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的名言
时间:2022-04-02 15:4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吉光每日新语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一字的名言
1. 带一字的诗句名言
一诺千金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鲁迅先生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一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
-----别林斯基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在《道德经》里,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如二十二章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杨兴顺说:“一切在流动着,一切在变化着,但老子认为,变化的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斗争。‘天得一以清’……老子揭露了客观世界的矛盾,企图削弱矛盾,遏阻矛盾的尖锐化,为着这一目的,他把统一看成万物的基础而把它绝对化。”(《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及其学说》)事实上,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只有一个,宇宙的总规律也只有一个,因而他突出“一”,即宇宙起源的一元论,而且是物质的。在世界的自然万事万物之中,老子列举了许多相互矛盾的对立体,并认为对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最终归于统一。所以,他一再使用“一”,也表明他认为矛盾和对立总要归于统一。在人类社会而言,老子也强调统一,认为侯王也要注重唯一的“道”,才能使天下有个准绳。这个准绳是什么?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侯王应该认识到“贱”、“下”是自己的根基。有道的人无须光华如玉,还是质朴更好一些。总而言之,本章开头就是讲道的普通性、重要性、不论是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是来源于道,如果失去了道,一切都不会再存在下去。
本章的“一”的含义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稳定系统,亦指使其系统进入稳态状态的内在稳定机制。可采用现代认识思维理解为“自组织系统”。“清”可理解为稳态状态的特征,“裂”可理解为非稳态的动荡状态或发散过程。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借用《易经》的义理,来阐述“道”。“道生一”的含义是:道生—(或- -),简单地理解“道”,就是“阴”和“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含义是:大部分卦象都是有阴有阳,有空虚有充实,才能够交融和合,亦即,阴阳交合才能形成均衡和谐状态。所以,本章的“一”,也可以从这一认识来理解。自然界、社会领域,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稳态系统。宇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才不再混沌,否则将四分五裂而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物种”,如果不具有一个完整有机联系的遗传性,则无法呈现其“永续性”;“湖泊”,如果不具有一个完整的地下水系统,则无法充满湖水;万物,如果不是一个生命体系统,则无法生息;帝王,如果不是把所统治的社会作为一个稳定系统来维护,必然无法维持其统治。一个系统的代表者“贵”(处于更高层级),但要以该稳定系统的构成因素“贱”为根本。以现代学术思想来理解,无论是自然世界还是社会系统,都可以分成很多层级,每个层级相对于低层级来说是宏观,而相对于更高层级来说又是微观,宏观层级的规律以微观层级的运行结构为基础。侯王是作为一个社会系统的代表者,必须以构成这个稳定社会的民众为根本,他们处在一个更高的层级上,而不与构成这个社会系统的民众并列于同一层级上,因此也不与他们在同一层级上争竞利益。也就是说,统治者并不是社会系统的诸成员中的突出者,而是代表整个社会系统的代表者。根据前文所讨论的系统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可以这样来认识:对于一个车队,要观察各车辆组成的系统,而不是简单地观察各车辆;对于一大堆玉,就要观察众多玉构成的系统,而不是简单地观察每一块玉;对于众多石块的石堆,也要观察石块构成的系统,而不是简单地观察每一石块。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有相近之意,道出了人与一的关系,出自庄子《内篇》中的《齐物论》,2018年5月18日,领导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话题时引用了这一名言。用哲学泰斗、北大著名学者张商英的话说就是:“我以为中国人讲的‘万物一体’实即万物不同而一体相通。这个‘一体’不是抽象的概念,不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也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或‘绝对理念’,而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句话,就是相通)的网络之整体,它不是超时间的超验的静态的整体,而是在时间之内的、包括人生经验在内的不断流变的、动态的整体。”“‘万物一体’乃万物之根本,人生之根本。只要把“主体—客体”关系置于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万物一体”的指导之下,人就既能发挥自己的自由自主性,又能与人、与自然万物处于和谐、协调的所谓“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下。
芸芸众生中的我们也通常说,“缺一不可时,一才是所有”、“第一性原理”,这些“一”本身就是最小颗粒度的,同时也是自具生态的,“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滴水不是太阳不是石头不是大海,就是一滴水而已”......说明了我们只有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我,才能体现自我的价值。
顺应自然,顺应与生俱来的“天人合一”。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善意的谎言的事例或名言警句
- 下一篇:遵纪守法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