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承谟名言
时间:2022-04-05 04:0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从字缝里看出字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魏承谟名言
1. 魏承谟生平
在历史上没魏承谟其人 是范承谟 范承谟 〔清〕字觐公(一六二四至一六七六),一字螺山,镶黄旗汉军人。
大汉奸范文程第二子。顺治九年(一六五二)进士,历官浙江巡抚、福建总督。
任上历勘浙江荒田,请免赋三十余万亩,赈灾抚民,漕米改折。“三藩之乱”起,被耿精忠囚禁,后被杀。
赠兵部尚书,谥忠贞公。诗宗盛唐,字则骨劲神清,法兼颜、米。
卒年五十三。《陆光旭忠贞遗墨跋、频罗庵集》 范承谟,字觐公;汉军镶黄旗人,大学士范文程之次子。
年十七,选充侍卫;仍以茂秀得应制科,中顺治壬辰进士,由翰林院编修擢秘书院侍读学士,迁国史院学士。康熙七年,授都察院副都御史,巡抚浙江。
时吴三桂王云南、耿精忠王福建、尚可喜王广东,号三藩王;骄蹇未易控抑,朝廷一示以宽大,恐急激生变。承谟至浙,以固民心为本,劾奏吏之为民害者;及得民间豪猾,除之,务使民安静乐业。
浙东诸郡田硗确,积逋年久;承谟请蠲免,得诏行。巡山,农进脱栗饭、瓜果,受食之;与父老童稚相接语。
以故悉民疾苦,设施拯恤。八年,嘉、湖二府水灾,疏请漕粮停运十年,请宁海、太平、平阳、石门、乌程五县及温州卫漕粮积逋概行停止;户部核漕粮无豁免例,圣祖特旨下部再议,卒宽恤免徵。
承谟在浙四载,前后疏奏,天子悉俞其所请;民无负累,以得安其新业。朝廷知承谟曲体民隐,抚民如食疾子;而福建边疆重地、海氛未靖,加承谟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福建军务。
承谟未赴任,以病疏辞,不允;请陛见,允之。遂入觐,口陈军食欠阙及需饷急切情状;时康熙十二年七月也。
承谟至闽,疏言『闽人活计,非耕即渔。自禁海已来,徙边海之民居,内以台塞为界;民田废弃二万余顷,亏减正供至二十余万。
请听民沿边采捕,十取一以充渔课;其所入可接军饷』。又陈军屯有五便,请使受饷之士卒垦辟荒地;六年后,始裁其饷。
是时吴三桂反於云南,承谟密上封事,言『功令钱粮考成太重及盗案处分太严,致有司专务催科,共相讳盗,图苟免参劾;请因时制宜,以宽广得民』。会闽藩阴与吴三桂连结,谋逆已成。
承谟觇其言貌异常,欲出巡海峤赴漳、泉阅镇兵以遥制之,不果行;乃密檄诸道,将以谒新总督为名,各率健儿前至,用折逆谋。事未集而闽藩反,诈执承谟,承谟仰天大骂,耿精忠素惮承谟威望,杀之重民之怒,乃械系承谟,置守者三十二人。
贼进水浆,承谟绝食,八日不死。而巡抚刘秉政已为精忠所得,遣说承谟降;承谟令两卒扶持下床,秉政且进且揖,承谟奋足蹶秉政仆地,骂曰:『诸逆旋当受诛,我先褫其魄』!十七年九月,王师破仙霞关,精忠降;趣遣人刺承谟,以灭反状。
同时死者,自幕客至隶卒五十三人。承谟居械所三载,冠御赐冠、衣辞母时衣,每朔望奉「时宪书」置上几,北面拜跪。
及死时,贼夜至,承谟起索冠,贼夺而掷之;承谟以械拉掷冠者头,乃整衣望阙九叩首,竟被害。贼焚其尸,弃之野。
泰宁人许鼎,先伏匿,收得烬体;明年,潜行负至京师。天子震悼,赐谥「忠贞」。
以上戴震《范忠贞传》范文程(附子承谟) 国家肇兴东土、光宅方夏,开国佐命之英,皆天潢贵胄,位列亲藩、勋在册府,未敢援入「先正」之列;即翊运勋臣之侑飨太庙者,若信勇公费英东、宏毅公额亦都、武勋王扬古利等,又皆立功天命、天聪、崇德间,在世祖章皇帝统一区宇之先。故论入关后宣力文臣,必以范文肃公称首。
公历事太祖、太宗,当王师入关时,首定大计、劝进兵;诏敕檄谕,皆出其手。终世祖朝,位元辅;经营草昧,用弼成我国家丕丕基。
薨於圣祖康熙五年;躬阅四朝,登上寿。子孙继武,为国宗臣。
视汉之酇侯、留侯,唐之房、杜,朱之赵中令,元之耶律文正,明之诚意伯,有过之、无不及已。公讳文程,字宪斗,沈阳人;本宋文正公仲淹后。
