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谦虚的名言(老子告诉我们问要虚心请教的名言是)

时间:2022-04-03 07:1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快乐的渔夫子 | 评论: 次 | 点击:

老子谦虚的名言(老子告诉我们问要虚心请教的名言是)

1.老子告诉我们问要虚心请教的名言是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知识渊博,并非生而知之,正如他自己所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根本在于他勤学好问,虚心求索。他长途跋涉向老子请教,就是突出的一例。

2.体现谦虚的名句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王守仁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冯梦龙 气吞万里的海洋,何等浩潮壮阔!但它总是那么谦虚,始终把自己放得很低,因而能容纳百川的水流,吸收地球的雪雨。——中国锦言 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

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 真诚是玻璃,谨慎是钻石。

——中国锦言 谦逊是藏于上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苏格拉底以谦接物者强,以善自卫者良。

——林逋 为而不矜,作而不恃。——皮日休 谦虚温谨,不以才地矜物。

——房玄龄 谨慎即良师——格罗汉 谦,美德也,过谦者多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或藏奸。——徐学谟 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朱熹 君子戒自欺,求自谦。——海瑞 在顺境中要节制,在逆境中要谨慎。

——佩里安德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 固然我有某些优点,而我自己最重视的优点,却是我的谦虚。——孟德斯鸠 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

——申涵光 谦逊是反省的最高贵的收获,它建立起对抗骄傲的防线。——温刹斯基 聪明人是不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

——塞万提斯 谦让是身体的良心。——巴尔扎克 强辩者饰非,谦恭者无争。

——林逋 谨慎和自制是智慧的源泉。——罗·彭斯 图大者,当谨于微。

——吕近溪 浅薄无能的人,比谁都自高自大。——谚语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地道谢,浮夸的蝴蝶却是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易·谦》 三思而后行。

——《论语·公治长》。

3.老子的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1.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5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

4.孔子关于“谦虚的名言”有哪些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解读:对一件事确实是知道的,就说是知道;确实不知道的,就说明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

引申为:虚心是知识的向导。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解读:看到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就要向他们看齐,努力做到和他们一样好,看到品德不好的人,应当检查自己的言行有没有和他相同的地方,警惕自己再不要犯同样的过错。

引申为:为人一定要懂得取长补短。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

解读:几个人在一起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引申为:要向所有的人学习,因为人都有可取之处。

4、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解读:天性聪敏的人大多不爱学习,地位高的人又多以下问为耻。孔圉能够谥为文,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引申为:要向所有的人学习,不要在意别人的地位高低。

5、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解读: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人,我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追求的人。”

引申为:孔子否认了自己是天才,并且总结出好古、勤学是他成功的两条经验:以古代文化为主要的学习内容,通过勤奋学习获得知识。

5.a谦虚的格言

——雨果 切忌浮夸铺张。

——方孝孺 满盈者。历览古今多少事;骄慢倨傲,与之斗争,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蓓蕾,满盈身必灾,羞而辱之九牛一毫莫自夸,是一切道德之母,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鲁迅 劳谦虚己。——列夫·托尔斯泰 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成由谦逊败由奢,骄傲自满必翻车,欲见威于敌者,这就是谦逊,它还会探出头来,随你如何把它改头换面。

——培根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莎士比亚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与其说得过分!慎之,不损何为。——陈毅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矜民人之众。

——魏相 放荡功不遂,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则附之者众。——王阳明 不骄方能师人之长。

——孟德斯鸠 一种美德的幼芽。——加尔多斯 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都愿意放弃,扑而灭之,只是一“傲”字。

——谭嗣同 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慎之。——富兰克林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显示自己。

——葛洪 恃国家之大,则去之者多!——朱舜水 人生大病。——申居郧 盛满易为灾,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这是最宝贵的美德,谦冲恒受福。

——斯宾塞 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不如说得不全,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张廷玉 一个骄傲的人,使之败阵,而自成其学。

——张咏 虚已者进德之基。——奥斯特洛夫斯基 国民的感情中最难克服的要数骄傲了;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谓之骄兵。

6.体现谦虚的名句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王守仁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冯梦龙气吞万里的海洋,何等浩潮壮阔!但它总是那么谦虚,始终把自己放得很低,因而能容纳百川的水流,吸收地球的雪雨。——中国锦言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

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真诚是玻璃,谨慎是钻石。

——中国锦言谦逊是藏于上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苏格拉底以谦接物者强,以善自卫者良。

——林逋为而不矜,作而不恃。——皮日休谦虚温谨,不以才地矜物。

——房玄龄谨慎即良师——格罗汉谦,美德也,过谦者多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或藏奸。——徐学谟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朱熹君子戒自欺,求自谦。——海瑞在顺境中要节制,在逆境中要谨慎。

——佩里安德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固然我有某些优点,而我自己最重视的优点,却是我的谦虚。——孟德斯鸠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

——申涵光谦逊是反省的最高贵的收获,它建立起对抗骄傲的防线。——温刹斯基聪明人是不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

——塞万提斯谦让是身体的良心。——巴尔扎克强辩者饰非,谦恭者无争。

——林逋 谨慎和自制是智慧的源泉。——罗·彭斯图大者,当谨于微。

——吕近溪 浅薄无能的人,比谁都自高自大。——谚语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地道谢,浮夸的蝴蝶却是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易·谦》 三思而后行。

——《论语·公治长》。

老子谦虚的名言

国学:道德经:第九章

2022年3月19日:陈琦南

国学:道德经:第九章

老孑:中国哲学开山之祖

⋯⋯⋯世界道德文化之父

一,今帛文:

持而盈之,不若其己。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盈室,莫之能守。

贵富而骄,自遗咎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二,求真校勘:

通行本将㨁改为持,合理

。不若改为不如。

盈室改为满堂。

功遂身退中加名遂:似不妥当。另去掉也字!

三,章旨:

老子教导王公大臣:

物满必自溢,利劍不长保

。贪婪必失去,贵富骄必败。老子以此提醒人们:功成不贪名利,才是人法天地之道,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贪求金玉满堂

,最终财失屋空。贪婪,富贵又骄横不可一世之人,最终给自己留下身败名裂之祸。所以功遂身退,不求名利,不求貴富之君臣,为而不争,才是道德高尚之人。

后人根据老子教导:创造出:"满招损 ,谦受益。""滿而不止则溢,盈而不持则倾"。"恶贯满盈,天道必诛"。等警世名言!老子道德哲学思想就是要人们:聪明之人要谦虚,有功之人要谦卑,功高之人要谦让,勇猛之人要谨慎。这也是老子提出的功遂身退的金玉良言

,深化了第二章的: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才能: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四,章解:

事物发展到盈满状态,不如让其停止。

錘打成鋒利的刀劍,何能长久保持。

追求金玉满堂,无人能永久守住。

富贵贪欲,又骄横不可一世,最终给自己留下灾难

。所以,在功成后不追遂名利,谦退不争,才符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大道规律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