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仁名言

时间:2022-04-11 03:0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历史人物事件 | 评论: 次 | 点击:

裕仁名言

1. 裕仁天皇

昭和天皇 名裕仁,谥号昭和天皇(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日本第一百二十四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今上天皇明仁(年号平成)的父亲。

裕仁在任皇太子期间曾访问欧洲。大正十年(1921年)因父亲大正天皇患病而出任摄政。

大正十五年(1926年)继位,以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一句改元昭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日本国民的象征。

生平 1901年4月29日出生于日本东京。立为皇太孙,受乃木希典的严格教育。

1916年立为皇太子。 1921年访问欧洲。

1921年11月开始摄政。 1924年和良子女王结婚。

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病逝后即位。 1928年11月10日在京都举行即位大礼。

1933年12月23日继宫明仁亲王(今天皇)出生。 1945年8月15日代表日本国宣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条件投降。

1946年1月1日公布「人间宣言」,公开放弃神权。 1989年1月7日因患十二指肠癌病逝于东京,享年87岁。

1989年2月24日新宿御苑内举行葬礼。后葬于东京都八王子市长房町。

家庭 大正十三年(1924年)与久迩宫邦彦王的长女良子女王(香淳皇后)结婚,生下今上天皇明仁、常陆宫正仁亲王以及数个女儿。 早期统治 登基时的裕仁1926年裕仁登上皇位。

当时日本正日益民主化,于是裕仁采用昭和作为年号。尽管年号中包含和平的含义,但日本却很快地走上了军事扩张之路。

随着1927年一场银行大危机,新上任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开始在中国东北扩张日本的军事势力。裕仁致力于履行自己立宪君主的职责,很少过问内阁的政策,但他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扩张主义。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鼓吹对天皇要绝对服从,反对立宪民主制。但他对军国主义分子十分赞赏,为日后战争爆发埋下了隐患. 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进一步促进了日本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政策。

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在那里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 30年代,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制造了一系列政治暗杀事件。

1932年5月15日犬养毅首相遭暗杀,标志着政党领导的内阁的结束和日益为军队控制的官僚内阁的开始。这个独裁体制要求学校讲授绝对的爱国主义,他们强迫大学开除具有民主思想的教授。

1936年2月26日,“皇道派”极端狂热的法西斯主义少壮派军官发动的“二二六兵变”,在裕仁的严令下被严酷镇压,结果是日本军部内部的“北上派”和“南进派”内斗最终以裕仁支持的“南进派”获胜而结束,军部控制了政府,裕仁借此也绝对掌控了日本中央政府过去难以控制的日本军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统治 1937年中日战争开始,日本很快吞并了大部分东亚地区,使其加入“共荣圈”。

裕仁被指责同意导致这场战争的对外政策,并批准东条英机与纳粹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结成法西斯主义轴心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战争,侵略中国等国家。有些人认为,在政府决定加入战争这件事上,裕仁作了正式的批示。

根据他对宪法的理解,他有义务支持内阁通过的政策。 1945年8月14日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1941年12月8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致使美国及其盟国加入对日本的战争。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后,裕仁被要求参加战时最高国务会议的特别会议,以考虑和讨论美国及其盟国提出的投降条件,他和当时的首相铃木贯太郎主张日本投降。由于委员会中的政治和军事成员就是否投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首相要求天皇做出最后的决定。

裕仁同意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其中“无条件投降”暗含一个条件:即不废除天皇。 8月15日,裕仁通过无线电广播史无前例地向日本民众解释了投降的原因。

此段广播被称为玉音放送,使用大量汉语文言的《终战诏书》使很多日本平民无法具体理解广播的内容。 1946年以后的统治 战后,包括苏联在内的国家要求废除天皇,但是美国为防共产主义在亚洲散布,故需要在亚洲建立一个非共产的经济犟国,如果没有天皇,日本国内社会必然动汤,因为之前日本长期推行神话天皇、效忠天皇的教育,天皇已经成为多数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所以因美国策略上需要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和其他官员共同表示,裕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负主要责任。这一观点得到了日本人民的极大欢迎。

1946年元旦,昭和天皇发布人间宣言,否定天皇的神圣地位,承认自己与平民百姓一样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5333761也是人,并不是神。 美国占领日本后,最高负责人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是实际上掌控有日本统治权的人。

在他的干预下,1947年通过新的日本国宪法,使天皇这一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变为了一个国家的象征,而提出最高统治权归人民所有,真正实行立宪民主。 昭和天皇的晚年:会晤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为了与宪法的变化相一致,战后裕仁把自己打扮为一位民主的君主:与平民会面,允许皇族成员被拍照。

他还访问过灾区,视察日本的战后建设。他的皇位继承人明仁亲王也打破了传统,和一位普通女性结婚而不是贵族家庭成员。

1971年裕仁访问西欧,1975年访问美国,这是第一次以天皇的身份访问外国。 昭和天皇与靖国神社 昭和天皇于战后曾八。

2. 日本天皇二战投降语录

昭和天皇的《终战诏书》,也就是我们的所说的日本〈投降诏书〉:

