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景澄名言
时间:2022-04-06 04:2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大河人文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许景澄名言
1. 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出自哪里
1945年曾有中国记者至比国采访陆征祥,据报导陆征祥曾对未来国情提出简短而著名之警语:“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
陆征祥1871年生,1884年就读于上海广方言馆,后入北京同文馆习外文,尤精俄文。1893年奉派担任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翻译官。八国联军之役,其长官许景澄被慈禧处死,遂心生不满。日俄战争事件后,在俄国愤而剪去发辫。陆征祥在俄结识比利时天主教女子培德女士,不顾使馆反对,于1899年结婚。由于陆征祥能力出色,表现优异,仍在1906年升任中国驻荷兰特命全权大使。1912年共和革命后,应总统袁世凯电命,从驻俄大使任所返国出任外交总长,并推动中国现代外交机构之改革,将清代“外务部”改为外交部。袁世凯称帝其间,曾短暂出任国务卿职务。
2. 姓许的名人故事
许慎(约58一约147),东汉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著有《说文解字》和《五经异义》等。
许劭(150---195)字子将,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县射桥镇)人。东汉末年著名的人物评论家。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自曹操平定淮、汝一带时开始跟随曹操,与典韦一起统领虎卫军,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对曹操忠心耿耿,数次在危难中救曹操脱险,很受信任。因为他十分勇猛,所以有“虎痴”的绰号。
许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善心子也。隋时官直谒者台奏通事舍人事。入唐,为著作郎,兼修国史。寻贬洪州司马,累转给事中。复修史,迁太子右庶子。高宗即位,擢礼部尚书。历侍中、中书令、右相,卒谥曰缪。
许道宁,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许衡是元初中国北方的理学家、教育家,是金元之际南方理学北传的倡导人物之一。
许有壬(1286~1364)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
许景澄(1845—1900)字竹筼,一作竹筠。浙江嘉兴人,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同治七年进士。历任驻法、德、意、菏、奥、比六国公使,总理衙门大臣兼工部左侍郎。历主镇压义和团,反对对外宣战,与袁昶同被杀。
许光达(1908.11.19~1969.6.3)原名许德华,湖南长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第一任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大将之一。
3. 弱国无外交出自哪里 是谁说的这句话
弱国无外交是在巴黎和会上陆征祥提出的。
1919年率顾维钧(驻美公使)、王正廷(广州政府代表)、施肇基(驻英公使)、魏宸组(驻比公使)等人赴巴黎出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会(巴黎和会)。由于山东问题爆发,日本坚持继承战败的德国之权益,中国发生五四运动。
战胜列强不顾中国反对,接受日本要求。在中国国内巨大抗议声浪与政府训令下,中国代表团最终未能签署和约,成为战胜国中唯一未签字者。
1945年曾有中国记者至比国采访陆征祥,据报导陆征祥曾对未来国情提出简短而著名之警语:“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扩展资料陆征祥贡献卓著的是中国现代外交体制的建设。
1912年10月8日国会通过的“外交部官则”,即是出自陆征祥手笔。外交部内设“一处一室一厅四司”:秘书处、参事室、总务厅、外政司、通商司、交际司、庶政司,部长下新设一次长,四秘书,分管英、日、法、德相关业务,参事则负责法规与条约之研究草拟。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中央各部专业化程度甚低,唯有外交部一枝独秀,培养了不少杰出的外交官,为中国这一“弱国”争取到较多利权,陆征祥居功最大。陆征祥最为熟知者是中日《二十一条》与《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因此导致的负面评价往往归罪于他。
但实际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征祥。
4.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中有谁
陆征祥、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祖。
1、陆征祥
陆征祥(1871年6月12日-1949年1月15日),字子欣,上海人,原籍江苏太仓。毕业于广方言馆和同文馆,随清朝驻俄、德、奥、荷四国钦差大臣许景澄在驻俄使馆任翻译,此后即一直在外交界服务,成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家。
