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义名言

时间:2022-04-11 13:5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含章园 | 评论: 次 | 点击:

生义名言

1.生命意义的名人名言

关于生命意义的励志名言

1、对人说不,生命是一切宝物中最高的东西。——费尔巴哈

2、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 亚里士多德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4、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5、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

6、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 (意大利)

7、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谚语

8、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蒙田

9、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伏契克

10、我们既到世上走了一道,就得珍惜生命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说,生要比死更难。死,只需要一时的勇气,生,却需要一世的胆识。——佚名

11、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12、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13、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14、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15、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16、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地运用它,一次足矣。——英国谚语

17、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

18、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19、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达尔文

20、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库尔茨

21、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22、在我心目中,生命不仅是肉体的东西,精神东西也是有生命的,是更需要珍惜的,生命并不在于长短,行尸走肉地延长生命,不如有真挚追求、哪怕是短暂的生命

23、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生义名言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出自《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意思是,所以,丧失道才生德,失德才生仁,失仁才生义,失义才生礼。礼是忠信不足所致,是祸乱之首。

曾仕强先生解读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说我们人类的历史,有道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仁、义、礼,也根本不需要。

国家很平静的时候,也不需要爱国的义士,因为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这是自己的国土。乱世才要有忠臣,平静的时候,要那么多忠臣干什么。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忠信之薄”是说忠信都很薄弱了。“而乱之首”,是说整个社会的乱源,就从礼开始。从儒家的观点来看,会觉得老子的批评好像太苛刻了。其实老子认为重视自然现象很重要。

失了道,大家就讲德了。失了德,大家对良心不相信,那只好讲仁。仁就是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好好想一想。可是这种人也越来越少,那只好讲义。

义就是你做任何事情都要合理,不合理就不行。如果义也达不到,那只好讲礼。越演变,社会越乱,就表示人对人的忠诚已经没有了,人的信用已经越来越薄弱了。

整个社会就是因为我们重视礼而开始混乱,这不是礼的罪过,而是人的罪过。我们不应以有礼貌为满足,而应该要提高层次到义,然后再提高层次到仁,一步一步向道提升,这才是老子真正的用意。

现在很多人说,只要有礼貌就好。面带笑容,讲话很客气,完全没有真心,这种人非常多。他们认为礼就够了,但礼上面还有个层次叫作义。

义就是说,我该出手时要出手,我该帮忙时要帮忙,我该救急时要救急。义,多少还是有心的,做给人家看,需要人家表扬。

因此要提高到仁,仁是没有什么表扬不表扬的,只是做我应该做的。你们认为我做好事,那是你们的事,你们认为我没做好事,那也无所谓。反正我不在乎。

这就是孔子当年讲的,古代做学问的人是为自己做的,现代做学问是为别人做的。就是因为我们受了外界太多的引诱,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内心。

第三十八章中,道如果是良心,那德是什么?德就是凭良心说话,凭良心做事,结果让你问心无愧,让你心安理得,最后求得好死。这是一个最简单的人生过程,而我们现在把道德丢掉了,说道德不能评量,算道德分数是不公平的。

仁是彼此真诚相对,互相感应,将心比心,然后你我融为一体。其实这个不见得比那个凭良心容易做,因为还要很多顾虑,又怕做错。

义是自我要求,我们不可以老要求别人,那是永远没有办法做到的。你怎么知道他合不合理?他是否合理,是他自己说了算的,因为他的处境你完全不了解。其实义是自我要求,我们好,还要更好,但是“义”往往让我们失去仁心,这是“义”最可怕的地方。

我为了合理,有时候心不安,我觉得这样才合理,因为人家会这样来评估我,这时候仁心已经偏在一边了。那礼就更糟糕,礼是经常要求对方,很少自我反省。

尤其是礼尚往来,很多时候变成世俗的一种形式。你送人家一份礼,人家这个时候正好没钱,或者正好有别的事情,没有还礼,你就耿耿于怀,开始对他有恶意。我们常讲一句笑话,说你生日也好,生病住院也好,不会记得谁来送礼,但是常常会记得谁没来送礼,这就是人性。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傅佩荣先生解读

