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芝洞名言

时间:2022-04-11 20:2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有书共读 | 评论: 次 | 点击:

张芝洞名言

1. 张之洞的名言

1、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气。

2、兵之于国家,犹气之于人身也。人未有无气而能生者,国未有无兵而能存者。

3、天下艰巨之事,成效则俟之于天,立志则操之在已民。志定力坚,自有成效可观。

4、生齿繁,百物贵,仅树五谷,利薄不足以为养。古昔之农患惰,今之农患拙。

5、鄙人性情,向来专作独任其难之事,尤专作费力不讨好之事。

6、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艺非要,西政为要。

7、振兴教育,必先广储师范,师资不敷,学校何以兴盛。

2. 张之洞的名言

1、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气。

2、兵之于国家,犹气之于人身也。人未有无气而能生者,国未有无兵而能存者。

3、天下艰巨之事,成效则俟之于天,立志则操之在已民。志定力坚,自有成效可观。

4、生齿繁,百物贵,仅树五谷,利薄不足以为养。古昔之农患惰,今之农患拙。

5、鄙人性情,向来专作独任其难之事,尤专作费力不讨好之事。 6、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艺非要,西政为要。

7、振兴教育,必先广储师范,师资不敷,学校何以兴盛。

3. 冯子材的名言

宁可获谴于台上,不可贻害于百姓。宁可终身不做官,不可一日不做人。

是最出名的一句,可见其为官为人的风格!

可以在《清史稿》 作者:赵尔巽等

第四百五十九卷 列传二百四十六查阅

附: 抗法老将冯子材

冯子材(1818—1903),字南干,号萃亭,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清朝名将。

冯子材行伍出身。1851年(咸丰元年),参加刘八领导的天地会起义军,旋投降清军,赏补千总。

随向荣、张国梁尾追太平军至南京,1853年协助向荣建立江南大营,围困天京,擢副将、总兵。1860年5月,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时,张国梁败死丹阳,冯子材集其残部退守镇江。1862 年(同治元年)升广西提督,配合湘军、淮军与太平军对抗。

1875年(光绪元年)调任贵州提督。1881年回任广西,次年“称疾”回家。1883年12月,法国挑起“中法战争”,清廷和战不定,导致清军在越南北部的失败和福建水师的覆灭。时滇桂边境紧张,冯子材应两广总督张树声之邀督办广东高、雷、钦、廉四府团练,参加抗法战争。1885年初,督办广东军务大臣彭玉麟、新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推荐他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出任前敌统帅。冯子材目睹战局危殆,积极备战,亲率士兵于镇南关(今友谊关)内十里的战略要地及关前修筑长墙,在东,西两岭设置炮台,严加防守。派王孝祺、王德榜、苏元春所部驻周围各要地,成纵深梯队阵势,采“先发制敌”之策略,出兵袭扰法军。3月23、24日,他身先士卒,指挥将士击溃猛攻长墙的法军主力,歼敌两千余。接着乘胜克服谅山,伤法军司令尼格里,取得“谅山大捷”,法国茹费理内阁因此倒台。正当冯子材筹划攻取河内、规复全越之时,清廷却采用李鸿章“乘胜即收”之方针,下诏停战。冯子材被迫撤军回国,会办广西边防。1886年,授云南提督,以疾未到任。1894年,赏加尚书衔。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奉调驻守镇江,战后仍回广西。1899年,任云南提督。两年后又调为贵州提督。1903年,为会办广西军务大臣,不久病逝。

