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奖名言
时间:2022-04-11 09:4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每晚独立思考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图灵奖名言
1. 关于图灵奖获得者的介绍
图灵奖,是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的,又叫“A.M. 图灵奖”,专门奖励那些对计算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其名称取自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这个奖设立目的之一是纪念这位科学家。获奖者的贡献必须是在计算机领域具有持久而重大的技术先进性的。
大多数获奖者是计算机科学家。 图灵奖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的奖项,有“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
图灵奖对获奖者的要求极高,评奖程序也极严,一般每年只奖励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只有极少数年度有两名以上在同一方向上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同时获奖。目前图灵奖由英特尔公司赞助,奖金为100,000美元。
每年,美国计算机协会将要求提名人推荐本年度的图灵奖候选人,并附加一份200到500字的文章,说明被提名者为什么应获此奖。任何人都可成为提名人。
美国计算机协会将组成评选委员会对被提名者进行严格的评审,并最终确定当年的获奖者。 截止至2005年,获此殊荣的华人仅有一位,他是2000年图灵奖得主姚期智。
编辑本段历年图灵奖获得者 2007 Edmund M. Clarke、Allen Emerson和Joseph Sifakis 获奖原因:在将模型检查发展为被硬件和软件业中所广泛采纳的高效验证技术上的贡献。而DDJ则将三人的贡献称为“在发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中设计错误的自动化方法方面的工作”。
2006 Fran Allen 获奖原因:对于优化编译器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技术为现代优化编译器和自动并行执行打下了基础。 2005 Peter Naur 获奖原因:由于在设计Algol60程序设计语言上的贡献。
Algol60语言定义清晰,是许多现代程序设计语言的原型。 2004 Vinton G. Cerf、Robert E. Kahn 获奖原因:由于在互联网方面开创性的工作,这包括设计和实现了互联网的基础通讯协议,TCP/IP,以及在网络方面卓越的领导。
2003 Alan Kay 获奖原因:由于在面向对象语言方面原创性思想,领导了Smalltalk的开发团队,以及对PC的基础性贡献。 至理名言: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是创造它。
2002 Ronald L. Rivest、Adi Shamir、Leonard M. Adleman 获奖原因:由于在公共密钥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2001 Ole-Johan Dahl、Kristen Nygaard 获奖原因:由于面向对象编程始发于他们基础性的构想,这些构想集中体现在他们所设计的编程语言SIMULA I 和SIMULA 67中。
2000 Andrew Chi-Chih Yao(姚期智) 获奖原因:由于在计算理论方面的贡献而获奖,包括伪随机数的生成算法、加密算法和通讯复杂性。 1999 Frederick P. Brooks, Jr. 获奖原因:由于在计算机体系架构、操作系统以及软件工程方面所做出的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贡献。
人月神话的作者。 1998 James Gray 获奖原因:由于在数据库、事务处理研究和相关系统实现的技术领导工作。
1997 Douglas Engelbart 获奖原因:由于提出了激动人心的交互式计算机未来构想,以及发明了实现这一构想的关键技术。 1996 Amir Pnueli 获奖原因:由于在计算科学中引入temporal逻辑以及对编程和系统认证方面的杰出贡献。
1995 Manuel Blum 获奖原因:由于在计算复杂性理论、密码学以及程序校验方面的基础性贡献。 1994 Edward Feigenbaum、Raj Reddy 获奖原因:由于他们所设计和建造的大规模人工智能系统,证明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和其潜在的商业价值。
1993 Juris Hartmanis、Richard E. Stearns 获奖原因:由于他们的论文奠定了计算复杂性理论的基础。 1992 Butler W. Lampson 获奖原因:由于在个人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及其实现技术上的贡献,这包括:工作站、网络、操作系统、编程系统、显示、安全和文档发布。
1991 Robin Milner 获奖原因:由于在可计算函数逻辑(LCF)、ML和并行理论(CCS)这三个方面突出和完美的贡献。 1990 Fernando J. Corbato' 获奖原因:由于组织和领导了多功能、大规模、时间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开发。
1989 William (Velvel) Kahan 获奖原因:由于在数值分析方面的基础性贡献。 1988 Ivan Sutherland 获奖原因:由于在计算机图形学方面开创性和远见性的贡献,其所建立的技术历经二、三十年依然有效。
1987 John Cocke 获奖原因:由于在编译器设计和理论、大规模系统架构以及开发RISC等方面的重要贡献。 1986 John Hopcroft、Robert Tarjan 获奖原因:由于在算法及数据结构设计和分析方面的基础性成就。
1985 Richard M. Karp 获奖原因:由于在算法理论方面,特别是NP-completeness理论方面,连续不断的贡献。 1984 Niklaus Wirth 获奖原因:由于开发了EULER、ALGOL-W、MODULA和PASCAL一系列崭新的计算语言。
1983 Ken Thompson、Dennis M. Ritchie 获奖原因:由于在通用操作系统理论研究,特别是UNIX操作系统的实现上的贡献。 1982 Stephen A. Cook 获奖原因:由于其于1971年发表的论文,奠定了NP-Completeness理论的基础。
1981 Edgar F. Codd 获奖原因:由于在数椐库管理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基础性和连续不断的贡献,关系数据库之父。 1980 C. Antony R. Hoare 获奖原因:由于在编程语言的定义和设计方面。
