎的。因此,他提倡全面、深入地吸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有人认为,由于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治学门径,使南怀瑾不同于一般学者,他能出入于儒、佛、道之间而不拘泥于某一家之说。

其实南怀瑾大师在易学上的研究也是非凡的,他的理解很独到。

南怀瑾名言佛为心

南怀瑾: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南怀瑾,最会讲学的一代宗师。

他自幼遍览经史子集,饱读诸子百家。又曾参禅学佛。峨眉闭关3年,遍阅《大藏经》。

所以他讲儒学,常常是儒、释、道三家典故信手拈来,千年历史、百家学问旁征博引,让人感受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

南怀瑾: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60到80年代,南怀瑾在台湾的国学课可真的是一座难求,他的演讲稿可谓千金难买。

蒋介石、蒋经国父子频频邀他至府上作私人讲演。

胡适看他的讲义,惊为天人。

大家爱听南怀瑾讲学,源于他能“东拉西扯”、能“家长里短”、可俗可雅,彷如跟人闲聊。

南怀瑾: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他善于举重若轻。三两句平实、通俗的话就把高深的概念讲清楚。《论语》里的一句,南怀瑾是这么给翻译的:

【原文】子贡问曰:赐也如何?子曰:女器也。

【翻译】子贡问,老师!你看我怎么样?孔子对他说,你是个东西。

“器”常出现在儒、道经典,含义很深。但被南怀瑾 直截了当翻译成“东西”,够通俗了吧,人们一看就懂。

南怀瑾: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他还能举轻若重。像《论语》里“士不可以不弘毅”,他就能把“弘毅”一词拓展到我们日常的写作上:

为什么写不好文章?原因是自己老想着“我要写文章了”。

其实写文章没有什么道理,当自己放屁好了,爱放什么尽管放,想到就写。一定要养成自己这种弘毅的气派……

把写文章当做“放屁”,把“放屁”当做“弘毅”。大胆、奔放、不拘一格,足见大师率真手笔。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