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名言及解释
时间:2022-04-07 19:2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国学论坛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墨子的名言及解释
1. 墨子的名言有那些
墨子的名言有:
1、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意思是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2、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兼爱中》兼相爱: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的爱所有的人。交相利: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争夺斗争。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祸害皆起于人们之间“交相别”,即亲疏远近,彼此利益之别。因此,要除去天下之大害,就必须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3、言不信者,行不果。口言之,身必行之。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墨子·亲士》竭:尽,完。招木:乔木,高大的树木。这两句大意是:甘甜的井水易于枯竭,高大的树木易被砍伐。井水甜则喝水的人多,自然容易枯竭;高大的树木用处多,自然很快地招来斧斤。
露头的椽子先烂,这是常见的现象。墨子由此提倡中庸思想,认为“太盛难守”,使人们甘居中游,不敢冒尖,这种传统思想在今天是不足取的。
4、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淫佚:也作“淫逸”,嗜欲过度,放纵恣肆。这两句大意是:生话节俭,国家就昌盛;嗜欲放纵,国家就衰亡。
墨子主张“节葬”、“节用”,他认为一个国家,从国君到百姓,整个社会风气祟尚节约俭朴就民富国强,走向兴旺发达。若一味追求淫佚享受,就国弱民困,国家必然会走向衰亡。这两句用干说明国家要尚节俭而戒淫佚,以保证昌盛久安。
5、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墨子·非命上》。有道义的人在上位,天下一定能太平安定。说明在上位的国君应实行“义政”,所作所为要符合“道义”,这样国家才能安定。义人:主持道义的人。
6、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墨子·七患》。虑:计谋。卒:同“猝”,指突然事变。这两句大意是:心中没有预先考虑应对事变的方法,就不能应付突然变故。无事之时备有事,平素就要对可能突发的变故准备应对的策略和方法。这样,在事变发生时才不至于慌张,才能避免忙中出错。这两句多用于说明居安思危的道理。
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行:实践。为:是。这两句大意是:士人虽说要有学问,但是,能把学问用于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所在。此句以直言其事的手法阐明学问付诸实践的重要性。这里强调以实践能力作为检验士人有无真才实学的标准,这种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人眼中,学问虽然重要,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就不能算学到了真本领。这种观念就是传统的“知行”观。这种强调知行统一的观点,对我们今天反对本本主义,克服教条主义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8、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战国·墨子《墨子·大取》。这两句大意是在好处中要取大的,在害处中要取小的。在生活中会遇到好处,也会遇到坏处。对好处,无疑应择其大者而取之,以获取最佳利益;对坏处,能避免则避免,不能避免则择其小者而取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这是普通的道理,多用于生活中对利害的选择。
9、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埤雅》。甘:甜。这两句大意是:甜瓜的蒂却是苦的,天下的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任何事物的优点和缺陷都是同时存在的,而绝对的完美无缺是没有的,这就是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相对性。只有认识了这一点,才能全面,深入地认识世界,而不致陷入绝对化、片面性。
10、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墨子·非儒下》。这两句大意是:官吏放弃管理就会发生动乱,农事抓得不紧,误了农时就会带来贫穷。这两句用于论述吏治和农事对国家治乱有重要影响,强调要搞好吏治,抓紧农事。
1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兼爱下》。这两句大意是:凡是于天下人有利的事就去干,帮助它兴办起来;凡是对天下人有害的事,就把它除掉。墨子学说的核心是兼爱,爱天下的人。为天下兴利树除害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这两句可借以表述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宏大志向。
12、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非乐上》。利人:对别人有利。乎:语助词,表示停顿。这两句大意是:有利于别人的事就做下去,不利于别人的事就停止不做。
这两句不仅语言平易浅近,而且所说的道理也很朴实。如果人们行事时都能作到~,那会避免多少争端,消除多少麻烦!可供论述建设精神文明,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时引用。
2. 墨子写的名言有什么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家的别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
名言 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2、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3、非攻。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4、尚贤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5、尚同。 【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6、节用。 【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7、节葬。 【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8、非乐。 【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9、非命。 【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10、天志。 【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11、明鬼。 【译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12、兼相爱,交相利。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13、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译文】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和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人吗? 14、今重不为不义攻国。 【译文】现在(您)重于攻伐别国,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 15、备者,国之重也。 【译文】防备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16、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译文】什么都忍让,是不可以的,譬如说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不能忍让。 17、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译文】不正直的言行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认,没有恩德自然不会有回报,你送给我桃子,我回报你李子。 18、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译文】君子不用水为镜子来照自己,而用别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19、万事莫贵于义。 【译文】天下万事中,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20、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译文】由于攻战而灭亡的,多得难以数清楚。 21、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墨子救宋
