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诚信与治国的名言(关于用诚信治国的名言)
时间:2022-04-12 19:3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公务员考试资讯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有关诚信与治国的名言(关于用诚信治国的名言)
1.关于用诚信治国的名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周晋峰
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里看诚信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张瑞敏
真诚到永远——海尔著名广告语
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走上社会后,我们深感信用危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但埋怨没有用,更不能等待。重树社会信用必须靠每个人的努力,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郭辉
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
品牌包含了公司多年来积累的诚信声誉,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英国商人
2.关于用诚信治国的名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朱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
——周晋峰 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里看诚信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张瑞敏 真诚到永远——海尔著名广告语 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
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走上社会后,我们深感信用危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但埋怨没有用,更不能等待。重树社会信用必须靠每个人的努力,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郭辉 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 品牌包含了公司多年来积累的诚信声誉,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英国商人。
3.关于诚信的名言名句(5句)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俗语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中)冯玉祥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日)松下幸之助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英)毛姆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谚语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苏)高尔基 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 ——(俄)列夫.托尔斯泰 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
——(美)马克.吐温。
4.关于诚实守信的名言
关于诚实的名言:
1、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
2、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3、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西塞罗
4、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德国谚语
5、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6、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7、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8、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9、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10、世界未有比真诚人更为可贵的。——西塞罗
11、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12、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
13、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14、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
关于守信的名言:
1、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
2、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4、失去信用而赚的钱应结算在损失里。——罗马
5、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6、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
7、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8、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镜子,不可能修复。——德国
9、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10、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1、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12、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扩展资料:
