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卢汉名言

时间:2022-04-07 03:2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新京报 | 评论: 次 | 点击:

麦克卢汉名言

1. 名言警句大全

卡尔德隆·戈麦斯:你无法用手指遮住太阳。

网络:当远古时代的神,在丧失其权力的同时又都从坟墓中走了出来,以求支配人类生活,开始永恒的爱。

沈从文:不让我说我可以不说,但不代表我没有这个能力。

好莱坞:死亡是容易的,但喜剧非常难。

席勒:只有自由的人,才能够游戏;只有游戏的人,才是完全的人。

马化腾:开放不仅仅是一种态度,而且是一种能力。

麦克卢汉:愤怒的受众正是忠实的受众。

蒂利:社会过程是路径依赖的。

张小娴:不忠的男人是可怜的,他们不是故意不忠,而是他们受不了寂寞的侵袭。

海明威: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网络:一个人以何种方式获取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运用知识。

让·莫奈:来源mingyan.gushiwen.org人民别无选择时就会接受改变。

海德格尔:烦与畏是人对于时刻与存在的基本反映。

网络:我知道至少有一半被浪费掉了,但问题是我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半。

拉丁文:健康的身体承载健康的精神。

亚当·斯密: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经常促进了社会的利益。

网络: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禅宗:月影松涛含道趣,鸟语花香透禅机,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马克·吐温:对于一个手中只有榔头的人,他所看到的问题都是钉子。

网络: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

格雷厄姆:你是正确的,是因为你的事实根据是正确的,你的推理是正确的,这是唯一使你正确的原因。

甘地:一旦追究动机,所有的善行都变得可疑。

乔布斯:人们不知道他们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

布尔迪厄:知识的积累并不代表优越,它只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纳乔姆·希克梅:人的一生总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

资料参考: http://mingyan.gushiwen.org/type_zheli_1.aspx

2.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是什么意思

the medium is themessage 应译作:媒体就是信息。

medium英 ['miːdiəm] 美 ['miːdiəm]

adj.中等的;适中的

n.手段;媒介;媒体

1、Commercial television is an effective medium for advertising.

商业电视是有效的广告宣传工具。

2、Sound travels through the medium of air.

声音通过空气这一媒介传播。

3. 如何理解‘媒介即讯息’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摘要: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克卢汉认为媒介本身即在传递着一种讯息,并用"媒介即是讯息"重新解释了人类社会的深层发展动因。这些理论对人们对媒介的理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其内涵以及在视觉传达领域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理解媒介视觉传达媒介讯息

麦克卢汉作为20世纪60年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观点。麦克卢汉笔下的“媒介”的内涵是人的延伸,就视觉传达领域下,平面广告就其形式而言,它只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是广告主与受众者间的媒介,其结果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商业经济目的。

麦克卢汉笔下的媒介即讯息是指“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笔者认为这里的“尺度”是指: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会产生于媒介相关的标准和方式,这种标准和方式不是媒介的具体内容带来的,而是媒介本身的性质决定着。此前一般的观点认为媒介的内容是讯息,媒介只不过是一个工具或者说是载体,具有影响的是媒介的内容而不是媒介本身。而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表明媒介本身就是一种内容,内容和载体是不可分离的。

4.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有关的个人资料

麦克卢汉是谁? 五年前,我在深圳世界之窗游览时,同行的一位三岁小儿老是冒出一句口头禅:“好酷哇!”吃冰激凌“好酷哇!”看雕塑“好酷哇!”看表演“好酷哇!”。

众人忍俊不禁。我不禁感慨万千。

这个“酷”(cool)字,是麦克卢汉普及的。20世纪的60年代,前卫的嬉皮士喜欢这个字。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借用了这个俚语,用来形容热门的媒介。该书的序言里有了一句话:“你们孩子家为什么用‘酷/冷’(cool)这个词去表示‘热’(hot)的意思?”60年代,美国孩子和年轻人“扮酷”。

如今的中国年轻人,也处处喜欢“扮酷”了。 其实,麦克卢汉的影响何止于年轻人呢。

如今的几十亿人,谁不知道“地球村”这个概念?“地球村”的发明权,就在他的手里。这个词的诞生的产房,就是他这本《理解媒介》。

《理解媒介》业已进入经典的学术殿堂。麦克卢汉早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媒介理论家。

