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弟子名言
时间:2022-04-06 19:5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大江南北乡土风情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孔子弟子名言
1.孔子的名言里有句《弟子谈尽如》
子路、曾皙(zēng xī)、冉(rǎn)有、公西华(huá)侍(shì)坐。子曰:“以吾(wú)一日长(zhǎng)乎尔,毋(wú)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shè)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jǐn);由也为之,比(bǐ)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yuè),以俟(sì)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fǔ),愿为小相(xiàng)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kēng)尔,舍(shě)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g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 ),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fú)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yú)?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
2译文编辑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人家)不用我了.(另有两说:1."以" 作 "认为" ,不要认为(这样就不对)我说了. "2."以" 作 "停止", (你们)不要因为我就不说了.)(你们)平时(就)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急遽地回答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甚至于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振兴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但愿意学着做些东西。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官员。"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所讲的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皙)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仆,到沂河里游泳(祈福),在舞雩台上乘凉,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所以笑他。难道冉有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何以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
2.孔子所说的所有名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治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偶不以三偶反,则不复也。”(《述而》)
孔子说:“ 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 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进而能有新的体会,可以凭此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门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曾子说:“男人不能不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奋斗的路途遥远。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责任,责任不是很重吗?奋斗到至死方休,道路不是很远吗?”
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天,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
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而我做到了哪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孔子的谦虚之心。这番话也有教育弟子的意思,让他们知道学与教都无止境,不要满足已有的成绩而停步不前。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
孔子说:“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3.有关孔子的名言
孔夫子说话——出口成章
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孔夫子的徒弟――闲人
孔夫子背书籍——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孔夫子背书箱-- 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2.孔夫子的嘴巴 出口成章
3.孔夫子拿扫 斯文扫地
4.孔夫子教三字经 埋没人材
5.孔夫子念文章 咬文嚼字
6.孔夫子的手帕 包输(书)
7.孔夫子搬家 尽是输(书)
8.孔夫子的徒弟 闲(贤)人
孔夫子说话——出口成章
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孔夫子的徒弟――闲人
孔夫子背书籍——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孔父子搬家--尽是输{书)
孔夫子的坟-----久慕(墓)大名
孔夫子讲学 之乎者也
孔夫子的嘴巴---- 出口成章
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孔夫子教三字经----- 埋没人材
孔夫子念文章----- 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手帕---- 包输(书)
孔夫子搬家---- 尽是输(书)
孔夫子的徒弟---- 闲(贤)人
孔夫子背书箱-- 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孔夫子背书箱-- 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其他:
孔夫子讲学 之乎者也
孔夫子的嘴巴 出口成章
孔夫子拿扫 斯文扫地
孔夫子教三字经 埋没人材
孔夫子念文章 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手帕 包输(书)
孔夫子搬家 尽是输(书)
孔夫子的徒弟 闲(贤)人
孔夫子门前卖文章 自不量力
4.孔子简介包括生平事迹、弟子、名言及其来历
孔子生平事迹 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 551 )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
30 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前 516 ),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
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鲁定公九年(前 501 ),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
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 鲁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
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 ,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 ,时孔子 55 岁。
孔子 14 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 484 ),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 68 岁。
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 。 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 语》中。哲学思想孔子所处春秋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孔子思想中充满新与旧的矛盾,反映了大变动时代的精神风貌。
天命鬼神观孔子继承了传统的天命鬼神观, 视天为万有的主宰和人格神,认为天命主宰着人的生死,也决定着社会的治乱。他主张“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
但同时他又否定周时盛行的占卜活动,提出“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五谷生焉” ,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所以他主张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
《论语》记载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且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回避了关于人死后是否变鬼的问题。 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他主张处理事务时,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认为“过犹不及”。孔子主张恪守“中道”,如《论语》记载 ,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德刑并用”,“宽猛相济”; 对学生,性格过于进取的加以遏制,过于谦退的加以鼓励。
孔子反对过激的言行,但同时也反对不讲原则,“同乎流俗, 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 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的“乡愿”行为,称“乡愿,德之贼也”。 孔子注重社会伦理问题,把礼看成是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区别华、夷的标志。
他谴责破坏周礼的行为,对鲁国季氏窃用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 极为愤慨,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主张“正名”,试图用周礼的形式去匡正已经产生变化的社会现实, 要求人们“克己复礼 ” 。
但是,在不违背周礼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孔子同意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周礼的具体内容有所损益。仁这一概念在春秋时已广泛使用,孔子赋予了它以新的涵义,使其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虽具有一些传统的保守的思想因素,但其主流在当时是有利社会进步的。 所以在战国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先秦显学之一。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汉以前并未受到统治者的特别重视。 汉代以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孔子的思想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受到重视。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确立了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以后,历代统治者进一步采取了神化孔子,提倡儒学的措施,巩固了孔子的至尊地位。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 代表, 这种影响波及到东亚乃至全世界。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的需要,片面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保守方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五四运动以来,孔子思想的保守性受到了进步思想家的批判。五四运动以后, 中国的一些学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学工作者,对孔子及其思想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取得了很大成就。
孔子思想学说主要汇集在孔子弟子撰写的《论语》中,《左传》和《史记·孔子世家》亦有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
5.孔子的名言
《人教版》七年级课文中的《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对待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发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不能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的吗?死了就停止了,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在严寒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谢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孔子对弟子说了一句什么名言,他的十三个弟子回家侍奉父母了
春秋时,孔子外出游历,半路上听见有人啼哭的声音,那哭声十分悲痛。孔子说:“赶上去,赶上去!前面有贤人在哭泣。”近前一看,原来是皋鱼,他身穿粗布衣,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把车让在旁边,下车同皋鱼交谈,说:“先生莫非有丧事吗?为什么哭得如此悲痛呢?”
皋鱼回答道:“我有三种过失呢!我年轻时喜欢求学,遍游诸侯各国,后来回家,我的双亲已经去世,这是我第一个过失;自命清高,行事傲慢,不愿侍奉昏庸的君主,以至蹉跎岁月,年老而一事无成,这是第二个过失;与朋友交谊深厚却中途绝交,这是第三个过失。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子女想奉养双亲而父母却过早去世,一去不复返的是岁月年华,不能再见面的是去世的双亲,我要从此与世人永别了。”说罢立刻形同枯木,死去了。
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记住这些话,它足以作为自己的鉴戒了!”
于是,有十三名弟子辞别孔子,回家侍奉父母去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它的意思是,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吹,使它摇动。人们用它比喻客观情况与主观愿望相违背,也常把它与“子欲养而亲不待”相连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