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红日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2-04-03 20:51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新民晚报 | 评论: 次 | 点击:

吴强红日的优美句子

1. 形容红日的句子

满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像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金光耀眼。 早晨,太阳像个刚出门的新媳妇,羞答答地露出半个脸来。 太阳落山了,它那分外的强光从树梢头喷射出来,将白云染成血色,将青山染成血色。 太阳

满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像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金光耀眼。

早晨,太阳像个刚出门的新媳妇,羞答答地露出半个脸来。

太阳落山了,它那分外的强光从树梢头喷射出来,将白云染成血色,将青山染成血色。

太阳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胀得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

灿烂的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透过早雾,一缕缕地洒满了校园。

太阳更低了,血一般的红,水面上一条耀人眼睛的广阔的光波,从海洋的边际直伸到小船边沿。

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2. 《红日》的好段和赏析

“从各个方向的各个角落飞奔出来的炮弹,发出震空的怒吼狂啸,扑向孟良崮的山头和它的周身。孟良崮这座大山,在顷刻间成了火洋烟海,整个山在打着痉挛,发着颤抖,敌人全被淹没在火洋烟海里面,哀嚎惨叫的声浪从烟海里迸发出来,和炮弹的呼啸爆炸声绞在一起。数百个锋利的箭头穿射进拼死抵抗的敌人阵营,把大群密集的敌人撕裂成无数的碎片。在总攻开始两个多小时以后,孟良崮山体的敌人就被完全肃清,大批大批的敌人放下了武器,孟良崮山体的偏枝都被斩断砍尽。但是,战斗的激烈程度不仅没有减退,反而持续高涨。

刘胜斜躺在洼地边上,望着战场的各个方面。

----摘自《红日》这段文字描述的是1947年著名战役孟良崮之战的场景。宏大的战争场面使读者身临其境,牵动着读者的心,不自觉地被带入到场面中去。而这恰好也是这本小说与同时代战争革命题材小说相比的创造性所在。即以宏大的战争场面的描绘替代传统战争题材小说的传奇性故事。传统的战争小说多以传奇性故事串起的原因可能在于取自于民间,迎合了读者读故事看故事的心态。爱憎的心理使读者们往往倾向于我军用智谋或武力将敌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的传奇。因此这类小说在民间流传广普及性强。我们所熟知的《红高粱》《铁道游击队》大都在此列。另一原因也可能在于这些小说的作者并未亲身经历过战争的场面。不经历,自然无法作出详尽的描绘叙述。这一点上,作为解放战争的亲身经历者的《红日》的作者吴强有着自然的优势,也正是伟大的战争奇迹激发了他的创造热情。《红日》的创作来源于作者对客观生活的激发、来自于内心心灵的渴望。因为亲身的经历,他对于战争的胜利、军队的气魄力量、波澜壮阔的历史相比于其他作家有着更深刻的体会。然而如何把历史完整地呈献给世人,如何独具匠心运用手中的笔表达自己的内心,如何将历史和文学有机结合,成了他遇到的第一道难关。片段中我们看到了吴强塑造的人物刘胜。

3. 《红日》的精彩语句

最近公司组织看电视剧《红日》,比较喜欢里面的张灵甫``` 所以观后感里面对张灵甫描写比较多`` 随着剧中红日冉冉升起,电视剧《红日》落下帷幕。

当我终看到电视剧结局时,满腔的感情溢于言表,为沈振新的胜利感到欣慰,为张灵甫被自己的同僚落井下石而感到悲哀。张灵甫一代抗日名将,没有死在抗日的战场上,实在可惜了。

今天,我生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作为曾经的反动派——张灵甫已经被肉体上消灭了,他的74师也成了人民解放军光辉历史的一枚勋章。对于这样一颗将星的陨落,让人忍不住长叹:壮哉烈哉! 电视剧《红日》主要描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

从全新和比较现代的角度来讲述那个“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处遁”的解放军军事史上的转折之战。一场解放战争中豪迈而残酷的战场即令人感动,又让人心痛。

因为,这是场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对决,这是英雄与英雄之间的撕杀。战争中共产党军队的胜利虽然最终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基础作出了贡献,但这场兄弟之间的撕杀仍然让人感觉痛心。