诚实守信的现实意义:
1、“诚实守信”是当前道德建设的重点
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道德核心、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并能把它付诸实践。道德教育不但要使人们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更重要的是,要以诚挚、真实的态度,把道德要求化为自己的行动。
2、“诚实守信”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要求,是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改善社会风尚、保障经济秩序良性运行的支撑。加强诚信建设,日益成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3、“诚实守信”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石
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竞争经济,又是一种契约经济。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在最大利益的诱惑与驱动下,只有使参与竞争的大多数人自觉守法,才能够避免“法不责众”的混乱局面,才能真正发挥法律的作用,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4、“诚实守信”是一切职业道德的“立足点”
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把“诚实守信”融入到职业道德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使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能在各自的职业中,培养诚实守信的观念,忠诚于自己从事的职业,信守自己的承诺。“职业道德”总的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而“诚实守信”是其中的“立足点”。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诚实守信
5.有关诚信的名言和解释,急
1,「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诗经•郑风•扬之水》) 无诚信品德的人的说话,人是不应当相信的。所以,要使他人相信自己,就必须做诚实之人。
2;「君子之言,信而有规,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左丘明《左传•昭公八年》)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孔子《论语•学而》) 君子之言,诚实而有证据,所以怨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越分妄言,又无根据,所以遭致怨祸。要求人说话要诚实、要有根据,切忌无实事根据的胡言乱语。
4;「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论语•述而》) 孔子教导学生时,提倡「文」(即为《诗》、《书》、《礼》、《乐》等典籍),「行」、「忠」、「信」并重,希望学生能做到博学多闻(文)、敦品励行(行)、尽忠职守(忠)、诚实不欺(信),把智育与德育结合起来,才能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人。
5;「儒有不宝金石,而忠信以为宝。」(戴圣编《礼记•儒行》) 儒者重德,故不以金玉为宝,而以「忠信」为宝。
可见,儒者是把「忠信」作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法宝。 6;「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大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
故为人上者,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此君人者之大本也。」(荀子《荀子•强国》) 古代圣王禹、汤,循义讲信而天下大治;暴君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
所以,作为国君一定要慎礼义、讲忠信,然后才能治国。这是「君人者之大本也」。
由此证明诚信是治国之本。 7;「或问信,曰:『不食其言』。
」(扬雄《法言•重黎》) 所谓信实,就是指不违背和忘记自己的诺言,一定要信守承诺,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8;「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班固《白虎通义•性情•论五性六情》) 从一定意义上,信就是诚,诚就是信,二者是相通的,基本内涵都是真实无欺。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是诚实可信的。
6.关于“诚信”的名言
诚信名言
国人的诚信观
诚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为你一一阐释。
诚信是立人之本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诚信是齐家之道
唐代著名大臣魏徵说:「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只要夫妻、父子和兄弟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就能和睦相处,达到「家和万事兴」之目的。若家人彼此缺乏忠诚、互不信任,家庭便会逐渐崩溃。
诚信是交友之道
只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推心置腹、无私帮助的目的。否则,朋友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决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朋友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诚信是为政之基
