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鸡年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2-04-03 04:4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中国之声 | 评论: 次 | 点击:

关于鸡年的名言警句

1. 迎鸡年诗词名句

关于生肖鸡的诗句

1. 羁旅行 (张籍)

晨鸡喔喔茅屋傍,行人起扫车上霜。

2. 致酒行 (李贺)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3. 恼公 (李贺)

鸡唱星悬柳,鸦啼露滴桐。曲池眠乳鸭,小阁睡娃僮。

4. 永嘉行 (张籍)

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

5. 早度蒲津关 (李隆基)

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

6. 思君恩 (王涯)

鸡鸣天汉晓,莺语禁林春。谁入巫山梦,唯应洛水神。

7.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崔日用)

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

8.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 (李白)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9. 天马歌 (李白)

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

10. 鸣皋歌,送岑征君 (李白)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11. 东山吟 (李白)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12. 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13. 自昌谷到洛后门 (李贺)

石涧涷波声,鸡叫清寒晨。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

14. 结客少年场行 (卢照邻)

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

15. 山庄休沐 (卢照邻)

亭幽闻唳鹤,窗晓听鸣鸡。

2. 鸡年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诗经·君子于役》 鸾凤食粒于庭,则受辱于鸡鹜也。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唐代诗人 郑谷 《鹧鸪》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唐代诗人 王维 《桃源行》 金距花冠傍舍栖,清晨相叫一声齐。

唐代诗人 汪遵 《鸡鸣》 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唐末诗人 崔道融 《鸡》 深葭绕涧牛散卧,积麦满场鸡乱飞。

北宋画家、诗人 文同 《晚至村家》 月影渐收天半晓,两山相对竹鸡啼。 宋代诗人 戴昺 《天台道上早行》 黄鸡紫蟹堪携酒,红树青山好放船。

明末清初诗人 吴伟业 《追叙旧约》 天鸡大叫海水动,海中涌出金盘圆。 清初诗人 梁佩兰 《惠州王紫诠太守筑罗浮子日亭落成作歌寄之》 金蚕无吐丝之实,瓦鸡乏司晨之用。

南北朝时期梁皇帝 萧绎 《金楼子·终制篇》 头上红冠不用戴,满身雪白走将来。 唐伯虎,明代画家,文学家 唐寅 《画鸡》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唐伯虎,明代画家,文学家 唐寅 《画鸡》 龙卷鱼虾并雨落,人随鸡犬上墙眠。 北宋文学家 苏轼 《连雨江涨二首》 公鸡只能站在它自己的粪堆上逞能。

古罗马哲学家 塞内加 雇用仆人和养鸡都不应该超过一年。 英国历史学家 托·富勒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

唐朝诗人 李贺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一只鸡蛋可以画无数次,一场爱情能吗? 意大利艺术家 达·芬奇 没本钱就别想动——偷鸡也要一把米啊! 台湾作家,评论家 李敖 证实鸡蛋是否变味了,大可不必把它吃完。

佚名。

3. 鸡年名句请解释

鸡年说“吉” 公元2005年,按照干支的算法,是我国农历的乙酉年。

十二属相以酉为鸡,也就是鸡年。换句话说,2005年所出生的孩子都属鸡。

十二属相也称十二生肖。它的出现较早,是古时的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以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已见于汉代王充的《论衡》。

历来把它当作推算星命的依据,实际上是一种标志和符号。有了这符号,每个人可牢记自己的生年,是非常方便的。

鸡在动物学上属于鸟纲雉科。喙短而锐,有冠与肉髯,两翼不发达,但脚趾健壮。

公鸡善啼,羽毛美艳,脚掌有距,生性好斗,母鸡产蛋,年产近百个至二三百个不等。 鸡的寿命约20年。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人们已将鸡驯养起来,使之成为可供蛋用和肉用的家禽。汉代人编字典,《说文解字》解释鸡为“知时畜也”。

既说明了鸡是家禽,又强调了它的报时作用。20世纪50年代河北望都出土了一座汉墓,壁画中画着不少祥禽瑞兽,其中就有鸡,题榜曰:“鸡候夜,不失更,信也。

”古人有所谓“鸡鸣而起”、“鸡鸣盥漱”、“鸡鸣而食”、“鸡鸣而驾(乘车)”、“鸡鸣思贤”、“鸡鸣结带正衣裳”者,都是因为鸡能报时守信,就像今天的钟表一样。只是在《释名》中提到了“韩羊、韩兔、韩鸡,本法韩国所为也。”

这是谈其肉食。鸡在古代也用于占卜;公鸡好斗,还用公鸡作为娱乐和赌博的“斗鸡”。

古人重“吉”,也是先找到了鸡的形象,以鸡来谐音“吉”,视鸡为祥禽。所谓鸡有“五德”,其典故便出于汉代韩婴的《韩诗外传》(卷二),是借田饶之口所作的一个比喻。

韩婴说:“田饶事鲁哀公而不见察,谓哀公曰:‘臣将去君,黄鹄举矣。’哀公曰:‘何谓也?’田饶曰:‘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

