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其义自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谁的名言)

时间:2022-04-07 09:0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星语爱读书 | 评论: 次 | 点击:

名言其义自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谁的名言)

1.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是谁的名言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注:《魏略》曰:“初,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坐舟--谚语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回答者:觅∝芝音 - 秀才 二级 2-1 18:5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坐舟--谚语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谁的名言

这句话出自西晋陈寿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但不是王肃说的,是董遇说的。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

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实而且很好学。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名言其义自见

《阅读整理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是个讲究速度的年代,所有的事情都以快为胜,以速度为中心。就拿读书来说,有人一个月读六本书,有人一天读一本书,还有人一年读一千本书。

《阅读整理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大家都讲速读,认为读书越快越好。但书一定是读得越快越好吗?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看似读完一本又一本的书,却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去认真品味阅读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安静。

日本作家外山滋比古的《阅读整理学》一书中,作者将阅读分既知的α型阅读,与阅读未知的β型阅读。

作者认为,既知的阅读就是一看就懂的阅读,这样的阅读,尽管可以很快地读完一本书,但是一种没有多少意义的阅读。真正意义的阅读是阅读那些自己认为读不懂的东西,也就是未知的β型阅读。

未知的β型阅读就好像是在登山一样,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前进。这种阅读是一种穿透纸背的阅读,是弄清楚文字背后的深层次含义的阅读。

《阅读整理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作者讲了一种阅读的方式叫素读,就是"先不考虑文章含义,只是朗读表面文字",也就是既知阅读,是语音阅读。如小孩子读唐诗,他们只是读出了声音,但不知道诗中的含义。

到了上学的时候,学生的阅读就是一种未知的β型阅读,学生每天都要学习自己未知的知识。

读小说是一种既知型的阅读,而要理解小说中作者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就是未知型的阅读。既知阅读可以向未知阅读转化。

作者认为,一本好书,经典的、古典的书,一定要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阅读才好,这也一个由既知阅读向未知阅读转化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想到蒋勋老师,有人说蒋勋一生只读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红楼梦》,他把《红楼梦》的骨头脑髓都请透了。《蒋勋细说红楼梦》,将《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细细道来,每每读来都叫人欲罢不能。

《阅读整理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作者在《阅读整理学》中提到的“素读”,让我想到《如何阅读一本》中所说的基础阅读,是一种最基本的阅读,而未知的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基础阅读是深度阅读的基础,没有基础阅读就无法完成深度阅读。

同样,素读,也就是既知型的阅读,是未知型阅读的基础。对了,未知型阅读就是阅读那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比如哲学。

大多数的人都喜欢既知型的阅读,以为自己能够阅的懂的书才是好书,如果自己读不懂就是作者没写好,或者不会写。

实际上,我们的阅读都是既知型阅读和未知型阅读的总合。我们读故事的时候就是既知阅读,而研究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含义时,就变成了未知型阅读。

《阅读整理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作者还认为,真正能获得高评价的阅读,应该是第一次读的时候不是很理解,或者根本不理解。不断重复阅读,做到读书百遍,一定得耗费时间,但是何时能理解却没有保证,这就是所谓的β型阅读。而且,不能因为不懂就要求别人教你,必须运用自己的力量去领悟。

《阅读整理学》的作者外山滋比古是日本著名的语言学家、评论家、散文家。文学博士。著有《思考的整理术》、《修辞的残像》、《近代读者论》、《后窗的风景》等,对於文学方面的读者方法论颇有见地,并在《莎士比亚与近代》中展现了其前卫视角。

《阅读整理学》一书中,作者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既知的α型阅读,与阅读未知的β型阅读。倡导读者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一本,阅读不要图速度,而要讲质量和深度。

因为作者是日本人,所举的例子都是与日本有关,而且书中还有一些日文,对于我这样不懂日文的人来说,就有读不懂的现象。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