1964年,这本奇书横空出世。麦克卢汉说: “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是讯息”,“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媒介使人自恋和麻木”,“我们正在回到重新部落化的世界”,“西方文明的整个观念是从拼音文字派生出来的”,印刷术、广播、电影是“热”的,口语、手稿、电话、电视是“冷”的……有人说,这些观点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既使人半信半疑,又令人心驰神往。

既使人震惊迷惑,又令人耳目一新。于是有人说麦克卢汉是一本天书,难以理解,是斯芬克斯之谜。

40年前,世人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别若天壤。 褒之者宣告他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的最重要的思想家”,是“电子时代的代言人,革命思想的先知”。

1964年12月28日的《国家》杂志,把麦克卢汉列为风云人物;1965年的《读者指南》列出四篇有关他的文章,分别刊载于《评论》、《纽约客》和《哈泼斯》。一时间,“麦克卢汉热”风靡美国,他的著作也成为畅销书。

1966年至1967年,这“热”潮达到顶峰,美国最著名的几十种报刊如《幸福》、《新闻周刊》、《生活》、《老爷》、《全国评论》、《党派评论》、《纽约客》、《新墨西哥季刊》、《周末评论》、《花花公子》等,都刊登了有关麦氏的文章。他还不时应邀在电视上演讲,出尽了风头。

他太有名了。欧洲语言里居然出现了几个以他命名的词汇:mcluhanism,mcluhanist,居然产生了“麦克卢汉学”。

贬之者骂他是“通俗文化的江湖术士”、“电视机上的教师爷”、“攻击理性的暴君”、“走火入魔的形而上巫师”、“波普思想的高级祭司,在历史决定论的祭坛前为半拉子艺术家做黑弥撒的教士”。攻击他“出尽风头,自我陶醉,赶时髦,追风潮,迎合新潮。

可是他错了”。宣判他的文字“刻意反逻辑、巡回论证、同义反复、绝对、滥用格言、荒谬绝伦”。

历史给这些保守派和卫道士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扑面而来的数字时代、网络生活、虚拟现实、赛博空间,使一切攻击不攻自破。

信息高速公路证明,他是对的!20世纪90年代初,吹响网络时代号角的《在线》杂志(Wired),从创刊号起,就在刊头上把麦克卢汉供奉为“先师圣人”(Patron Saint)。“在线”一族供奉他为祖师爷和开山祖,虽然他并不懂技术。

如今,他的预言一个个变成了现实,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他的“梦呓”变成现实竟然会这么快。

40年前,麦克卢汉像是一个“幽灵”,一个独战风车的堂·吉诃德。他独自孵化出了一种全新的思想:媒介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影响。

他潜心研究传播、电脑等电子技术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影响。他成为新技术媒介的教师爷,又是技术革命的传教士。

40年后,他播下的种子长成了信息网络、虚拟现实。 世界范围的麦克卢汉热,一共有两次。

第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时间不长。目前的麦克卢汉热,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受到冷落的麦克卢汉,终于在数字时代复活了(可惜,我们无缘再聆听他的滔滔雄辩,他去世于1980年)。这是理性的回归,也是历史的必然。

历史是公正的,在学术殿堂里给他留下了神圣的一席。学界是清醒的,纠正了过去对他的误读。

这一次热潮,不仅范围广、势头猛、评著多,而且已然经过历史的考验和汰洗。信息高速公路崛起,知识经济到来,虚拟现实的出现,才使人们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对的!他所谓的意识延伸就是赛博空间,他所谓的地球村已然到来!他的确是电子时代的先驱和预言家!60年代读不懂的天书,看上去胡说八道的东西,等到如今,都明白如话了。

这一次的热,可以用亚马逊网上书店的书目为证。这个书店可供出售的有关麦克卢汉的著作和他本人的著作一共有28种。

与此相反,托夫勒、奈斯比特、亨廷顿、福柯、赛义德这些在中国红得不能再红的大牌人物,不是只有寥寥几种,就是根本没有一席之地。 中国人对第一次的麦克卢汉热浑然不觉。

我们在“内战”中几乎埋葬了一切人类文化。奇怪,80年代等他陷入低谷时,我们却把他引进来了。

那时的中国,久旱逢甘露,多么渴望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啊!20年来,他的著作已经被译介,他的基本思想进入了大学课堂,他的一些奇特警语,学界已经耳熟能详。不过,总体。

