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名言

时间:2022-04-03 17:4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长安读书会 | 评论: 次 | 点击:

孔融名言

1. 三国里面孔融说过的名言

孔融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文学色彩、极具个性的一生。

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也为后人留下了重要的精神财富。粗略的统计一下,孔融为我们留下了四个成语和三大经典名句。

四个成语: 一、不胫而走:出自《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踁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踁,同“胫”,小腿。后以“不胫而走”形容事物传布迅速,风行一时。

二、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出自《论盛孝章书》。意思是感叹岁月永不停留,时间象流水一样飞逝。

三、不可多得:出自《荐祢衡表》:“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曹操为招收人才,曾颁布招贤令。孔融先后向曹操推荐了祢衡和盛宪。

“不可多得”即为孔融推荐弥衡的赞语。 四、“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孔融临刑时,两个天真无邪的儿子还在下棋,做游戏。

孔融向使者求情,希望放过这两个儿子。一个儿子说:“父亲呀,别求他了!鸟巢翻了,鸟蛋还会保得住吗?” 三大经典名句: 一、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出自《临终诗》。抒发了作者对小人无耻告发自己的愤恨之情。

二、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稀:出自《杂诗》。抒发了一种时光飞逝,而壮志难酬的郁闷之情。

三、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出自孔融诗。意思是能和朋友在一起喝酒聊天,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表达了一种看透世事的悲凉情绪。

2. 《世说新语·言语篇》之孔融的故事

孔融被抓了,朝廷内外都很惊惶。

当时,孔融有两个儿子,大得有九岁,小得有八岁。两个儿子仍然在那里玩琢钉的游戏,丝毫没有任何慌张惊恐的神色。

孔融对来抓自己的人说:“希望能够将这次的罪过让我自身来承受,两个儿子可以得到保全吗?”两个儿子缓缓地说:“父亲大人可听说倾覆的鸟巢下,还有完好无损的鸟蛋吗?”不久后,两个儿子也一起被抓走了!! 另外,这两个儿子还相当的有趣,记得有一次,这两个儿子趁孔融睡觉的时候,偷家中的酒喝!当时,大儿子说:“喝酒时要行礼”。但小儿子却说:“偷的还用什么礼”。

说着拿起就喝了!!好象钟会兄弟也有这样的情节!。

3. 关于孔融的故事

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是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孔融七岁的时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寿,来客很多。有一盘酢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它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独给自已的那一个是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父亲很是高兴。

4. 形容“孔融”的成语有哪些

尊师敬长、道德高尚、志向远大等。

尊师敬长:指的是要尊敬自己的老师和长辈。【拼音】:zūn shī jìng zhǎng

道德高尚:是指一个人在其言行的准则和规范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地。【拼音】:dào deí gāo shàng

志向远大:远大的志向。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拼音】:zhì xiàng yuǎn dà

孔融让梨:

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孔融: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孔融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其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孔融死前哀求放过儿子,9岁儿子说了8个字,流传至今,成千古名句

孔融死前哀求放过儿子,9岁儿子说了8个字,流传至今,成千古名句孔融死前哀求放过儿子,9岁儿子说了8个字,流传至今,成千古名句孔融死前哀求放过儿子,9岁儿子说了8个字,流传至今,成千古名句

这句话取自《陆游家训》,大概意思是说孩子有天赋,非常聪慧,特别容易坏事,父母如果有这种孩子应该感觉到忧伤,而非喜悦。孔融——这一家喻户晓的神童,就被预言中了。

提起孔融,相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一天孔融和他的兄弟们在院子里挑梨吃,其他人都精挑细选,力求找到最大的那一个,而四岁的孔融却偏偏要捡最小的那一个拿。父亲看此疑惑万分,便问孔融缘由。孔融说:"因为我年龄在这里是最小的,所以应该拿小的"。父亲听闻,不仅感叹这个四岁的孔融竟然如此懂事。这个故事也被流传到了今天,一直被人所称赞,并且当做教育孩子的典范。

孔融死前哀求放过儿子,9岁儿子说了8个字,流传至今,成千古名句

孔融少时,不仅尊敬父母、与兄弟为善,而且他的口才更是比同龄人要厉害许多,腹有才华,同时擅长与人辩驳,实在是口齿伶俐的代表。其实这些与孔融的家庭背景、以及他所受到的思想教育都有很大关系。