2、顾维钧
顾维钧(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字少川,汉族,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
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就山东的主权问题据理力争,以出色的辩论才能阐述中国对山东有不容争辩的主权,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作出了贡献。
1945年6月,出席旧金山会议,参加《联合国宪章》起草工作并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1967年,定居纽约开始退休生活。1985年逝世,享年98岁。
3、王正廷
王正廷(1882年~1961年),原名正庭,字儒堂,号子白,浙江奉化人。民国时期的外交官,长期在南方政府中任职,推行革命外交,以和当时杰出的外交家顾维钧的冲突而知名,918事变的时候作为外长遭学生痛打而辞职。
他热心体育事业,并致力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开展,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体育领导人之一,因其对中国体育事业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奥运之父"。
4、施肇基
施肇基(英语:Alfred Sao-ke Sze),字植之, 1877年4月10日生于苏州府吴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民国时期外交官,震泽施氏元代已居震泽,震泽是祖居地。1958年1月3日病逝于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市。
施肇基是康奈尔大学第一位中国留学生,也是第一位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的中国学生。回国后,历任邮传部、哈尔滨关道、吉林省、外务部各职。施肇基是中国第一任驻美国大使。
5、魏宸祖
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次长
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作为一战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和会上反而成为被宰割的对象,中国要求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但英、美、法却将德国的利益转送给日本。引起中国人民的抗议,爆发了"五四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黎和会
5. 求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具体事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事例 东汉的严子陵,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刘秀做了皇帝之后请他,他和刘秀同榻而眠,竟然把大腿搭到刘秀的身上。
严子陵拒绝刘秀的邀请,回故乡钓鱼,今天富春江边还有严子陵钓鱼台。 还有早一点的春秋时期的介子推。
跟随重耳漂泊列国,重耳回国即位他反而依据山林,后来重耳想起他,派人去找,介之推不肯出来,使者遂防火烧山希望逼迫他出山,谁知介之推宁死不肯出山,被烧死在山中,重耳特地订立“寒食节”纪念他。 抗日战争胜利后,朱自清担任清华大学系主任,每月收入不能维持 全家生活。
因无钱治病,他的胃病反复发作。面对美援平价面粉,朱自清坚决拒绝。
最终, 因无钱治病而去逝。毛泽东同志评价朱自清同志“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说明“我 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孟子在与弟子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的问题中,提到了这著名的三句话。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不应以权势高低论,而是能在内心中稳住“道义之锚”,面对富贵、贫贱、威武(有权威的)等不同人生境遇时,都能以道进退。
新时期,领导干部面临的急难险重任务多,诱惑也多,如何能处顺境不骄,处逆境不怨,首先要问问自己心中的“道义之锚”在哪里。
6. 关于地名来历的作文350字
举个例子:青岛处黄河流域下游、黄海之滨的青岛,不仅以其秀丽的海光山色闻名于世,而且还以悠久的文化历史曾成为山东省的文化中心和我国北方的一个著名文化城市。
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青岛,又称小青岛,别名琴岛,它既是青岛美的象征,又是青岛美的缩影。
青岛、小青岛、琴岛,都是指胶州湾入海处北侧的小岛。这个小岛和青岛历史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历来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和文人墨客的歌咏。
但由于这个小岛名称的起源及其与陆地上青岛名称的关系、发展变化、名称的涵义等确有着不同的解释,几十年来还说法各异。时至今日,在多种出版物中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看法。