5. 怎样理解麦氏理论中的媒介即讯息

对“媒介即讯息”的理解

“媒介即信息”是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名言, 指的是由传播技术的任何进展引起人类事物在规模、步伐或类型上的变化。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

1、媒介和讯息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失去任何一方都没有意义,任何一方都不能独立存在,二者不是书皮和书页的关系,而是一张明信片和明信片上的内容的关系。一份报纸、一则电视新闻的讯息绝不仅仅指纸上和电视里的文字语音内容,还包括了报纸和电视的媒介形态传递出的讯息意义,。如:当我们看到石碑上传递的讯息和打开电脑网页上传递的讯息,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石碑和网页上的讯息,还能感受到科技的进步。

2、相同的讯息在不同的媒介中,效果是不同的,媒介自身就传递讯息。例如: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字体、不同书法、不同的颜色、不同材质的书

写工具写,写在不同的材质上,传出来的讯息是不一样的。如:一般活动的通知都是用红纸黑字写,而讣告通常用白纸黑字写,其中就传达着悲喜的讯息;一条结婚信息,编条短信发过去和亲自登门送请柬,就体现的接收人对出席婚礼重要程度。同样的语义内容,方言与普通话传出来的讯息是不一样的,音量高低、音色好不好、普通话标准不标准,传出来的讯息也是不一样的。

服饰就包含着人的信息、人的内容:性别、年龄、职业、身份、阶层、气质、个性、品味等;服饰包装不同,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服饰就是人体的媒介,如:一个穿军装和一个穿警服的人站在一起,我们一眼就能分辨出他们的职业。

3、一种媒介可以构成另一层次的讯息内容,讯息和媒介不是固定的,是分层次“套嵌”的。例如:我们经常在看电影时看到电影里某个人物在看电视或听音乐,我们可以看到那个人物所看的电视节目或听到的音乐,而这些电视节目或音乐本身又是这部电影传达给我们的内容。再如:可以把语言看成是无形的思想的媒介,语言又是广播等媒介的讯息内容,广播等又是电视媒介的讯息内容之一。

4、媒介比讯息还重要,媒介的重要效果和对社会历史发展作用更大的是技术(形式),而不是讯息内容。例如:同样的广告,在云南卫视播放和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收到的广告效果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论文,发表在SCCIC类期刊、“核心期刊”上的就比发表在普通期刊上的更被认可,因此有时评价论文的质量如何,社会干脆只认期刊类别,而不论论文本身;同样的一封信,用快递邮寄和用平邮邮寄,所蕴含的轻重缓急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5、旧媒体可能会成为新媒体的内容。麦氏说:“除了光这个例外,其余

一切媒介都是成双结对的。一个媒介是另一个媒介的‘内容’”。”例如:印刷术使用手稿、电视使用电影、电影使用剧场、文字作品使用声音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杂交也好,母体承载子体也好,都要产生新的化合物,如象有声电影或‘无马拉的车’一样。”一种媒介的内容往往取自于另一种媒介,而在涉及新媒介时,其内容通常都来自于之前的媒介。文字、声音、电影、电视等等都是一种媒体,它们能承载、传递信息和情感。在web2.0时代,博客、播客、维客引入并聚合了它们,成为能够容纳巨大信息的新媒体。例如:博客的个人日志是通过文字来诠释它的内容,播客则更多地借鉴了声音、电视、电影图像等来完成内容的表达。互动维客则更像一本在线编辑的百科全书,包罗万象,借助的旧媒体形式更丰富。旧媒体是新媒体内容的观点,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有它的现实操作意义。它启示我们运用媒介之间相互容纳性特点,推陈出新,不断创造新媒体,同时通过新、旧媒体的竞争,实现媒介生态的繁荣。