一边是为劳苦大众打天下奋不顾身,一边是为蒋家王朝的“三民主义”浴血忠诚,宏大的战争场面,双方都是不怕死的中国人。从来不惧怕死亡的解放军战士,遇到了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而有别于它的张灵甫74师,双方的激战激烈而悲壮。

如果抛开战争的正义不谈,双方都是英雄,双方没有失败者,张灵甫即便是为一个没落的王朝战死,那也是个值得尊敬的军人,效忠其信仰的“忠臣”。 翻开历史,张灵甫同样南征北战,身先士卒,作战中一贯冲锋在前无视生死。

对日寇的数次战斗中,屡出奇兵,从容淡定,有勇有谋带领将士冲锋陷阵,打出中国军人的骨气和威风,成为同样令日寇胆寒的铁血将领。如此奇人,如属解放军阵营,同样必是百战百胜的战神。

可惜,一代名将面对昂扬斗志万民拥护的共产党,终于没有了驰骋疆场的豪情满怀,没有了阵前杀敌的淋漓酣畅,短暂的胜利后只有无可奈何一声叹息,举枪自毙。历史终究会还原真相,张灵甫虽然死在正义的解放军炮火下,但是,他仍是我国著名爱国将领,也是一代抗日名将。

公正的说,我们应该深深怀念他。在现代企业中,我认为张灵甫会比沈振新更受欢迎。

因为在他的严明治军下74师成了一支拉出来能战,战之能胜的王牌军,在指挥上,时时都能看清解放军的作战意图,在被围孟良崮时,他能临危不惧,提出四面包围,中心开花的战略步骤。当沈振新在追女人时他却光脚在地图上思考下一个战事的战略与战术问题,一心为着党国的事业。

而沈振新经常违抗上级命令(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且个人英雄主义严重,在如今这个团队至上的时代,这两点对一个团队的建设危害及大。 回想之前让我们思考的两个问题,现作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来看第一个问题: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和解放军相比,既有装备和数量的优势又有美国的支持,且国民党军队指挥官的学历普遍高于解放军,为什么却遭到了如此迅速和彻底的失败? 先看看张灵甫失败的原因。

我认为国民党将军张灵甫及其号称天下无敌七十四师的灭亡主要是四个原因:首先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站在人民的对立面,这是必然的原因;第二,其军事上的冒进,使之成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很重视的、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要歼灭的重要目标,这是导火线;第三,国民党内部腐败,军队里派系林立,各自保存实力,打自己的小算盘,无法做到统一的调度和指挥,这是关键原因;第四,张灵甫及七十四师平时仗蒋介石御林军“王牌中的王牌”骄横跋扈,得罪了其他的友军领导,致使其关键时期被人落井下石,这是重要原因。因为以上四点主要原因和种种其他因素导致了张灵甫这位国民党军中颇有能力的干将和王牌军七十四师的全军覆没。

张灵甫和七十四师不但是被解放军围困在孟良崮的孤军,更像是被国民政府的腐败包围的孤军,正是这种绝望使张灵甫走到了穷途末路,不得不一死报答蒋介石的器重之恩,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把他归为悲剧英雄的行列了。 再说解放战争国民党军队遭到迅速和彻底的失败,以上因素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再者老蒋的部队没有政工干部,这一点他需要向毛泽东学习,打仗是打仗,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得抓上去。国民党官兵的“效忠党国”只是口号,他们内心没有驱动力。

临上战场了,或许以大洋,或许以高官,这些对于可能生命不保的人意义可谓不大。我认为国民党部队灭亡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因其不得人心。

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果选择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最终只会被人民所淹没。

国军的抗日英雄不乏其人,铁军、王牌军也不少,装备、数量更是占优,可就是没打过小米加步枪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呢?主客观原因想找能找出一大堆来,但关键还是民心向背的问题。别说是机械化部队,全套的美式装备,就是美国人亲自来也不行,看看朝鲜战争就知道了。

剧中表现的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国民党人的官僚作风,对现在也有积极意义。国共战争,国民党有兵,有武器,有大将,但仍失掉政权。

就象以前台湾一样,国民党高高。

4. 急

继杜鹏程的《保卫延安》以后,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4 在用艺术形式表现重大战役方面作了较好的探索。

它以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情节的发展主线,体现出作者对现实战争小说的“史诗性”的艺术追求,即努力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展示出战争的独特魅力。这三次战役中,解放军有败有胜,各具特点,作家的描写也有略有详,各有侧重,在叙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体现了其在小说结构上的匠心。

