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名言警句俭以养德

时间:2022-04-03 07:3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夏都西宁 | 评论: 次 | 点击:

诸葛亮名言警句俭以养德

1. 诸葛亮名言名句

经典的诸葛亮名言名句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志当存高远。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6、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7、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8、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9、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10、远虑者安,无虑者危。

11、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1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13、防奸以政,去奢以俭。

14、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15、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16、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17、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18、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9、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其之事而观其性。

20、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

21、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22、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23、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24、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5、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2. 诸葛亮的那句名言与夫君子之行,静以俢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题目是后人加的. Ⅰ原文及译文,注释,鉴赏提示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

3. 诸葛亮为官说过的名言警句

诸葛亮

名言警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全文翻译

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要知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不立志就难以学有所成。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间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败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有益于社会而为社会所用,只有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反悔也来不及了。

4. 诸葛亮名言名句大全

┃阿佩丶CA :你好。

诸葛亮名言名句:

1、志当存高远。

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3、有文事必有武备。

4、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5、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6、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7、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8、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9、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10、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11、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3、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14、劝农业,无夺其时。

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7、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18、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19、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20、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2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2、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2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6、非宁静无以成学。

27、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28、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29、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30、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3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清廉家风 | 诸葛亮: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清廉家风

诸葛亮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清廉家风 | 诸葛亮: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清廉家风 | 诸葛亮: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清廉家风 | 诸葛亮: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三国演义》里神机妙算

清廉家风 | 诸葛亮: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图1:诸葛亮像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诸葛亮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其“空城计”的故事广为流传,被世人誉为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为官十分清廉,从不以权谋私,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身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他去世的时候,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内无余帛,外无赢财”。

清廉家风 | 诸葛亮: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图2:《诫子书》

诸葛亮的教子智慧也很值得学习,最为著名的是《诫子书》。《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特复何及!”

清廉家风 | 诸葛亮: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图3:诸葛亮画像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中年得子,他病故时,儿子只有8岁,《诫子书》中说的这些话,他还不能完全理解,但《诫子书》寄托了父亲对幼子的殷殷希望,教导儿子一生要恪守平静、节俭的品德、不断修身立志。家书的内容很短,只有86个字,却讲出了治学做人、敬业、修身养性的道理。

清廉家风 | 诸葛亮: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图4:诸葛亮名言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就是诸葛亮希望子孙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家风。

清廉家风 | 诸葛亮: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来源:综合整理自网络

监制:高照华

责编:刘幸海

编辑:冯丽晨、朱伟林

清廉家风 | 诸葛亮: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