少颖敏沈毅,读书通大义,为诸生。天命三年,杖策谒太祖高皇帝於抚顺;伟其貌,询其家世,谓诸贝勒日:『此名臣后也』!厚遇之;命直文馆,参预帷幄。
天聪三年,我军解大安围,克遵化;五年,招降大凌河城;六年,陈进取秘计;七年,援明将孔有德来归:皆公策也。会初设固山额真,廷议首推公;太宗曰:『此一军职耳。
范章京,朕之心膂;其别议之』。时宏文馆尚未有大学士,而公所领皆枢密重事,每召对,夜漏逾数十刻始出;或未及食息,复奉召:率以为常。
崇德二年,改六馆为内三院;授公秘书院大学士,加世职二等甲喇章京。每议大政,辄资筹画。
八年,拨隶汉军镶黄旗。是岁,世祖嗣服。
明年,为顺治元年;四月,流贼李自成陷明北京,明将吴三桂来乞师。上召公於汤泉,决策进兵;公力疾趋朝,建议曰:『自闯贼猖狂,中原涂炭;近且倾覆京师,戕厥君后:此必讨之贼也。
虽拥众百万横行无忌,然揆其败道有三:逼殒其主,天怒矣;刑辱搢绅、拷劫财货,士愤矣;掠民赀、淫人妇女、火人庐舍,民恨矣。备此三败,行之以骄,可一战破也。
我国家上下同心、兵甲选练,诚声罪以讨之;恤其士大夫、拯厥黎庶,兵以义动,何功不成』!又言:『好生者,天地之德也。兵者,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自古未有嗜杀而得天下者。今诚欲统一区夏,。
2. 魏承谟和济世是不是康熙的帝师
1. 魏承谟和济世不是康熙的帝师。
2.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魏承谟(范承谟)、济世(谢济世),史上确实有这两个人,前者当过浙江省巡抚,后者当过康熙朝的庶吉士,但这两个人都没有当过康熙帝的老师。
3. 历史上,康熙皇帝的老师,有汤若望、陈廷敬、彭而述、南怀仁等,苏麻喇姑公认的是康熙帝的满文启蒙老师,其中汤若望还曾担任过顺治帝的老师。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3. 魏承谟、吴启圣、周培功、李光地、伍次友这5位清朝人物尊位更欣赏
我更欣赏周培公与李光地。
魏承谟:历史上并无此人,是影视剧杜撰,原型是范承谟,范文程的儿子,后来死于三藩之乱。根据这个人的生平,可以看出十分清正刚直,懂得如何抚顺民心,而且能上疏直言奏明禁海政策的恶果,是个直臣,可惜就因为这份正直折损在三藩之乱里,深刻诠释了“刚过易折”。
吴启圣:谁啊?我只知道姚启圣,正直尚可,头脑不错,适合为政一方,但性格有缺陷,说好听点是豪侠义气,不好听就是冲动任性,因为收复台湾时施琅有康熙密旨,生生把自己呕死了……他只适合当亲近百姓的地方官,不适合居于高位。
周培公:这个人的真实生平与影视剧里并不一样,不过形象近似,有勇有谋,逻辑严谨,是真正的聪明人。能立功却又不贪功,能做官却又不想同流合污,必要时就站出来,毫不迟疑,是真正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者,堪为智者典范。
李光地:很难说他到底是怎样的人,只能用一个“伪”字来评价他,如果说周培公是官之道中的白,李光地就是政之势里的黑。在直隶的光辉政绩并不能掩盖他性格中贪婪虚伪的一面。很多人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人能够深得康熙的欢心,甚至评价他“居官甚好,才品俱优”(康师傅真的很少这么夸人),其实我觉得,康熙重用他,与他君臣相得,是必然的,因为政治就是如此,李光地的污点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到,康熙自然也能,但就是因为有污点,康熙才能放心的重用他,因为李光地有所求,且赤裸而直接,这样把自己的欲望与野心摆在明面上,多疑的皇帝才会放心。如果一位臣子无所求,皇帝会将他树立成为榜样,但绝不会重用。李光地是天生适合政治的人。
伍次友:不想过多评价,康熙王朝把他塑造成光明万丈人见人爱的角色,可是我想说,这样的人当了官基本是死得最快的那种。