作品采用先抑后扬的方法,先以涟水撤退来表现当时国共双方力量的悬殊和解放军面临的严峻形势。发生于1946年底的涟水战役,以国民党军队攻占涟水,解放军因伤亡惨重而被迫撤退而结束。

涟水撤退在整个国共军事冲突中只是一个小插曲,但作家将它一开始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整部作品充满了悬念和吸引力,使后面战事的发展成为读者共同关心的焦点。而且,作家通过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既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山东战场上力量的强弱对比,为解放军的最终胜利造成强烈对比,以说明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同时也为进一步刻划国共双方各具个性的人物形象作了很好的铺垫。

作家一开始就把解放军放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境之中,这样的结构布局在当时习惯于描写解放军“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文学作品中显得独特而又真实,体现出这位战争小说作家在当时的时代共名下对表现现代战争的独到眼光。然后,作品再以莱芜大捷的胜利作为过渡,最后以集中描写孟良崮战役歼灭国民党“王牌军” 74师达到高潮,三次战役虽有主有次,却浑然一体,作家在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形象地完成了对时代共名的印证和阐述:即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现代革命战争,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艰难曲折,经过了无数的牺牲,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红 日》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更重要的贡献 还在于:在应和时代共名的同时,小说在 战争观念和小说美学上体现出来的创新性 和探索性。

5. 《红日》中的精彩片段(5段)

写好了信,不常提笔的手觉得微微酸痛。

沈振新把信封好放进皮包里以后,走出了沉寂的屋子。 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也装饰子大地。

夜空象无边无际的透明的大海,安静、广阔、而又神秘。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田野、村庄、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色的薄纱。山,隐隐约约,象云,又象海上的岛屿,仿佛为了召唤夜航的船只,不时地闪亮起一点两点嫣红的火光。

他信步地在月光下面走着,两只手插在马裤袋里。 不远的地方传来“咯咯咯咯”的清亮而柔和的笑声,刺破沉寂的夜的薄幕,停足一听,原来笑声是从梁波的屋子里荡漾出来的。

“副军长跟一个女同志谈话。”李尧告诉他说。

听起来,象是很熟悉的声音,令人发生一种愉快的感觉。“是文工团那个演喜儿的女同志?”沈振新没有问出声来,李尧却带头神秘的神情轻声地说: “听说是地方工作同志,来的时候,我看见的,围着银灰色的围巾。”

沈振新暗暗地笑笑。他立即回头,回到自己的屋里,看看表,已是九点半钟,喝了一杯热茶,默坐了一阵,便熄了烛火入睡了。

梁波和华静两个人,这时候谈得兴致正浓,梁波谈得有劲,华静听得入神,仿佛梁波谈呀讲的,尽是喷着甘美的酒气,使她进入了沉醉如迷的境界。梁波谈了战争,谈了战斗故事,谈了解放军的战士和干部,也谈了敌人;他把莱芜战役里他知道的那些生动的有趣的事情,一件讲完,又讲另一件。

华静呢,听完了一件,就要求讲第二件,他讲不完,她也听不厌。 梁波讲了“小广东”装哑巴捉俘虏兵的故事,讲了张华峰和敌人拼小插子杀死敌人的故事,讲了秦守本、王茂生活捉敌人师长的故事,还讲了他刚刚听到的李仙洲已经逃下去七、八十里,在博山以南一个地名叫做“不动”的地方不动了,终于被俘虏的故事。

…… “我讲了这么久,你也得讲个把我听听啦!”梁波笑着说。 “有是有,就是我的嘴笨,最生动的事情,一到我的嘴里说出来,就一点滋味情趣也没有。”

华静羞涩地说。 “这几然话,就不是笨嘴笨舌的人说得出来的。”

“天不早了,我得回去了。” “地方上支前的群众、民兵一定有不少艰苦、英勇的斗争事迹。”

“我听到不少。” “讲一个怎么样?” 华静想了想,突然兴奋地问道: “听说吗?张家峪八个妇女捉了五个俘虏!” “莱芜东边的张家峪?真的?”梁波惊奇地问道。

“对!你真熟悉!她们捉了一个营长、四个兵,缴了五支枪。” “噢?了不起呀!” 华静嘴说不讲却又讲了起来: “战斗结束的那天夜里,张家峪的男子汉都出去支前了,她们有的睡了,有的还没有睡,一面在黑地里纺纱,一面听着动静,她们还不知道敌人已经消灭,个个担惊受怕。

