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名言

时间:2022-04-07 18:0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二十里 | 评论: 次 | 点击:

万历十五年名言

1. 《万历十五年》最欣赏的句子还有欣赏原因(急)

李世民一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么的广为流传。但是到我们学的时候,历史似乎已经形式化,除了一些史实和历史影响,很少能和当前发生什么联系。有时候甚至觉得历史不过是表现一个人文化素质的工具而已,很令人羡慕和赞赏,但是却没有任何实际的效用。这或许就是当前中国教育的悲哀,也是作为一个文科生的悲哀。人家永远只会站在远处对你赞赏两句,却很难在实际中想到你。

所以,黄仁宇先生眼光的长远,对历史问题本质的剖析,对历史人物的客观人性的刻画,真的有一种冲破冰凌的春水般的冲击力和新生感。让人在历史的厚重中思考良多,也获益良多。

对于黄仁宇先生提到的一个国家的制度问题,道德与法律的问题,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已经有很多人写出了精彩的评论。自认为没有这么高的水平也没有什么必要再写什么。

作为自己的感觉,看完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贽。那个矛盾种彷徨的悲哀的人。

我经常都会觉得历史上描写了那么多纯粹的人是很不真实的。怎么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短短一个好或不好就评价完整。

就算是圣人,也有他自己的缺陷。就算是失败者,也有他过人之处。姑且忘了他们在历史长河里的影响。把他们看成一个人,却常常是我们忽略的。

人到底都是感情动物,怎么可能真正的坐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发泄自己的不满和忧伤。每个人都有权利为自己取得的成就愉悦欢畅。生活很现实,并不是你说一句你品德高尚,就可以填饱肚子,就可以活的潇洒。所以,人为什么不能为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觉得正确的道路?如果活的没有了起码的信念和追求,那么一辈子苟且的过了,又能有什么意思?

每个人的确都有自己不得不担负的责任,但是,这种道义上的责任如果变成了一种逼迫的借口,为什么不能决绝的逃离。生活是自己的,没有谁有权利要求其他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必须如何。所以,李贽断然出家,不能谓之是件不仁不义的事情。

他在精神世界上的孤独,他不愿流于庸俗市井的痛苦,都是他逃离的原因。这样的逃离又有什么不好呢?至少不会再让自己为食宿温饱操心,活的清闲自在。放下了上层社会无谓的面子,人反而活的更加的自得潇洒。

即便是那些自以为是的文官拿出那些圣人经典大加指责,也不过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嫉妒罢了。至少他活出了自我。所以,他坦荡,他可以直面自己不容于道德的行为,而不是文人式的躲躲藏藏,遮遮掩掩。

他清醒,所以他痛苦,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精神世界,没有人愿意去想象他推测的未来。当世界上所有人都是疯子,他们就正常了,而李贽却变成了一个扰乱规则的疯子。这是什么样的无奈与悲哀。所以,自杀,对于他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解脱。离开这个世界,他才能摆脱那种矛盾的撕扯和煎熬。

他活的或许不够正直和英雄。但是他却活的像个真正的人那样有了自己的感觉和欲望,有了自己的喜怒与哀乐。所以,即便是有些寥落和凄迷,也让人觉得美丽异常。

总觉得黄仁宇先生写的很悲戚,如同把自己的感受或多或少的融入了人物的世界。总有些对于现实的悲愤与怜悯淡淡的在萦绕,低低的在吟唱……

这样的书,并不能当成小说来看,我却是在几天空闲翻完的,所以,只是一种粗浅的影像。值得我再细细阅读。我想,我去做到,才有资格说些什么真正的感悟。

2. 关于《万历十五年》

这是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经典之作。

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

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在《万历十五年》出版之后,“中国历史学界的精神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人的历史阅读翻开了新的篇章。

不夸张地说,在《万历十五年》之后,中国大陆进入了一个历史书写作和阅读的黄仁宇时代。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与一体,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

本书英文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获得如潮好评,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必备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另有日文、法文、德文等版本。

[内容介绍]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作者简介 黄仁宇,湖南长沙人。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之途,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机缘。

其后赴美研习历史,于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人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中国少了一个拿破仑,却多了一个以其睿智打开人们视野的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十六世纪时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他传奇性的一生以及大历史观的由来详见自传《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媒体推荐 不新的《万历十五年》/王小波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很早就在中国出版了,因为选了家好的出版社(三联),所以能够不断重印。我手里这一本是95年底第4次印刷的,以后还有可能再印。

这是本老书,但以新书的面目面市。这两年市面上好书不多,还出了些“说不”的破烂。

相比之下我宁愿说说不新的《万历十五年》:旧的好书总比新的烂书好。 黄先生以明朝的万历十五年为横断面,剖开了中国的传统社会:这个社会虽然表面上尊卑有序,实际上是乱糟糟的。

书里有这么个例子:有一天北京城里哄传说皇上要午朝了,所有的官员(这可是一大群人)赶紧都赶到城市的中心,挤在一起像个骡马大集,把皇宫的正门堵了个严严实实,但这件事皇上自己都不知道,把他气得要撒癔症。假如哪天早上你推门出去,看到外面楼道上挤满了人,都说是你找来的,但你自己不知道有这么回事,你也要冒火,何况是皇上。