惟天下之大势,睹本朝之现状,欲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布告天下:朕已谕令廷臣通告美、英、支、苏四国,愿受诺其共同宣言。

朕缵承洪绪,锡福生民。曩者,本朝传檄四方、战与英美,本求社稷于亿万斯年之举,兼定东亚安宁平和之意。至如毁别国之宗社、夺领邦之故土,悉非朕意。今征伐已历四载,虽我将兵骁勇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奉公体国,然时局每况愈下,失势之征已现。及今,夷军弹石之残虐[2],频杀无辜,惨害生灵,实难逆料。如若征伐相续,则我生民不存于世,被发左衽之期重现;如此,则朕何以保全亿兆赤子、何面目复见列祖列宗乎?此朕所以敕令廷臣接受联军之诰者也。

至若同事业之盟邦,朕遗余恨也。然念及臣工黔首曝尸于沙场,忠志之士殉国于内外,遗属之状恸天,朕五脏为之俱裂。而残喘之生民,或负战伤、祸难,或失家业、生计,朕所视之,深为轸念。故日后国朝所受之苦非常,臣民衷情之表胜往;虽时运之所趋,然朕欲忍所难忍、耐所难耐,以开太平于万世。

朕于兹得护国体,赖尔等忠良之精诚,并与臣民之同在。若夫为情所激、妄滋事端,或同胞相煎、扰乱时局,何至迷途于大道、失信于天下哉?斯之谬误,朕当深鉴。今诚宜举国一家,子孙相传,信神州之不沉,保家国于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建设,笃守道义,巩固志操,誓必扬国体之精华,期同步天下之进化。于嚱,咨尔多方,宜悉朕意。

3. 对待昭和裕仁,你的看法

昭和天皇在位的62年是有史以来日本天皇统治最长的时期,也是一段经历了几大动乱和变化的时期。

对于昭和天皇的争议很多,有人认为他是日本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也有人认为他只是军部的傀儡,并无实权。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他对军部的日益壮大视至不见,而且他是有权力去制裁不听指示的军人的,但他并没有去做,而是乐观其成。

裕仁有一句名言:“问题不在我们干了什么,而在于全世界对我们所干的事情有什么反应”,表示他最顾及的是自己的名声和责任。 日本投降后,苏联、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将裕仁列为日本头号战犯。

英国首相艾德礼、苏联统帅斯大林分别致电麦克阿瑟,要求严惩战争罪犯裕仁天皇,建议经公审后绞死。 麦克阿瑟考虑到为了在远东扶植与苏联进行冷战的盟友,一个因审判处决天皇而陷入混乱的日本不利于美国的利益,而天皇制能起到凝聚日本保守反共势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5303462力的作用,因此麦克阿瑟本人支持放弃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就此给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急电报告: “日本国民……对日本天皇崇敬备至,已达百馀年之久。

在太平洋战争中,少数军国主义分子曾以此作为煽动民族主义的狂热手段,号召为天皇而自我牺牲。而战后日本国民对裕仁天皇的崇拜有增无减,视如国神。

我认为,如果对裕仁天皇公审处决,必将使全日本国民信仰的支柱彻底崩溃,甚至在日本全国引起反对盟国的疯狂骚乱和暴动。处决裕仁为日本举国所不容,我们重建和改造日本的前途则不堪设想,结果可能是历史的悲剧。

因而,我本人作为盟国驻日本国的全权代表,出于对日本国未来命运的考虑,决定对裕仁天皇免予战争责任的起诉。 如果盟国决定逮捕和作为战犯处决天皇,那么驻日盟军统帅部将需要增援100万作战部队……” 华盛顿很快回电同意麦克阿瑟的意见,于是麦克阿瑟颁布了盟军总司令部第一号令:"出于对日本前途和国民信仰的考虑,盟国决定对日本天皇裕仁不予追究发动战争的责任,不予起诉和逮捕。

今后裕仁的人身地位和人身自由,应与其他日本国民同样受到宪法的保护。"。

4. 为什么日本裕仁天皇不是战争罪犯

裕仁是二战领袖中最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他成功的在人们心里树立起了一个不问世事的超然形象,一个貌似对军队无可奈何的傀儡,一个木头神像。

他成功的为他最后逃脱惩罚铺下了一条后路。二战结束后,他稍稍使用一点欲擒故纵的手段再配合起那种设计精良的傀儡形象,美国头号表演艺术家麦克阿瑟竟然也中了招,拍着胸脯大义凛然的把裕仁的名字从东京审判的名单中划掉了。

历史上评价他为一枚橡皮图章,正好证明了裕仁个人伪装的成功。他哪里是一枚橡皮图章那么简单,作为当时日本唯一能够左右军部意见的人,裕仁手中的权威绝对超乎常人的想象。

日本天皇裕仁绝对不是一个被军队拿出来蛊惑国民的幌子,更不是一个被架空的傀儡。 在当时日本的那种环境下,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的神话地位已经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没有人胆敢架空天皇,连拥有这种想法都是危险的,哪怕露出一丝马脚,那些狂热的军官士兵会让他瞬间就死无全尸。