在村子前面山口上放哨的姊妹俩,姓张,大的叫大妞,十九岁,小的叫二妞,十四岁。……” 华静用很低很轻的声音,表达着故事的情节和她自己的情感。

梁波生怕打断她的话头,停止了身体的移动和拿杯喝茶的动作,入神地听着,她也就显得更善于传神达意地继续说下去:“她们看到山口下面有四、五个人向她们走来,因为还有点迷迷蒙蒙的月光,看得出是当兵的,手里有枪,她们一看,不象解放军,帽子很大。两个人吓得心里乱跳,大妞便叫二妞赶快跑回村子,把人都喊起来,躲到山沟、山洞里去。

那四、五个人果然是敌人,一定是被你们打垮了漏网的。等那四、五个人快到跟前,大妞就躲到路边的一丛茅草里,偷偷地瞟着这几个人的动静。

……” 说到这里,华静眯起眼来,微微地斜着头,把自己变成了故事里的大妞,梁波也就给她的神情完全吸引到故事的境界里面。“一共五个敌人,一个受了伤,头上裹着白布,他们到了村口头,‘砰砰啪啪’地放了几枪,还故意地喊叫:‘站住!再跑就开枪!我们是八路!’他们看到村子里没动静,便进了村子,看看屋子里空空的一个人也没有。

锅灶上没有锅,炕上没有席子,墙上、桌上找不到一个小油灯,连坐一坐的小凳子也没有,水缸里连一滴水也没有,水都泼到地上去了,地上稀滑稀滑。……” “水泼到地上?”梁波不解地轻声问道。

华静放大声音,指着面前的茶杯说: “她们连一滴水也不留给敌人喝!……后来,五个人分在两家的硬炕上躺下来,不一会,就都死人一样地睡着了。这些情形,跟在他们后面的大妞看见一些,藏在屋子后面的二妞看得更清楚。

大妞叫二妞好好地看着这几个敌人,自己就跑到山洞里找大家商量,要想法子捉住这几个敌人,不管怎样不能给他们逃走!” “有胆量!”梁波赞叹说。兴趣越来越浓地听着。

“商量以后,她们一共挑选了八个人,有的拿镢头,有的拿菜刀、斧头,听大妞指挥,要动手一齐动手。她们计划好了,就开始行动。

大妞轻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9656534巧巧地爬进屋里,几个敌人象死猪一样,只是呼呼死睡。你猜怎么样,大妞一下子就摸了两支枪出来,枪上都是有刺刀的。

后来,大妞又爬进另一间屋子,可把她吓坏了,一个敌人忽然翻了一个身,粗里粗气地哼了一声。大妞隐在墙根,连气也不敢喘。

闷了好久,这个胆又大心机又灵的大妞,又拖了一支带刺刀。

6. 描写红日的诗句

你早啊!太阳

你早啊!太阳,火红的神灵

我缓缓地走向你啊

你才露出那么一点点的笑意

我的双眼该是令人烦恼地执着

踏着雪白而柔软的小路

你早啊!太阳,火红的神灵

我哪敢回首可转眼你已伫立山顶

你的欢笑染红了洁白的世界

我吸吮着早晨清爽的甘霖

忍禁不住喉咙清凉凉的痒啊

你早啊!太阳,火红的神灵

欢快而高亢的晨歌春燕般飞去

心底的颂歌环绕着你

你早啊!太阳,火红的神灵

83.2.24城阳

原创

从戎不投笔——父亲吴强创作小说《红日》的前前后后

小说《红日》是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问世的。它描写的是陈毅、粟裕指挥下的华东野战军在1946-1947年解放战争初期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大战役的故事。那时父亲吴强在这支部队的六纵队(军)任宣教部长,亲身经历了小说中呈现的那段辉煌战争史。父亲并不是军人出身,他是苏北涟水人,年轻时从贫苦的家乡出来到上海求学,上世纪3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艺作品,是一个文艺青年。1938年抗日烽火燃起时,父亲到皖南加入了新四军。从此,战火硝烟把他磨炼成了一个军人。时任六纵队政委江渭清说,父亲是“从戎不投笔”。

