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警句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2-04-12 15:0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林屋公子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名言警句背后的故事
1. 名人名言背后的故事
共收录关于感人的名言11条 感人以诚不以伪。
—— 清代散文家 方苞 情至之语,自能感人。—— 明代文学家 袁宏道感人名言 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以势压人,不如以情感人。—— 章军 情能动物,故诗足以感人。
—— 明代文学家 徐祯卿 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关于感人的名言 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 俄罗斯剧作家 罗佐夫 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 前苏联作家 高尔基 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
—— 特赖奇克 90年代的大众娱乐,一件感人肺腑的事儿,全国人民都跟着哭;现在电视上动不动就哭,却一件感人肺腑的事儿都没有。—— 当代作家 王朔感人名言 也许所有的人都没有注意到过,我们听过的那些美好的童话,善良的传说,感人的故事,所有的这些都有一个如出一辙的开头:在很久很久以前。
—— 中国80后作家,畅销小说家 郭敬明 《最小说》。
2. 名言警句背后的故事
一、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凡尔2113纳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5261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
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
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4102,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二、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高士奇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1653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
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版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权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3. 求一名人名言及其背后的故事,急
牛顿名言: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爱因斯坦名言: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一杯水的生活
印地安酋长说:上帝给了每个人一杯水,你从里面饮入生活。
生活确实就是一杯白开水,杯子的华丽与否显示了一个人的贫与富,但杯子里的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对任何人都一样。你可以加入糖,也可以加入盐,甚至可以加一点点毒药,只要你能承受。
加糖、加盐、加别的什么,这就是你生活的权利。
纯净的水,缓缓地从生命的陶罐里注入杯子,这是你生活的开始。
往杯子里加水,适可而止,因为杯子的容量有限。
啜饮的时候,你要慢慢体味,水喝光了,杯子就空了。
4. 有没有关于名言背后的故事
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背后的故事
