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与德孝的名言(关与尽孝的名言)
时间:2022-04-02 19:1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诸心非心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关与德孝的名言(关与尽孝的名言)
1.关与尽孝的名言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7.意,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贤集》。 10.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1.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3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4.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5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出自《劝报亲恩篇》。 16.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7.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9.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出自(明)《增广贤文》。 2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21.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22.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3.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24.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
出自《大学》 2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出自《家语·弟子行》。 26.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2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自(明)《增广贤文》。 28.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29.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出自《四言》。 30.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3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
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3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
2.有关孝德的名言警句5句
1、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2、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3、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4、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5、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6、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7、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亚米契斯
8、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9、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10、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3.关与尽孝的名言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7.意,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贤集》。 10.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1.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3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4.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5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出自《劝报亲恩篇》。 16.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7.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9.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出自(明)《增广贤文》。 2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21.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22.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3.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24.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
出自《大学》 2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出自《家语·弟子行》。 26.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2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自(明)《增广贤文》。 28.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29.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出自《四言》。 30.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3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
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3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
4.古人德孝的名言20字以上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74、长幼有序。——孟子
75、母勤女懒。
76、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77、父母,唯其疾之忧。
78、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79、娘挂闺女,记在心里,闺女挂娘,急断肝肠。
80、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8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82、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8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84、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萦福克勒斯
85、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86、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5.有关孝德的名言警句5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尊老爱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宽。
(陈元靓) 2、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孟郊) 4、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5、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尊老爱幼能体现出个人的品德 1、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司汤达) 2、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3、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俗语) 4、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5、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
(茹贝尔) 尊老爱幼重在关爱 1、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2、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马卡连柯) 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4、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
(印度谚语) 5、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尊老爱幼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2、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3、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
(马克思)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5、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6.关于孝的名言
1、人之行,莫大于孝。
出自《孝经》。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孝,是为人之本;敬,乃做人之根。
2、父慈而教,子孝而箴。
出自司马光的《家范》。父亲慈祥而能训教,儿子孝顺而能自我规劝。
3、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辙。 孝道是每个人都有且必须要懂,要去孝顺。
4、立爱惟亲,立敬惟长。
出自《书·伊训》。确立爱心相要从亲人开始,确立恭敬要 从长辈开始。指品德修养首先应该从亲近者做起。
5、千经万典,孝义为先。
出自《增广贤文》。不管有什么样的经典,忠孝仁义都是首要的。
7.经典名人名言孝德语录
1、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4、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6、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7、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伊索克拉底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 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0、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高尔基 11、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12、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
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13、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
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14、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15、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16、子孝父心宽。
——陈元靓 17、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19、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20、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
8.论语中有关孝心的名言
1、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为政第二》
译文: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和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为政第二》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里仁第四》
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4、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出自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 为政》
译文: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让父母对自己除开担忧生病一事外,再无别的担忧。”
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
父母虐我千万遍,始终待以孝为先~以“德孝”治天下的舜帝
今天学习了国学中的《长短经》,里面有一句诸子百家之中的道法家,慎子说的话,叫“父有良子而舜放瞽瞍”。因此,索性先来学习一下中华民族的人文祖先之一,三皇五帝的舜帝的故事。
舜是姚性,字重华(据说生而有双瞳孔,故名),因曾经建立虞国,所以又叫“虞舜”。舜帝的生活时代距今四千多年,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祖先之一,以德孝治天下而著称。
@
一、傻亲傻亲的舜,他的孝心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三岁的时候,舜的母亲握登就去世了。小小的重华从此失去了母爱,常年生活在父亲和继母兄弟的欺辱之中,却从来不记恨他们,只有一片“傻亲傻亲”的纯孝之心。
舜母去世后,父亲“瞽叟”续弦了壬女。传说该女子作姑娘时就天生嫉妒,固执任性,人称任性之女,所以都叫她“壬女。”壬女老大难嫁,瞽叟眼瞎又亡妻,也属于家庭条件不好,于是俩人就成了亲。
瞽叟和壬女婚后一年,生了个儿子叫象;两年后又生了个女儿叫果攵手。从此,壬女只疼自己亲生的儿女,将小小的重华视为累赘,对他非打即骂。
邻居们看不过眼了,对重华的老爹瞽叟说:“你们对小重华太狠、下手太重,他也是你儿子,也是个小孩子呀!”重华的老爹瞽叟眼瞎心更瞎,听了此话后,反倒把重华狠狠揍了一顿,误怪他和别人乱传话。
小重华泪流满面,痛哭着对父母跪下,请罪说:“我应该上敬父母,下带好弟妹,是我没做好,又向外人诉说,就是错上加错了!”