6、新媒体是对旧媒体的扬弃。新媒介是对旧媒体的延伸,它的元素在旧媒体里萌芽,它是对旧媒体一些元素的放大,对另外一些元素的舍弃。例如:播客作为新媒介产生,就是将博客里的“音频播放”、“视频浏览”“图片相册”等元素的放大,而对文字元素等一种或多或少的舍弃。网络电视,如点播版的ppstream、pplive 等改变了电视你播我看的被动局面,电视稍逊即逝、不可及时回顾的缺陷得到弥补,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内容及不同时间段进行观看。正如牛顿曾提到的“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样,旧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是新媒体的巨人。

6. 与战争有关的名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兵者,凶器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曲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攻敌无备,出敌不意.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 归师勿截,围师必阙,穷寇勿追. 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绝地而后存. 《孙子兵法》,兵学之鼻祖,几乎每句都是经典. -----------wmj007整理------------- 胜负兵家常事,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

(三国 诸葛亮)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春秋·孙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战国·孟子) 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晋·张方) 惟有死者方可看到战争结束。

(希腊·柏拉图) 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法国·巴斯卡) 惟有死者方可看到战争结束。

(希腊 柏拉图) 1、“More than an end to war,we want an end to the beginnings of all wars.”——Franklin D·Roosevelt “相对于战争结束来说,我们更希望所有的战争本就没有爆发。” 富兰克林·D·罗斯福 富兰克林·D·罗斯福,美国第32位总统(1933年3月4日--1945年4月12日),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次的总统。

2、“Success is not final,failure is not fatal:i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unts.”——Winston Churchill “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不是终结,只有勇气才是永恒。” 温斯顿·丘吉尔 在战争中死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此多的牺牲还没有换来和平 3、“Never in the field of human conflict was so much owed by so many to so few.” ——Winston Churchill “在人类战争史上,从来也没有一次像这样,以如此少的兵力,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保护如此多的众生。”

温斯顿·丘吉尔 温斯顿·丘吉尔,全名:温斯顿·伦纳德·斯潘塞·丘吉尔,20世纪最负盛名的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家,二战期间英国首相。 4、“it is fatal to enter any war without the will to win it.”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没有必胜的决心,战争必败无疑。”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美国陆军五星上将。 5、“the only winner in the war of 1812 was tchaikovsky.”——Solomon Short “柴克夫斯基是1812战争唯一的胜利者。

“ 所罗门·肖特(“the war of 1812“指1812年美国第二次反英战争) 6、“all wars are civil wars,because all men are brothers.”——Francois Fenelon “所有的战争都是内战,因为所有的人类都是同胞。“ 弗朗索瓦·费奈隆 7、“In war there is no prize for the runner-up.”——General Omar Bradley “在战争中,第二名是没有奖赏的。”

奥玛·布莱德利将军 奥玛·布莱德利,1915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初任乔治亚州本宁堡(Ft. Benning)步兵学校校长。

后任美国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8、“Ours is a world of nuclear giants and ethical infants. We know more about war than we know about peace, more about killing than we know about living.”——General Omar Bradley “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对核武器狂热,但对道德却一无所知的人。

我们对战争的了解比和平多,我们对杀戮远比挽救生命在行。”奥玛·布莱德利将军 We make war that we may live in peace -- Aristotle 战争才能带来和平——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大哲学家,科学家) The sinews of war are infinite money -- Cicero 无穷的金钱是战争的原动力——西塞罗(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著作家) To lead untrained people to war is to throw them away -- Confucius 把没有训练的士兵带进战场等于把他们投入死亡——孔子(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 All warfare is based on deception -- Sun Tzu 兵者,诡道也——孙子 始计第一(这句没的说,绝对是所有战略名言中最精辟了) He who knows when he can fight and when he cannot will be victorious -- Sun Tzu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孙子 谋攻第三 Generally management of the many is the same as management of the few. It is a matter of organization -- Sun Tzu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孙子 兵势第五 In war, numbers alone confer no advantage. Do not advance relying on sheer military power -- Sun Tzu 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孙子 行军第九 Great empires are not maintained by timidity -- Tacitus 伟大的帝国不是建立在胆怯上!——塔西陀(古罗马元老院议员,历史学家) Even the bravest are frightened by sudden terrors -- Tacitus 即使是最勇敢的人也会被突然而至的恐怖所吓倒!——塔西佗 The proper arts of a general are judgement and prudence -- Tacitus 决断力与谨慎,是一个将军必备的才能!——塔西佗 A bad peace is even worse than war -- Tacitus 劣质的和平比战争更糟糕!——塔西佗 The desire for safety stands against every great and noble enterprise -- Tacitus 过于的安分守己,会磨灭既伟大又高贵的进取心!——塔西佗 Valour is the 。

以前一起看电视,现在各自刷手机:“看电视”更能让人们连接吗?