秦朝阳城(今河南方城县)有一个叫陈涉(名胜,字涉)的人,年轻时曾经跟别人一起受雇佣给富人家种地。有一天,他放下农活到田埂上休息,对秦王朝肆无忌惮的征调劳役、不断加重对老百姓的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现实忿恨不平,就决心摆脱压迫和剥削,改变目前的社会地位,并对他的同伴们说:“假如将来我们中间有谁发迹富贵了,可不能相互忘记啊。”同伴们讥笑他:“受雇给人家种地,怎么能发迹富贵呢?”陈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燕雀哪里会懂得鸿鹄的凌云壮志呢!”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年)七月,陈涉与吴广发动农民起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这个政权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终于推翻了秦朝的严酷统治。
5. 励志名言背后的故事
励志名言、故事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 刘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 王阳明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 丁玲 李嘉诚边赚钱边学习的艰难历程 李嘉诚先生14岁辍学择业,今年78岁的他至今没有机会进过学校求学,但他学识之渊博、才智之卓绝,广为人知。我们有必要来探讨、学习、研究李嘉诚先生的求知观。
少年求知,受益终生 李嘉诚对自己14岁之前的求学、求知经历,曾有过这样的感叹:“少年时期学到的知识弥足珍贵,它令我终身受益。” 李嘉诚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
家学渊源对少年李嘉诚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李嘉诚的许多优秀品德就是在这深厚的家学中得到了培养。李嘉诚的曾祖父李鹏万,是清朝甄选的文官八贡之一。
李嘉诚的祖父李晓帆是清末的秀才,也属鸿儒饱学之士。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自幼聪颖好学,15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立金山中学,毕业时成绩名列全校第一名,由于家境贫寒无力继续求学,只得秉承家训,走上了治学执教之路。
李嘉诚三岁就能咏《三字经》、《千家诗》等诗文,正是幼童时代的启蒙读物,使李嘉诚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李嘉诚五岁入小学念书,“之乎者也”的读书声与观海寺的诵经声交相混杂,回荡在街头巷尾。
年幼的李嘉诚并不满足于先生教授的诗文,极强的求知欲带领他展开了更为广泛的阅读,尤其对那些千古流传的爱国诗篇,他更是沉醉其间,这在李嘉诚年少的心里,深深埋下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基。李氏家族的古宅,有一间珍藏图书的藏书阁,李嘉诚每天放学回家,便泡在这间藏书阁里,孜孜不倦地阅读诗文,由此他被表兄弟们称为“书虫”。
年少的李嘉诚读书非常刻苦自觉,经常点灯夜读。 李嘉诚在这样的求学、求知的氛围中,读完了小学,也完成了对他一生都有深刻影响的少年时代的国学知识的汲取,为李嘉诚后来的发展与辉煌奠定了宝贵的基础 抢学问” “抢学问”这个词是李嘉诚创造的,它反映了作为企业家的他几十年来不屈不挠追求知识、创造财富的艰辛历程。
14岁的李嘉诚因生活所迫,来到茶楼打工,每天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回到家后,他还要就着油灯苦读到深夜。由于学习太用心,他经常会忘记时间,以至于想到要睡觉的时候,已到了上班的时间。
他的同事们闲暇之余聚在一起打麻将,李嘉诚却捧着一本《辞海》在啃,时间长了,厚厚的一本《辞海》被翻得发了黑。 到中南公司做学徒后,白天做工晚上的时间全由自己掌握。
这时,李嘉诚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利用工余时间自学完中学课程。尽管李嘉诚有十分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却为没有教材而发愁。
因为他的工资微薄,既要维持家用还要供养弟妹上学,根本没有多少多余的钱用来买教材。李嘉诚只能买旧教材。
当李嘉诚回首这段往事时这样说:“先父去世时,我不到15岁,面对严酷的现实,我不得不去工作,忍痛中止学业。那时我太想读书了,可家里是那样的穷,我只能买旧书自学。
我的小智慧是环境逼出来的。我花一点点钱,就可买来半新的旧教材,学完了又卖给旧书店,再买新的旧教材。
就这样,我既学到知识,又省了钱,一举两得。” 李嘉诚在香港生活,要融入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必须要解决广州话和英语这两个语言关的问题。
李云经要求儿子“学做香港人”,一来可以立足香港社会,二来可以直接从事国际交流。倘若将来有出人头地之日,还可以身登龙门,跻身香港的上流社会。
李嘉诚把学广州话当做一件大事来对待。他拜表妹表弟为师,勤学不辍,苦练不止,很快就学会一口流利的广州话。