2. 图灵奖简介
图灵奖简介 图灵奖(A.M. Turing Award),是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的,又叫“A.M. 图灵奖”,专门奖励那些对计算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其名称取自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这个奖设立目的之一是纪念这位科学家。获奖者的贡献必须是在计算机领域具有持久而重大的技术先进性的。
大多数获奖者是计算机科学家。 图灵奖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的奖项,有“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
图灵奖对获奖者的要求极高,评奖程序也极严,一般每年只奖励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只有极少数年度有两名以上在同一方向上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同时获奖。目前图灵奖由英特尔公司和google公司赞助,奖金为250,000美元。
每年,美国计算机协会将要求提名人推荐本年度的图灵奖候选人,并附加一份200到500字的文章,说明被提名者为什么应获此奖。任何人都可成为提名人。
美国计算机协会将组成评选委员会对被提名者进行严格的评审,并最终确定当年的获奖者。 截止至2005年,获此殊荣的华人仅有一位,他是2000年图灵奖得主姚期智。
历年图灵奖获得者 2008 Barbara Liskov 获奖原因: 在计算机程序语言设计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她的贡献是让计算机软件更加可靠、安全和更具一致性。
2007 Edmund M. Clarke、Allen Emerson和Joseph Sifakis 获奖原因:在将模型检查发展为被硬件和软件业中所广泛采纳的高效验证技术上的贡献。而DDJ则将三人的贡献称为“在发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中设计错误的自动化方法方面的工作”。
2006 Fran Allen 获奖原因:对于优化编译器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技术为现代优化编译器和自动并行执行打下了基础。 2005 Peter Naur 获奖原因:由于在设计Algol60程序设计语言上的贡献。
Algol60语言定义清晰,是许多现代程序设计语言的原型。 2004 Vinton G. Cerf、Robert E. Kahn 获奖原因:由于在互联网方面开创性的工作,这包括设计和实现了互联网的基础通讯协议,TCP/IP,以及在网络方面卓越的领导。
2003 Alan Kay 获奖原因:由于在面向对象语言方面原创性思想,领导了Smalltalk的开发团队,以及对PC的基础性贡献。 至理名言: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是创造它。
2002 Ronald L. Rivest、Adi Shamir、Leonard M. Adleman 获奖原因:由于在公共密钥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2001 Ole-Johan Dahl、Kristen Nygaard 获奖原因:由于面向对象编程始发于他们基础性的构想,这些构想集中体现在他们所设计的编程语言SIMULA I 和SIMULA 67中。
2000 Andrew Chi-Chih Yao(姚期智) 获奖原因:由于在计算理论方面的贡献而获奖,包括伪随机数的生成算法、加密算法和通讯复杂性。 1999 Frederick P. Brooks, Jr. 获奖原因:由于在计算机体系架构、操作系统以及软件工程方面所做出的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贡献。
人月神话的作者。 1998 James Gray 获奖原因:由于在数据库、事务处理研究和相关系统实现的技术领导工作。
1997 Douglas Engelbart 获奖原因:由于提出了激动人心的交互式计算机未来构想,以及发明了实现这一构想的关键技术。 1996 Amir Pnueli 获奖原因:由于在计算科学中引入temporal逻辑以及对编程和系统认证方面的杰出贡献。
1995 Manuel Blum 获奖原因:由于在计算复杂性理论、密码学以及程序校验方面的基础性贡献。 1994 Edward Feigenbaum、Raj Reddy 获奖原因:由于他们所设计和建造的大规模人工智能系统,证明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和其潜在的商业价值。
1993 Juris Hartmanis、Richard E. Stearns 获奖原因:由于他们的论文奠定了计算复杂性理论的基础。 1992 Butler W. Lampson 获奖原因:由于在个人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及其实现技术上的贡献,这包括:工作站、网络、操作系统、编程系统、显示、安全和文档发布。
1991 Robin Milner 获奖原因:由于在可计算函数逻辑(LCF)、ML和并行理论(CCS)这三个方面突出和完美的贡献。 1990 Fernando J. Corbato' 获奖原因:由于组织和领导了多功能、大规模、时间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开发。
1989 William (Velvel) Kahan 获奖原因:由于在数值分析方面的基础性贡献。 1988 Ivan Sutherland 获奖原因:由于在计算机图形学方面开创性和远见性的贡献,其所建立的技术历经二、三十年依然有效。
1987 John Cocke 获奖原因:由于在编译器设计和理论、大规模系统架构以及开发RISC等方面的重要贡献。 1986 John Hopcroft、Robert Tarjan 获奖原因:由于在算法及数据结构设计和分析方面的基础性成就。
1985 Richard M. Karp 获奖原因:由于在算法理论方面,特别是NP-completeness理论方面,连续不断的贡献。 1984 Niklaus Wirth 获奖原因:由于开发了EULER、ALGOL-W、MODULA和PASCAL一系列崭新的计算语言。
1983 Ken Thompson、Dennis M. Ritchie 获奖原因:由于在通用操作系统理论研究,特别是UNIX操作系统的实现上的贡献。 1982 Stephen A. Cook 获奖原因:由于其于1971年发表的论文,奠定了NP-Completeness理论的基础。
1981 Edgar F. Codd 获奖原因:由于在数椐库管理。