本文试就几十年间先后发见的历史资料,就以下诸问题琐考如下。 一 青岛本是指胶州湾海口北侧的海中小岛,面积仅零点零一二平方公里,海拔十七公尺有余,北侧距陆地一华里多(约720公尺)。
清朝同治年版《即墨县志》卷一“岛屿”条目中记载,“青岛,县西南百里”。是说青岛位于即墨县城西南百里的海中。
在“山川脉络图”和“七乡村庄图”中都标注有这个海中岛屿。《胶澳志》还明确地说,“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一海里”,以“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
关于青岛名称命名的年代,缺少具体的记载,从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古籍来看,明朝中叶已有青岛名称的记载,嘉靖刊《郑开阳杂著》中已载有“青岛”一名。明万历六年(1578年)任即墨县知县的许铤在《地方事宜议·海防》一文中记有:“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
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按胶州湾自唐宋以来已成为北方重要港口,尤其是宋代“元三年(公元1088年)……乃置密州板桥市舶司”(见《宋史•食货志》),板桥镇即现在胶州湾畔的胶州市。
“市舶司”类似现在的海关和港口管理机构,掌管检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征收商税,收购政府专卖品和管理外商等。板桥市舶司的建立,使胶州湾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唯一设有市舶司的贸易口岸,海运频繁,所有货船必经胶州湾海口方可到达板桥镇。
而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重要航道的一侧,不可能没有“青岛”或青岛的其他名称,只是我们没有见到记载罢了。 在出现“青岛”名称的同时,也出现了“青岛口”的名称。
胶州湾内女姑口所立《重整旧规》碑文中明确记载了:“我即邑自前明许公奏请青岛、女姑等口准行海运,于是百物鳞集、千艘云屯,南北之货即通,农商之利益普……”。许公就是许铤。
从明朝开始,“青岛”这个地名开始从海中间逐渐移向陆地。青岛北面的海湾称为青岛湾;湾边的村庄称为青岛村;村南的小河称为青岛河;村东南的山称为青岛山。
“青岛口”泛指青岛左右的海湾,范围约从现鲁迅公园至团岛一带的海岬。是“青岛”这个地名,从海中向陆地过渡的名称,它的内涵既包括海口也包括海边的陆地。
清同治版《即墨县志》的“海口图”中已将“青岛口”标注在陆地上。 青岛村是明朝初年建立的。
明初,天下设立卫、所,青岛东部建有浮山所。据浮山所《苏氏族谱》载:“洪武定鼎,敕封世袭武德将军,赐爵千户授以御券,分封鳌山卫浮山所……,同封千户者九……,同封百户者四,丁、詹、侯、葛,共封十三户……。”
另据《丁氏族谱》记载,丁氏其中一支由浮山所迁至青岛村定居,开始人口较少,所以称之为丁家庄。以后,一些军户和沿海渔民也来此安家,逐渐发展成为一大村庄,改名为青岛村(曾分别为青岛村和上青岛村)。
《胶澳志》中说:“青岛村,初为渔舟聚集之所,旧有居民三、四户,大都以渔为业。”青岛村地处青岛的对岸,为什么叫青岛村,未见记述,但从我国地名命名的特点来分析,是不是可以说青岛村是以靠近青岛得名的,青岛村附近的海口、小河、小山也都以青岛命名了。
初建之后的青岛村的居民多为渔民。随着青岛口海运的逐渐开放,南北船员也逐渐增多。
渔民和船员出海多祈求海神保佑平安,遂于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在青岛村西侧修建了一座天后宫,用以祭祀“天后”。《胶澳志》云:“天后之祀,不见于正史,然渔航业奉祀维谨,故海岸恒有是庙。”
前几年,《青岛晚报》上开展的“青岛原来是小渔村”的讨论中,就青岛在德国侵占前是不是小渔村的问题上出现了几种说法。就我们掌握的历史资料看,德国侵占胶澳前,青岛早已不是小渔村了,而是一个繁荣的市镇了。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青岛村建立时谈起。前文谈到,青岛村建于明朝初期,开始为军户务农的地方,后一些渔民也来此定居,发展为一个大村庄。
明万历年间,青岛村前的青岛口被辟为海上贸易港口,于是“百物鳞集、千艘云屯”。应该说,这时的青岛村已不是个小渔村了,而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贸易港口了。
到了清朝中叶,青岛口的贸易较前更有发展。青岛名称的内涵也起了实质性的变化,青岛的名称已从海中的青岛移向了陆地,青岛村附近一带的陆地通称为青岛。
清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在重修天后宫的《募建戏楼碑记》中,明确记载:“窃闻青岛开创以来,百有余年矣,迄今旅客商人,云集而至…。
7. 文昌路的来历的作文350字