从戎不投笔——父亲吴强创作小说《红日》的前前后后

1959年父亲在上海

创作灵感的萌发

  孟良崮战役胜利的第二天,山上抬下一具尸体,停在了父亲的宣教部门前。抬担架的一位战士,将一封信交给父亲说,这个人是在敌七十四师军部拒不投降而被击毙的,纵队首长命令我们将尸体抬回验明正身,请你们执行。父亲便找来几个国民党俘虏军官,把他们领到尸体前。一揭开包裹尸体的毯子,那些俘虏立刻垂头哭丧,有的大哭道:是张师长,是张师长。有个军官还指着尸体上的伤疤历数张灵甫“战功”。父亲当即厉声喝止,张灵甫为蒋介石卖命,手上沾满了人民的鲜血……你们还为他摆什么功劳!

  看着门板上的尸体,想到一年前,他还是骄横不可一世的蒋介石王牌军的将领,父亲顿时萌发了创作灵感。他在回忆写作小说冲动时说,“当时,我有这样的想法:从去年秋末冬初,张灵甫的七十四师进攻涟水城,我军在经过苦战以后撤出了阵地北上山东,经过二月莱芜大捷,到七十四师的被消灭和张灵甫死于孟良崮,正好是一个情节和人物都很贯穿的故事。”

  写到动情处声泪俱下

  孟良崮战役胜利后,解放战争全面展开,战事繁忙。父亲只能在行军打仗的空隙每天写笔记收集资料。令他心痛的是,在孟良崮战役两个月后,在夜渡朐河的时候,船翻了,写好的几十页笔记和收集来的一点资料,如七十四师的《士兵报》也丢了。

从戎不投笔——父亲吴强创作小说《红日》的前前后后

首版《红日》书封

  直到1949年冬天,父亲随十兵团南下进驻厦门岛。眼前大海的波澜,激起了他对战争生活的回忆,父亲便着手整理以往断断续续的思绪,动笔构思打张灵甫的故事。他怕写不好,怕自己表现不出这样巨大的战争生活题材,对不起他生死不渝的战友,尤其不愿意让他心爱的人物在他笔下死去。写到动情处,他声泪俱下,惊动了时任十兵团叶飞司令员和韦国清政委,以为父亲遇到了夫妻感情问题,前来安慰,弄得啼笑皆非。

  同时父亲又感到,不把这个故事表现出来,心里不安,而且有一种犯了罪的感觉。于是他反复酝酿故事结构,从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众多的生活事件中选取精华。

  想到涟水战役,那是六纵队与张灵甫七十四师的第一次较量。父亲亲身参战,奔波在前线指挥部和火线之间。然而这次战役终因敌强我弱,被张灵甫占领了涟水城。在涟水失利的那天,父亲正骑着马去火线上传达军首长的战斗指示,迎头碰到从火线撤下来的浑身尘土、扎着绷带的战士,告诉他,“不要去了,敌人进了城”。望着自己的家乡又处在敌人的践踏之下,格外伤痛,父亲与六纵队上上下下一样,要向张灵甫和他的七十四师讨还血债。

  小说构思便从涟水战役失利开始入手。用了三年时间,完成了几万字的故事梗概和人物小传,小说最初的轮廓便成型了。暂名为《仇敌》。

十多年构思二百多天写作

  1952年,父亲离开了部队,到上海工作,有了创作的时间。

  1954年夏天,父亲遇到即将离任上海市长的陈老总。陈老总鼓励父亲说“你在上海好好干!”父亲随即说:我正在为一个长篇小说做准备,创作提纲已拟好,希望你支持,对有关的领导说一声,给我一点时间。陈老总爽朗地一口答应:“可以!”

从戎不投笔——父亲吴强创作小说《红日》的前前后后

父亲一写作就废寝忘食

  1956年春天,父亲得到了市领导批准的创作假,避开嘈杂世事,在大箕山的疗养院里,一字一句,一节一章,专心致志地写小说。那时他全身心都投入了进去,创作激情犹如开闸的水,倾泻至他的笔尖,以至通宵达旦。写到激动时常为书中的人物掩面而泣泪流满面,常常写上一段,觉得不行,扯掉,再写一段,又不行,又扯掉……然而,更多的感觉是欢乐和幸福。写作间隙还曾请李子云等几位作协同行来大箕山访游。父亲说当创作的意图和人物的内心愿望相一致的时候,他的笔触和心情顺畅如流,脑海里的人物呼之欲出。团长刘胜在攻打孟良崮山头牺牲那段,是父亲的得意之笔。临死的时候,刘胜拿出苏维埃的新票子交党费,托警卫员照顾他老母,一个农民战将的形象跃然纸上。