3. 计算机科学是什么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包含各种各样与计算和信息处理相关主题的系统学科,从抽象的算法分析、形式化语法等等,到更具体的主题如编程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和硬件等。
作为一门学科,它与数学、计算机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和计算机工程有显著的不同,却通常被混淆,尽管这些学科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和覆盖。 计算机科学研究的课题是: 计算机程序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可计算性); 如何使程序更高效的执行特定任务(算法和复杂性理论); 程序如何存取不同类型的数据(数据结构和数据库); 程序如何显得更具有智能(人工智能); 人类如何与程序沟通(人机互动和人机界面)。
计算机科学的大部分研究是基于“冯·诺依曼计算机”和“图灵机”的,它们是绝大多数实际机器的计算模型。作为此模型的开山鼻祖,邱奇-图灵论题(Church-Turing Thesis)表明,尽管在计算的时间,空间效率上可能有所差异,现有的各种计算设备在计算的能力上是等同的。
尽管这个理论通常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可是科学家也研究其它种类的机器,如在实际层面上的并行计算机和在理论层面上概率计算机、oracle 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计算机只是一种计算的工具: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 Dijkstra 有一句名言“计算机科学之关注于计算机并不甚于天文学之关注于望远镜。”
计算机科学根植于电子工程、数学和语言学,是科学、工程和艺术的结晶。
它在20世纪最后的三十年间兴起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发展出自己的方法与术语。 早期,虽然英国的剑桥大学和其他大学已经开始教授计算机科学课程,但它只被视为数学或工程学的一个分支,并非独立的学科。
剑桥大学声称有世界上第一个传授计算的资格。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科学系是由美国的普渡大学在1962年设立,第一个计算机学院于1980年由美国的东北大学设立。
现在,多数大学都把计算机科学系列为独立的部门,一部分将它与工程系、应用数学系或其他学科联合。 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是ACM设立的图灵奖,被誉为是计算机科学的诺贝尔奖。
它的获得者都是本领域最为出色的科学家和先驱。华人中首获图灵奖的是姚期智先生.他于2000年以其对计算理论做出的诸多“根本性的、意义重大的”贡献而获得这一崇高荣誉。
4. 艾兹格·迪科斯彻的介绍
艾兹格·W·迪科斯彻 (Edsger Wybe Dijkstra,1930年5月11日~2002年8月6日)荷兰人。 计算机科学家,毕业就职于荷兰Leiden大学,早年钻研物理及数学,而后转为计算学。曾在1972年获得过素有计算机科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图灵奖,之后,他还获得过1974年 AFIPS Harry Goode Memorial Award、1989年ACM SIGCSE计算机科学教育教学杰出贡献奖、以及2002年ACM PODC最具影响力论文奖。
5. 怎样介绍计算机工程系,具体一些(要涉及到各个专业)
参考: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包含各种各样与计算和信息处理相关主题的系统学科,从抽象的算法分析、形式化语法等等,到更具体的主题如编程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和硬件等。作为一门学科,它与数学、计算机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和计算机工程有显著的不同,却通常被混淆,尽管这些学科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和覆盖。
计算机科学研究的课题是:
计算机程序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可计算性);
如何使程序更高效的执行特定任务(算法和复杂性理论);
程序如何存取不同类型的数据(数据结构和数据库);
程序如何显得更具有智能(人工智能);
人类如何与程序沟通(人机互动和人机界面)。
计算机科学的大部分研究是基于“冯·诺依曼计算机”和“图灵机”的,它们是绝大多数实际机器的计算模型。作为此模型的开山鼻祖,邱奇-图灵论题(Church-Turing Thesis)表明,尽管在计算的时间,空间效率上可能有所差异,现有的各种计算设备在计算的能力上是等同的。尽管这个理论通常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可是科学家也研究其它种类的机器,如在实际层面上的并行计算机和在理论层面上概率计算机、oracle 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计算机只是一种计算的工具: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 Dijkstra 有一句名言“计算机科学之关注于计算机并不甚于天文学之关注于望远镜。”。
计算机科学根植于电子工程、数学和语言学,是科学、工程和艺术的结晶。它在20世纪最后的三十年间兴起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发展出自己的方法与术语。
早期,虽然英国的剑桥大学和其他大学已经开始教授计算机科学课程,但它只被视为数学或工程学的一个分支,并非独立的学科。剑桥大学声称有世界上第一个传授计算的资格。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科学系是由美国的普渡大学在1962年设立,第一个计算机学院于1980年由美国的东北大学设立。现在,多数大学都把计算机科学系列为独立的部门,一部分将它与工程系、应用数学系或其他学科联合。
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是ACM设立的图灵奖,被誉为是计算机科学的诺贝尔奖。它的获得者都是本领域最为出色的科学家和先驱。华人中首获图灵奖的是姚期智先生.他于2000年以其对计算理论做出的诸多“根本性的、意义重大的”贡献而获得这一崇高荣誉。
6. 大学应该如何过
大学:人生的关键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
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