道家的思想认为,人活在世界上,不要自作多情,你自己设计的东西太多了,反而把人的禀赋给忘记了。不要忘记人的禀赋,仁、义、礼,那是社会乱了以后才需要的东西。后来庄子的思想里面也出现,就是世界上到底是有仁义礼,所以才乱?还是说因为先乱了,所以需要仁义礼呢?这是永远没有办法说清楚的问题。哪个是因,哪个是果,有时候根本混在一起了。

但是基本上在道家看来,人的德——人从道所获得的本性与禀赋,里面就有一些问题了。不能忽略人有认知能力,有认知就有区分,然后就造成复杂的欲望了。管你是有心还是无心,很自然就发展出天下大乱的结局了。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以,失去了道,才要求讲禀赋;失去了禀赋,才要讲求仁;失去了仁,才要讲求义;失去了义,才要讲求礼。

从“失德而后仁”开始,后面三句没有问题,它是一个顺序。把本性与禀赋给弄复杂了,认为它不够了,失去它的本来的样子了,然后就要讲求“仁”。“仁”就是你去行善,不存任何目的。“义”就是有特定的目的。“礼”不但有特定目的,还要别人以同样的方式来回礼,否则你就不高兴了,害得大家到最后可能都虚伪。

“失道而后德”,这一句比较难,失去了道,才要求讲求德,德就是禀赋。当人类出现之后脱离了来源,但是你要走向正确的归宿,只有一个办法,就不能再失去德了。

推崇德,推崇禀赋,所以还要记得,你保存自然的禀赋,不要太在意认为的、人间的德行修养,这是道家特色。道家强调德行修养,智慧的觉悟。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礼的出现,使忠信沦于浇薄,也是大乱的祸首。礼本来是要表达人内心真诚的情感的,但是如果礼仪、礼节、礼貌学得太多的话,无法配合情感的表达,到最后可能是为了行礼而行礼,内心没有真实情感了。所以这个礼就使忠信沦于浇薄。

忠就是对自己真诚,信就是言而有物,说话算话。忠信本来是我内心有真诚的情感要表现出来,浇薄就是说人情薄如纸。本来希望有内心的真诚情感,结果到最后大家都在表演,那不是一个大乱的开始吗?因为以后就变成尔虞我诈,说话变成客套的门面话,别人也很难判断你是不是真心的。就是礼仪越繁琐,内心的真诚可能越跟不上,人就受到礼的拘束了。

内心没有情感,表面上必须遵守礼的约束,最后不就变成礼教吃人吗?天下大乱怎么来的,推到礼的原因就在这里。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南怀瑾先生解读

“故失道而后德”,上古的人个个有道,只要讲到道,大家都是有道之士。时代向前,“道”渐行消失,才产生了“德”,用“德”作为行为的标准。“失德而后仁”,时代更向前走,到孔子的阶段,拼命提倡“仁”。到了孟子战国时代,“仁”又靠不住了,又提倡“义”。每个时代产生的思想主张,所表达、号召的都不同,所以说,“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到了“礼”这个阶段,包括有了法制,“礼”与“法”是连在一起的,因为社会人心坏了,所以在文化教养方面,希望个个有“礼”。

“礼”是属于教化方面的,教育亦难成功,人长大后进入社会,竞争使彼此相互伤害。所以,只好构成法律,就是“礼”而后有“法”,“法”没有效用之后而有“刑”,不守法的人,只好把他抓来用刑了。若连刑都不起警吓作用时,那就无法讲了。所以说,老子这里是一种感叹。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在老子的时代,社会已经退步到提倡“礼”的阶段。我们要如何读老子的书呢?我们看人类社会,整个世界科学文明的发展,在工商业发达的国家,教育跟着也普及了。照说,教育越普及,人应该越好啊!可是,事实上天下思想反而越乱,社会的犯罪行为越多。反转来看乡野的地方,乡野之人没有受过教育,他却不敢犯罪,行为比较朴实。所以说,人类缺乏忠信才需要“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就是这个道理。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