邻里见重华这样“傻”,都好心的提醒他说:“你这个傻孩子!你是不是缺心眼啊?你家人对你都这样了,为啥还一心一意的护着他们呢?”重华回答说:“我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父母之恩,孝顺父母是我心里最高兴的事儿。”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大家都没了辙,但是打心眼里对他的品德心服口服,钦佩不已。从此,重华孝顺的美德就传开了,这年,舜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
二、要我命我不能给,但咱们永远是一家人。
舜在家里的生活环境,可以叫做“舜孝、父顽、母嚣、象傲”。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人串通一气,欲置舜于死地,好独霸家产,这事换了谁恐怕都会记恨到底,可是舜居然毫不计较。
这天,眼瞎心也瞎的老爹瞽叟,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等他上去后,老头儿却在下面故意放了一把火。舜急中生智,举着两只大大的斗笠,从房上跳下来,才算躲过一劫。
这几个人毒心已下,难以收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次,经过继母撺掇,心瞎的老爹瞽叟,和爆傲的小弟象合起伙来害他,让舜去掘井。舜把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就在上面填起了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
舜只是纯孝,岂是真傻啊。他早有警觉,提前在井壁旁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又躲过一劫。对这些事,舜丝毫不在意,一如既往,孝顺父母,友于兄弟。此种行为,真是非傻即圣啊。
三、被赶出家门后,德行仁义广布。
这种破事干多了之后,估计这家人也不再躲躲掩掩,舜在家里公开受虐待,多次被赶出家门。他只好筑棚而居,筑地烧陶,《史记》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
舜这个人既仁义又聪明,发明了不少日用品。他在历山耕种,与大家和睦相处,结交了好多朋友,他在哪里,哪里就人群聚集,人烟稠密。但是他无比思念父母,曾呆呆的遥望故乡的地方,写下一首《历山思亲操》:
“陟彼历山兮崔嵬(wéi),
有鸟翔兮高飞。
瞻彼鸠兮徘徊,
河水洋洋兮清泠。
深谷鸟鸣兮嘤嘤,
设罥(juàn)张罝(jū)兮思我父母力耕。
日与月兮往如驰,
父母远兮吾当安归?”
诗的大意是:
登上那巍峨高高的历山啊,鸟儿在空中自由的飞;看那鸟儿来去徘徊,听那洋洋作响的河流溪水;深谷的鸟儿嘤嘤鸣叫,我思念那辛苦耕种的爹娘弟妹;时间一去不复返啊,父母在远处,我又何时归?
四、机会也许是偶然的,但成功从来没有偶然。
尧帝渐渐的老去,想寻找接班人,但自己的儿子又实在不怎么样,根本不能考虑,于是他四处访贤,这一天在历山脚下,他看到一个三十左右的淳朴农民,驾着两头牛在犁田。
尧帝看到这个人手里拿了一个小木棍,犁辕上挂了个斗笠。耕牛走得慢了,他就用木棍敲打斗笠提醒。帝尧是谁啊,一眼认定此人定不一般!
尧上去问:“你这个汉子真怪。都说慢牛要用鞭打,你只敲斗笠干嘛?”
汉子答道:“牛每天辛苦努力的耕作,才换来五谷供我食用,我怎么忍心再鞭打它呢?所以,要是左边的牛走慢了,我就敲右边的斗笠,它以为我在打另外一只牛,就走快了。反过来也是这样。这样一来既耕好了地,又不用真的抽打牛。”
帝尧见此人宅心仁厚,对牛尚且慈悲为怀,如举政定会爱民如子。但尧帝心细,虽然眼光犀利,但还是广泛征求了许多人的意见。
在《史记·五帝本纪》计载到:“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由于“四岳咸荐”,尧就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除了继续考察舜的德行,还能辅弼舜。后来又让九个男士同舜共处,继续辅佐加考察。这就是历史上“舜发于畎亩之中”的故事。
五、“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关于帝尧的亲儿子丹朱,尧不让帝位给他却给了舜,这就是上古的“禅让制”。据史料记载,尧曾经说:“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所以“终不以天下治病而利一人”。这是伟大的尧帝的思想。
关于舜是大孝子的记录,《尚书》《孟子》《史记》都有描述。其中《孟子》中说:“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大孝就是我要一生一世孝顺自己的父母。到五十岁还孝顺父母,孟子只在舜的身上看到了。
关于这一段,南怀瑾在《孟子他说》中曾经点评说,一般的人,都是后来疼丈夫妻子、儿子女儿,而超过了父母,这是真话,到了五十岁还最孝敬父母的,虞舜是做到了的。历史上记录,舜当了帝王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孝顺父母。
《史记》也说:"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这也是国学思想伟大的传承。今记叙这一段,是对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的舜帝的一片尊敬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