这是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 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这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
这是你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
这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也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 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
大学四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大学四年应这样度过。
自修之道: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 记得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助教时,曾有位中国学生的家长向我抱怨说:"你们大学里到底在教些什么?我孩子读完了大二计算机系,居然连VisiCalc 都不会用。
"我当时回答道:"电脑的发展日新月异。 我们不能保证大学里所教的任何一项技术在五年以后仍然管用,我们也不能保证学生可以学会每一种技术和工具。
我们能保证的是,你的孩子将学会思考,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无论五年以后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或新工具,你的孩子都能游刃有余。 " 她接着问:"学最新的软件不是教育,那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我回答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 我当时说的这句话来自教育家B。 F。
Skinner的名言。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
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我认识的不少在中国读完大学来美国念研究生的朋友。 他们认为来美国后,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他们最缺乏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在国内时他们很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
上中学时,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关键内容。但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
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学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
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的人是难以在微软这样的现代企业中立足的。自学能力必须在大学期间开始培养。
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我通常会劝这些学生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例如,大学老师在一个课时里通常要涵盖课本中几十页的信息内容,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 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多地是追求"记住"知识,而大学生就应当要求自己"理解"知识并善于提出问题。
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 一旦真正理解了理论或方法的来龙去脉,大家就能举一反三地学习其他知识,解决其他问题,甚至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观察角度。在学习知识或解决问题时,不要总是死守一种思维模式,不要让自己成为课本或经验的奴隶。
只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善于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学生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礼记·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如果遇到好的老师,你可以主动向他们请教,或者请他们推荐一些课外的参考读物。
除了资深的教授以外,大学中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学都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和学习伙伴。 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有些同学曾告诉我说,他们很羡慕我在读书时能有一位获得过图灵奖的大师传道授业。其实,虽然我非常推崇我的老师,但他在大学期间并没有教给我多少专业知识。
他只是给我指明了大方向,让我分享他的经验,给我提供研究的资源,并教我做人的方法。 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指导我学习具体。
谈谈降维打击
降维打击
小学生碾压幼儿园小朋友
初中生碾压小学生
大学生碾压高中生
…
职场精英碾压新人
…
为什么?
掌握信息更多,选择更多,思维不一样
认知的维度不一样,就是降维打击。
你在哪个维度?差距在哪?
找差距,就像找初中生和小学生的差距
假如现在自己生活在蚂蚁王国,过着幸福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一只大脚直接碾压过来…
这便是超级高纬度打压低维度……
人和人,都是人,有什么差别
就是思维认知不一样!
思想怎样达到一定的高度?
认知不到,不是自己不勤奋,不聪明,而是信息不足。
信息不足的时候,人们往往无法意识到自己真正的短板!信息从哪里来?
人如果一天不读新书接触新思想知识,大脑就会内卷化。这里内卷化可以理解为同样一些想法思绪毫无新意地翻来覆去,浪费能量,人毫无进步,偏执顽固而不自知。
每本好书,都是打开通往新世界的一道门,一扇窗。
美国发明家,图灵奖获得者 Douglas Engelbart 有名言:“我们变得更好之后,我们就能更好地变得更好。而当我们能更好地变得更好之后,我们也就能更快地变得更好。”
唯有读书、思考,持续读书、思考、写点什么。提升自己的维度!那是一道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