上次看电视的时间、场景,你还记得吗?

95年前的今天,1926年1月27日,英国发明家约翰·贝尔德向伦敦皇家学院院士们展示了一种新型的、能够通过无线电传递活动图像的机器。这就是“电视”。人们无法判断电视的具体诞生之日,其诞生也不是具体某个人完成的。可是95年前的今天却让更多人开始着迷这一组奇怪的装置。

以前一起看电视,现在各自刷手机:“看电视”更能让人们连接吗?

当代“看电视”。(图:IC photo)

可以说,电视是发达工业文明的产物,也随着世界逐渐步入后工业社会,而成了明日黄花,让位给新兴的互联网。同样地,过去在家做作业被家长警告“别看电视”,也变为“别玩手机”。有意思的是,在我们记忆里,作为家庭集体活动的“看电视”其实曾经也被认为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会影响阅读能力和注意力。

麦克卢汉曾说:“倘若电视将要剥夺我们文明的个性,剥夺我们不同的自我,那么我们就应该关掉电视。因为就我所知,电视与西方文明的延续是不可兼容的。”但也正是他,在1967年就预言:“等到电视变为一种旧技术时,我们才会真正理解和欣赏它辉煌的性质。”现在,几十年已过去,反而是时候让我们真正理解和欣赏它了。不妨随本文作者的童年记忆从电视普及之初开始。

撰文丨维舟

01

“看电视”:

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兴起

如今回想起来,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看电视本身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现代性体验。在上世纪80年代的乡下,电视机仍是奢侈品,甚至光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还是凭票供应的。在那个年代,电视是结婚嫁妆中的“新三大件”之一。那时一台屏幕很小的显像管彩电也要1000多元,几乎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因而很多人家里都只有黑白电视,只有我爸单位里才有一台14英寸的日立牌彩电。

即便是黑白电视,也足够令人艳羡了,它像是乡下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一个入口,折射出光怪陆离的想象。最早买电视的人家很快成了新的社区焦点,很多人甚至会捧着饭碗,去邻居家的院子里,一起看电视。后来我一个广西同学说,在他们乡下,一些去广东打工发了财的邻居,甚至还向来看电视的人收门票:每人每晚5分钱。从这个意义上说,那时的电视作为“茶室里的电影馆”,确实名副其实。

以前一起看电视,现在各自刷手机:“看电视”更能让人们连接吗?

黑白电视机记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引自中国家电网)

和报纸不同,电视不需要发展阅读技能,就算是文盲也能看得懂,它以令人眼花缭乱的节目编排,将乡村社会也卷入到现代化的进程中。与此同时,它极其直观地展现了外面的世界,激发起人们向外发展的冲动和消费欲望——至少看过的人都渴望自己也马上赚钱去买一台。没几年,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机,年轻人都关起门来自己看电视,原有的乡村生活逐渐瓦解,这与社会学家的观察一致:电视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使人孤立的技术,它倾向于强化核心家庭,但代价是减少了一般的社区公共生活。

美国学者柯克·约翰逊在调查了两个印度村庄之后,写成《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一书,而书中的很多描述与结论,其实也同样适用于1978年以后的中国。他发现,电视甚至改变了当地的生活节奏,“现在,乡村的生活不再根据太阳的位置来安排,而是根据电视节目的时间表来安排”。这种新媒体尤其对孩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理想抱负和人生目标常常更多地反映了他们在电视上的所见所闻,而非他们从父母和祖父母那里所学到的东西”,老人从没显得如此落伍。村庄里有电视的人家由于接触到新信息而与外部世界产生联结,但没有电视的人家却变得更弱势了。

以前一起看电视,现在各自刷手机:“看电视”更能让人们连接吗?