4. 冯子材的名言补充完整,

宁可获谴于台上,不可贻害于百姓.宁可终身不做官,不可一日不做人.是最出名的一句,可见其为官为人的风格!可以在《清史稿》 作者:赵尔巽等 第四百五十九卷 列传二百四十六查阅附:抗法老将冯子材冯子材(1818—1903),字南干,号萃亭,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清朝名将.冯子材行伍出身.1851年(咸丰元年),参加刘八领导的天地会起义军,旋投降清军,赏补千总.随向荣、张国梁尾追太平军至南京,1853年协助向荣建立江南大营,围困天京,擢副将、总兵.1860年5月,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时,张国梁败死丹阳,冯子材集其残部退守镇江.1862 年(同治元年)升广西提督,配合湘军、淮军与太平军对抗.1875年(光绪元年)调任贵州提督.1881年回任广西,次年“称疾”回家.1883年12月,法国挑起“中法战争”,清廷和战不定,导致清军在越南北部的失败和福建水师的覆灭.时滇桂边境紧张,冯子材应两广总督张树声之邀督办广东高、雷、钦、廉四府团练,参加抗法战争.1885年初,督办广东军务大臣彭玉麟、新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推荐他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出任前敌统帅.冯子材目睹战局危殆,积极备战,亲率士兵于镇南关(今友谊关)内十里的战略要地及关前修筑长墙,在东,西两岭设置炮台,严加防守.派王孝祺、王德榜、苏元春所部驻周围各要地,成纵深梯队阵势,采“先发制敌”之策略,出兵袭扰法军.3月23、24日,他身先士卒,指挥将士击溃猛攻长墙的法军主力,歼敌两千余.接着乘胜克服谅山,伤法军司令尼格里,取得“谅山大捷”,法国茹费理内阁因此倒台.正当冯子材筹划攻取河内、规复全越之时,清廷却采用李鸿章“乘胜即收”之方针,下诏停战.冯子材被迫撤军回国,会办广西边防.1886年,授云南提督,以疾未到任.1894年,赏加尚书衔.“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奉调驻守镇江,战后仍回广西.1899年,任云南提督.两年后又调为贵州提督.1903年,为会办广西军务大臣,不久病逝.。

5. 冯子材的名言

宁可获谴于台上,不可贻害于百姓。

宁可终身不做官,不可一日不做人。是最出名的一句,可见其为官为人的风格!可以在《清史稿》 作者:赵尔巽等 第四百五十九卷 列传二百四十六查阅附: 抗法老将冯子材冯子材(1818—1903),字南干,号萃亭,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清朝名将。

冯子材行伍出身。1851年(咸丰元年),参加刘八领导的天地会起义军,旋投降清军,赏补千总。

随向荣、张国梁尾追太平军至南京,1853年协助向荣建立江南大营,围困天京,擢副将、总兵。1860年5月,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时,张国梁败死丹阳,冯子材集其残部退守镇江。

1862 年(同治元年)升广西提督,配合湘军、淮军与太平军对抗。 1875年(光绪元年)调任贵州提督。

1881年回任广西,次年“称疾”回家。1883年12月,法国挑起“中法战争”,清廷和战不定,导致清军在越南北部的失败和福建水师的覆灭。

时滇桂边境紧张,冯子材应两广总督张树声之邀督办广东高、雷、钦、廉四府团练,参加抗法战争。1885年初,督办广东军务大臣彭玉麟、新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推荐他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出任前敌统帅。

冯子材目睹战局危殆,积极备战,亲率士兵于镇南关(今友谊关)内十里的战略要地及关前修筑长墙,在东,西两岭设置炮台,严加防守。派王孝祺、王德榜、苏元春所部驻周围各要地,成纵深梯队阵势,采“先发制敌”之策略,出兵袭扰法军。

3月23、24日,他身先士卒,指挥将士击溃猛攻长墙的法军主力,歼敌两千余。接着乘胜克服谅山,伤法军司令尼格里,取得“谅山大捷”,法国茹费理内阁因此倒台。

正当冯子材筹划攻取河内、规复全越之时,清廷却采用李鸿章“乘胜即收”之方针,下诏停战。冯子材被迫撤军回国,会办广西边防。

1886年,授云南提督,以疾未到任。1894年,赏加尚书衔。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奉调驻守镇江,战后仍回广西。1899年,任云南提督。

两年后又调为贵州提督。1903年,为会办广西军务大臣,不久病逝。

6. 诸葛亮的诫子书还能联系到哪些名人名言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曾国藩《诫子书》