  他原来只打算写25万字的小说,到最后写了40万字。

  1957年初小说脱稿了,经过前后十多年时间的酝酿和构思,实际下笔写作,包括修饰加工,总共用的工作日,不过二百四十天。父亲废寝忘食写作小说,瘦了30多斤。

书名从《仇敌》《最高峰》到《红日》

  完稿时,父亲对开始拟定的书名《仇敌》不满意。他想到我军将红旗插上最高峰孟良崮的胜利景象,便将初稿更名为《最高峰》。先打印了几十本给相熟的同志,征求意见。

  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必成,将打印稿交给时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的江渭清,请江渭清决定。看了打印稿后,江渭清喜气交集,先将父亲好好熊了一顿,因为书中番号是真的,六纵队司令员和政委帽子底下有人,成绩怎能只记到六纵队身上?当时的父亲,坐在他跟前,一口一口猛抽烟。其实江渭清、王必成在内心都为小说激动不已,可又担心被读者对号入座。江渭清日后曾为此倾吐衷肠,“我熊他,我矛盾,我解决不了这个事实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的辩证统一关系……我请求战友的宽恕和谅解”。

  粟裕将军看了打印稿后,对书名提了意见,认为这个书名容易使人感觉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的最高峰。

  一天早晨,父亲从梦中醒来,看到从窗外映射进来朝阳的光辉,他忽然感到把小说定名为《红日》是再合适不过了!正是全歼七十四师的时候,太阳的光辉冲破云层,照耀着战士们,屹立在孟良崮峰巅。

  父亲说,《红日》这个书名,是遵从粟裕将军的意见,在后来改用的。

从戎不投笔——父亲吴强创作小说《红日》的前前后后

父亲创作手稿,可以看到当时拟的书名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红日》中描写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和普通战士的形象。

  军长沈振新是父亲最先酝酿的人物。在刚开始的时候模特儿就是当年六纵队的司令员王必成。可是写好以后,则和模特儿不大相同。父亲说,因为年长岁久在军部,我认识和熟悉的像沈振新这类的人物就多了,沈振新式的军一级的指挥员们的精神面貌也就自然地汇合、集中到一起来。比如一纵队司令员叶飞,二纵队司令员韦国清,四纵队司令员陶勇,九纵队司令员许世友,他们坚定爽朗而有英雄气魄,也都是父亲熟悉的人。所以许多细节,取自不同的人。

  父亲是从心底里佩服这些将军。父亲不止一次对我们说,你不要看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有坚强的决心和坚定的信心,能够动员队伍,指挥千军万马冲锋陷阵。

  《红日》中的副军长梁波则是与沈振新有不同风度、性格的军首长。在任何时候他都谈笑自若,诙谐儒雅。他的原型主要是六纵队副司令员皮定钧。司令员王必成也曾拍案叫绝:“有他个吴强的,那个梁波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皮定钧嘛。”当年六纵队的政委江渭清则主要是书中军政委丁善元的原型。

从戎不投笔——父亲吴强创作小说《红日》的前前后后

电影《红日》剧照

  连长石东根也是源于生活的军人形象。石东根醉酒纵马的情节也是书中父亲得意的一笔。在莱芜战役中,石东根一个连,俘虏官兵一两千,他被这从来没有过的胜利,一时冲昏头脑,又喝多了,便冲动起来,披起缴获到的国民党军官服装,跨上缴获到的高头大马,在大路上得意洋洋地奔跑起来。被军长批评后,他认错检讨,上交了所有的战利品。当年参战的许多人赞扬这一段写得生动,反映了打胜仗后普遍存在的心态。

  可是这段情节从开始就遭到异议被指责为贬低解放军形象。陈老总则说:我还就认为那个连长写得好!石东根那样的连长没有吗?解放军的连长都是泥塑木雕的死家伙?