他老人家一怒之下罚了大家的俸银──这也没有什么,反正大家都有外快。再比方说,中国当时军队很多,机构重叠,当官的很威武,当兵的也不少,手里也都有家伙,但都是些废物。

极少数的倭寇登了陆,就能席卷半个中国。黄先生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来考察,到处都是乱糟糟;偏偏明朝理学盛行,很会摆排场,高调也唱得很好。

用儒学的标准来看,万历年间不能说是初级阶段,得说是高级阶段,但国家的事办得却是最不好,要不然也不会被区区几个八旗兵亡掉。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说,仅靠儒家的思想管理一个国家是不够的,还得有点别的;中国必须从一个靠尊卑有序来管理的国家,过渡到靠数目字来管理的国家。

我不是要和黄先生扳杠,若说中国用数字来管理就会有前途,这个想法未免太过天真──数数谁不会呢。大跃进时亩产三十万斤粮,这不是数目字吗?用这种数字来管理,比没有数字更糟,这是因为数字可以是假的,尤其是阿拉伯数字,在后面添起0来太方便,让人看了打怵。

万历年间的人不识数吗?既知用原则去管理社会不行,为什么不用数字来管? 黄先生又说,中国儒家的原则本意是善良的,很可以作道德的根基,但在治理国家时,宗旨的善良不能弥补制度的粗疏。这话我相信后半句,不信前半句。

我有个例子可以证明它行不通。这例子的主要人物是我的岳母,一个极慈爱的老太太。

次要人物是我:我是我丈母娘的女婿,用老话来说,我是她老人家的“半子”──当然不是下围棋时说的半个子,是指半个儿子──她对我有权威,我对她有感情,这是不言而喻的。我家的卫生间没有挂镜子,因为是水泥墙,钉不进钉子。

有一天老。

3. 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按中国传统纪年,是明神宗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英文版书名为《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法文版为《1587,Le Declin de La Dynastie desMing》,是一部史学专著。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于1976年在美国所著,在国内直到近些年才引起大众的注意。其实这一年大明王朝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不为一般研究者所注意,但在这一年发生的许多琐细小事,却如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一般成为帝国走向崩溃的前兆。元辅张居正已去世五年,海瑞在这一年也故去了,一代名将戚继光也在年底殁了,时年29岁的努尔哈赤在东北崛起了:始建宫室,布教令于部中,禁暴乱,戢盗窃,立法制……然而朝廷却未予注意;西班牙无敌舰队即将出征英吉利,揭开世界历史新的一页……

4. 万历十五年梗概(急)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与一体,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

本书英文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获得如潮好评,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必备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另有日文、法文、德文等版本。

[内容介绍]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5. 关于《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我读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凭心而论,

以道德代替法制,海瑞,“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戚继光的求实精神,表现于使革新不与传统距离过远.”而对李贽,不过是反映明朝在儒家伦理文化趋于僵化下,思想界的苦闷和困局. 黄仁宇“大历史观”,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一般史家认为的明朝灭亡之起点,如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万历二十年援朝鲜之战,万历三十一年间的“妖书案”,万历四十三年(的“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败等. 万历十五年其英文版的书名:无关紧要的1587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黄仁宇与众不同提出,指出此一年无重大动荡,实际上可能却是明朝发展至尽头而步向灭亡的一年. 此年中发生的立储之争和一连串问题,虽然最后万历帝在种种问题上妥协,但他由此怠政三十三年,可能是他对抗无效之后,对文官集团的一种报复方式.由此可以理解,明朝的皇帝表面看是有其无限权力,但终归也要受到传统文化和文官集团的掣肘.====以上维基百科清朝皇帝大多不敢懈怠,勤政集权,万历帝几十年不上朝,汉族最后被野蛮征服,是否人不爱己天厌之。

6. 如何评价《万历十五年》

转自知乎网友的评论《万历十五年》记这是一本介于学术和商业的书籍。

涵盖经济 政治 社会结构 军事 以及当世的思想的历史著作。我感觉作者贯穿始终的就是对明王朝以及类似的王朝以宗法及道德运作国家机关的分析和批评。

作者以各个看似联系不怎么紧密的几个主题来分别阐述作者的观点,形式类似于小说的细致。作者分析的立场以作者自己的话来说,作者是“大历史观”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的。

主要内容有《第一章——万历皇帝 第二章——首府张居正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第四章——活着的祖宗 第五章——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第六章——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第七章——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其实上面都是扯淡,来谈谈我都收获了什么。分条阐述是我这个理工思维的认为最高效清晰地表达。

1)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念——{依靠儒家学说培养精英分子,从而形成读书阶级进而形成文官阶级,依靠统一的价值观约束统治阶级(宋明清重文抑武文官阶级代表了统治阶级),在被统治阶级以道德宗法约束,主要方式为对士大夫阶级的模仿和绝对服从。但是缺乏灵活有效地法律规则,社会运作完全依靠所谓的道德掌控。