《左传》云:「信,国之宝也。」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民信」。因为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脚。因此,统治者必须「取信于民」,正如王安石所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诚信是经商之魂
在现代社会,商人在签订合约时,都会期望对方信守合约。诚信更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
名人论诚信
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
·诚信之言不华美,华美之言不信实,因为诚信之言是质朴无华的。
孔子:「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
·强调人讲信用要符合「义」,只有符合「义」的话才能实行。
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肯定「诚」是天的运行规律,追求诚信之道才是做人的道理。
荀子:「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荀子·非十二子》)
·耻于自己不能有「信」德,而不耻于不被别人信任。
刘安:「人先信而后求能。」(《淮南子·说林训》)
·应当先看他是否讲信用,然后再论及他的能力如何,说明「信」重于「能」。
诸葛亮:「勿持功能而失信。」(《出师表》)
·不要仗持有功劳、有才能就失信于人。
王通:「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中说·周公》)
·只要能够推心置腹,以诚相待,不用言说也会相互信任。
程颐:「诚则信矣,信则诚矣。」(《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
·诚实就会有信誉,讲信誉就是诚实,可见「诚」与「信」是相通的。
朱熹:「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诚信就是真实而无虚假。
曹端:「一诚足以消万伪。」(《明儒学案》卷四十四《语录》)
·一个诚实的行为足以消解千万种虚伪。
7.关于诚信的格言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无信不立 ————孔子
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西塞罗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
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
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
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莎士比亚
隐瞒真实,就是骗自己。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金口玉言。
君子说话,一言为定。
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淮南子·缪称训》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乔叟
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 ————瓦·阿扎耶夫
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罗素
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有算得了什么呢? ————哈代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
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法治长城始于一砖一石,诚信文明凝聚一点一滴。
今天付出诚意,明天收获信誉。
出局才懂诚信重,进‘宫'方恨知法晚。
播种诚信,你收获的就不仅仅是朋友的信任,还有可以信任的朋友。
诚信是在衡量自我得失时失去的。
诚信缺失乃人性之莫大悲哀,共铸诚信不妨从小事做起;法治健全是国家的坚实基础,推进法治务必要领导带头。
诚信是社会的支撑点,法治是社会的生命灯。
诚信是你的存款,信用是你的抵押,名誉是你的帐号,承诺是你的支票,假如失去了诚信 ,你将是一无所有。
立身须以诚为本, 治国必以法为基。
诚信以心为上, 法治以公为魂。
诚取天地正气问人间暖凉,法引规矩方圆律世间万象。
诚信在心,法治在行。
不讲诚信者必被社会所弃, 以身试法者必受国法严惩。
诚信凝聚力量,法治诞生希望。
诚信法治两手抓,共铸辉煌齐万家。
诚信是立身之本,法治乃安国之源。
诚信,人生最珍贵的无形资产; 法治,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扬诚信风帆同度文明人生,树法制大旗共展和谐社会。
赏罚分明, 市场经济讲诚信假一罚十; 宽严适度,法制社会护稳定惩教结合 。
诚信是社会的通行证,法治是国家的座右铭。
诚信是现代文明的晴雨表。
诚信与高尚同行;法治与正义相伴。
诚信有法治保障才有号召力,法治有诚信支持才有生命力。
树诚信风尚,铸法治长城。
谎言浇不开诚信之花,虚伪结不出幸福之果。
行必诚,言必信;法必依,治必严。
无信则人危,无法则国乱。
你诚信我诚信人人有威信 ,讲法治护法治个个能自治。
8.有关治国的名言警句
天下为公——孙中山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子》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陈子昂《感遇诗》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001.勿延誉归己,勿诿过于人;勿徇私废公,勿贪渎纵欲。 002.与声色犬马零距离难免失足,同清正廉洁相坚守方可成材。
003.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 004.识时务清廉政务,通人情不徇私情。
005.领导者的角色:在人民面前是公仆,在工作面前是表率,在腐败面前是利剑。 006.动摇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骄奢浮华,终将逸豫亡身。
007.立德行善勤为先,富民安邦心所系。 008.法到严时生廉政,官到清时更爱民。
009.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失去节制的私欲,就像决堤的洪水。 010.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