4. 为什么《康熙王朝》要以魏承谟打魏东亭作为开头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心呀,我觉得康熙王朝以魏承谟打魏东亭为开头,其实是在呼应结尾。看过康熙王朝的小伙伴都会发现,在康熙王朝的大结局,是康熙皇帝和年老的魏东亭两个人睡在一起,讨论谁是下一个皇帝。那么在康熙王朝的开头就描述魏东亭挨打,跟结尾刚刚好是一个呼应。
纵观康熙皇帝的一生,真正陪伴他从头走到尾的没有多少人,很多人在中途背叛他,然后就被他处死了,而有一些人则是早早的就已经不在了,但是魏东亭却是真正的从康熙皇帝年幼一直到康熙皇帝终老都陪伴在他身边的人。
而且在电视剧的开头,魏东亭挨打也是替康熙皇帝挨了打,这里可以凸显出康熙皇帝对他的信任,以及两个人的感情深厚,可以为后面关于魏东亭的剧情做铺垫,我觉得是一个很不错的设计。但是其实魏东亭这个角色,在历史上是没有的,他是康熙王朝这本小说,或者有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虚构出来的人物。
我觉得康熙王朝这本小说设计的很精妙,一个皇帝本身就应该是孤独的,很少有人能够获得皇帝的真心,而就算有个别的人能够真正的与皇帝真心与共,但是最后一般结局都不好,就比如容妃。
反而魏东亭却陪皇帝走过了一生,尽管在中间魏东亭被皇帝贬做了知县,但这也是对魏东亭的一种保护。从最后魏东亭被升为亲王就可以看出来,魏东亭才是最最后的人生赢家呀。
5. 康熙王朝上济世何许人物
济世是清代顺治康熙两代帝师,原为明末崇祯皇帝钦点状元。
鳌拜得寸进尺,向孝庄皇太后提议改换帝师,称魏承谟告他圈地乃是诬陷,孝庄皇太后为大局计,准鳌拜所请,同意鳌拜提议的帝师人选,但同时又要鳌拜提议魏承谟出任外省巡抚。康熙将鳌拜捕杀侍卫之事记恨在心,魏东亭终于为他寻得一个报复的机会。吴良辅为了给义父鳌拜的生日送贺礼,偷窃宫廷宝物,被康熙抓住,并以监守自盗为名,棒责吴良辅。鳌拜领来新任帝师济世拜见孝庄皇太后,却被告吴良辅被棒打,火速赶往,吴良辅已死。济世跪地请命,康熙只好称师,但对他教学不满,济世却以先帝之师要挟。孝庄提醒康熙,济世并非等闲之辈,要把他当作磨刀石,磨练自己。
6. 康熙王朝里玄烨的老师魏承谟有此人吗
1,魏承谟是影视剧《康熙王朝》的一个人物,在历史上并无其人.2,魏裔介(1616-1686) 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直隶柏乡(今邢台市柏乡县)人,清初大臣。
顺治三年进士,选庶吉士,历任工科给事中、吏科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太常寺少卿、左副都御史、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谥文毅。
著述甚丰,有《兼济堂集》传世。3,皇帝的老师有太傅\太保等不同分工和称谓.从魏裔介的职位看,康熙三年,授太子太傅,应该是康熙皇二子(胤韧)的老师,不是玄烨的老师。
《康熙王朝》中的扎心名言,宫斗中的心术,成功就得靠这点心眼儿
辑录/从字缝里看出字
电视剧《康熙王朝》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历史剧,我很早以前就看过,不过一来看的不仔细,二来人生阅历尚浅,很多东西没理解。这次认认真真的看完全剧,深有感触。觉得里面的故事发人深省,里面的许多台词也引人深思。所以把我自己认为有点意义的台词记录下来,供自己思考,也供有心者观看、补充、指正。
1、孝庄:“你今后不管对什么人都得琢磨,在他把你看透之前,你得先把他看透。”(第5集)
2、孝庄:“就是要忍!要学会忍!”(第5集)
3、孝庄:“是呀。就是因为他们(四位辅政大臣)不是一条心,咱们才能管得住他们。因人而异嘛。如果他们要是一条心了,咱们娘儿俩就管不住他们啦。”(第5集)
4、康熙:“他们是在先帝爷灵前发过誓的,不结党、不营私,这才几年呀,怎么变成这样了?”
