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56个民族的名言
时间:2022-04-12 06:1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翻译教学与研究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关于56个民族的名言
1. 关于56个民族和谐的名言
1、和谐是爱与恨结合起来的庄严的配偶。——罗曼·罗兰
2、讲述生活则声音没有不和谐的。——英国诗人柯尔律治
3、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赫拉克利特
4、没有那门学科能比数学更为清晰的阐明自然界的和谐性。——Carus,Paul
5、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冰心
6、美在和谐。——赫拉克利特
7、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8、青春似一日之晨,它冰清玉洁,充满着遐想与和谐。——夏多布里昂
9、世间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地品味出它的和谐。——三毛
10、世界就是一座供奉不和谐之神的巨大神庙。——伏尔泰
11、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鲁迅
12、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届四中全会歌与诗是对天生和谐的姐妹。——弥尔顿
14、恶德——不和、战争、悲惨;美德——和平、幸福、和谐。——雪莱
2. 五十六个字的名言警句
1、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民族团结起来来维护;一个昌盛的民族,需要各族人民心连心。
四分五裂的,绝对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历史久远的文化,各有各的文字,风俗以及宗教信仰等。
虽然在历史上,民族之间发生过战争,但这只是历史,我坚信,民族之间心连心,志连志一切困难,都能击败! 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正如这首歌中所描述地那样,只有民族团结,我们的祖国妈妈才会更加的繁荣,更加的昌盛,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使我们的祖国妈妈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强,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这首宋祖英的爱我中华表达了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心声:民族团结。
3. 56个民族各有不同的色彩,用一句诗或名言.格言表示出来,,,这是
汉族
神农播下麒麟种,龙凤呈祥桃李圆。
秦汉雄风启唐宋,轩辕笑了五千年。
鄂温克族
逐鹿山林纵马行,夜间篝火论峥嵘。
雪橇飞下兴安岭,谁跳依哈嫩舞迎?
鄂伦春族
白桦仰天凝雪魂,苦寒育出劲松根。
友朋来了天鹅舞,恶虎临门枪口吞。
朝鲜族
三江飘带舞天仙,金达莱红烧雪川。
力士沾衣十八跌,放飞白鸽寄秋千。
藏族
顶天绽放一奇葩,屋脊撑开世界华。
布达拉宫佛光照,文成公主播红霞。。。。。。。。
4. 关于民族的格言
谚语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智慧和精神。
—— 培根父亲子女兄弟姊妹等称谓,并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是知一种负有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的称呼,这些义务的总和便构成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 —— 恩格斯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
—— 蔡元培一个民族正经历著动荡,我们,在被幸运之神垂青。 —— 希特勒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道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 马克思民族国家的创造,绝不是毅力单薄的民族主义联合会所能济事的,只有具备钢铁般坚决意志的单独运动,才能打倒其他一切运动而获得最后胜利。 —— 希特勒科学不能或者不愿影响到自己民族以外,是不配称作科学的。
内 —— 普朗克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容的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巢似的住所。 —— 方志敏望采纳,谢谢。
译见||关于民族一词以及相关术语的翻译问题
本文来源:行走的记忆
按:我1984年至2017年一直在国家民委外事司工作,比较早地接触到了我国民族一词翻译成英语的问题。最早是翻成nationality,后来有专家学者指出,这样翻译容易和国籍混淆,建议用ethnic group,因此,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就翻译成了: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现在改成了:National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但是,仍有一些专家学者对这样翻译有不同意见,主张就用Minzu来代替ethnic group,如中央民族大学就翻成了:The Central University of Minzu.后来,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召集有关专家讨论这个问题,来自外交部翻译室的同志还是主张用ethnic group 来对应我国的民族一词。在我同外国同行交往的过程中也感觉用ethnic group 比较顺畅,一说就明白。这里刊登的是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阮西湖教授给我和时任中国民族杂志社社长李建辉的一封信,阐述了他对民族及相关术语翻译的看法,本文题目引用了阮教授的原题目,仅供参考。