聚在一起看电视的人们。(摄影:张培林)

02

电视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从“普通话”到“民族工业”

在中国有所不同的是,电视的普及极大地推广了普通话,如今每家的孩子都可以通过这个小盒子听到远比老师和父母都更标准的普通话,在这一点上,它比以前的广播威力大得多。中央电视台1983年正式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春晚”——很快成了中国人的新民俗,十数亿海内外华人几乎每年都将这作为必看节目,这和以往弥散的民间习俗不同,真正创造出一种“全中国人一起过日子”的想象。《新闻联播》则证明,电视使舆论全国化了,这是以前任何报纸都无法做到的。

以前一起看电视,现在各自刷手机:“看电视”更能让人们连接吗?

1983年春晚画面。

美国学者鲍大可在1980年代重访中国后写下《中国西部四十年》一书,他发现,电视强有力地激发和推动了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一种自我发展的意识,因为它不断向人们展示中国如何落后于世界,使人们真正“开眼看世界”了。正因此,曾任西藏自治区副主席的杨松强调:“越是偏远地区,越应率先发展电视事业,因为电视是改革思想观念、缩短本地与先进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

这一点在当时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个大国和穷国,中国电视机的普及落后于发达国家:美国电视渗透率从0到75%只用了7年;日本电视普及率在1955-1960年间就从0.9%飙升到33.2%,1970年就已高达94.7%;中国则是1970年才造出第一台国产彩电,真正的普及晚至1990年代,而直到2000年也只有86%——但已高于78%这个世界平均值。事实上,长虹、TCL等国产彩电在2000年前后全面“收复”市场,在当时本身就带有象征意义,表明中国的民族工业真正崛起了,也让国人对“中国制造”平添了许多信心。

也正因为对中国社会而言,电视本身就是极为重要的现代性体验,而当时又普遍觉得“现代化”无论如何是好事,因此,在那种全民渴望拥有电视的年代里,国内很少出现像西方那样对电视文化的批判性反思。相反,中国人特别爱看电视,以至于这种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不成比例的重要性:在1990年后长达约二十年的时间里,电视广告费用占了全国广告总额的三分之二,而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仅在三分之一左右。

从这一意义上说,电视的普及和更新换代,正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同步,也是人们生活品质逐渐改善、提升的最佳缩影,象征着人们对“现代生活”的拥抱。最终,它也证明,只有当这些得到充分满足、电视从奢侈品变为被冷落的大件家具之后,我们才能回过头来反思,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又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以前一起看电视,现在各自刷手机:“看电视”更能让人们连接吗?

伴随着电视的普及,一批国产电视剧也流行开来。图为《西游记》(1986)剧照。

03

电视威胁阅读和公共生活了吗?

对电视的批判,在发达国家并非新鲜事,甚至可以说从它诞生伊始就伴随着这样的争议。据《美国受众成长记》概括,这些批评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电视观众可能因此放弃了其他更有价值的活动;二是电视节目对观众具有审美的、社会的或道德的负面影响。

以前一起看电视,现在各自刷手机:“看电视”更能让人们连接吗?

《美国受众成长记》,[美]理查德·巴特兰德 著,王瀚东 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7月。

在这些方面,首当其冲的是电视对阅读活动的破坏性影响。德国学者本雅明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忧虑,在电波信号“咆哮的风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将很难找到而且也许根本找不到回到‘真正安静的’读书环境中去的路了”——但他那时担心的还只是广播、电影,还没想到后来电视的冲击更为猛烈。

这不算是耸人听闻。各项研究都证明,几乎在每个社会,人们看电视时间越多,读书就越少。《愚蠢的白人》列出的一个重要证据,就是美国成年人年均阅读时间只有99小时,但在看电视上却耗费了1460个小时。

《日本大众传媒史》也证明,随着电视在1955年后日益普及,15岁以上读者的读报时间逐渐减少:1959年每天55分钟,1963年降至每天45分钟,1966年再减少到每天38分钟。在中国,1980年代曾是阅读活动最后的黄金时期,而它如今的衰落,可想而知也始于电视的冲击。

以前一起看电视,现在各自刷手机:“看电视”更能让人们连接吗?