5.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诸葛亮《诫子书》

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7.勿惮劳,勿恃贵——张之洞《诫子书》

8.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词。——羊祜《诫子书》

7. 辜铭鸿的资料,作品,语录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字汤生。1857年7月18日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马来西亚的槟城州)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

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

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英国的炮舰1840年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辜鸿铭的义父布朗先生对他说:“你可知道,你的祖国中国已被放在砧板上,恶狠狠的侵略者正挥起屠刀,准备分而食之。

我希望你学通中西,担起富国治国的责任,教化欧洲和美洲。”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

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到了英国,在布朗的指导下,辜鸿铭从西方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入手,以最朴拙的死记硬背办法很快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并得到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

1877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后来,蔡元培去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已是声名显赫的知名人物;而40年后,当林语堂来到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的著作已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了。

14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 完成学业后,辜鸿铭听从当时在新加坡的语言大家马建忠的劝说,埋头研究中华文化,并回到祖国大陆,继续苦读中国典籍。

他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二十年,主要职责是“通译”。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

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在轮船上用纯正的德语挖苦一群德国人。

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毛姆的朋友就给辜写了一封信,请他来。

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辜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辜的小院。

一进屋,辜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

在那样的时候,他还嘴硬,叫西方为“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自1883年在英文报纸《华北日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学”的文章开始,他昂首走上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几年里,他还将《论语》、《中庸》译成英文,相继在海外刊载和印行。后来又翻译了《大学》。

他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古老的东方理论中还加入了歌德、席勒、罗斯金及朱贝尔的有启发性的妙语。在他之前,中国的古经典从来没有好的译本。

从1901至1905年,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1909年,英文著本《中国的牛津运动》(德文译本名《为中国反对欧洲观念而辩护:批判论文》)出版,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大学哲学系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

1915年《春秋大义》(即有名的《中国人的精神》)出版。他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同时,他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也是尖锐的深刻的。

很快《春秋大义》德文版出版了,在正进行“一战”的德国引起巨大轰动。 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

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

8. 有关校门口的名言警句

1、振兴教育,必先广储师范,师资不敷,学校何以兴盛。——清·张之洞

2、依法办学,以质立校;管理兴校,教师强校。

3、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国势所由强。——清·郑观应

4、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有关爱校的名言。[中]梁启超

5、师范为教育之母。——清·张謇

6、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中]蔡元培

7、我喜欢读母校的书,更喜欢读母校的人。

8、兴学之本,惟有师范。——清·张謇

9、你能把一个人塞进大学,却无法使他开动脑筋。——邓恩

10、在学院这种地方,石块能磨亮,而钻石却会失去光泽。——英格蒙尔

张芝洞名言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经典)

古人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做人若能如水一般,有包容万物之胸襟,便能够将身边的能量都汇聚成为汪洋;

做事若能像山一样,有无欲无争之心,坚韧踏实之力,便能够如峭壁一般,直冲云霄。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的学问,你读懂了,人生便也容易多了。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经典)

做人如水

老子曾言: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大意为,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从不与万物相争,处于一种最自然却又不引人注目的位置,所以最接近于“道”。

水,看似柔弱,无形无骨,却能有水滴石穿之力,广袤深邃之度,融会贯通之心。

做人当如此,柔软却不失力量,时常怀有一颗谦卑好学之心,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尽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将心思存于争名夺利之上。

《桐城县志》里有这样一则故事,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收到来自家人的一封书信。

信中说,因邻居吴家修筑地基,占用到了张家的地界,双方因此发生了争执。

张家人因背靠大官,遂想要“修理”吴家人一番,便飞书京城,拜托张英处理此事。

张英看完信件后,很快给老家的人传去一封回信: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到回信后,羞愧不已,便主动告知吴家,愿在原来的分界线上退避三尺。

吴家见到张家如此处理方式,更是震惊之余深受感动,于是也主动退地三尺。

至此,两家的地界线中被留出一道六尺宽的巷子,这便是古今广为流传的六尺巷故事的来源。

张英的为人处世广受称赞,不争不抢、包容忍让、心胸开阔的品德流传至今。

他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上,如水一般的洒脱、随性,又不失分寸的方式,也为后人所敬仰。