吴金光副司长并李建辉社长:
寄来资料收到,关于“民族”一词以及与“民族”有关的术语翻译问题,既是理论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国外学术界十分谨慎,注意分寸,不能有差错,例如多民族国家的诸民族,均用“ethnic groups”,以示一国之内的不同民族。若用“nationality”则会理解为有国家组织的民族。一位英国学者曾友好地告诉我,若用“Tibet nationality”,会被人理解为西藏是一个国家。藏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员,故应该用“ethnic Tibetans。
1979年,我在哈佛大学访问时,一位学者送给我一本书,书中苏联共和国的主体民族均用nationality一词,因为按照当时的苏联宪法,加盟共和国是国家组织,理应用nationality。苏联解体之后,世界各国都承认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为独立国家。前南斯拉夫的科索沃地区,是一个自治省,当地的主要民族阿尔巴尼亚人,用ethnic Albanians。尽管阿尔巴尼亚人强烈要求独立,北约也支持阿尔巴尼亚人,但不敢让其独立,因阿尔巴尼亚人是南斯拉夫的一个民族(ethnic group)。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均为多民族国家,其境内民族集团均用ethnic groups,以示所有民族都是国家的一员,不是国家组织。加拿大有一句名言,“One nation, two official languages and multiculturalism”一个国家,两种官方语言,和多元文化主义。美国也有一本书“One Nation Many Cultures”一个国家,许多文化。
由此可见,nation(国家)一词及其派生词national(国家的),nationals (作名词,指侨居外国的某国国民,侨民)和nationality(国籍),只能用于有国家组织的民族。在英语国家里,在谈到“国家”时,其用词完全与联合国(United Nations)接轨,如布什在谈到印巴两国时,用two nations。少用“country”一词,我注意到,最近我国中央台广播,越来越多地用“nation”一词来表示国家,可见“nation”这个词从20世纪联合国建立之后,已经从人类学的术语中退出,早期欧洲人曾用nation表示一群同文化的人,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族体的发展,也用于表达民族,也表示国家,现在人类学家已习惯不用nation一词来表示民族了,而改用ethnicity一词。原因是nation一词有双重意义,除表示民族外,还表示国家,容易引起误会,ethnicity则只有一层意思,表示同文化的人群,表示民族,属于人类学术语。
Ethnic和nation一样,早就存在,都是表示同文化的一群人,但这两个词来源不同,ethnic来源于希腊语,nation来源于拉丁语,1960年出版的俄汉大词典中,与ethno词根相同的词均解释为民族,或风俗文化。可见这个词乃是各国人类学家熟识的词。
但在1942年以前,用nation一词表示民族的频律较高,1942年人类学家提出用ethnicity来表示民族,并明确以“社会文化”衡量民族,这一点很重要,社会文化还是民族的主要特征。慢慢地到二战后,ethnic一词使用频律大大提高,尽管俄文民族学一词的词根就是ethno,但苏联民族学界到七十年代才开始接受ethno作为民族。我在50—60年代担任俄文翻译时,苏联学术界还没接受ethno, 原因是俄文(或斯拉夫语)有其表达民族或与民族有关的族体的完整体系,如氏族—部落—部族—民族。英语就没有部族一词。民族也有两个词,一个与英语nation对称,一个不对称。电脑中没俄文软盘,故俄文词省略。80年代中,我在为一位苏联民族学家任翻译时,他还没有接受ethno,到俄罗斯联邦时代,才普遍接受ethno一词,90年代,我先后在欧洲和美国与俄罗斯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所所长见面,他告诉我,俄罗斯已全面接受国际人类学术语。俄罗斯境内各民族用ethnic groups,仅俄罗斯族用people。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关于种族与民族理论国家会议时,民族一词用ethnic groups,如种族与民族,用race and ethnicity。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下属机构,民族关系委员会,用ethnic relations commission。
通过上述历史回顾,让我们了解,时间在前进,科学在进步,人类学也在进步,今天的人类学与十九世纪人类学对比已有很大发展。在民族术语方面,也有相应调整和发展。60 多年来,英语国家,甚至国际社会已习惯用ethnic groups来表示多民族国家里的民族。我们无力来改变,因为我们把民族介绍给国外,要用他们习惯用语,这样,他们才能理解,才能达到目的。
现就寄来的资料所提出的术语翻译,提出我个人的见解。供参考:
1.寄来的资料中把ethnicity译为“族群”,显然是错误的。
德语的民族学ethnologie就是以希腊语ethno词根构成的。我国著名学者蔡元培先生1926年从德国引进民族学(ethnologie)。可见,上世纪20年代我国学者就了解ethnic是表达民族。随后以ethno词根构成的词也就逐渐在我国流行,如 ethnocentrism 民族中心主义
ethnobiology 民族生物学
ethnogenie 民族起源
ethnohistory 民族史
ethnolinguistics 民族语言学
上述英文术语均带词根“ethno”(民族)。Ethnicity是从“ethno”词根变来的,是表达民族最理想的词,而且在国际上也通用。最近出版的“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对ethnicity的解释是“民族划分及其族体,”可见,ethnicity是民族的通称。用它来表述中国民族应该说是十分恰当的。
还有该字典关于ethnic的解释也是和我国民族定义一致的。
该字典对ethnic一词是这样解释的:“具有表现在风俗习惯、特征、语言和共同历史等方面的共同文化遗产的居民群体。”
