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说话多干事的警句

时间:2022-04-11 11:1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古典文学与诗词 | 评论: 次 | 点击:

少说话多干事的警句

1. 少说话,多做事的谚语,20条

● 嘴巧不如手巧。

● 多做强似多说。

● 讲在口,做在手。

● 会捉鼠的猫不叫。

● 听其言而观其行。

● 少说话,多做事。

● 立下样子好做鞋。

● 好把式不在嘴会说。

● 行动比诺言更响亮。

● 大狗爬墙,小狗看样。

● 大鸡上灶,小鸡看样。

● 言善非难,行善为难。

● 语言并不能代替行动。

● 动手成功,伸手落空。

● 老鸡不上灶,小鸡看样。

● 一个羊过河,十个羊照样。

● 临渊羡鱼,不中退而结网。

●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 实干才永远是最响亮的语言。

● 多言不如少言,少言不如实干。

2. “少说话,多做事”是谁的名言

这句话不是谁的名言,是人们从《论语·里仁》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提炼发展而来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的意思是直译为君子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

真正的意思是: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 扩展资料 原文内容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安定,工作上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孔子说:“古人言语不轻易出口,就是怕自己的行动赶不上。”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 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

孔子说:“先把事情做好了,再说出来。” 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 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译文]司马牛问仁德。

孔子说:“仁者,他的言语迟钝。”司马牛说:“言语迟钝,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不容易,说话能够不迟钝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里仁篇》 。

3. “少说话,多做事 ”是谁的名言

是爱因斯坦的名言。

名人介绍: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是著名的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1]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创立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1999年(己卯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少说话多干事的警句

读懂古人8句话,做一个“会说话”之人

读懂古人8句话,做一个“会说话”之人

1、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

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问到你的时候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三愆”的学问是很实用的谈话修养。不仅适合跟君子谈话,几乎所有的谈话都适用。没轮到你讲话时,你抢着说,这就犯了“躁”的毛病,这种情况在谈话时最常见。须说话时,就该大大方方地讲清楚,藏着掖着,反倒不好。不注意看情势说话的人,说好听些叫做昏聩,讲直白点,即睁眼瞎一个。

说话要谨记“三愆”之道,既不能早,也不能晚,既不能多讲,也不能不讲。即要恰到好处,拿捏好分寸,也要把握好火候,做到既不躁又不隐也不瞽。古今言谈虽有别,但说错了话便会得罪人,这道理从来未变。牢记 “三愆”,既利于我们在交际中避免失言,亦让人学会审时度势,在恰当的时间点说话,让小言谈获大成效。

读懂古人8句话,做一个“会说话”之人

2、言必先信,行必中正。——《礼记》

说话必须首先要体现诚信,行为一定要持中端正。

开口说话,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但做到言而有信,言出必行,似乎就不那么容易了。

《论语·卫灵公》记载:“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只有言而有信,言行一致,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如果获得他人的信任,那么即使是在蛮荒陌生的地方也会行得通;如果说话不忠诚信实,行为不恭敬实在,就是在本乡本土,也处处受阻。信用是一个人内心真诚的外在标志,也是成大事者必须坚守的重要品质。

读懂古人8句话,做一个“会说话”之人

3. 君子约言,小人先言。——《礼记》

有德行的人谨慎说话,注重干实事,说到做到;品德低下的人妄言妄语,抢先说大话,说到做不到。

人们常说“小人话杂而虚,君子话简而实”,老子也说“轻诺必寡信”,他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辩,辩言不善”。巧辩和饰美会伤害言语的真实和诚信,不是正道所为。。“实干胜于雄辩”,任何真理都不是由论辩和互相诘难而生的,欲要达到目标和求知,就要做到实干,就如词人陆游所说:“绝知此事要躬行”,有志之人要谨记于心。

读懂古人8句话,做一个“会说话”之人

4、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菜根谭》

十句话里说对九句,也不一定有人称赞你,但是如果你说错了一句,就会被别人指责。十次谋划有九次成功也不一定能得到奖励,但是一旦有一次失败,埋怨责备就会接踵而来。

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一个人如果事情做得好,超过大家的平均水平很多,就容易招人嫉恨,一旦失利一次,很容易就会被落井下石。所以,对于一件事,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千万不要乱说。一旦被揪住错误,功劳就会被掩盖过去,失误会被无限放大,很容易遭到冷遇。

因此古人常说,君子“谨言慎行”。不要夸夸其谈,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见识,胡编乱造,不然很容易遭受祸患。遇到棘手的事情,不妨冷静思考,深思熟虑后再一语中的。

读懂古人8句话,做一个“会说话”之人

5、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

古人不轻易说话,是因为以不能身体力行为可耻。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一个人言语过多,就会有不能兑现之言,反而丧失了信用,是“巧言乱德”或自取耻辱;要想成就做人的诚信,还是不空言为好。

孔子曾对学生说:“予欲无言”,表示他准备不再说话了。老师不说话怎么教育学生呢?孔子解释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天什么话都不说,但春夏秋冬依次更替,没有紊乱和差失,这才是一种高度的诚信品格。孔子一再强调:“巧言令色,鲜矣仁。”甘美悦人之言,很少出于仁德之人。

读懂古人8句话,做一个“会说话”之人

6、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周易》

有德之人,自知为善不足,非不得已不讲话;急躁之人,急于自售,所以话说得多。祸从口出,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能说,否则祸患就会降临。

曹操害怕有人暗自谋害自己,常吩咐侍卫们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是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切勿靠近我!”有一个晚上曹操在帐中睡觉,被子落到了地上,近侍慌忙取被为他覆盖。曹操立即跳起来拔剑把他杀了,然后继续上床睡觉。

半夜起来的时候,假装吃惊的问:“是谁杀了我的侍卫?”大家都以实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近侍。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真是在梦中杀人,惟有杨修知道了他的意图,下葬时叹息的说:“不是丞相在梦中,是你在梦中呀!”曹操听到后十分厌恶杨修。终于在“鸡肋事件”中以扰乱军心为由,杀了杨修。杨修就是“躁人之辞多”最好的例子。

读懂古人8句话,做一个“会说话”之人

7、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道德经》

那些轻易发出的诺言,必定很少有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起来往往会遭受很多的困难。

“轻诺必寡信”的道理就是,不论你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了就要认真去做,千万不能失信于人。

老子的这句话在这里可以从两面来解读:一是一个人轻易承诺,那么也许他是一种缺少诚心的承诺,这种承诺的本身也就是缺少信用的。二是一个人轻易承诺,别人看到他不能实现承诺,那么也会对他失去信任了。

老子的大智大慧,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信用不足。老子说这话的目的一方面是告诫我们不要听信花言巧语,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守信用,重诺言,不做言而无信的轻薄之徒。

读懂古人8句话,做一个“会说话”之人

8、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言与行是人主体活动的两种方式,而语言又是与人沟通交流的最直接方法。对于说话,《庄子·齐物论》中还有一句“大辩不言”,其意说的是真正有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会通过多说话以显示自己。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利刃用糜套以藏锋,而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从不会让自己思想的深度被过多的饶舌所遮蔽。所以,如果开口有的时候是一种机智,那么适时地选择沉默则是一种更具睿意的成熟。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