【译文】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的荣誉是靠身体力行地得到的。 22、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译文】钓鱼人恭恭敬敬,并不是为赐给鱼食物;用虫子作为饵料投给老鼠,并不是喜爱老鼠。 2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译文】节俭的就昌盛,淫佚的就灭亡。
3. 墨子的名言谁知道
兼爱非攻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家的别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 天志明鬼 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 尚同尚贤 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节用节葬 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非乐 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 非命 墨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这种说法“繁饰有命以叫众愚朴之人”墨子看到这种思想对人的创造力的消磨与损伤,所以提出非命。 统治思想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 。他以 “ 耳目之实 ”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废(发)以为刑政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子把“事” 、“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墨子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但墨子并没有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墨家学派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逻辑思想体系。 一种观点认为,墨子世界观中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他强调“非命”、“尚力”,认为决定人们不同遭遇的不是“命”,而是“力”。另一方面,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他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顺天意”,“别相恶,交相贼”就是“反天意”。 但另一种观点认为,“非命”与“天志”体现了墨子“天人之辩”强烈的思维张力,在墨子宗教哲学里,天志兼爱而不不制天命,天道酬勤,天喜欢自强不息的人。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 治者发动 战争带 来的祸 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逸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 ”来充当; 而人民与天子国君,则都要服从天志 ,发扬兼爱,实行义政,否则,就是非法的,这就是墨子广为人知的主张“非攻,兼爱”。
军事方面
中国古代战争最著名的守城战术典籍是墨家的《墨子》,《墨子》十五卷,其中第十四、十五卷全篇介绍了守城的装备、战术、要点,共二十篇,存十一篇,为《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即蚁伏,指步兵强行登城)》,《迎敌祠》,《旗帜》,《号令》,《集守》。《墨子》中的守城战术极其丰富,仅存的十一篇就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术。
4. 关于墨子的成语和名言
墨子名言选粹
--------------------------------------------------------------------------------
日期: 2004年07月01日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墨子与成语《快马加鞭》
TAG:百家论墨
快马加鞭
解:给快跑的马再抽几鞭,使它跑得更快。用来形容:快上加快,疾弛飞奔,或用以比喻不断努力,继续前进。
述源:《墨子·耕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则。'"
墨子学生耕柱子,聪颖过人,但不知发奋努力,墨子总是责备他。耕柱子说:"先生,我真的没有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吗?"墨子说:"我将要上太行山,乘坐快马和牛,你打算鞭策哪一个呢?"耕柱子很自信地说:"我要鞭策快马。"墨子追问:"你为什么要鞭策快马?"耕柱子说:"快马值得鞭策。因为它感觉灵敏,鞭打它可以使它跑得更快!"墨子的用意是启发耕柱子,让他努力求学,奋发上进,现已水到渠成,就对耕柱子说:"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策的!你应该象快马一样力求上进啊!"以后耕柱子发奋读书,力求上进,再也不用老师整日督促了。
5. 求、墨子的名言30条以上
1.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3.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4.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5.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6.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7.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8. 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9.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0. 兼爱。
11. 非攻。
12. 尚贤
13. 尚同。
14. 节用。
15. 节葬。
16. 非乐。
17. 非命。
18. 天志。
19. 明鬼。
20. 兼相爱,交相利。
21.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22. 今重不为不义攻国。
23. 备者,国之重也。
24. 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25. 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6.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27. 万事莫贵于义。
28. 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29.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30.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31. 俭节则唱,淫佚则亡。
32. 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33. “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
34. 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废(发)以为刑政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35. “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
