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赞美袜子唯美句子
时间:2022-04-03 17:3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郭一BUAA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经典赞美袜子唯美句子
1. 形容袜子的句子有哪些
1. 爱情就像一双袜子,越是瞧起来不顺眼的袜子,越有可能永远陪在你身边,越是爱好的美丽袜子经常会少一只。
2. 孝心,也许是一双袜子,或是一双摆放整齐的拖鞋,或是一个吻,或是一个微笑,或许是一桌为父母烧的菜,或是下雨时及时来到的那把伞,甚至可以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温馨的祝福。
3. 她把我的鞋子与袜子轻轻的脱掉,只见老师的手上长满了老茧,又在这冬天变得红红的,还有许多皮似乎将要裂开似的。
4. 好不容易才挨到鸡啼破晓时分,匆匆换上新衣新鞋新袜子,便兴致勃勃地向老一辈讨红包,那该是孩童时代最欢乐的时刻了。
5. 在动物园里,我最喜欢小猫。我家里也养着一只猫。头的毛色黑白相间,周身全是花色,只有脚是白色的,像是穿着一双洁白的袜子,漂亮极了。
6. 这时候,一个高个子青年人匆匆忙忙地朝了钢口跑去。他头上戴着鸭舌帽,鸭舌前吊着一副蓝色的眼镜,满脸通红,流着汗水,脚穿帆布袜子和厚鞋,手上戴着帆布手套。
7. 她最多只有七八岁,穿着肮脏的破衣烂衫;她的一双小脚,没有穿袜子,穿在一双破鞋里。
8. 圣诞老人是节日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9. 圣诞老人扔掉驯鹿和雪橇坐上了直升机,我问他咋改交通工具了?他愤然道:这叫臭气熏天呀!告诉看信息的这小子,再不洗袜子我不下来了。
10. 选恋人就像在挑选一双袜子,不管花色有多漂亮,还是要看材质是否舒适,穿在脚上是否温暖。
11. 你给缝的袜子,补丁我一直留着;你给做的饭菜,味道我一直品着。
12. 好不容易才挨到鸡啼破晓时分,匆匆换上新衣新鞋新袜子,便兴致勃勃地向老一辈讨红包,那该是孩童时代最欢乐的时刻了。
13. 衣服,鞋子,袜子,毛巾,牙刷,发型,手机,房子,车子,都可以换新。但是亲情,友情,爱情。绝对不能换。
14. 据说平安夜的晚上,圣诞节老公公会驾着驯鹿雪橇满载着礼物准备送点这一年来表现很好的小朋友,他会悄悄地从烟囱爬进屋内,礼物塞在挂在床头的袜子里。
15. 看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要看它的公共厕所;看男人的品味,要看他的袜子;看女人是否养尊处优,要看她的手。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身边好友。
“凌波小袜”、“金莲凤头”:《闲情偶寄》中的女子鞋袜之美
在中国古代,男子们对女子的一双小脚有着独特的审美偏好。比如大诗人李白就写过“一双金齿履,两足白如霜”的诗句,描写的就是一位女子白如霜雪的双足。大才子唐伯虎曾作《咏纤足俳歌》,赞美女子姣小可爱的双脚是“第一娇娃,金莲最佳,看凤头一对堪夸”。由于女子双足不常展露外人,所以包裹装饰双足的鞋袜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味。许多文人墨客都对女子的鞋袜有着饶有趣味的观察与描写。比如曹植的《洛神赋》中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陶渊明在抒情杰作《闲情赋》中有诗句“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杜牧曾写“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苏东坡《菩萨蛮》中有“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临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等等诗句,可谓丰富多彩,不一而足。
故宫博物院藏品 红色缎绣花卉高底鞋