  写张灵甫,父亲所费的思虑并不比写沈振新、梁波他们少。他找了一些孟良崮战役中被我军俘虏的七十四师的旅、团长以及中下级军官、士兵做调查,了解有关张灵甫的历史,指挥作战、人事关系和生活习惯等,作为塑造这个反面人物形象的参考材料。张灵甫刚愎自用,他爬上孟良崮,企图中间开花,与我华野部队决一死战。在我军全歼七十四师时,敌人的增援部队离孟良崮只有三公里。粟裕将军后来见到父亲时说,打七十四师那一仗是费了大力气的,好险啦,我手里是捏着一把汗的,把敌人写成烂豆腐、草包,那还能显出我们的强大来?

《红日》的出版和走上银幕

  电影剧本《渡江侦察记》的作者沈默君,把父亲写《红日》长篇小说的信息,透露给了中国青年出版社。于是中青社委托沈默君转述了中青社出版的诚意。当时军事题材的作品,都要送到总政文化部文艺处审定后才能出版。

  就在文艺处审稿的时候,父亲决定将小说交由中青社出版,并希望在当年的“八一”出书,作为建军三十年的献礼作品。当父亲将总政文化部文艺处审定后的定稿,交给中青社时,离“八一”只有三个多月。父亲和编辑部之间就修改问题,通信十几次,互相体谅,密切配合,十分愉快。父亲在给编辑部的信中写道,书稿由于修改又退还给我而耽误你们的工作时日,我是不曾想到的,但对我却仍有益处。

  在1957年的建军节前十天,中青社发出《红日》的第一版,并列其为《解放军文艺丛书》。这部四十万字的军事文学长篇小说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出版后父亲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一部作品绝不仅仅是作者个人劳动的成果,没有军民的战争活动,没有领导、组织及许多他人的意见、批评、鼓励,是不会获得如此轰动的。陈老总一直关心和支持《红日》的创作出版,1960年他告诉父亲说,他看过了小说,并用“不要骄傲,继续努力”八个字作为告诫和鼓励。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青年出版社又安排《红日》的重印。现在的《红日》是依照195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版本重排重印的,人物描写,故事情节则全不改动。

从戎不投笔——父亲吴强创作小说《红日》的前前后后

父亲晚年在家中写作

  1960年1月父亲吴强同意由天马电影制片厂(上影厂前身)将小说《红日》搬上银幕。汤晓丹听到由他和汤化达为导演和副导演,瞿白音为编剧的消息后,立刻回家读了《红日》。他说“我对小说爱不释手,我对作者无限敬佩…… 我立誓花大力气拍好《红日》”。父亲向电影创作组提供了几位原型人物,如皮定钧、陈亚丁、颜伏、江渭清、彭冲等同志。编剧导演们采访了这些同志,不顾二月严寒,实地走访了从江苏涟水到山东孟良崮各个战地。瞿白音很快拟了一份故事梗概,每晚与父亲讨论剧本,常至夜深。他一连改了五稿,才满意地拿出了《红日》电影剧本。汤晓丹导演精益求精,拍片中一遍遍要求“重来”,终于在1962年完成了影片拍摄。

  在将小说搬上银幕的两年多里,父亲 一直用“与人合作的宽厚态度” 尊重三位编导。汤晓丹赞赏他“真是大艺术家的气度”。父亲也从此与瞿白音和汤晓丹结为莫逆之交。

  1962年8月样片出来后,石东根酒醉纵马情节在审核中能否通过又引起争议。电影上报经中央文化部审查后,陈毅副总理给予高度评价、拍板通过:“拍一部电影不容易,就这样,放吧!”于是《红日》电影在1963年5月正式上映并当即得到了全国观众特别是部队战士的喜爱。王必成司令员专门带了前线话剧团到上影厂看影片,看完后长时间鼓了掌。值得一提的是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也随电影流传,成为人唱人爱的歌曲。作曲之一的杨庶正说,那句“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的歌词,是父亲提议的。

  这部电影对小说再创作的成功,使得小说走进了更多读者观众的心里。

从戎不投笔——父亲吴强创作小说《红日》的前前后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拍摄的全家福

  《红日》第一次印刷就印了四万五千册,至今,中国青年出版社共印刷近200万册。《红日》的生命力如此持久应该归功于创造这段历史和那些为之流血奋战的勇士。在修订本序言结尾,父亲抒情地写道:“看到美好的今天,瞭望更美好的明天……记住昨天的战斗生活,对我来说,是永远的。”(吴旭峰 吴小庆 尹彦 尹松)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