那么孔融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家庭背景呢?孔融姓孔,让人不禁联想他是否与孔子有关。答案是肯定的,他是孔子的后代 是孔子的二十七代孙,并且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家族中有人曾担任皇帝的老师。父亲是孔宙,曾经担任过太山都尉,在他担任太山都尉期间,出去会客时常常将孔融带在身边。有一次孔宙去洛阳拜见当时的名士李膺,孔融也跟着前往。孔融的机智与才学令李膺大为惊叹,李膺对在场其他人说:这真是个神童!在场的陈韪听了却嗤之以鼻,说,少时聪明很正常,等到大了就会变笨了。

孔融一听,立马对他说:"如果你说的是真的话,那么你小时候必定也是个神童吧!"陈韪被他反击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自古就流传着一句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孔融的为人处世太直了,而他这一直率的性格也为他以后埋下了许多祸根。

长大后的孔融声望依然很高,曾担任多个高官要职,例如,北海太守。孔融还成为"建安七子"中的一员,在朝廷里也很有名望。但是到了东汉末年,曹操掌握了实权之后,孔融的地位就开始有所改变。

孔融死前哀求放过儿子,9岁儿子说了8个字,流传至今,成千古名句

孔融直率的性格一直带到了做官当中,只要他看不惯的人和事,他都会直接的怼回去。204年,曹操打败袁绍,赢得胜利,并且拿下了他的大本营邺城。曹丕看见袁绍的儿媳妇甄氏貌若天仙,就想迎娶她为妻子。孔融听闻了这件事以后,就给曹操写了封信,嘲讽曹操一家的行事做风,并且在信中处处暗讽曹丕,曹操怒火中烧,发誓与其势不两立。

曹操曾经发布禁酒令,但是孔融却十分喜欢喝酒,并且认为在宴会上酒水畅饮,宾客至如才是理想的生活,那么曹操的禁酒,真的触犯到了他。

因此孔融针对禁酒的问题向曹操提了很多建议,但同时他又觉得曹操不配掌握实权,所以每次写信给曹操的时候,都会用尽极其无理、傲慢之词。

孔融死前哀求放过儿子,9岁儿子说了8个字,流传至今,成千古名句

当然不止这一个禁酒令,孔融还经常针对其它的制度给曹操建议,但是往往会闹得两人不欢而散,后来孔融就是当众指出曹操的问题,曹操一开始觉得孔融家族显赫,并且在社会上威望极大,不会公开与其叫板。

但后来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僵,而孔融的傲慢丝毫没有退减,208年,曹操终于忍不了了,开始弹劾孔融,指出他的各种越规越距行为,也强加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给他定罪。最终的处罚是处死孔融,并且株连三族。

孔融死前哀求放过儿子,9岁儿子说了8个字,流传至今,成千古名句

即使孔融自己并不怕死,是他一想到株连三族就开始担心与难过,因为他还有两个还未成年的孩子。当处罚执行时,派来的官吏他进行抓捕的时候,孔融突然拦住他,带着些许乞求的语气问,我还有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他们?

那两个孩子,一个才八岁,一个只不过大一岁,九岁而已,两人当时正在院子里面耍闹,看见自己的父亲头低着声音哽咽着为他们求情,其中那个九岁的孩子说了一句话,“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死前哀求放过儿子,9岁儿子说了8个字,流传至今,成千古名句

这八个字一出,孔融顿悟。

的确,父亲是一个家里最重要的,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最坚固的那一根都坍塌了,那么这个房子又怎么能住呢?那么这个房子里面的人又怎么能够不受到危险呢?是自己事到临头,太过着急,如此简单的道理都忘记。

孔融九岁的儿子泰山崩于面前而面不改色,面对死亡临危不惧、坦然自若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一直流传至此。

人们都说:"真不愧是孔融的儿子,气度如此之大,胸怀如此之广,真是难得!"而那八个字也一直传到今天,成为了人人传诵的名言。

~ 近期好书 好物 推荐 ~

孔融死前哀求放过儿子,9岁儿子说了8个字,流传至今,成千古名句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