36. 快马加鞭
解:给快跑的马再抽几鞭,使它跑得更快。用来形容:快上加快,疾弛飞奔,或用以比喻不断努力,继续前进。
述源:《墨子•耕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则。'"
墨子学生耕柱子,聪颖过人,但不知发奋努力,墨子总是责备他。耕柱子说:"先生,我真的没有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吗?"墨子说:"我将要上太行山,乘坐快马和牛,你打算鞭策哪一个呢?"耕柱子很自信地说:"我要鞭策快马。"墨子追问:"你为什么要鞭策快马?"耕柱子说:"快马值得鞭策。因为它感觉灵敏,鞭打它可以使它跑得更快!"墨子的用意是启发耕柱子,让他努力求学,奋发上进,现已水到渠成,就对耕柱子说:"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策的!你应该象快马一样力求上进啊!"以后耕柱子发奋读书,力求上进,再也不用老师整日督促了。
37.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38. 天下之人皆不能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39.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40. 无言而不应,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6. 谁知道墨子的名人名言
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非贤不急,非士无与虑国。 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____以上《亲士》 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____以上《修身》 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
____以上《所染》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____以上《法仪》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____以上《七患》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____以上《尚贤上》 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何谓三本?曰: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也;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也。
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____以上《尚贤中》 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观以教人。 ____以上《尚贤下》 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
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
古者圣王为五刑,请以治其民,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所以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____以上《尚同上》 察天子之所以治天下者,何故之以也?曰:难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
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____以上《尚同中》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____以上《兼爱上》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页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____以上《兼爱中》 吾闻为明君于天下者,必先万民之身,后为其身,然后可以为明君于天下。
是故退睹其万民,饥即食之,寒即食之,寒即衣之,疾病待养之,死丧葬埋之。 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
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故君子莫若欲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当若兼之不可不行也。 ____以上《兼爱下》 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 ____以上《非攻上》 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____以上《非攻中》 古之知者之为天下度也,必顺虑其意而后为之。
今若有能信效先利天下诸侯者,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布粟之绝则委之,币帛不足则共之。
以此效大国,则大国之君说。 ____以上《非攻下》 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
是故用财不费,民不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 ____以上《节用上》 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又示之以利,是以终身不餍,殁世不卷。
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不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
____以上《节用中》 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 今唯无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刑政为乱。
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____以上《节葬下》 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____以上《非乐》 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____以上《鲁问》 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____以上《公输》。
7. 六年级书中墨子的名言
1、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3、兼相爱,交相利。
4、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5、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6、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7、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8、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9、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0、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11、万事莫贵于义。
12、以攻战亡者,可胜数。13、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14、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15、俭节则唱,淫佚则亡。
16、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17、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
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18、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19、备者,国之重也。20、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21、重不为不义攻国。22、原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修身》解析:没有坚强意志品质的人学识智慧也不会通达;不遵守诺言的人行动也不会实现。23、原文: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