裕仁不是傀儡,他是一个真正的主宰者。日本军队里的少壮派军官们虽然屡次无视他的命令,肆意的制造事端,借机扩大战争。

但是,那些少壮们在做着那些准备的时候未尝不在心里担心会遭到裕仁的反攻倒算。事实上只要裕仁事后下达一道御旨,哪怕是中将大将都只有乖乖地表演自行解剖这一条路,更何况那几个小小的中佐少佐。

可是,大部分的违旨行为在事后都获得了裕仁的原谅,肇事者非但没有遭到惩罚而且竟然还受到了裕仁的嘉奖,唯一几个收到惩罚的也是因为行动遭受到了失败而不是他们违抗了圣意。这是一种赤裸裸的纵容,裕仁给了那些少壮军官们一个明显的暗示,只要最后能够成功,让日本获得既得利益,干出任何事情都可以被他所原谅。

当然,一切都必须在他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如果搞得太离谱,他也会出面干涉。 在当时那个年代,天皇的御口可不能随便乱开,随便一句话都是御旨,就算是最强硬的军队系统也只有乖乖遵命的份,可以歪曲,但是绝对不能违背。

天皇裕仁和他爷爷明治不同,他天性还算温和,甚至可以说有些懦弱,当内阁讨论出现某些分歧的时候,只要不是涉及到国家战略问题,或者需要发布明确的书面命令,他就会本着不得罪任何一方的宗旨,毫不犹豫的使出天皇一系特有的技能,那就是使用他那一路晦涩的皇室语法,发表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模糊意见。话面的意思模棱两可到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最佳,反正就是让下面人自己琢磨去,谁反应快谁就有利。

这也就是天皇的旨意可以被下面人歪曲的原因。下面干成了,哪怕是完全违抗他的旨意都可以原谅,还能获得他的嘉奖,朕心甚慰。

干砸了,那对不起,曲解圣意,自作主张,肆意妄为,哪一条推出来都足以碎尸万段。很多人到最后才反应过来,原来那厮在一开始就做好了事后赖账的准备。

摘自。

二战战后清算的彻底吗,裕仁天皇为什么没被审判

二战战后清算的彻底吗,裕仁天皇为什么没被审判

裕仁天皇在位的62年时有史以来日本天皇统治最长的时期,也是一段经历了几大动乱和变化的时期。

裕仁有一句名言:“问题不在我们干了什么,而在于全世界对我们所干的事情有什么反应”,表示他最顾及的是自己的名声和责任。

日本投降后,苏联、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将裕仁列为日本头号战犯。英国首相艾德礼、苏联统帅斯大林分别致电麦克阿瑟,要求严惩战争罪犯裕仁天皇,建议经公审后绞死。

麦克阿瑟考虑到为了在远东扶植与苏联进行冷战的盟友,一个因审判处决天皇而陷入混乱的日本不利于美国的利益,而天皇制能起到凝聚日本保守反共势力的作用,因此麦克阿瑟本人支持放弃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就此给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急电报告:

日本国民……对日本天皇崇敬备至,已达百余年之久。在太平洋战争中,少数军国主义分子曾以此作为煽动民族主义的狂热手段,号召为天皇而自我牺牲。而战后日本国民对裕仁天皇的崇拜有增无减,视如国神。我认为,如果对裕仁天皇公审处决,必将使全日本国民信仰的支柱彻底崩溃,甚至在日本全国引起反对盟国的疯狂骚乱和暴动。处决裕仁为日本举国所不容,我们重建和改造日本的前途则不堪设想,结果可能是历史的悲剧。因而,我本人作为盟国驻日本国的全权代表,出于对日本国未来命运的考虑,决定对裕仁天皇免予战争责任的起诉。如果盟国决定逮捕和作为战犯处决天皇,那么驻日盟军统帅部将需要增援100万作战部队……

,麦克阿瑟为何不情愿处死裕仁呢?有一个未经证明的缘由,那就是麦克阿瑟失掉了日本很多益处,二战时期,日本有一个叫山下奉文的人,此人救死扶伤,而且贪心敛财,此人在西北亚敛了少量黄金,麦克阿瑟应用其权利,私下处决此人,倾吞了他的黄金。

此外,裕仁还默许内阁大臣木户神一用力的逢迎巴结麦克阿瑟,裕仁恬不知耻的说:“美国人看来是有罪的,从我们来看是有功的。”

麦克阿瑟除了承受黄金外,还承受日本艺伎,有一位叫原节子的东京艺伎,深受麦克阿瑟的喜欢,他用力在麦克阿瑟身边吹枕边风,使得很多战犯逃离法网。

华盛顿很快回电同意麦克阿瑟的意见,于是麦克阿瑟颁布了盟军总司令部第一号令:出于对日本前途和国民信仰的考虑,盟国决定对日本天皇裕仁不予追究发动战争的责任,不予起诉和逮捕。今后裕仁的人身地位和人身自由,应与其他日本国民同样受到宪法的保护。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