李嘉诚学英语,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他边走边背单词。
夜深人静,他怕影响家人的休息,独自跑到屋外的路灯下读英语。天刚亮,他又一骨碌爬起来,口中念念有词,不是在朗读就是在背诵英文。
即便在茶楼打工、中南公司当学徒,在每天10多个小时的辛苦劳作后,李嘉诚仍从不间断的坚持业余时间学习英语。功夫不负苦心人,李嘉诚凭着刻苦学习的毅力,几年后熟练地掌握了英语。
就是到晚年,年逾古稀的李嘉诚在接受采访时还说:“我每天晚上都要看英文电视,温习英语。” 在李嘉诚日后几十年的商海搏击中,广州话和英语都使他在生意上得心应手而受益匪浅。
在香港,华人中流行广州话,不懂广州话可以说寸步难行。英语更是给李嘉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巨大财富。
在长江塑胶厂创业之初,李嘉诚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直接与外商接洽,从而赢得了至关重要的致使塑胶厂起飞的订单。 李嘉诚曾这样形容过自己“人家求学,我是在抢学问。”
他认为,善。
6. 谁知道名言背后的故事
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背后的故事秦朝阳城(今河南方城县)有一个叫陈涉(名胜,字涉)的人,年轻时曾经跟别人一起受雇佣给富人家种地。
有一天,他放下农活到田埂上休息,对秦王朝肆无忌惮的征调劳役、不断加重对老百姓的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现实忿恨不平,就决心摆脱压迫和剥削,改变目前的社会地位,并对他的同伴们说:“假如将来我们中间有谁发迹富贵了,可不能相互忘记啊。”同伴们讥笑他:“受雇给人家种地,怎么能发迹富贵呢?”陈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燕雀哪里会懂得鸿鹄的凌云壮志呢!”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年)七月,陈涉与吴广发动农民起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
这个政权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终于推翻了秦朝的严酷统治。
7. 谁知道名言背后的故事
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背后的故事
秦朝阳城(今河南方城县)有一个叫陈涉(名胜,字涉)的人,年轻时曾经跟别人一起受雇佣给富人家种地。有一天,他放下农活到田埂上休息,对秦王朝肆无忌惮的征调劳役、不断加重对老百姓的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现实忿恨不平,就决心摆脱压迫和剥削,改变目前的社会地位,并对他的同伴们说:“假如将来我们中间有谁发迹富贵了,可不能相互忘记啊。”同伴们讥笑他:“受雇给人家种地,怎么能发迹富贵呢?”陈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燕雀哪里会懂得鸿鹄的凌云壮志呢!”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年)七月,陈涉与吴广发动农民起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这个政权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终于推翻了秦朝的严酷统治。
《诗经》名句背后尘封两千多年的故事,新出土青铜器揭晓谜团
近日,北京冬奥会仪式开幕,仪式火种台的造型很有特色,据说是采用了中国传统青铜礼器——青铜尊的造型。不过,准确地说,应该是参考了青铜尊之中的“无肩尊”。那么,尊到底是什么样的青铜器,又有哪些故事呢?
尊本是青铜礼器通称
其实,青铜器中的“尊”与“彝”类似,本来是酒器、食器等各种礼器的通名。《周礼·春官·司尊彝》中说有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这“六尊”。献尊大概就是今天所见体形像犀或牛的尊,象尊是体形像大象的尊,著尊是着地无足之尊,壶尊是以壶为尊,大尊是古代的陶尊,山尊是器上刻画有山云之形的尊。其中献、象尊在春祠祭、夏禴祭使用,著、壶尊在秋尝祭、冬烝祭使用,大、山尊则在四季之间的追享祭、朝享祭使用。
不过,“尊”在甲骨文、金文均是从“酉”从“廾”,像是双手捧酒樽之形。故从北宋《考古图》《博古图录》开始,把“尊”限制为酒器名称,但当时区分也不太严格。直到1941年容庚先生作《商周彝器通考》,才把觚、觯、壶、罍等一类酒器排除在尊外,使尊成为单一器类名称。
这种尊的共同特征是:大口,腹部粗而鼓胀,高圈足,形体较宽。以器身是否有肩部,被分为“有肩尊”和“无肩尊”。有肩尊有圆尊和方尊两种,比如著名的四羊方尊就是有肩尊;无肩尊一般是圆尊,比如著名的何尊就是无肩尊。
