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吗的句子
时间:2022-04-03 01:0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中科院物理所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带吗的句子
1. 关于带星字的诗句
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夜宿山寺》) 4.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5.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7.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 8.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古诗十九首》) 9.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古诗十九首》) 10.蚕娘吟弄满星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李贺《湘妃》) 11.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李贺《神弦》) 12.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赵嘏《长安秋望》) 13.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戴复古《月夜舟中》) 1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青玉案》) 15.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隋炀帝《春江花月夜》之一)。
2. 带一的诗句有哪些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李煜)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颦笑,一江明月一江秋。(苏轼)
一花一柳一渔矶, 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一禅寺, 一林黄叶一僧归。(何佩玉)
一去三十年
一日不思量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一朝春尽红颜老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一道残阳浦水中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片伤心画不成
一弦一柱思华年
一朝卧病无相识
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蓑烟雨任平生
3. 带“地”的句子有哪些
1、渐渐地忘记了时间,渐渐地习惯了陌生,渐渐地恋上孤独。
2、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3、深深的话要浅浅地说 ,长长的路要挥霍地走 。大大的世界要率真地感受 ,会痛的伤口要,轻轻地揉。
4、安静地优秀,悄无声息地坚强。
5、毫不狂妄地接受,毫不踌躇地放弃。
6、他很随意地说,我却认真地难过。
7、永远要像你不需要金钱那样地工作,永远要像你不曾被伤害过那样地爱,永远要像没有人在注视你那样地跳舞,永远要像在天堂那样地生活。
8、你不知羞耻地索取,毫无感激地接受。
9、青春就是用力地奔跑,然后华丽地跌倒。
10、我有着我的目的地,她有着她的目的地,我们在一起,谁都到达不了谁的目的地。
11、风还是一样地吹,花还是一样地开,太阳还是一样地升起,可是有些事情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12、我曾经默默无语地,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1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4、有的人拼命地玩王者,有的人努力地成为王者。
15、偶尔适度地放纵一下,是为了继续道貌岸然地生活。
4. 带“得”字的句子
他高兴得手舞足蹈。——他高兴。
太阳光把大地晒得热气腾腾的。——太阳光晒。
解放军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解放军打。
花儿红得好像燃烧的火。——花儿红。
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夜黑。
这片草原辽阔得一眼望不到边。——草原辽阔。
他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他激动。
改革开放好得很。——改革开放好。
赵本山把范伟说得找不到北了。——赵本山说。
老奶奶笑得直不起腰。——老奶奶笑。
5. 带中的诗句
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李白【塞下曲】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孟郊【游子吟】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白居易【忆江南】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王维【送别】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卢纶【塞下曲】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夜】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李贺【梦天】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由“是”与“不是”构成的句子,一定是相反的判断吗?
让我们先一起来看这个有趣的智力游戏。
老师为了测试甲、乙、丙、丁4名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拿了5顶式样相同的帽子给他们看,并强调说:“这里有两顶白帽,一 顶红帽,一顶黄帽,一顶蓝帽。”接着他让4人依序坐在4级台阶 上,然后叫他们闭上眼睛,又给每人戴上一顶帽子。最后,他让学生们睁开眼睛,并判断自己头上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
结果是出人意料的。虽说坐在后面的人看得见前面的人所戴帽子的颜色,但甲、乙、丙3人看了看并想了想,都摇头说猜不出来。
丁坐在最前面,他看不到别人的帽色,但此时却发话了, 说他已经猜到自己所戴的帽子颜色。丁是如何断定自己的帽色呢? 可能你已经猜出了游戏的谜底。其实丁的判断并不难,他是这样思考的:
“甲得天独厚坐得最高,能看到其余3人的帽子,他为什么说猜不出来呢? 肯定他看到了前面有人戴着白帽。因为假如前面的人都戴杂色帽的话,那么他就能猜出自己所戴的非白帽莫属了。再说乙,她可是个聪明人,甲的想法,她自然了如指掌。那么她为什么也说猜不到呢? 一定是她也看到了前面有人戴着白帽。不然的话,她就会从甲的态度和其他人的帽色,判断自己戴着白帽。最后说丙,她的智商绝不比乙低,可她为什么也说猜不到呢!理由只能是一个,就是她看到了我头上戴着白帽。”
就这样,丁从众人的否定中对自己的帽色作了肯定!
上面的游戏可以推广到多个人,但杂色帽要比人数少一,而白帽则至少两顶。推理的方法是一样的。只是无论结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思维都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律。
图源 pexls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呢?总的说有以下3条:
(1)同一律:即思维应自始至终保持统一。
(2)矛盾律:即思维中两个相反或不相容的判断不能都真。
(3)排中律:在思维过程中,对一个逻辑上的判断,要么肯定,要么否定,非假即真。以上3条规律,从不同角度对人类正确思维的一贯性、确定 性和无矛盾性提出要求。
要指出的是:有不少人以为,由“是”与“不是”构成的句子 一定是相反的判断。假如其中有一句是正确的,那么另一句就一定不正确。实际上这种看法未必都对。以下 的 “阿契贝难题”,可能会使你感到惊讶不已!