鸡虽有此五德,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则以其所从来者近也。夫黄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鳖,啄君黍粱,无此五德者,君独贵之者何也?以其所从来者远也。

故臣将去君,黄鹄举矣。’哀公曰:‘止!五将书子之言也。

’田饶曰:‘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阴其树者,不折其枝。

有臣不用,何书其言为?’遂去之燕。燕立以为相。

三年,燕政太平,国无盗贼。哀公喟然太息,为之辟寝三月,减捐上服。

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何可复得?’”这是个很有教益的故事。田饶的善辨和能干,哀公的失误和后悔,以及韩婴讲此故事的用心,都处理得非常恰当。

忽略身边的人才,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是常常会遇到的。在这个有益的故事中,也留下了鸡有“五德”的美谈,以致成为吉祥图取材的依据。

在我国的造型艺术中,以鸡作为题材,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湖北天门石家河出土的大量陶塑动物中便有鸡。

以后断断续续,虽然在绘画、雕刻、工艺等作品上动物纹很多,但由于夸张变形,大都以“鸟纹”统称,许多形象似是而非,却不能确认为鸡。 李白诗曰:“楚人不识凤,高价求山鸡。”

战国时的尹文子,也讲过楚人以为山鸡是凤凰,高价买山鸡的故事。只是到了汉代,在造型艺术中明确像鸡的才多起来。

以后用鸡作为装饰者当然更多。明清两代的民间艺术蓬勃发展,尤其是木版年画和剪纸的形式,成为下层劳动者所喜闻乐见的艺术。

由于鸡与“吉”的谐音,鸡又是广大农村最普遍的家禽,因此,人们为了讨个吉利,表现鸡的题材很多,成了一个好兆头。 正逢鸡年,祝愿鸡年大吉,人人祥和如意。

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发明了造纸,以后又发明了雕版印刷;木版画已有1200年的历史。民间木版年画起于宋代,成为我国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曾风行近千年,只是在近代印刷术兴起之后才衰退,但是它的艺术成就已渗透在历史之中,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4. 关于春节的名人名言15句简短

歇后语:

年三十晚上打兔子——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

孩子们过年——常盼那一天

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端午节拜年——不是时候

电话拜年——两头方便

大年午夜的鞭炮——天花乱坠

大年初一打灯笼——年年如此

大年三十看黄历——没有日子了

床底下拜年——伸不直腰

拜年不磕头——干什么来了

拜年的话——好听

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过年的猪——活不久,活不长

过年了,拆红包——开封

过年敲锅盖——穷得叮当响

过年吃豆渣——穷极了

诗句:

1、四序开新律,三阳应庆生。

2、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

3、客岁腊容随日换,新年春色逐风来。

4、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5、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

7、便将凤历从头数,日日持杯访醉乡。——瞿佑

8、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9、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10、玉宇无尘千顷碧,银花有焰万家春。

11、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

12、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昼。

(名言不一定是名人说的,古代民间的歇后语,俗语也是哦~)

望采纳,谢谢!

关于鸡年的名言警句

翻开属于你的鸡年日历!

辞旧迎新,爆竹声中一岁除!大年初一,打开新的日历书,我们的生活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新的一年,新的一天,时间总是这样随着那些“老黄历”悄然消逝。

据史料记载,大约在1100年前唐顺宗永贞元年,皇宫中已经在使用日历了。最火的时候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80 年代以前,日历仅供少数人使用,80年代开始,成为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日用品、必需品。

翻开属于你的鸡年日历!

黯然退场的老黄历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挂着的日历吗?每天一撕,从厚到薄,翻到底了,一年也就到了尽头。日历上勾画着亲人的生日,记录着当天的故事,记录着我们平凡而充实的生活,每过一天,就把日历翻过一页,给平凡的日子一个仪式感。

翻开属于你的鸡年日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手机代替了日历,老黄历还真的成了老黄历,散发着油墨味纸张单薄、价格低廉的纸质日历逐渐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文化内涵的追求,文艺日历掀起了现象级消费热潮,那些设计装帧精美、主题内容丰富的日历书,满足、贴合了当下消费者的需求。

尤其在2016年,各色文化日历的热销,让纸质日历这个原本已淡出人们视野的物件,大有再度流行之势。

老黄历换新衣,大家都在买!

近年来,制作精良、内容考究、文化气韵浓郁的文化日历,尽管价格不菲,但在线上线下的销售情况都甚是抢眼。

今年,在网上热销的2017年文化创意日历品种多达几十种,有的像一本厚厚的书,需要一页一页地翻,在指尖的滑动中感受岁月的流逝。有的则是在日历由胖变瘦的变化中体会时间的紧迫。

翻开属于你的鸡年日历!

*有走古韵风的:如《红楼梦日历》、《唐诗之美日历》、《汉字之美日历》;

*有走科普风的:如《物种日历》、《月相历》;

*有走情怀风的:如《联邦走马文艺日历》、《亲爱的日历》、《一本ONE历》、《豆瓣电影生活日历》;

*有历史有故事的:《故宫日历》、《红楼梦日历》、《传家日历》、《每日读诗日历》、《月相日历》……

各类主题的网红日历书

*《故宫日历》诞生于1933年,距今已经有85年的历史。从1933年到1937年,《故宫日历》共出版了5册,每年一册。1937年,《故宫日历》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版,2010年,被遗忘经久的《故宫日历》重新出版。

翻开属于你的鸡年日历!