011.廉洁奉公公平公正方显公仆本色;执政为民民情民生应是为政所系。 012.执政为民,民心所向;掌权为己,自取灭亡。
013.在官唯明,理事唯平;处世唯清,待人唯诚。 014.管涌如不堵,能决防洪之长堤;贪欲如不除,可毁为官之大志。
015.勤政廉政政通人和,亲民爱民民康物阜。 016.为官禁权力与金钱握手,做人倡正直与廉洁相拥。
017.惩治腐败为民心之所向,敢于执法乃兴国之关键。 018.秉公执法威自显,善听民言政更廉。
019.浮华虚荣是堕落的序言,廉政敬业为成功的宝典。 020.用好手中的权力靠的是责任,带好身边的人员靠的是品行。
021.谁对腐败者同情,就是对老百姓绝情。 022.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学习,清清白白为官。
023.维护公平得人心,伸张正义顺民意。 024.任劳任怨,献身事业无悔;诚心诚意,服务群众有情。
025.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026.拒腐蚀永不沾,牢记“两个务必”;除私心为民众,甘当人民公仆。
027.维护公平得人心,伸张正义顺民意。 028.任劳任怨,献身事业无悔;诚心诚意,服务群众有情。
029.清正廉洁无所畏惧,坚持原则人心凝聚。 030.视事业重如山,看名利淡如水。
031.官为轻,民为重;权为轻,责为重;名为轻,德为重;利为轻,义为重。 032.位不必尊显,期于无负国家;功无须丰伟,要在全意为民;才毋望八斗,重乎勤勉力行;德勿求皆碑,惟有不懈修身。
033.做事当于世有益,为人应求心所安。 034.从政,应德厚才高身正;治国,当吏清法严政明。
035.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清廉近乎威,公平近乎明;勤勉近乎才,为民近乎忠。 036.立党为公贵在公平公正,执政为民旨在民富民安。
037.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 038.与民同乐乃万乐之本,为民办事乃万事之先。
039.矜持规矩,慎作方圆。 040.党心是旗,民心是尺。
041.心诚不在酒宴盛,事实何须文墨多。 042.官以廉生威,人以德立身。
043.宁做清官甘苦一生,莫当贪官遗臭万年。 044.是真公仆当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做好党员切莫忘民族兴衰乃大端。
045.立党为公树公心修浩然正气,执政为民听民声养鱼水情怀。 046.心里装着群众,民声托起你;心里只有自己,民怨湮没你。
047.社会不会无缘无故地厚待一个人,除非他自己向社会证明,他是值得社会对他厚待的。 048.读书是修身之道,守廉乃为官之德。
049.德不善则弊显,行不俭则祸生;品不端则怨长,言不实则信失。 050.正党风要靠铁面倡廉,合民意更须无私执政。
051.党员依照“准则”行,不越雷池一步;领导牢记“宗旨”干,莫离民众半分。 052.官大品高,心系百姓安危冷暖;位尊情浓,体察民众酸甜苦辣。
053.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054.行政为公莫怕吃亏,为民造福莫怕吃苦。
055.人无骨气五尺肉,心不染尘千秋魂。 056.民有公论,身闲性懒莫从政;法无私情,品劣心贪休做官。
057.当记苍生苦,不忘鱼水情。 058.高山流水洁有情,清风明月廉无价。
059.立德是领导干部执政为民之基,有德是领导干部立身为官之本,修德是领导干部洁身自好之源,守德是领导干部建功立业之方。 060.笋生瘠土仍怀节,竹揽长空更虚心。
061.为人谦和智则广,为官廉洁威自高。 062.贪婪,是走向腐败的通行证;自律,是坚持廉洁的安全阀。
063.功高不泯忠贞志,位尊更坚公仆心。 064.知取舍,求同存异,志可行也;知明暗,弃恶扬善,品可标也;知偏正,秉公废私,名可昭也;知清浊,拒腐守德,心可安也。
065.做人一生,道德是根本,为官一任,廉洁是根本。 066.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067.民心似海,应珍惜点滴之水;权重如山,勿滥用半捧之土。
9.关于诚信的格言
信缔造和-谐社会,法治铸就平安生活。
人生百年以诚为贵,国家兴旺依法则灵。
诚信三冬暖,失信三伏寒 。
诚信展现人格魅力,法治推进社会文明。
诚信与责任同在,法治与发展共存 。
手拉手共铸诚信,心连心推进法制。
吹响诚信号角,高举法治大旗。
诚信是面镜子,时刻照射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做人讲诚则灵,治国依法则兴。
诚信交得天下友,法治换得万家安。
法治造就和-谐社会,诚信成就积极人生。
人无信不立, 国无法不安。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崇尚诚信,华夏春风暖;推行法治,神州正气扬。
诚信不可无,贪念不可有;做人莫忘法,做事莫违法。
守信万里还嫌近,无信一寸步难行。
诚信塑人,法治兴邦。
诚信要靠法律维系,法律要靠诚信遵守。
社会是由诚信与法律组成的双轮车。
送东送西送出良心与理智,诚实诚信成就道德与文明。
信是为人之道, 法是强国之本。
心连心共筑诚信长城 ,手牵手齐建法制社会。
守法律己时时尽心报国,诚信待人处处竭力为民。
以诚待人,人人敬;以信办事,事事成。
诚信处世世界大,奸诈为人人格低。
没有诚信的坚强基石,法制便犹如是建在沙土上的高层建筑。
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
个个互信,人人守法。
诚信走遍天下,法治和-谐人间。
经常用诚信的尺子丈量自己,坚持以诚信的言行对待别人。
诚存人自乐,法正民自安。
法治与安定同在,诚信与文明共存。
手牵手,与法治同行;心连心,将诚信同铸。
倡导法治, 法治执根于社会;谋求诚信,诚信融汇于民心。
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助推器和安全阀。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长霞精神耀神州,与时俱进诚信俱佳玉儒形象映中华。
做人要诚信,做事要守法。
用诚信美化心灵,用法治规范社会。
法纪为天平,岂容人情充筹码;诚信作准绳,不许利欲乱曲直。
经营有法有道,交往以信以诚 。
生命因诚信而美丽,生活因守法而精彩。
诚信不能只挂在嘴上,法律不能只写在纸上。
铸诚信,万事兴;严法治,国必强。
人人参与,共铸诚信;个个努力,推进法治。
以诚取信心灵美,依法循规事业兴。
做诚信之人, 铸法治之国。
虚假呈一时之得,诚信享一世之裕。
做人以诚信为本, 治市以法律为基。
诚信是金
基本上全在这里了。
10.关于诚信的格言
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
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
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纸包不住火,错误是隐瞒不了的。
爱国,何罪之有!