除了实用与审美功用,女子的鞋袜也有独特的文化意味和隐秘的性意味。陶渊明的《闲情赋》表达的是对一位美女的爱慕和追求之情,为了亲近这位女子,诗人“愿在衣而为领”,“愿在裳而为带”,“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意思就是愿意成为美人的衣领、腰带,甚至成为她脚上的鞋袜,能整日随其纤纤秀足以四处遍行。 这是诗人幻想的各种与美女接近的方式。由于写到女子的双足是相对隐秘的部位,萧统从风教的角度批评其为“荡逸言辞”,就是批评其心理描写中所包含有明显的性爱意味。
故宫博物院藏品 蓝色暗花缎拉锁绣荷花山水纹绵袜
李渔非常注重生活艺术之美,所以,对女子的鞋袜之审美,他在《鞋袜》篇展开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李渔发现,无论男女,脚上所穿之物都被称为“鞋”,而男女用来装饰双足的衣物则有不同的名字:“男子饰足之衣,俗名为袜,女子独易其名曰 ‘褶’,其实褶即袜也。”也就是说,男子的袜子称为袜子,女子的袜子则称为“褶”。女子的袜子也有极为雅致的别名,有人就形容女子的袜子为“凌波小袜”,如清代的刘廷玑《在园杂志》卷四记载:“旧时妇人皆穿袜,即窅娘亦著素袜而舞,袜制与男子相同,有底,但瘦小耳。自缠足后,……易以无底直桶名曰褶衣,亦曰凌波小袜,以罩其上。”其中所提到的窅娘,有一个著名的缠足起舞的故事。窅娘是南唐李后主的宫嫔,姿容娇丽,又擅长舞蹈。李后主曾经搭建了一处金莲台,窅娘以白帛将双足缠成新月状,在金莲中舞蹈,“回旋有凌云之态”。众人被她的曼妙舞姿和一双纤巧精致的小脚所迷倒,都纷纷效仿缠足。元陶宗仪《辍耕录.缠足》中也有记载:“李后主宫嫔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细带缨络,莲中作品色瑞莲,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
故宫博物院藏品 月白色缎绣花卉料石花盆底鞋
既然鞋袜对于女子有如此重要的妆饰作用,那么鞋袜的选择就非常重要。李渔在文中写道:“袜色尚白,尚浅红;鞋色尚深红,今复尚青,可谓制之尽美者矣。”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喜欢白色和浅红色的袜子,喜欢深红的鞋子,到李渔当时又喜欢青色(一说黑色)的鞋,可是说是制作的极为精美了。除了鞋子自身制作精良,鞋子的功用也非常完善:“鞋用高底,使小者愈小,瘦者越瘦”,就是说把鞋子制作为高底,女子穿上后使脚小的显得更小,脚瘦的显得更瘦。由于这种鞋子的修饰脚型的作用,使得大脚胖脚的女子也争相仿效,即“足之大者,往往以此藏拙”,就是说有些大脚女子通过穿高底鞋来掩饰自己的大脚,这样不仅“埋没作者一段初心”,而且“止供丑妇效颦,非为佳人助力”。不仅李渔注意到普遍穿这种鞋子所带来的弊端,许多小脚女子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为了矫正这种不正之风,“窄小金莲,皆用平底,使与伪造者有别”,就是说小脚女子不再穿高底鞋显得自己脚愈加姣小,而是故意穿上平底鞋,这样就和那些穿高底鞋以假冒、仿作小脚的大脚女子区分开了。但是这样以来,反而却让人人都想穿高底鞋了,因为“有之则大者亦小,无之则小者亦大”,意思说有了高底鞋,大脚也是小脚,没有高底鞋,小脚也变成了大脚。比如说,“三寸无底之足,与四五寸有底之鞋同立一处,反觉四五寸之小,而三寸之大者,以有底则指尖向下,而秃者疑尖,无底则玉笋朝天,而尖者似秃故也。”如果把一对穿着平底鞋的三寸小脚和穿着高底鞋的五寸大脚放在一起比较,反倒会觉得四五寸的脚很小,而觉得三寸的脚很大。这是因为穿高底鞋的话,脚趾朝下,很宽的脚会因此显得尖且瘦。相反,如果穿平底鞋,脚趾不朝下反而朝天,就会让小脚看起来很宽大。这在女子之足尚小尚巧的时风之下,难怪人人都爱穿高底鞋了。
女子鞋袜的选择体现了世人对女子双足的形状与审美的偏好。正如唐寅的那首《咏纤足俳歌》所言:“第一娇娃,金莲最佳,看凤头一对堪夸。”文人笔下,女子双足多被称为“金莲”、“凤头”,以此显示称赞其姣小可爱。但李渔对诸如此类的夸赞并不以为然。
故宫博物院藏品 雪青色缎绣竹蝶纹花盆底鞋
首先,他认为“金莲”之义不可解也,意思是用“金莲”来形容女子双足之美,这让人无法理解。“足者,形之最小者也;莲者,花之最大者也;而名妇人之足者,必曰“金莲”,名最小之足者,则曰“三寸金莲”。使妇人之足,果如莲瓣之为形,则其阔而大也,尚可言乎?极小极窄之莲瓣,岂止三寸而已乎?此“金莲”之义之不可解也。” 他认为,女人的双脚是身形中最小的一部分,而莲花是花中最大的一种。人们称女子的脚为金莲,称小脚为三寸金莲,如果女子的脚真的像花瓣宽大的莲花一样,那还值得一提吗?