阿契贝喜欢研究形式逻辑,有一次他遇到下面的两句话:
“××是○○○”
“××不是○○○”
这两句中,每句前面的 “× × ”表示相同的词,后面的 “○○○”也表示相同的词。它们的区别仅在于中间的“是”与 “不是”。然而,两句却都是正确的!可能有些读者会感到不可思议,其实这是由于脑中过分萦绕着“A 不等于非 A”这类形式 逻辑观点的缘故。但是,如果两句话主语用词虽则相同而所代表的内容却不一样的话,那么即使表语一样,也未必会出现逻辑上的矛盾。例如:
“本句是六字句。”
“本句不是六字句。”
这就是阿契贝难题的一种解答。两句中,前一句与后一句的主语“本句”,其包含的内容是不相同的。
下面的故事将帮助你进一步熟悉逻辑思维的规律。
老虎占山为王,号令百兽。
一天,老虎肚子饿了,想变换花样搞点动物吃吃。于是招来梅花鹿、狐狸、兔子和猴子,要大家说说它嘴里的气味,以考察它们的忠诚。
梅花鹿首先被指定回答,它据实禀报,说老虎口臭很重,结果以“诽谤”罪名被杀。狐狸见势不妙,立即溜须拍马。不料老虎却不买这个账。狐狸也被杀了。兔子胆战心惊,两眼出血。它吸取前车之鉴,诚惶诚恐地禀报:“陛下之口很难说是臭还是不臭。”老虎听了,勃然大怒,说是决不允许骑墙折中者留存世间!最后轮到猴子,猴子挠了挠后脑,毕恭毕敬地走到老虎面前说:“大王,我最近有点感冒,鼻子不通,如能让我回去休养几天,等鼻子通了,我就能准确说出大王嘴里的气味。”老虎词穷,只好放走猴子。猴子自然乘机逃之夭夭。
故事到此为止,请读者用逻辑观点分析一下,为什么梅花鹿、狐狸和兔子都没能逃脱厄运,而唯独猴子能转危为安? 猴子的话有没有违背排中律?
图源 网络
有时人们从一些貌似正确可以接受的约定出发,经过简明而正确的推理,竟然会得出自相矛盾的结论。这样的议论称为悖论。“悖”就是混乱、冲突的意思。例如给定一个命题A,同时会有:
A→B
A→B'
这里B 与B’ 同时为真,这是违背逻辑规律的。
悖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某图书馆为了方便读者,将本馆藏书每册一号,编成一本“目录”。现在问:这本“目录”本 身是否编入目录中? 这样的问题可能会很使你为难。
古希腊是一个充满神话的国家。有这么一个传说:一条鳄鱼从一位母亲手里抢走了一个小孩。鳄鱼想吃掉这个小孩,又希望名正言顺,于是自作聪明地对这位母亲说:
“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孩子? 如果你答对了这个问题,我将把孩子不加伤害地还给你。”
这位母亲思虑片刻回答道:“你要吃掉我的孩子的。”
这一来,贪婪的鳄鱼遇到了难题:说孩子母亲回答的不对吧,那么我就可以吃掉她的孩子,但她明明说我要吃掉她的孩子,这岂不又成对的了吗? 如果说她的回答是对的,这就是说我要吃掉她的孩子,但我又必须把孩子不加伤害地还她! 天哪! 这该怎么办?!
笨拙的鳄鱼给弄懵了,为了假惺惺表示尊重诺言,只好把孩子还给了这位机智的母亲。
悖论源于相当久远的年代。著名的“说谎者”悖论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大意是:克利特岛上的E先生说:“克利特岛上的人是说谎者。”无论怎样理解都将出现矛盾。
在近代数学中最有影响的是所谓“罗素悖论”。1902年,英国数学家贝特朗·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针对集合论初创时期基础理论不够完善,提出以下著名的问题:
“把所有集合分为两类,第一类中的集合以其自身为元素, 第二类中的集合不以其自身为元素。假令第一类集合所组成的 集合为P,第二类集合所组成的集合为Q,于是有
P={A|A∈A}
Q={A|A∉A}
问:集合Q是属于第一类集合P呢?还是属于第二类集合Q?”
从逻辑上讲,这个问题的回答只能是“Q∈P”或“Q∈Q” 两种,二者必居其一。然而无论哪种回答都会引申相反的结论。
罗素
悖论的产生,在逻辑上违背了人类正确思维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对素以严谨著称的数学,悖论自然不能永久允许。但它却可以促使数学家们去进行严肃的思考,并寻找导致悖论的原因,从而创造出一个至少在逻辑上完美协调、无懈可击的科学理论。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来源:原点阅读
编辑:Paarthurn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