《日本大众传媒史》,[日]山本文雄 著,诸葛蔚东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不仅如此,当电视成为家庭生活焦点之后,很快就会使之内向化了。电视的普及取代了父母与子女之间晚饭后的亲密谈话,使几乎所有社会的民俗传承变得面目全非,当一家人都目不转睛看着电视屏幕时,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也被削弱了。路易斯·克罗南伯格有一句名言:“汽车曾诱惑人们离开家庭,而电视却使他们回转家庭,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却毁了家庭。”

家庭内部尚且如此,公共生活就更不用说了。社会学家罗伯特·帕特南在《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一书中分析大量数据后强调:“看电视的增多意味着几乎每一种形式公共与社会参与的减少。……电视不仅仅是社区参与度低的伴随物,而且实际上是后者的一个原因。电视的到来所产生的一个重大影响是,所有年龄的人对社会、娱乐和社区活动的参加都减少了。电视使闲暇时间私人化了。”他的结论是:看电视是“对社会参与最具破坏性的一项行为”。

在美国,电视不仅改变了公民对政治事务的参与程度,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选举进程和结果。很早就有人说过,像林肯这样外形不佳、演讲又长又乏味的政治人物,在电视辩论的时代是无法胜出的。著名记者哈伯斯坦在《出类拔萃之辈》中就曾语带讥讽地说:“电视在美国政治生活中成了候选人的主要仲裁者以后,肯尼迪的形象在荧光屏上是动人的。”里根能当选总统,与他曾经的好莱坞三流影视明星身份不无关系;当然,更典型的是特朗普,他可能是第一位“真人秀”总统,电视时代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极其在乎个人形象,特朗普在这一点上可谓是道成肉身。

以前一起看电视,现在各自刷手机:“看电视”更能让人们连接吗?

1960年,美国总统竞选历史上第一次电视辩论。

04

当批判成为“过去”

对电视的另一大类批评,则强调它的破坏性影响:和书籍不同,它没有门槛,无法分级,是流行文化的极好载体,但也因为这种大众化的特质,它的信息常常是浅薄的、暴力的、诱惑的或贪婪的,往往还会对孩子灌输社会刻板印象。中国香港作家林奕华发现,香港人关心的事情,有很多是电视台“告诉我们的”,它尤其使“娱乐”一词变成只有一个层次:不用脑筋,没有品位,何必认真,无谓要求。

在内地,这样的弊害不是没人提过,但某种程度上正由于电视台商业化程度并不彻底,它还没有到“娱乐至死”的地步。欧美评论家常常指责电视上“没有背景知识的重复指令”造成了“公众根本性无知”,日本学者小南一郎也曾强调不应与电视台接触,因为“学者就是学者”,然而在中国,像“百家讲坛”的火爆证明,学者不仅很喜欢电视这个新媒体传播形式,而且受众也把这看作是一个有效的信息获取渠道。至少有时候,电视也确实可以成为非常有用的媒介形式。在日本,民谣自从1960年代搬上电视之后,在全国复兴,很难想象其他媒体形式能起到这么大的推动作用。

以前一起看电视,现在各自刷手机:“看电视”更能让人们连接吗?

《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美] 保罗·福塞尔 著,梁丽真 等译,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2月。

尽管《格调》一书嘲讽,“越靠近下层,电视整天开着的可能性就越大”,把它看作是一种浅薄的大众文化,但不可否认,电视强有力地推平了雅俗文化之间的壁垒。它是一种文化快餐,对效果的评估则取决于收视率,促使人们关注数量多过质量,但这本身就是现代精神的本质特征之一,即便到了互联网时代仍是如此。

在电视时代,有句话说,“电视制造一个社会的灵魂”。不论好坏,电视实现了以往通俗文学、报纸杂志都不曾达到的程度,它使大众文化真正深入到千家万户,通过这种全新的媒介形式传播信息和理念,潜移默化地形塑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想象和对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因为很多人都相信,凡是电视上呈现的就是真的。

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短短十年间就击败了电视曾有的霸权,它对年轻一代来说可能已不再是生活的焦点,而变成了一种备选项。

1962年,当电视在美国刚刚普及还没几年时,电影《满洲候选人》里的主角曾有一句颇具预见性的台词:“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一进房间便打开电视,另一种是一进房间便关掉电视。”五十年后,这番话似乎变得更耐人寻味了,这两种人之间的差别也变得更为明显了;但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掉电视之后,网络又会把一个社会的灵魂塑造成什么样呢?

作者|维舟

编辑|西西;走走

校对|刘军

来源:新京报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