此外,寄来的资料还把ethnic group译为“族群”,也是不合适的。目前,国际人类学界,教科文组织均把ethnic group作为计算民族的数量单位,如How many ethnic groups are there in the world?(世界有多少民族?) 注意这里的group和ethnic一起,构成民族一词,是民族单位。我在过去的短文中曾指出,若一定要把“ethnic groups”译成族群,那么世界上就找不到民族了。因为在英文里,目前表达人类群体的词只有race和ethnicity (ethnic group)这两个词。上面已提nation习惯用来表达国家,剩下这两个词,一个表示种族(race)、另一个表示民族(ethnicity)。这是国际社会习惯用法,我们无力改变。
应该注意到,长期以来国际人类学界对人类群体区分是以种族、民族为单位的,目前世界上只有一个种族,3000多个民族。我在世界上走南闯北,还没有遇到“族群”的术语,当然,在我国有“族群“术语,关于这个问题,我打算最后再谈。
2.寄来资料认为:
a.中国的“民族”(少数民族)应译为national minority(ies)。
b.“族”(汉族+少数民族译为nationals)
首先查一下字典,national一词作形容词的涵义有二,一为国家的,(a national bank 国家银行),二为全国的,(This is a local problem, not a national one. 这是一个地方问题,而不是全国性问题。)Nationals作为名词,其意为有国家组织的侨民,(American nationals in England 在英国的美国侨民)。
从字典上的解释看不出national一词有民族的涵义,但有国家内涵,若按照寄来的资料所说,“少数民族”译为“national minority”,外国人会理解为“国家的少数人集团”, 或“有国家组织的少数人集团”,正确译法是ethnic minorities。汉族+少数民族译为nationals,那外国人会理解为“侨民”,正确的译法是ethnicity或ethnic groups。在英语中,大民族和小民族都用ethnic groups。错误的译名,必然引起误解和术语混乱,使外国人不能了解中国的民族。我参加过4次联合国教科文召开的专家学术会议,特别是参加在米兰举行的种族与民族理论会议,没有看到有用nationals来表达民族。可见,nationals强调的是有国家组织的侨民,故不是人类学术语,而是政治学术语。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应该走进世界,了解世界,同时也让世界了解我们,《中国民族》杂志的英文版,目的也就是让世界了解我国民族,我国民族文化、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为达到此目的,必须用国际社会通用的术语,才能让世界了解我们,当然,术语可以创新,但创新要有基础,不能随意“创新”,“参考消息”9月10日有一篇短文,标题是《英国人听不懂布什英语》,可见,即是英语国家的总统,其语言也要标准,术语也要规范。
在英语国家,民族事务只有一个译法,即ethnic affairs,其他译法,外国人看不懂。若按寄来资料把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译为The State National Minorities Affairs Commission,那么外国人就会理解为“国家中有国家组织的少数人集团事务委员会”,正确的译法是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若按寄来资料建议把“中国民族”译为“China national minorities”,那么外国人会理解为“中国有国家组织的少数人集团”,正确的译法是China ethnicity或China ethnic groups。若按寄来资料把维吾尔族译成“The Uygur Nationals”, 那么外国人就会理解为“有国家组织的维吾尔侨民”,正确译法是ethnic Uygurs或Uygur ethnic group。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开头讲,国外对“民族”一词翻译十分谨慎。我非常高兴,由于国家民委领导的重视,“国家民委”、“民族出版社”、“中国民族”英文译文十分标准。
结论:
起源拉丁语的nation和起源于希腊语的ethnicity(ethno)开始时均表示文化、民族,但身兼二含义的nation在二战后逐步转向专指国家,于是表达民族的重任就落在ethnicity(ethnic groups)一词。
故凡与民族有关的术语,均用ethnicity以及其词根“ethno”构成的词,就不会错。若一味使用nation(国家)词根构成的词,就会犯错误,因凡用nation作为词根的词既与国家有关,又与国家组织有关的词用于民族,就会引起麻烦。
最后,谈谈族群术语。我国的台湾省是族群一词的发源地。他们把操闽南方言和操客家方言的居民划为“族群”,是配合选举的需要,目的是为了政治需要,为了当选。因此,与其说把“族群”作为人类学术语,还不如说是选举术语,或政治术语。有例为证,我出生在漳州,台湾有80%以上居民是从漳州迁过去的,我初中在漳州读书,1949年有不少我漳州同学去台湾,高中在厦门双十中学,同班同学有来自台湾,1949年也有一些同学去台湾。不管是初中同学,还是高中同学,他们讲的是地道闽南方言,若按照台湾的方言划分法,我的同学应归入台湾闽南方言“族群”,但是我的同学告诉我,到了台湾后被称为“外省人”,而不是闽南方言“族群”,在政治上受到歧视。这种以政治为目的的划分族群应该揭穿。
此外,从人类学观点看,构成一个族群的人们必须有族群自我意识,没有自我意识的族群,人类学家是不会承认的。人类学强调田野调查,直观研究。为此,我国台湾省以选举为目的而划分的“族群”,乃属选举“族群”。在台湾,除选举族群外,还有不少或以职业、或以兴趣而划分的族群。可见,“族群”一词在台湾用的很乱。
作为一位出生在闽南,从小操闽南方言的学者,我从来没有以闽南方言来区别自己与其他方言的人,我从小就认为自己是汉族,和全国汉族一起共同使汉字,喜欢杜甫、白居易等。我的这段话是说明,以方言划分“族群”不符合中国实际,不宜在我国使用“族群”。因为在我国,族群之于人类学既没有现实意义,更没有理论意义。
阮西湖
2000年2月5日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村上春树名言佳句(村上春树的名句有哪些)
- 下一篇:关于共享的古文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