处黄河流域下游、黄海之滨的青岛,不仅以其秀丽的海光山色闻名于世,而且还以悠久的文化历史曾成为山东省的文化中心和我国北方的一个著名文化城市.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青岛,又称小青岛,别名琴岛,它既是青岛美的象征,又是青岛美的缩影. 青岛、小青岛、琴岛,都是指胶州湾入海处北侧的小岛.这个小岛和青岛历史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历来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和文人墨客的歌咏.但由于这个小岛名称的起源及其与陆地上青岛名称的关系、发展变化、名称的涵义等确有着不同的解释,几十年来还说法各异.时至今日,在多种出版物中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看法.本文试就几十年间先后发见的历史资料,就以下诸问题琐考如下. 一 青岛本是指胶州湾海口北侧的海中小岛,面积仅零点零一二平方公里,海拔十七公尺有余,北侧距陆地一华里多(约720公尺).清朝同治年版《即墨县志》卷一“岛屿”条目中记载,“青岛,县西南百里”.是说青岛位于即墨县城西南百里的海中.在“山川脉络图”和“七乡村庄图”中都标注有这个海中岛屿.《胶澳志》还明确地说,“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一海里”,以“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 关于青岛名称命名的年代,缺少具体的记载,从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古籍来看,明朝中叶已有青岛名称的记载,嘉靖刊《郑开阳杂著》中已载有“青岛”一名.明万历六年(1578年)任即墨县知县的许铤在《地方事宜议·海防》一文中记有:“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按胶州湾自唐宋以来已成为北方重要港口,尤其是宋代“元三年(公元1088年)……乃置密州板桥市舶司”(见《宋史•食货志》),板桥镇即现在胶州湾畔的胶州市.“市舶司”类似现在的海关和港口管理机构,掌管检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征收商税,收购政府专卖品和管理外商等.板桥市舶司的建立,使胶州湾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唯一设有市舶司的贸易口岸,海运频繁,所有货船必经胶州湾海口方可到达板桥镇.而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重要航道的一侧,不可能没有“青岛”或青岛的其他名称,只是我们没有见到记载罢了. 在出现“青岛”名称的同时,也出现了“青岛口”的名称.胶州湾内女姑口所立《重整旧规》碑文中明确记载了:“我即邑自前明许公奏请青岛、女姑等口准行海运,于是百物鳞集、千艘云屯,南北之货即通,农商之利益普……”.许公就是许铤.从明朝开始,“青岛”这个地名开始从海中间逐渐移向陆地.青岛北面的海湾称为青岛湾;湾边的村庄称为青岛村;村南的小河称为青岛河;村东南的山称为青岛山. “青岛口”泛指青岛左右的海湾,范围约从现鲁迅公园至团岛一带的海岬.是“青岛”这个地名,从海中向陆地过渡的名称,它的内涵既包括海口也包括海边的陆地.清同治版《即墨县志》的“海口图”中已将“青岛口”标注在陆地上. 青岛村是明朝初年建立的.明初,天下设立卫、所,青岛东部建有浮山所.据浮山所《苏氏族谱》载:“洪武定鼎,敕封世袭武德将军,赐爵千户授以御券,分封鳌山卫浮山所……,同封千户者九……,同封百户者四,丁、詹、侯、葛,共封十三户…….”另据《丁氏族谱》记载,丁氏其中一支由浮山所迁至青岛村定居,开始人口较少,所以称之为丁家庄.以后,一些军户和沿海渔民也来此安家,逐渐发展成为一大村庄,改名为青岛村(曾分别为青岛村和上青岛村).《胶澳志》中说:“青岛村,初为渔舟聚集之所,旧有居民三、四户,大都以渔为业.”青岛村地处青岛的对岸,为什么叫青岛村,未见记述,但从我国地名命名的特点来分析,是不是可以说青岛村是以靠近青岛得名的,青岛村附近的海口、小河、小山也都以青岛命名了.初建之后的青岛村的居民多为渔民.随着青岛口海运的逐渐开放,南北船员也逐渐增多.渔民和船员出海多祈求海神保佑平安,遂于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在青岛村西侧修建了一座天后宫,用以祭祀“天后”.《胶澳志》云:“天后之祀,不见于正史,然渔航业奉祀维谨,故海岸恒有是庙.”前几年,《青岛晚报》上开展的“青岛原来是小渔村”的讨论中,就青岛在德国侵占前是不是小渔村的问题上出现了几种说法.就我们掌握的历史资料看,德国侵占胶澳前,青岛早已不是小渔村了,而是一个繁荣的市镇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青岛村建立时谈起.前文谈到,青岛村建于明朝初期,开始为军户务农的地方,后一些渔民也来此定居,发展为一个大村庄.明万历年间,青岛村前的青岛口被辟为海上贸易港口,于是“百物鳞集、千艘云屯”.应该说,这时的青岛村已不是个小渔村了,而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贸易港口了. 到了清朝中叶,青岛口的贸易较前更有发展.青岛名称的内涵也起了实质性的变化,青岛的名称已从海中的青岛移向了陆地,青岛村附近一带的陆地通称为青岛.清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在重修天后宫的《募建戏楼碑记》中,明确记载:“窃闻青岛开创以来,百有余年矣,迄今旅客商人,云集而至…….”这是我们见到的最早关于“青岛”的记载,这个“青岛”的范围是指青岛口附近一带的陆地。
许姓由来及其名人
许姓源于姜姓,炎帝神农氏,居于姜水之滨,以姜为姓。
“许”是我们中华民族“百家姓”中一个显赫的姓氏。
据可以查到的历史文献记载:许由,是上古时代尧的老师,中华隐士的开山鼻祖,华夏文明的莫基人之一。
许由画像
许由,一生博学多才,既懂天文历法,地理秘窍,四时八节,农耕牧渔,强族昌盛之法;又通治国安邦大业,用人治世之道;能观草识药品味知性,治愈入间疑难杂症。可谓上古医家之祖,天地人三才具备,五行齐全。善研易究农垦荒州,疏水归槽灌桑田。虽智慧超群,但自律慎严,为人“据义覆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为座右铭,淡薄名利,超然物外,幽静自乐。
