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的名言
时间:2022-04-09 16:2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回不去的小时候抖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关于道的名言
1.与"道"有关的名言
个人,这是人生的道路,它总是可重复和独特点。—— 科恩 人生道路名言
希望是隐藏在群山后的星星,探索是人生道路上倔执的旅人。—— 布拉赫
一个人在其人生道路上如果不注意结识新友,就会很快感到孤单。先生,人应当不断地充实自己对别人的友谊。—— 英国作家 塞·约翰逊 《约翰逊传》
最明亮的欢乐火焰大概都是由意外的火花点燃的。人生道路上不时散发出芳香的花朵,也是从偶然落下的种子自然生长起来的。—— 英国作家 塞缪尔·约翰逊
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的每一步上,都要经常鞭策自警,万不可以为有过一两次抽打就可以沿途平安了。“自新应似长江水,日夜奔流无歇时。”—— 魏书生 关于人生道路的名言
人生的道路也就是从出生地出发,越走越远。一出生便是自己,由此开始的人生就是要让自己与种种异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结果可能丧失自己,也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把自己找回。——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余秋雨 《山居笔记·小引》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望采纳!
2.关于道得重要的名人名言
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 —— 章炳麟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
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 孟德斯鸠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 —— 凯洛夫
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 —— 列宁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 赫尔巴特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 —— 武者小路实笃
3.求关于“道”的名言佳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道至普恰,政化治理,其德泽惠施,乃浸润生民
路漫漫其道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昨夜风骤雨疏,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昏瘦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只有理智之水才能将欲望之火熄灭,而这种理智,没有高尚道德的支持是难以维持的
道德是功业的根基,美德是智慧最高的证明,他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世界真正的主宰是道德和公义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徒兴废;如以权利得者,如瓶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
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
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只有理智之水才能将欲望之火熄灭,而这种理智,没有高尚道德的支持是难以维持的
道德是功业的根基,美德是智慧最高的证明,他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4.关于求“道”的句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与"道"有关的名言
个人,这是人生的道路,它总是可重复和独特点。
—— 科恩 人生道路名言希望是隐藏在群山后的星星,探索是人生道路上倔执的旅人。—— 布拉赫一个人在其人生道路上如果不注意结识新友,就会很快感到孤单。
先生,人应当不断地充实自己对别人的友谊。—— 英国作家 塞·约翰逊 《约翰逊传》最明亮的欢乐火焰大概都是由意外的火花点燃的。
人生道路上不时散发出芳香的花朵,也是从偶然落下的种子自然生长起来的。—— 英国作家 塞缪尔·约翰逊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的每一步上,都要经常鞭策自警,万不可以为有过一两次抽打就可以沿途平安了。
“自新应似长江水,日夜奔流无歇时。”—— 魏书生 关于人生道路的名言人生的道路也就是从出生地出发,越走越远。
一出生便是自己,由此开始的人生就是要让自己与种种异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结果可能丧失自己,也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把自己找回。
——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余秋雨 《山居笔记·小引》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望采纳。
6.关于处世之道的名人名言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汉.司马迁
7.关于为人之道的名言名句
奸似忠,大贪敝履。
在好言,金钱、美女、铁哥们的面前,可要小心,说不定笑声里突然飞出一把刀子,不偏不邪地扎向你的心。 太祖高皇帝五年(己亥,公元前二Ο二年)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也。
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
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阳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资治通鉴》卷十一【汉纪三】 【评介】 司马光认为一个人应该正确对待功名利禄。汉初三杰,人生结果完全不同,韩信被杀,萧何下狱,只有张良隐居南山,淡出官场,明哲保身。
其中既有君臣之间的矛盾,也有不能正确对待功名的原因。 老子说过一句话:“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
在中国古代政治专制体制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究竟如何看待人生,有积极的态度,也有消极的态度。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有一首道士唱的《好了歌》就是看破红尘,消极对待人生的代表性说法。歌词云: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太祖高皇帝十一年(乙巳,公元前一九六年)臣光曰:世或以韩信为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观其距蒯彻之说,迎高祖于陈,岂有反心哉!良由失职怏怏,遂陷悖逆。
夫以卢绾里闬旧恩,犹南面王燕,信乃以列侯奉朝请,岂非高祖亦有负于信哉!臣以为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言负则有之;虽然,信亦有以取之也。始,汉与楚相距荥阳,信灭齐,不还报而自王;其后汉追楚至固陵,与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
当是之时,高祖固有取信之心矣,顾力不能耳。及天下已定,则信复何恃哉!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
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是故太史公论之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资治通鉴》卷十二【汉纪四】 【评介】 受胯下之辱,终成大业者是韩信,战必胜,攻必取者,也是韩信。最后囚于钟室,面壁悲歌,“狡兔死,走狗烹,天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也是韩信。
功劳是什么?有时是金钱、地位、美色,有时也是大牢,是地狱,其中的奥妙,深着呢! 孝惠皇帝元年(丁未,公元前一九八年)臣光曰:为人子者,父母有过则谏;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安有守高祖之业,为天下之主,不忍母之残酷,遂弃国家而不恤,纵酒色以伤生!若孝惠者,可谓笃于小仁而未知大谊也。
——《资治通鉴》卷十二【汉纪四】 【评介】 司马光认为惠帝没有处理母亲亲情与国家大事的关系。在仁孝与国家大事发生矛盾时,应该以仁孝服从于国家大事。
惠帝对自己的母亲的行为不是劝谏而是消极逃避,“遂弃国家而不恤,纵酒色以伤生”,这是不可取的。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逃避也是一种解脱,只不过是一种痛苦的解脱。
中宗孝宣皇帝地节四年(乙卯,公元前六六年)臣光曰: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矣。
以孝昭之明,十四而知上官桀之诈,固可以亲政矣。况孝宣十九即位,聪明刚毅,知民疾苦,而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切齿侧目,待时而发,其得免于身幸矣,况子孙以骄侈趣之哉!虽然,向使孝宣专以禄秩赏赐富其子孙,使之食大县,奉朝请,亦足以报盛德矣;乃复任之以政,授之以兵,及事丛衅积,更加裁夺,遂至怨惧以生邪谋,岂徒霍氏之自祸哉?亦孝宣酝酿以成之也。
昔椒作乱于楚,庄王灭其族而赦箴尹克黄,以为子文无后,何以劝善。夫以显、禹、云、山之罪,虽应夷灭,而光之忠勋不可不祀;遂使家无噍类,孝宣亦少恩哉 ——《资治通鉴》卷二十五【汉纪十七】 【评介】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威福、权势、金钱、地位,人人趋之若鹜。殊不知,在得到的时候,说不定会失去,甚至会失去更多。