不过,除了这类专有名称的尊外,仍有一类盛酒器被统称“尊”,这就是形似鸟兽的“鸟兽形尊”。鸟兽形尊主要有鸱鸮、禽、虎、象、犀、牛、羊、马、兔、神兽等十种,比如著名的妇好鸮尊,外形就是一只猫头鹰的形状。
在二里头文化中尚未见到青铜尊。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尊于1955年在河南郑州白家庄出土,属于二里冈早商文化。这一时期的青铜尊数量不多,纹饰也比较简单,个别出现兽首装饰,无铭文。
因为商人重酒之风的盛行,所以青铜尊在商代晚期发展到了极盛时期。这一时期不但出土的青铜尊多,而且出土范围也非常广,除了河南安阳殷墟之外,南方地区如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湖南宁乡炭里河遗址等都发现了青铜尊。方尊也在此时出现,也开始有了少量铭文。
西周前期仍然延续了商文化,而且出现了刻有长篇铭文的青铜尊,比如何尊就有119字(一说122字)之多。但西周中期开始,因为周人禁酒的影响,食器、水器比酒器受到更多重视。青铜尊不但数量大为减少,而且装饰也趋向简化。春秋时期,青铜器在北方基本已经消失。
目前所见最晚的青铜尊,是云南晋宁石寨山西汉滇人墓葬出土的双牛尊。此后,青铜尊作为一种文化遗存,消亡在了历史长河中。不过,“尊”在战国时期就引申出了“尊敬”“敬重”的含义,此后一直为今日所使用。
青铜尊铭文里的故事
青铜尊铭文有一些有趣的史料,可以补充史料的不足,这里主要介绍何尊与琱生尊。
火种台的原型就是无肩尊,而何尊就是无肩尊中最著名的一件,它也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青铜器之一。其系陕西省宝鸡市博物馆于1965年,在龙泉巷金台人民公社征集。该铜尊为方形圆角,状如喇叭,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腹围61.6厘米、底纵19.8厘米、底横20.2厘米、重14.6公斤。
何尊上的铭文大概说的是,周成王谋划在成周(今河南洛阳)营建都城,对武王举行丰福之祭。四月丙戌日这一天,成王在京宫大室对各族宗子进行训诫,说:“从前你们的父辈为文王效忠,文王得以承受天命;之后武王又战胜了商朝,在朝廷向上天祈祷,说:‘我要以天下四方之中为都城,来统治人民(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你们这些年轻人,要看到父辈有功于天,务必敬重地进行祭祀。”
大臣何听了这番话,认为大王有恭顺的德行,能够顺应上天,教育了迟钝的自己。成王告诫后,还赏赐给何三十朋。当时流行贝币,一朋就是十贝。何用它来制作了这件宝尊,时间是在周成王五年。所以,这件铜尊就被称为“何尊”。
关于周武王计划营建东都洛邑,周成王派周公主持营建的史实,在《史记·周本纪》等传世文献中都有提到。何尊的发现,印证了传世文献的正确性。而更值得关注的是,何尊第一次使用了“中国”这个词。尽管当时的“中国”更多是地理概念,但也奠定了后世表示政治共同体“中国”的基础。
琱生尊于2006年11月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出土,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当时发现了一座青铜器窖藏,其中有两件青铜无肩尊,其形制、纹饰、大小、铭文基本相同,通高31厘米、口径31.8厘米、底径13.6厘米,有铭文113字,被称为“五年琱生尊”。有趣的是,它还可以和过去发现的“五年琱生簋”“六年琱生簋”连起来读。
五年琱生簋现藏于美国耶鲁大学博物馆。琱生是周厉王时人,祖先是周初功臣召公奭,当时召氏族长是西周晚期名臣召伯虎,琱生是召伯虎的堂弟,属于召氏小宗。厉王五年正月己丑日,琱生祭祀父亲宫仲,召伯虎前来参加。召伯虎夫人传达了召伯虎、琱生祖母君氏的忧虑。原来召氏疏于对附庸土地管理,产权归属不定,经常导致诉讼。君氏要求琱生跟随召伯虎去诉讼,分割方案则是由琱生占五分之二或三分之一分成。
六年琱生簋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说的是六年四月甲子日,召公虎和琱生对于附庸土地争的诉讼工作已经结束。可见,六年琱生簋与五年琱生簋是联系的,那么,召氏到底采取了哪种方案呢?五年琱生尊解决了这一谜团。原来在五年九月初吉日,召伯虎夫人召姜就去见过琱生,召姜提出确定按五分之二的方案,这显然对琱生更加有利的。另外一件青铜器还表明,琱生在厉王十一年时还担任过周王室的“宰”。
《诗经·小雅》有一篇《棠棣》,讲的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颂兄弟感情,其中有一句名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而这首诗的作者正是召伯虎。“琱生三器”的发现,正好可以为这首诗作上一个完美的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