大家都听过“鹬蚌相争”的寓言故事。

鹬和蚌产生争执,互相咬住对方,彼此谁也不愿松口,争持不下,结果被渔翁发现,顺手一起捉走了。

很多时候,我们便如同这鹬蚌一般,太过于固执、纠结、计较,反倒容易掉进坑里。

做人不能太“争”,为了一些小事计较,影响了大局,实在是不值得,唯有像水一样,能够让自己适应任何环境,包容万物,才能自在人间。

有时候,急流勇退也是一种智慧,心清净了,处境便也美好了。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经典)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经典)

做事如山

《道德经》有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峥嵘千峰皆由一粒一粒的石子汇聚而成,做事当如此:

稳扎稳打、坚持不懈,才能有扎实的基础;

信念坚固、不惧困难,才能踏实走好每一步;

不吹嘘不炫耀,沉稳前行,才能稳步走向成功。

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写道:

“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

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他这是告诫儿子,做事万不可太急于求成,只有一步一步,将基础打扎实了,将事情做稳了,再苦再累也不要怕,才能够有技艺精进的一天。

而曾国藩自己的一生,也是这样成就的。

他逼迫自己读书,不读懂上一句,就不能跳到下一句,要是完不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就不准睡觉。

从16岁开始参加科考,屡战屡败,直至第七次,才中了秀才,那时的他已经23岁了,在当时已经算不小的年龄了。

后来他到了翰林院,没有一心追名逐利,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每一份到手的工作都尽力做到极致。

便是这份沉稳、不惧困难的态度,让他在10年的时间里,连续升迁7次,37岁时便成为二品级别的礼部侍郎。

刘昼曾说:

“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都是在经年蛰伏,不断磨砺、持之以恒下,才迎来想要获得的成就。

他们从未想过走捷径,更不会浮于表面的“努力”,而是凭借自己的脚踏实地,所以才能满怀信心地走向成功的方向。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经典)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经典)

做人,刚柔并济

老话常说,阴阳调和。

山与水之间便是这样,一刚一柔,对立统一。

水柔软、不拘、纯净、随性;山稳重、恪守、踏实、坚韧。

静水流深,高山不语。

做人做事当如这般,有虚怀若谷之心,也有屹立云霄之志。

晚清名臣张之洞有句名言:

“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气。”

张之洞一生清廉,从不做行贿之事,坚守正义,虽位至封疆大臣,却连丧葬费都是由亲朋好友相助筹得的。

慈禧太后赏予他的钱,他用做老家办小学的善款;各地一旦发生灾荒,他便马上捐钱救济。

临终之时,他留下遗嘱:

“我为官40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

张之洞做人,如水一般清廉纯粹,一心为公,不谋求私利,虚怀若谷,不与人相争。

而他一生作为,推翻东乡惨案、力阻崇厚卖国,扳回午门冤案,做的每一件事都如山一般,踏实可靠,格局宏大,令人敬佩。

就如曾国藩曾言:

“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

做人,须刚柔并济。

过于柔软之人,做事瞻前顾后,唯唯诺诺,不容易将事情做成功;

过于刚强之人,虽有坚韧信念毅力,足已成功,但极易伤人伤己。

刚不是残暴,不是严厉,而是自强;柔不是软弱,不是无能,而是谦让。

刚柔并济,才是做人之真理。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经典)

正如《孔子家语》所言:

“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圣人胸中有大道,得失成败在其中。”

水只有不自满,擅长往低处流,自谦且懂得退让,才能汇聚成为江河湖海;

山要稳扎稳打,不必劳心去攀比高度,因为高山本就是要直逼苍穹的。

自满者必会败,自恃者定要孤。

只有怀揣着一颗谦卑包容之心,戒骄戒躁,刚柔并济,才能成享湖海之誉,成苍穹之志。

与君共勉。

- END -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