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名言
时间:2022-04-10 03:31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煮酒说史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溥仪名言
1. 写“溥仪”的诗词有哪些
1 题溥仪阅兵台 阅兵台上阅兵时,苦涩心情只自知。
列祖黄泉如得见,儿孙似此不如痴。2 孤人梦(新韵)三岁登基六岁慌,少年依旧作空皇。
玩童作伴藏飞鸟,妃后相陪守暗霜。独意思谋清室梦,贪心寄望日人慷。
颠来覆去池中月,一介平民返故乡。诗作背景:1964年4月11日,全国政协遵照政协主席周恩来的指示,安排末代皇帝溥仪一行参观了井冈山。
4月,杜鹃刚刚绽蕾开花的井冈山,迎来了溥仪为团长的“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参观团”。参观团的成员们,都是过去赫赫有名的人物--任过国民党战区司令、兵团司令的杜聿明、宋希濂、范汉杰、王耀武、廖耀湘等,还有声名仅次于戴笠的康泽、沈醉诸人。
这批由文史专员组成的“南下参观团”由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兼宣传部长陈此生带队,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党、政、军、政协等的热情接待。4月12日,参观团第一站来到了黄洋界哨口参观。
溥仪首先向矗立在哨口工事前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行了一个礼,然后默读了纪念碑上镌刻着的《西江月•井冈山》诗词。当听完当年黄洋界保卫战的情况介绍后,他深有感触,随即吟诗一首: 3 黄洋界旧战场 到处红旗噪妇孺,粟浮沧海敌心孤。
炮声怒吼黄洋界,白匪平明一个无。 千点红旗四面山,万夫颠顿妇孺关。
梭标木石成天险,骄敌霄潜指顾间。
2. “一天,族弟爱新觉罗·溥佳来看他,溥仪挺高兴
这篇文章是《中国末代皇妃——额尔德特·文绣》 二十一 随驾入窟
这句话在倒数第二段
溥仪在那个狂风大作的鬼天气里进入日本公使馆以后,立即受到日本公使芳泽谦吉的笑脸相迎,芳泽把自己居住的一座二层楼房腾了出来,供溥仪使用。接着,芳泽故作姿态地对溥仪说:“既然皇上决定移居敝馆,本人深感荣幸,当即电告我国政府,一定会对皇上作出妥善周到的安排。”没过几天,芳泽又向溥仪转达了日本政府的慰问之意,并说:“对于皇上来馆避居,我国政府已经正式予以认可,愿意承担保护之责!”
得知这个口信后,溥仪遂放下心来,命人通知醇王府王爷让把婉容和文绣也送到公使馆中来暂居。自从溥仪离开王府,婉容天天流泪。这位皇后还是头一回离开了皇上,真不放心,此时此刻什么也不想,能见着皇上就行。听说溥仪叫她去,就高兴地收拾箱笼细软去了。文绣对这件事则并不情愿,她埋怨溥仪一意孤行地做出了决定,她担心溥仪会掉进新的政治漩涡之中愈陷愈深难以自拔,可事已至此又无可奈何,只好硬着头皮去吧!
二人收拾停当登车出府,却在王府门口被挡住了去路。把门的警察一看婉容和文绣携带着大批箱笼衣物,不知有何背景,遂拒绝放行。对此,王爷也是无可奈何,便派人送信给溥仪,溥仪又转托芳泽。这位公使亲自出马,前往段祺瑞政府的外交部,当然免不了一场表面看来唇枪舌剑的交涉,不过终于奏效。婉容和文绣乘坐的汽车很快便越出醇王府,开进日本公使馆。
熟悉内情的人对这事不会感到意外:日本政府把溥仪当作可居的奇货加以豢养,是为了实现蓄谋已久的“满蒙政策”,而段祺瑞既与“大清”存有君臣旧恩,又曾得到日本的政治支持而媚日亲日,所以他对日本与溥仪的勾结开始就抱定了不闻不问、装聋作哑的态度,实际上尽量地给予了方便。
婉容和文绣来到后,芳泽又腾出馆中最好的另一座楼房,并让夫人芳泽幸子殷勤款待。幸子夫人在外观上确实能给人以很有教养的印象,对婉容和文绣都很尊重,彬彬有礼,言谈举止十分得体。每隔三天两日,幸子便来到婉容、文绣的房中,周到、细致地问一遍饮食起居情况。据文绣回忆,那一段生活确实不错,吃的东西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在醇王府和父亲身边,溥仪总觉得不安全,怕遭人暗算。到了日本公使馆,在洋人的“保护”下似乎才可以不必顾及“人身危险”。于是,重又把“皇帝排场”摆设了出来。
溥仪回忆道:“在那所小楼房中,既有过去曾在清宫小朝廷内有过侍卫之职的宗族人等轮流值班的专用房间;也有特为陈宝琛、郑孝胥、罗振玉、王国维、杨锺义、袁励淮、朱汝珍、柯劭忞、商衍瀛等那帮遗老作聚议协商之用的特设房间;此外还有男仆十余名,太监三四名,老妈子、使女并厨房人员等的居室……‘小小朝廷’的空架子,又算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范围内,重新搭起来了。”然而,溥仪在这里生活得怎样呢?幸福么?回答当然会是否定的。在这一点上他不如文绣更有远见。
公使馆的大门口并没有北洋政府派来的警察,但溥仪照样不自由。不但不可以随便上街,连在院内散散步也常常受到限制。公使馆的主人们有着堂堂正正的理由,要保护皇上的人身安全么,“请谅解!”“请合作!”还能说什么呢?这是自作自受哇!溥仪愈来愈感到烦闷,一天,族弟溥佳来看他,溥仪挺高兴,让他今后常来聊聊,借以解解闷。溥佳告诉他说,这里不同于醇王府,进门也不容易,“常来聊聊”哪办得到呢!