魏承谟:“当初发誓是真心,现在争权夺利也是真心。皇上,世事多变,人心难测,皇上要处处当心呀。”
康熙:“可是朕总得靠他们几个治理朝政啊,都罢免了,谁来辅佐朕啊。太皇太后说过,凡事要忍。朕决定忍下这口气,既不让你辞职,也不治鳌拜侵田之罪。忍他几年,等朕亲政之后再收拾他们。”(第5集)
5、孝庄:“少说话,这话是越少越叫他们几个大臣摸不透。”(第5集)
6、康熙:“在深宫大院里,光靠武功保护不了咱们,得靠心眼儿。”(第5集)
7、索尼:“哪个人心里最聪明,哪个人看上去也最糊涂。”(第6集)
8、孝庄:“你(康熙)心胸太浅,你的性子又这么躁,我看你呀,应该多经历人生的坎坷和磨难,不磨不成器呀!”(第6集)
9、苏麻喇姑:“做皇上的要受得住委屈,才成得了大事。”(第9集)
10、伍次友:“他(鳌拜)不屑于谋取土地私财,谋取的是人心,他把国家的东西拿去送礼,到头来,他要的就是国家。”(第9集)
11、龙儿(康熙):“家父早就教导龙儿,先天下之忧而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朝廷虽然离咱们老百姓很远,但是朝廷上有事,终究会关系到咱们自家的饭碗子、菜碟子。朝廷如果发生祸乱,受苦的还不是咱们老百姓?”(第9集)
12、伍次友:“历史上的伟人,哪一个不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呢?”(第9集)
13、鳌拜:“孝庄就喜欢玩弄平衡之术,一会儿用我牵制索尼,一会儿又用索尼来牵制我,她自个儿呢,坐收渔翁之利。”
班布尔善:“这正是太皇太后的高明之处啊。大臣们越不安稳,皇位就越安稳。”(第9集)
14、索尼:“索额图啊,你要当心班布尔善呐,他比鳌拜厉害。鳌拜是处处争强,班布尔善是处处示弱啊。”(第10集)
15、索尼:“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人呐,越到无限尊贵时,往往也是险象环生处啊。……知道了就应该知足,就应该心如止水,宠辱不惊。”(第10集)
16、康熙:“有本事的皇帝是不该怕人骂的,应该留着这些骂当针药来用。再说,哪有被人骂倒的皇上,只有自己无能垮台的皇上。”(第11集)
17、康熙:“帝王之道,君子与小人各有其用,谁也替代不了谁。朕既要用君子又要用小人,既少不得水也少不了油,朕要让他们两人各尽所能。”(第11集)
18、孝庄:“孙儿啊,你要知道,有的人可以用钱买,可是他不值钱;有的人可以用官买。像吴六一这样的人,你只能用恩义去换。”(第11集)
19、鳌拜:“这养女人犹如养猪,得好好的圈着;这统兵则如同养狗,得时常的牵出去遛一遛。将士们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容易安逸堕落,也容易结党谋私,所以每隔一两年就要让他们动弹动弹,免得狗肥成了猪,一旦要用,上不了馬拉不开弓。这可是统兵驭将的完全之道啊,只是说出来不雅。”(第12集)
20、吴三桂:“今后啊,大凡有匪患、有乱贼,我们只剿其一,留其二。要是全部剿干净了,还要我这个平西王干什么呢?各位兄弟吃什么呢?所以说,匪患是我们的稻米钱粮,而乱贼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尤其是现在,最近朝廷中有人污蔑我平西王等三个藩王为大清隐患,想把我们统统裁撤。各位兄弟,那种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悲剧决不能在我们身上重演。”(第14集)
21、孝庄:“我知道你有雄心,可你记着,这雄心的一半是耐心。”(第15集)
22、姚启圣:“从古至今,暴君杀人,圣君不杀人。”
康熙:“那圣君都干什么呢?”