其次,李渔认为此“凤头”之义不可解,意思是用“凤头”来称呼女子的鞋子让人无法理解。“试思凤之为物,止能小于大鹏;方之众鸟,不几洋洋乎大观也哉?以之名鞋,虽曰赞美之词,实类讥讽之迹。如曰“凤头”二字,但肖其形,凤之头锐而身大,是以得名;然则众鸟之头,尽有锐于凤者,何故不以之命名,而独有取于凤?且凤较他鸟,其首独昂,妇人趾尖,妙在低而能伏,使如凤凰之昂首,其形尚可观乎?”李渔说,人们常用凤头来称呼女子的双足,试想一下,凤凰的形状只比大鹏鸟略小一点,与其他鸟类相比不是更加庞大了吗?用这样巨大的凤凰来命名女子的鞋子,看起来是赞美,其实是讽刺。而且凤头是朝上昂扬的,而女子的脚趾是朝下低伏的,所以“凤头”这样的叫法让人难以理解。
因此,李渔认为,女子的鞋子最好只是沿用“金莲”、“凤头”的叫法,而不可仿照它们的形制,即“止可呼其名,万勿肖其实”。一旦受到名字的误导,想要模仿金莲、凤头的形式,鞋子就会非常不美观了。
故宫博物院藏品 浅绿绸绣凤头绵袜
那么,怎样才能让女子的鞋袜变得十分美观呢?李渔注意到了当时的一种现象:“近日女子鞋头,不缀凤而缀珠,可称善变”。女子的鞋头不再缀凤,而是改为缀珍珠了。珍珠缀于鞋头,实在是美观至极:“珠出水底,宜在凌波袜下,且似粟之珠,价不甚昂,缀一粒于鞋尖,满足俱呈宝色。使登歌舞之氍毹,则为走盘之珠;使作阳台之云雨,则为掌上之珠。”意思是说,出于水底的珍珠十分适宜和凌波小袜搭配,而且价格也不昂贵。只要缀一粒珍珠在鞋尖,那么整个脚都呈现出一种珠光宝气的华贵之色。穿着缀上珍珠的鞋舞蹈,就变成了在玉盘中滚动的珍珠;穿着缀上珍珠的鞋亲昵,就会被当作珍贵的掌上明珠。由此可见,缀珠实在是一种既美观又实用的鞋袜妆饰。
故宫博物院藏品 白色绫画花蝶夹袜
对于女子“三寸金莲”的欣赏,体现出的是古人对于女子缠足这一陋习的宽容和畸形的审美趣味。李渔在《鞋袜》篇中,则从审美的角度对女子的鞋袜之美进行描述与评价,体现出的是对于生活艺术的美学追求。但李渔毕竟局限于他所处时代的风气和时尚,所以对“缠足”这一陋习、恶习并未表现出丝毫的批判之意。缠足毫无疑问是对女子的残害,为摒弃废除这一陋习,清代诗人袁枚在《牍外余言》中疾呼:“女子足小有何佳处?而举世趋之若狂。吾以为戕贼儿女之手足以取妍媚,犹之火焚父母之骸骨以求福利,悲夫!”清代张宗法对提倡、欣赏女子缠足的行为亦深恶痛绝,因此对李渔也多有批判,他说:“此恶俗始起于唐后主,为万世罪人,所以亨祚不永,恢恢天怒耳。今李渔辈作《闲情记》,又从而唱之,以为行乐之谈,轻薄徒再随而和之,移坏世俗,淫风起而伦教溃,不知陷几许好人,伤无穷性命。”这与李渔相比,表现出对女子姿态之审美观念的巨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