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功成而身退,得全其身,得福其家,可以为鉴矣! 孝元皇帝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四八年)臣光曰:忠臣之事君也,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孝元践位之初,虚心以问禹,禹宜先其所急,后其所缓。
然则优游不断,谗佞用权,当时之大患也,而禹不以为言;恭谨节俭,孝元之素志也,而禹孜孜而言之,何哉!使禹之智足不以知,乌得为贤!知而不言,为罪愈大矣! ——《。
儒、释、道120句经典名句
【儒家】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3、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7、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13、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0、三思而后行。——《论语》
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2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7、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2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2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3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
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3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33、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
34、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
3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6、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礼记》
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38、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
39、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
4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佛家】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
4、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金刚经》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6、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金刚经》
7、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8、无有定法,如来可说。——《金刚经》
9、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金刚经》
10、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11、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刚经》
12、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13、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
14、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金刚经》
15、若心有住,则为非住。——《金刚经》
16、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金刚经》
17、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
18、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金刚经》
19、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金刚经》
20、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
21、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金刚经》
22、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金刚经》
23、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金刚经》
24、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金刚经》
25、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26、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金刚经》
27、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金刚经》
28、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金刚经》
29、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
30、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金刚经》
31、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
32、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金刚经》
33、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金刚经》
34、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金刚经》
35、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金刚经》
3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3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
38、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六祖坛经》
39、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坛经》
40、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坛经》
【道家】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1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1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1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1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19、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
2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2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23、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2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道德经》
2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2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
2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
28、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
29、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
31、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3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33、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34、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35、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
3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37、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38、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39、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
40、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庄子·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