节俭是你一生食不完的美德。
谁言寸草心缉恭光枷叱磺癸委含莲,报得三春晖。
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
真实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
华图教育:依法治国名言警句(公务员笔试&面试)
一、公正
(一)引经据典
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列子》(注释:把天下之身视为己身,把天下之物看作己物,只有最完美的人才能做到。)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刘安(注释:为官若能做到公正无私,口出一言百姓都会听从,齐心合力把事情办好。)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苏轼
天下所以服者,常生于不偏;而其不服也,常起于不平。——杨万里
为政之道,莫若至公。——司马光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王夫之(明末思想家)(注释:以天下来考虑问题,必然要依循天下之公理。)
惟人人皆公,人人皆平,故能与人大同也。——康有为(注释:只有人人都能做到公正平等,才能步入大同世界。)
公正是施政的目的。——笛福(英国作家)
仁爱先从自己开始,公正则先从别人开始。——狄更斯(英国小说家)
公正是赏罚分明者的美德。——亚里士多德
在政府事务中,公正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力量。——拿破仑
(二)经典事例
宋鱼水不断人情案
宋鱼水1990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一直就职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在从事法官职业15年间,她也遇到过托关系、走人情的事。由于宋鱼水就读过的学校就在海淀,老同学有的当了律师,有的下海搞企业、办公司。这些年,他们也难免因为有纠纷来到法院,当然也希望老同学宋鱼水经办。每遇到这种情况,宋鱼水就劝说他们:要相信法院,相信每一个法官。对分配给她的案子,只要发现有需要回避的,她就主动申请回避。有人问她,有没有难以推却的人情?她说:“人情和利益往往连在一起。只要不贪,就没有什么推不了的人情!”
【点评】
十余年来,宋鱼水所承办的案件,没有一件裁判不公,没有被投诉或举报,她没有收过当事人一件礼品,没有办过一件人情案,可以说是公正无私的最佳解读。作为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宋鱼水的事例在采用时可以简化、灵活运用,突出要点即可。
二、法治
(一)引经据典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注释:法不偏袒权贵,法律的准绳决不能屈从于邪恶,就象木匠用的墨线决不会就弯曲的木料一样。惩罚非过,不可回避权贵大臣;而奖赏善行,则不可遗漏普通百姓。)
人胜法,则法为虚器;法胜人,则人为备位;人与法并行而不胜,则天下安。——苏轼(注释:人治胜于法治,法律就成为了没有用处的器物;法治胜过人治,人就显得无关紧要了;人治与法治并用,人法互不超过对方,天下就会安定。)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张居正
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明末思想家)
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杰弗逊
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
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二)经典事例
1.孟昆玉:微笑执法
孟昆玉,是2009年的舆论明星,被公众誉为“北京最帅交警”。关于他的工作视频曾在人民网等网站高居点击榜首。
孟昆玉的同事们则称他为“实力派”。他创立的“孟昆玉指挥法”被北京市交管局推广。他还倡议交警队和医院建立了生命绿色通道保障组。2008年孟昆玉被评为奥运交通安保标兵和“微笑北京交警之星”,他全新的“人性化的执法”、“微笑执法”为当前人性化执法与服务型政府的改革提供了可贵的探索。
【点评】
规范的执法与微笑的面庞,灵活的指挥与耐心的劝导。他为员警的形象增添了时尚,他让首都的街头跃动着和谐。京城最帅交警孟昆玉,在平凡的岗位上得到百姓的特殊嘉许。
孟昆玉全新的“人性化的执法”、“微笑执法”为当前人性化执法与服务型政府的改革提供了可贵的探索,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得到百姓的特殊嘉许。孟昆玉的事迹对我们理解法治的内涵和实现方法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法治不是单调的规范,实现法治是要讲求方法的。
2.陈燕萍:柔情法官
陈燕萍,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她致力于法庭审判工作,她到乡村办案,到当事人家里办案,将工作方式的灵活性和法律规定的原则性充分地结合,以人为本的办案理念和不徇私情的工作作风,使她审理的3100余起案件中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言方。她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无形中将审判与执行一并解决,在全社会破解“执行难”的今天,她的办案方式和经验尤其值得总结和推广。
【点评】
我们不能用“美丽”来形容法律,但陈燕萍却用“美丽”诠释了法律。柔情法官陈燕萍在最细微的事情中,让我们感受着法律的美丽和温暖。法治不是冷冰冰的、不是脱离实际的,法治本质上追求的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幸福。法治社会的建设是有血有肉的,陈燕萍的事迹就是最好的说明。
三、监督
(一)引经据典
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淮南子》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李世民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