在尧时期许由部族由西向东,由小到大,由原来的一席之地发展为整个颖川,历经苍桑,受尽磨难。随着漫长岁月的历史变革,许氏家人无论在天南海北,还是在天涯海角,他们都没有忘记他们的祖先许由。
历史上许氏的业绩不凡,名人辈出。战国时有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许行,主张人人都必须劳动。西汉末有水利专家许杨。东汉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就是出自他手,集古文经学训诂之大成;许劭,评论家,喜评论人物,曾评曹操为“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后人多沿袭此评论。三国时有魏将许褚,曾为魏国立下不少战功,以勇力知名。西晋有道土许逊,宋时被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人称许真君。唐时诗人许浑,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佳句传世;睢阳太守许远,在安禄山攻城时坚守数日,留下了美名。北宋画家许道宁,南宋医学家许叔微,元代大学者许衡(有《鲁斋遗书》传世),清末反复古的学派许楣,外交官许景澄等,现代名人许世友、许海峰、许家印等。
下面重点介绍元代大学者许衡
许衡塑像
许衡,是古“怀之河内”即今之焦作人,是我国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学家。据《元史》、《元朝名臣事略》等史料记载,许衡青少年时即聪敏勤学,博览群书并立志学以致用,成年后,“凡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之类,无所不讲”,在金末元初连年战乱之遭际下,仍“慨然以道为己任”,有功于圣门,立言于朝堂。他在哲学、思想、教育、历法、政治、文学、医学、经济、数学等方面皆有颇深的造诣和卓越的建树,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通儒和学术大师。
许文正公遗书
在哲学上,许衡于我国民族文化垂危之际,大力传播程朱理学进一步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主张“践履”和“治生”并身体力行,使得程朱理学走出玄奥的殿堂,实现通俗化、实学化。他继承朱学,吸收陆九渊心学充实程朱理学,成为朱熹理学至王阳明心学的中间发展环节,对朱陆合流和程朱理学传播有较大贡献。许衡在元为一代儒宗,被称为“朱子后一人”,是元代儒学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中国传统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可谓远追孔孟,近接程朱,“继往圣,开来学,功不在文公(朱)下”。
在政治上,许衡积极主张元朝统治者实行“汉法”,提出施仁政、办学校、任贤才、得民心、搞生产、清赋敛、杜奸邪等一系列建议。他历任中书省议事、中书左丞等职,致力“立朝仪”、“定官制”,筹划立国规模,上书言立国“必行汉法”。许衡在元为一代名臣,“犯颜谏诤,刚毅不屈”,有元代的“魏征”之称。他勤勉于政事,卓有政绩,帮助元世祖建立治道,对元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许衡诞辰800周年纪念活动专刊
在教育上,许衡强调“设学校养育人材,以济天下之用”。任京兆提学,于关中大兴学校;创建并主持元初国学,任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立教法,以儒经和医、算等传授汉蒙弟子,促进了汉蒙文化交流。许衡教导有方,他的子孙及众多弟子皆学有所成。许衡继承和发扬儒家的教育思想,整顿长期以来因战祸而遭到破坏的教育制度,总结历代的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治生”论的教育思想,总结了在教育中贯穿民族融合思想和教人“教其所短”、“以善制恶”等教育经验,不仅对元代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教育思想的宝库。
许衡诞辰800周年纪念邮票册
在科学上,许衡精“历术”,明“历理”,率郭守敬等人改定历法,撰具有很高精确度的《授时历经》。《授时历》的颁用是中国历史上历法的一次重大改革,它以365.2425日为一年的推算,比地球烧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只差26秒,与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世布的、现在世界上通行的《格利高利历》是一致的,在时间上却比其早300余年。《授时历》也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前后共达363年。
许文正公世家谱
许衡还是一位情操境界高尚、富有人格魅力的道德楷模。他宁饥而不食道旁无主之梨,留下了“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格言警句,成为我们后代人保持慎独、洁身自好,格守自己价值和道德信念的座右铭。许衡著述等身,除了理学、历法著述《鲁斋集》、《鲁斋心法》、《授时历法》、《读易私言》外,还为我们留下“云影水边去,雁行天际来”等才华横溢、脍炙人口的诗篇,以及医、算、财、礼等方面的宝贵文墨。
以上是许姓的由来以及许氏名人的简单介绍,欢迎各位老师关注、探讨,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