——《墨子·修身》解析:一件事情都不能做到有始有终,就不要去操持其他的事情;一物也不明白,就不要追求博闻广记。24、原文:本不固者末必几。
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修身》解析:根本不稳固必然会央及枝叶。
行为不守信必然会损害声誉。25、原文:慧者心辩而不繁说。
——《墨子·修身》解析:聪明的人心里明白而言语不必太多。26、原文: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墨子·法仪》解析:天下的一切事物不可以没有标准,做人要有做人的标准,即原则;做事要有做事的标准,即规则;治国要有治国的标准,即法则。不遵循一定的标准而能成事者,自古以来是没有的。
27、原文: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墨子·法仪》解析: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不能保证公平公正、不能惩恶扬善、不能保障人民的利益,就不能当做法律。
28、原文: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墨子·法仪》解析:国与国之间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也是平等的,在人格与尊严上是没有贵贱之分的,上天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人生而平等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不可被侵犯的权利。
29、原文: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解析:作战虽然讲究排兵布阵,但士兵的勇敢是其中的根本;丧葬虽然讲究礼节,但对亲人的哀思是其中的根本;一个人虽然很有学识,但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是其中的根本。
30、原文: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分议者延延,而支苟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墨子·亲士》解析:国家一定要有直言进谏的臣子,上级必须有敢于提出反对意见的下级,议论国政的人不停止,各种不同政见的人相互辩论,才可以长久保存国家,使国家兴盛强大。
也就是说言论自由是民众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可以提出不同的政见,民众有平等参与政治的权利。31、原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所染》解析:印染时织品用青色染料就变成青色,用黄色染料就变成黄色。
随着染料的变化,织品的色彩也变化,放入多种染料则呈现出五颜六色的变化。所以对于印染不可不慎重!说明每个人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每个人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在一个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中,人的思想也会变得复杂;而在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的环境下,人的思想也会相对纯朴,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32、原文: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墨子·七患》解析: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军队是国家的武器,城廓是守护自身的保障。这三者是国家应当具备的。
33、原文: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墨子·七患》解析:仓库里没有储备的谷物,不可以应付凶饥之年;兵库不准备兵器,没有足够的实力,即使站在正义的一方也无法征讨无义之人,实力是维护正义的强有力的保障;城郭防守不完全,则不能守护自己;没有居安思危的心理,不可应付突发事件。
34、原文: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非乐》解析:人民有三种忧患:饥饿的得不到食物、寒冷的得不到衣物、劳苦的得不到休息。
35、原文:子墨子曰:“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
——《墨子·耕柱》解析:墨子说:“言论如果能够付诸行动的就可以讲;不能够付诸行动的就别多说。言论不能付诸行动的而常讲,这就是卖弄口才了。”
36、原文:择务而从事。解析: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7、原文:磨顶放踵,死不旋踵,利天下而为之。
《墨子》名言10句,感悟“兼爱”精神
墨子,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技术专家以及宗教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墨家的经典著作,提倡兼爱、非攻、尚贤的精神,传说是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
一、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感言:一个人如果志向不坚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他自性本具的智慧,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一个人如果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那他做事情就很难获得成功。
二、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修身》
感言:做人应该安守本分,踏踏实实,不要心浮气躁,好高骛远。如果一件事情都不能做到有始有终,那就不要再去操持别的事物了;如果有一个问题还没有弄明白,就不要去追求什么博学多闻了。
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兼爱》
感言:这句话就是成语“投桃报李”的由来。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你送给我桃子,我就用李子来回报你。
四、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感言:学问不是装饰品,而是用来实践,用来修养自身的。士人虽然要有学问,但学问并不是最重要的,能把学问应用于实践当中,那才是根本所在。
五、甘井近竭,招木近伐。——《墨子.亲士》
感言:凡事有利就有弊,井水甘甜,人们就会蜂拥而至,井水就容易枯竭;树木高大,就容易被人看到,首先被砍伐掉。
六、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墨子.修身》
感言:在为逝去的亲人办理丧事的时候,虽然会有非常隆重的礼仪,但那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表达失去亲人的哀伤之情。
七、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非乐》
感言:凡是有利于他人的事情,就可以继续做下去;凡是不利于他人的事情,就要马上停止做。在两千多年前,墨子能说出这句话,真的是难能可贵。
八、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墨子.尚贤》
感言:任用官员,不可不慎,要考察一个人是否能够胜任,不仅要听他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动是否言行一致,然后还要考察他是否具备一定的才能。
九、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兼爱》
感言: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你爱护别人,自然就会得到别人的爱护;你厌恶别人,同样也会被别人所厌恶。
十、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墨子.法仪》
感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凡是爱护和利益他人的人,上天一定会降服给他;凡是伤害偷盗他人的人,上天就一定会降祸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