国家机器的运作从皇帝到首府都只是被操作,本人的意志被彻底的压制,失去了高效的机会,除旧革新更是不可能做到的,依靠惯性去维护。一旦平衡打破,就是推倒重来。

}我书读的少,因此不能判断作者对明代的制度描述是否合理,但是就给读者很大的启发。个人到公司国家,它们的运作必须达到有实质的操作规则去遵循并且给予做事者足够的空间去利用,强调人的价值给予人的欲望和需求一个合适的平衡,而且制度要想与时代保持一致就必须赋予它能改变的规则,制度不能赋予它神化或者虚无的力量否者就会僵化。

简而言之就是运作的有价值且高效的方法。2)对于官僚阶层的价值观和贪污的理解。

明代的文官薪水很低,中层官员依靠薪水过活都很艰难何况下层。而明代的文人的文化讲究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无私奉献精神(历史惊人的巧合)一方面是自身物质的需求与微薄薪水,另一方面是个人想要享受生活的欲望与无私奉献的马克思主义。

呵呵,这种想畸形的制度,前后矛盾,试想想这样的制度和文化会造成什么样的官员阶级,官员阶级是大众文化的引导者这样社会会形成什么样的畸形,人的内心会造成什么样的阴暗。其实在我们身边遍地是这种矛盾,企图磨灭人性的做法。

在这个就不多说了。有什么后果,有人说会造成推倒重来,我不这样认为,历史的往复往往都是因为利益的分配问题。

我认为后果就是民族文化和个人性格中形成表面的和里层的两种,外面很亮丽,撕开皮里面竟是污浊。3)对于人性的理解。

《万历十五年》里描述了几个关键人物—万历、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阴阳两面(书中的原话),一方面他们可能在做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且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另一面却是内心对权力利益的贪婪,矛盾集于人的每个细胞。随便举个例子,如你去参加志愿者活动,当去了的时候你希望能遇到美女能一起工作,当然这个例子不太恰当。

究其原因是社会的游戏规则与人的内心深处的诉求不相符合。这个我的阅历还不足以让我解释这些现象,我估计愈是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内心的斗争愈是痛苦。

不知道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是怎么做到的,圣人就是圣人,我等只能高山仰止。4)对于李贽的行为及其思想的迷惑。

李贽不像那些卫道士他嘴上和行动上都是桀骜不驯的风格,但是他又不同于那些不流于俗世者们对自身品格的严格要求,让人感觉他是哗众以取宠。而且他对自己的学术的要求也是不够严格,只是为了让别人追随自己而写东西,这样一个十足的自恋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家伙,确是有着对人生真理的追求。

他的思想是宗教式的,让人误入歧途。所有的这些也让我对人生社会和宇宙更加的疑问与迷惑。

我感觉这是我最大的收获,有了迷惑我才有机会去思考。5)对于戚继光的解读。

有很多将才都没能做到,但戚继光却能抗倭成功,使北方防务强于其他。这些都源于戚继光能认清政治局势。

他明白体制是不可能因为他戚继光或者某些人而去改变,因为这里牵涉到太多人的利益与文化和地位的矛盾。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在体制内以人治的方式去做事,尽量去维护官僚阶级,同时得到当权者的支持。

牺牲一些东西,换取他的权利。只有有了权利才能去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当然可以是富国强兵,也可以是追名逐利,这得看为官者的个人意愿。

这些都是体制使然,不能合理利用人才和资源,我并不是想去批评体制。我只是想说做事情应当务实,认清形势,做自己能做的,把能做的做到极致,然后才考虑创造条件去做不能做的。

6)有关海瑞的理解。我一直有一个原则就是看人做事的目的作为评价一个人的很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当两个人做的同一件事情。

海瑞就是一个例子,在精英阶级集体腐败的时候他却能勇敢的坚守自己的内心,值得敬佩。由于性格和时代的局限性他也许会犯一些错误但是都不是一个人和一代人能够去左右的。

《万历十五年》到底有什么智慧,在《人民的名义》中被反复提及

道德不能代替技术,更不能代替法律

这是作者黄仁宇说的,正所谓道德的标准和尺度太多,最终会沦为权力者的玩物。

可以说《万历十五年》是高育良成功的开始,也是堕落的引子,更是侯亮平最终击溃他的武器。高育良为什么会成功呢?因为他从《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钻研透了中国古代官僚系统的一大弊病:文官抱团腐败,多重领导导致系统纠错能力低下,即便万历皇帝也对此一筹莫展。

举一个浅显的例子,当初抓捕丁义珍时,如果不用开省委常委会,那还会有人通风报信嘛。丁义珍一但被捕,还会有这么跌宕起伏的剧情吗?

高育良深知万历年间文官的习惯,即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的成与败,全靠他与所有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忧,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间楼阁。他深刻理解官场的规律:官比事重要,人比理权威。这样的官场智慧让他高升,最后持剑之人终究死在剑下。

书中有一段经典名言: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此时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分无善恶。

社会从来不缺聪明人,少的是有智慧的人。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