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人与利己名言
时间:2022-04-10 04:5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一花世界一叶菩提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利人与利己名言
1.关于先利人后利己的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育家 陶行知
没有奉献精神,创业很难实现。—— 中国著名企业家 柳传志
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 南宋诗人 杨万里 《又和风雨二首》
宋·杨万里《又和风雨二首》其二。这两句大意是:拼上消失这晚春残花的点点红色,换来初夏新绿的茁壮生长。这是杨万里写的一首和风雨诗中的名句。该诗以残红喻长者,以新绿喻后生,在感叹“风风雨雨又春穷”的年岁已暮的伤感之中,能够升华出拼却老红换新绿的境界,显现了老一代人的诚心,的确感人至深。此诗以比拟手法表现人的感情和高尚的境界,以鲜明的诗戢形象和独到意境展现诗意之美,使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成攻的范例。
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
一生奉献于两个神明,即荣誉与英勇。—— 德国文学家,历史学家 蒙森
我们必须奉献于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泰戈尔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雷锋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鲁迅
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辛劳汗水与眼泪。—— 二战英国首相,政治家,作家,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丘吉尔
我们应当在不同的岗位上,随时奉献自己。—— 德裔瑞士作家 海塞
当你服务他人的时候,人生不再是毫无意义的。—— 葛登纳
2.利人利己的谚语有哪些
1. 蜜蜂酿蜜,不为已食。
2. 要象奔忙的蜜蜂,为着后代去酿蜜。(柯尔克孜族)
3. 公而忘私,舍已为人。
4. 人心要公,火心要空。
5. 予人方便,自己方便。
6. 自私自利人人憎,大公无私人人敬。
7. 对你亲爱的人,别珍惜你的乳汁;对大众的事业,别珍惜你的生命。(蒙古族)
8. 一人辛苦众人安。
9. 一人修路,万空安步。
10. 一人掘井,众人吃水。
11. 判断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从世界上得到什么,而是看他为世界贡献出了什么。
3.关于利己与利他的名言、事例、语段
1、人民教师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
四川大地震,5月14日,张关蓉在擦拭丈夫谭千秋的遗体。
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要不是有谭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流着泪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谭老师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看见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生怕学生们不小心摔伤。”夏开秀老师说。
刘红丽的舅舅仰天长叹:“谭老师,大好人,大英雄噢!”
利已:
范美忠,四川隆昌人,1992年毕业于隆昌二中考入北京大学,1997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到自贡蜀光中学当教师,不久他因为课堂言论辞职,后辗转深圳、广州、重庆、北京、杭州、成都从事媒体、教师行业,曾在《中国经济时报》、《南方体育》等媒体任编辑,发表过《追寻有意义的教育》、《〈过客〉:行走反抗虚无》、《〈风筝〉:灵魂的罪感与忏悔意识》、《用观念打败观念——读〈哈耶克传〉》,在天涯BBS,第一线教育论坛等都可以搜索到范美忠的文章。现任职于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
近日范美忠这番地震后的“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的表白在天涯论坛掀起轩然大波,不少网友认为,地震了老师先跑了是出于一种生物生存本能,无可厚非。但范美忠还要“洋洋自得”地自我表白,实在无法为人师表。
5月22日,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
据描述,范美忠当时正在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上语文课,课桌晃动了一下,但范根据对地震的一些经验,认为是轻微地震,因此叫学生不要慌。但话还没完,教学楼猛烈地震动起来。
“我瞬间反应过来——大地震!然后猛然向楼梯冲过去。”后来,范美忠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到达足球场的人,等了
好一会才见学生陆续来到操场
是事例
4.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的有关名言,格言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语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之口,近年来广为传播,业已成为被普遍使用的贬损之词,钱理群教授的原话是:“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钱教授还编了一个故事举例说明:有学生坐在我的课堂上,而且是第一排,专心致志地听课,下课后会主动与我说,“钱教授,您课讲得真好”,我比较警惕,然而对方能够指出我的课好在哪里,而且能讲到点子上,这样我对他的好感与日俱增。到了第四天,这个学生说,“我想去美国留学,希望您能写推荐信。”我欣然写了,结果发现写完的第二天,人就不见了。这个学生为钱教授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在中国,利己主义者无疑是个贬义词,再加上“精致”二字就不仅仅贬义还有嘲弄的意思了。在西方经济学中,聪明的利己主义者也就是理性人,是一个基本假设,如果没有“利己”这一基本假设,现代经济学的所有模型都无法建立,“利己”其实是芸芸众生态,是普遍现象,就像是人就会放屁一样,既没有什么了不起也不可耻,而为什么中国人对这样一个普遍现象抱有如此偏见呢?再说“精致”,如果我们去掉钱教授的文学修辞,“精致”实际上就是“聪明”,可以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实际上就是“聪明的利己主义者”。也就是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懂得如何更好的利己的那些人,但利己是否一定损人呢?或者说聪明的利己主义者是否一定更损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