溥仪的两位妻子也是一样,婉容稍好些,娘家亲属多,母亲呀、姥姥呀、姨娘呀、外甥女呀,常来陪陪。对文绣来说这种机会不多,大翔凤胡同更难得回去了。公使馆中也有几位女眷倒是相处得熟了,比如参赞池部的妻子,还有公使芳泽的女儿,可谁能保证这些漂亮女人不是负有特殊使命呢?
磐龙缠炉 整理复制
溥仪爷爷的一句至理家训,溥仪父辈们遵守,溥仪不遵守结果出了事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此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这是句名言,相信很多人在不同的场合甚至看电视都听到过,说出这段话的人叫爱新觉罗·奕譞。由他的姓氏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是清朝皇室成员,他有两个非常出名的后代,儿子是光绪皇帝,孙子是溥仪。
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1840年生于北京。奕譞所处的时期,清朝基本已经到了行将就木的时候了。当咸丰在1861年病逝后,奕譞紧密地靠在了慈禧身边。在辛酉政变慈禧要铲除咸丰帝的八位顾命大臣时,奕譞为慈禧出工出力。
奕譞的正妻是慈禧的亲妹妹,因为这层关系,慈禧也十分优待于他。哪知奕譞是官爵越高却越害怕,处处小心谨慎。同治皇帝去世后,慈禧要立他的儿子载湉为皇帝时,他“五内崩裂,昏迷罔知所措”。他没有六哥奕䜣那么精明张扬,也没有九弟奕譓那么平庸。晚年为了让慈禧放心少猜忌,他号称“退隐居士”,以“退思补过”自律。1891年,这位一生安享富贵却又十分谨慎的王爷去世。
在奕譞死后20年,辛亥革命一声枪响,大清走到了尽头,此时奕譞的子辈中只有第五子载沣,第六子载洵,第七子载涛了;而孙辈中当然就以溥仪为代表了。
大清既然走到了尽头后,中国局势变换得很快,当到了日本侵华时,各位原大清皇室的成员走了分水岭,溥仪的父辈们和溥仪走了两条不同的路。如果说以前为守祖业而战,到了这个时候就是为民族尊严而战。在这方面,溥仪父辈们遵守了其爷爷奕譞的那条家训,溥仪却没有听。
载沣是溥仪的父亲,这位大清最后的摄政王在清朝正式结束的那一刻,放下了身上的重担,说了句“终于可以回家了”。从此之后,他过着低调的生活。当张勋在1917年搞复辟时,载沣表现得极不热忱,从头到尾不参与。儿子溥仪后来想要建立“伪满”,想要让他过去参与,载沣对此坚决反对。“伪满”建立后,溥仪和日方代表多次前来劝说其去东北,载沣照样拒绝,把几个年纪稍微小的儿女带在身边,不准去“伪满”。1951年,载沣去世。周总理对他的评价还不错,认为他拒绝到“伪满”,是反对分裂祖国的表现,守住了民族气节。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载洵身上的时候,载洵也是没有到“伪满”,坚持了气节。溥仪的七叔载涛也是如此,他反对溥仪和日本勾结,和溥仪因此反目,关系很疏远,曾穷到卖贝勒府要靠摆地摊生活。在抗日时期,被聘为国难会议会员。溥仪和日本人多次劝说其赴满,载涛一律拒绝。新中国成立后,这位“王爷”做了马政局顾问,做起了新中国的“弼马温”,也多次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当他1970年去世后,骨灰放入八宝山革命公墓。这位曾经穷到摆地摊都不愿投靠日本到“伪满”任职的王爷,最后的结局可以说是圆满的。
溥仪的三位父辈遵守了爷爷的家训,谨慎的做人做事,但溥仪却没有遵从这条家训。溥仪在被赶出皇宫后,一直就谋划着复辟。从1925年到1932年,是他寻求复辟的七年。在此期间,溥仪和日本人越走越近。9.18之后,1932年3月1日,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溥仪正式建立了“伪满洲国”。在抗战的岁月中,溥仪做了日本的傀儡,一直到二战结束。
奕譞五十大寿时,做了一面镜,镜面上他手书“有镜之名无其用,吾人鉴之宜自重”。这是他一生涉险政治漩涡的真实感受。他堂名“九思”,号“退潜”,时时自警,如履薄冰。这一点以载沣为代表的各位兄弟领悟较深。溥仪没有明白其中的道理,后来出了各种事情也就在所难免了。奕譞可谓大智若愚,其家训可谓至理名言啊!
- 上一篇:中考英语常用名人警句
- 下一篇:描写工作踏实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