有错误要逢人便讲,既可取得同志的监督帮助,又可以给同志们以借鉴。——周恩来
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约翰·阿克顿(英国历史学家)
(二)经典事例
1.举报信拉开重庆打黑大幕
2009年6月,重庆市公安局面向市民发出了20多万封贴好回程邮票,盖着绝密印章的用牛皮纸信封装的信件,信件为《重庆市公安局致重庆市民的一封信》,希望市民可采取多种方式举报黑恶团伙,甚至可以约见重庆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在群众的积极举报下,共有2954名涉黑人员被缉拿归案,陈明亮、岳村、黎强等67名黑恶团伙首犯和骨干先后被警方执行逮捕,文强等10名厅级、20名县处级以上干部因包庇、纵容黑恶势力而落马。仰仗黑恶势力的商业秩序消亡。
【点评】
重庆“打黑除恶”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不仅仅靠政府打击黑恶势力的坚定决心,更是有赖于广大群众的积极举报和大力配合。人民监督,威力无穷。这一事例再次体现出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人民监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促成我们反思如何使人民监督制度化、规范化,形成高效的、畅通的监督和回馈管道。
2.魏征——唐太宗的一面镜子
魏征忠言直谏,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至理名言的提出者。他多次劝唐太宗以隋亡为鉴,把君民关系喻为舟与水的关系,提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魏征一生中陈谏二百多条,绝大多数为太宗所接受。魏征死后,唐太宗伤叹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由此可看出唐太宗对他的器重。魏征死后,唐太宗赐其文贞公的谥号,以示褒奖。
【点评】
正是由于当时的唐朝大臣能够自由地上书言事,唐太宗也能够虚心地听取臣下意见,才能够形成政治清明、国富民强的良好局面,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可见,监督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制度
(一)引经据典
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白居易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
万事离不开方法,世界离不开秩序。——斯威夫特(英国文学家)
秩序就是正确的规律和事物永久的合理性。——菲尔丁(英国戏剧家)
例外恰恰证明了规章的合理性。——拜伦(英国诗人)
(二)经典事例
1.柳传志迟到罚站
联想集团有一项制度,凡是开会迟到了的都要罚站,制定这一规定之前,每次会议总有人拖拖拉拉,开会时间到了仍有许多人忙着手里的事情不予理会。集团总裁柳传志大为恼火,规定“开会如果有人迟到,就罚站一分钟!”
后来有一次,联想集团召开高层领导人会议。柳传志早早准备好材料,进了到会议室的电梯。不巧,电梯突然卡在两层楼之间不再上升了。柳传志被困在电梯里,要上上不去,要下又下不来。他只有等维修人员赶来把故障排除,在里面耗着。电梯很快就修好了,柳传志迅速冲上楼,可是他赶到会场时,会议已经开始好一会儿了。看到大家都坐在会议室等着自己,柳传志十分愧疚。他一句话都没有解释,自觉接受惩罚,在会议室站了一分钟。就这样,在柳传志的以身作则下,联想集团的这项制度坚持了下来,也大大提高了集团的开会效率。
【点评】
柳传志以身作则接受惩罚,使制度得以坚持,收获良好的效果,这一事迹说明要实现制定制度的根本目的,制度的执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没有执行和遵守,也就不存在实际的制度,执行和遵守本身就是制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领导干部发扬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重要性,制度的实现要从领导干部抓起。
2.让校规看守哈佛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绝籍被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得知,有名学生面色尤其凝重。
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作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的唯一珍本。怎么办?是神鬼不知地据为己有,还是坦荡地承认错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房间,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霍里厄克校长接下来的举动更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又把他开除出校。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点评】
哈佛的这一事例意在表明,既然制定了制度就需要严格地遵守和执行,决不能轻易地突破制度规范,破坏其稳定性,不管有多充分的理由都不行。这段材料的深意在于强调遵守制度,其深刻的含义还是在于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制度制度,制度的作用何在,理解这些才能很好地回答相关问题。
华图教育祝各位考生一举成“公”!
北京华图是您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得力帮手,我们将为您提供及时的招考信息、精品的辅导课程以及贴心的备考服务。
更多公务员考试资讯、资料请关注北京华图官网(bj.huatu.com)北京华图官方微信(bjhuatu)北京华图官方微博(@北京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