在2017年鸡年《故宫日历》里,可以看到南朝的鸡头壶,唐代的绿釉生肖鸡俑,康熙年间的五彩雉鸡牡丹纹瓶,以及徐悲鸿画的《竹鸡轴》。不得不说有很大的收藏价值,被网友们称为“红砖头”。

《故宫日历》的火爆带动了文化日历的出版潮。有中华书局、人民美术出版社等老牌出版机构,也有单向空间、果壳网等“新秀”。文化日历的流行,或与怀旧情愫有关,但遵循的并非“时尚是个轮回”这个简单的逻辑,而是源于新创意、新思路所赋予的生命力。这些日历不单有纸质版,有了文化属性,同时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推广,有的还开发了APP,每天还会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电子日历。

*另外一本叫做《传家日历》的日历特别火,被称为日历界的“网红”。 它不仅有日历功能,还将中国24节气、老手艺、老工艺、各种传统节日、养生之道,通过380多张原创手绘插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充满了浓浓的中国风。创作团队说,这本日历的每一页都是由出品方根据《传家日历》每一天的内容,投入30人、300多天的时间创作出来的,为大家演绎每天不重样的传家生活。具有浓厚的文化艺术内涵。

翻开属于你的鸡年日历!

*《每日读诗日历》,每天一首从汉魏到清的数百首古诗词中精选。诗词的出处、文中背景、文化艺术内涵都加以注释,成为父母送给孩子首选的新年礼物。

*《西洋镜日历》是一部历史类主题日历。精选“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主题版画、老照片,呈现“历史上的今天”。据了解这本日历在编排上以“历史上的今天”为主线,此外每月穿插一个主题展示,所选图片主要来自赵省伟近年来所藏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报纸、版画和老照片。

翻开属于你的鸡年日历!

*最有“新意”的恐怕要数《单向历》了。每日一撕,撕的可是来自村上春树、伍迪·艾伦等文艺偶像的格言,于是“让每一天都不再平庸”。今年还特别加入了增强现实的AR增强现实技术,下载单向历APP后,扫描当天日历上的码就可以看一小段短视频。

翻开属于你的鸡年日历!

*商务印书馆发布国内首套生肖日历,《锦鸡吉祥》报晓中国新年

翻开属于你的鸡年日历!

生肖日历之2017锦鸡吉祥

小小日历书缘何抓住了我们的“眼球”

“日历书”其实就是以日历的形式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其兼具了帮助老百姓居家“看日子”和普及知识、弘扬文化两种功能。

翻开属于你的鸡年日历!

*迎合当下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精品日历的需求增加。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家里的书桌上、茶几上摆上一份飘着油墨清香、包涵文化韵味的“日历书”,普及传统文化;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人群,尤其是年轻人这一消费群体,进行了深度的内容挖掘和主题定制。

翻开属于你的鸡年日历!

*紧跟时代潮流

日历书“抓得住眼球”,普遍“颜值高”,迎合了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心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给人轻松活泼的愉悦,却不失文化的内涵,并巧妙地贴合了现在碎片化的学习和阅读习惯。

人们热衷于文化日历书,它是一种格调情趣,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每天翻开新的一页”的仪式感,随着中国消费升级的深入,尤其是精神消费市场的壮大,文化周边产品市场或许距离爆发已经不远。

文创类产品的发展缩影—文化日历

其实一个物件“老”或“不老”,与这个物件的历史渊源并无直接关联,更多还是源于这个物件能否融入人们的当下生活。这就需要文化与创意的结合发展。

一本小小的日历也可以折射出社会生活的百态。人们缺的不是日历,而是文化。有一则文化日历的广告这样说:“如果你没有时间阅读一本完整的书,那不妨利用碎片时间,每天花5分钟看看日历,用365天来熟悉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每天瞥一眼文化日历,人们多数时候或许并不是为了查找今天是何月何日,而是借此放松身心,感受一丝自在与闲适。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日历的实用价值已经微乎其微,而是具有鲜明特性的文创产品。

翻开属于你的鸡年日历!

2017年,我国将全面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允许文创产品收入纳入预算统一管理、鼓励社会力量与文博单位深度合作等一系列“政策红包”,力争调动文博单位、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文化消费。开发兼具艺术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文化创意系列产品,打造文化创意品牌。

浙江纺织服装学院艺术工学研究所副所长毛明认为,

“随着近年经济水平的提升,文创产业已经越来越为大家所熟悉,更多的人愿意去接受有故事有背景的产品,这已经是一种消费的形式了。“在国外,文创产业已经成为很多人创业的选择。我们国家也有更多的人愿意为文化的价值买单,所以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必然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大家也愿意培养消费文创类产品的习惯。”

编辑:武司宇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