姚启圣:“圣君诛心。皇上是圣君。”
明珠:“姚启圣,你说错了。圣君既诛心也杀人。”(第26集)
23、康熙:“记着!一言之虚,百患丛生;一事之虚,为害终生。”(第27集)
24、康熙:“取天下在于用人才。”(第27集)
25、孝庄:“这如果没有人心呐,再大德疆土他也守不住啊。唐、宋、元、明不都是这样吗?你说呢?这人心当中啊,最重要的又是士子之心。要是有了这士子之心呐,就能以一当十。”
康熙:“老祖宗所说的及是。一颗俗人心,不用三斗米朕就能换来,而一颗士子之心,就是用金银财宝,恐怕也难以取得啊。也就是说:想取江山,先取人心。”(第27集)
26、姚启圣:“钝刀子割肉,越割越疼;快刀子嘛,没等疼,肉就割掉了。”(第28集)
27、孝庄:“听老祖奶奶跟你说。你今天说得这些遭遇啊,都是老祖奶奶几十年前经历过的事情。知道吗,那时候,老祖奶奶还挺年轻的,就嫁给了和硕贝勒皇太极。从世祖爷御天之后,皇太极就即了位,结果没几年,皇太极也龙御归天了,知道吗。后来豪格和多尔衮为争帝位动起了刀枪,那个时候,你顺治爷才六岁。”
蓝齐儿:“那可怎么办啊?”
孝庄:“怎么啊?你说怎么办啊?为了保住皇位,你老祖奶奶我啊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我操碎了心啊,知道吗?我是不得以随了他多尔衮,就连你顺治爷也得尊称他父皇摄政王,直到他亲政。那是什么局面呢?一言难尽呐!”
蓝齐儿:“老祖奶奶,那这是为什么?”
孝庄:“为什么?我告诉你,为了大清国!”
蓝齐儿:“老祖奶奶,你怎么熬得住啊?”
孝庄:“因为我心上有一把刀,我能忍呐!”(第35集)
28、索尔图:“说话不可失口,得意不可忘形。”(第38集)
29、康熙:“长城是个梦,是空的,是个无用之物,顶多是个摆设。自秦始皇开创长城,仅俩世就垮了。大明朝怎么样啊?他们用了百年之功万人之力,没有挡住我大清入关、江山易主!朕要以王道治天下。你们记着,从今天起停建所有的城墙关隘,并诏知后世,凡大清国君,当持王道,取民心、练兵马,永不筑长城!”(第38集)
30、索尔图:“一幅名画,乍一看绝妙无比,可是看久了,也会看出毛病来的呀。不光是画儿,人也是这样。比方说你和一位绝妙的俊才相处,开始的时候你觉得他令人敬佩,可是处久了,你又发现他有很多的缺憾。”(第38集)
31、康熙:“苦透了其实事件好事啊。你看,石榴熟了要开花,麦子熟了要开镰。你李光地要是真熟透了就应该明白,做什么事情,首先做的是人。”
李光地:“皇上所言,令臣心痛如割。”
康熙:“痛则通;不痛,则不通。”(第40集)
32、康熙:“这第三碗酒,朕要敬给朕的死敌们!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还有那个朱三太子,他们都是英雄豪杰呀!他们造就了朕,他们逼着朕立下这丰功伟业!朕恨他们,也敬他们!可惜啊,他们都死了,朕寂寞呀!朕不祝他们死的安宁,祝他们来生再与朕为敌吧!”(第50集)
补遗:
1、 顺治:“我大清几代先王奋斗不息,才有今天的海内一统。而今咱们满人入关也几十年了,但是前明余孽仍在,百姓人心不稳。阿哥们要记着:这取天下靠的是弓马骑射,但是治天下却要靠文教科举。咱们满人的金戈铁马虽然能灭掉前明的水陆三军,但是灭不掉汉人的千年文字、灭不掉诗词曲赋、灭不掉圣人之言士子之心呐。怎么办呢?——学!”
玄烨:“儿臣认为:咱们学习诗词曲赋圣人之言,不是因为灭不掉它才学,而是因为它也是天道。” (第1集)
2、 顺治:“阿哥们你们都记着,好文章不在笔墨上,而在心坎儿里;心上有,笔下才有,得人心便垂千古嘛。”(第1集)
3、孝庄:“我不杀人,我杀他的心!”
4、孝庄:“要外松内紧,引而不发。”
5、孝庄:“忍住千般苦才能够冲过万重灾。”(第6集)
6、孝庄:“要藏而不露。”(第7集)
8、孝庄:“这辈子哪怕只管有那么一回,哪怕只做了那么惊天动地的事,那就没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