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粤剧的名言(历史上赞美过广州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时间:2022-04-13 00:01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金羊网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赞美粤剧的名言(历史上赞美过广州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1.历史上赞美过广州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1. 涂景元先生的《广州星期美点》,颇有点感觉不知所云,他说:“‘食在广州’一语,诚与"广东是革命的策源地"同属轰然在人耳目间。
2. 具有浓郁岭南文化特色的粤剧艺术,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著名剧作家田汉把它概括为“热情如火、缠绵悱恻”,周恩来也曾誉之为“南国红豆”。
3.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的近作《赞小蛮腰》:珠江砚池泛清波,云山扭住当墨磨。蛮腰玲珑悬妙笔,青天能写字几何?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广州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邻近香港、澳门,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
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清两代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的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2.历史上赞美过广州的名人名言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的近作《广州新景赞》,就延续了这一情怀与感动。
《广州新景赞》共5首,包括七言绝句《赞小蛮腰》、《赞新荔枝湾》、《赞绿道》和七言律诗《赞花城广场》、《赞亚运会开幕式》。
赞小蛮腰
珠江砚池泛清波,
云山扭住当墨磨。
蛮腰玲珑悬妙笔,
青天能写字几何?
赞花城广场
田园何处好风光,
在我广州市中央。
水中倒映楼群立,
丛内轻飘书墨香。
迪斯科舞村边跳,
喷泉溢出歌声扬。
现代桃花源里客,
悠然自得胜天堂。
赞新荔枝湾
重来不识荔枝湾,
风情远胜古西关。
宛如清明上河景,
游人忘却把家还。
赞亚运会开幕式
城为背景江为台,
火树银花漫天开。
乘水渔船身手好,
“少林飞天”展奇才。
岭南风情美如画,
亚运情谊联四海。
华夏爆竹冲天去,
熊熊圣火照将来。
赞绿道
绿道如茵在眼前,
成荫千里树缠绵。
花草飞鸟喜作伴,
漫步回归大自然。
3.赞美戏曲的句子有哪些
1.“你穿上凤冠霞衣,我将眉目掩去,大红的幔布扯开了,一出折子戏……”浓妆重彩的背后是张什么样的脸,华丽戏服里又缝着怎样的故事,生活里有的,故事中讲的,聚散离合,悲喜忧愁,酸甜苦辣,阴晴圆缺,统统搬上舞台,流淌成有声有色的历史,满足了多少平淡而不甘平庸的心。
2.《老残游记》里小玉唱绝四座、余音绕梁的境界,可不是一朝一夕的成就,每个名角的成长都是一部血泪斑驳的书,大部头的书才成就这一亮相便惊艳四方的绝活儿。弦索胡琴伴奏下的婉转曲折,倾倒了爷孙几代,风靡了数个王朝。这哪是人间音响,分明是域外天籁!
3.正如老歌适合于用黑胶唱片来收藏一样,戏曲还是要在舞台上发扬光大的。泛黄纸张上记载的文字只能作为案头文学,供文人赏玩;而再动听的呼吁,如果失去了鲜活的文化载体,也起不到拯救传统的作用。若有心,请停下匆忙的步履,找一间戏院,品一壶香茗,和着古老的曲调,放松一回自己的身心吧。
4.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5.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6.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7.从著名导演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到流行歌手李纹的歌曲《刀马旦》;从台湾作家白先勇编导的青春版《牡丹亭》轰动半个中国,到叛逆小天王周杰伦捏着假嗓在《霍元甲》中唱京剧……不经意间,戏曲这种艺术形式正悄悄地浸染着我们的生活。
8.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城,一城一味,一城一曲,一城一个故事。煮一杯茶,西湖柳瘦;翻一本书,红楼春秋;听一出戏,最爱黄梅。
9.我不会唱戏,但我喜欢看着一个个角色包容着一切的悲欢离合,那些小情绪,在舞台上不断放大,可能现实生活中几秒的思绪,会演变成几分钟的演绎。人生里的相遇,本来就带着欢乐,在戏曲里就像是民歌的对答。你看着它,就知道它有恒久的生命力。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10.戏曲毕竟不是生活,但正如于丹所说,她爱昆曲这种生活方式。在一出出戏目中,一段琴音就能挑起一缕情丝,佳节观灯也能观出那么多乐事。戏曲本身就是一种品位,一种享受,很难得,荡涤了千年的时光,还有这样的艺术能让我们细细品尝。我喜欢经得住时间里荡涤的东西,更淳更深刻。
11.沉醉百年采茶调,衣襟总带黄梅香。诸君漫说登场好,曲部风流斗巧妆。
12.虚拟的表演如水墨丹青的纵横之笔,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无画处皆成妙境”;写意的舞台简约空灵,无花木却见春色,无波涛可观江河;唱念坐打中“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离合悲欢”,处处体现着戏曲自身诗的艺术表现和诗的抒情美
13.“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中国戏曲宛若一位待字香闺的古典佳人,伴着唐风宋韵的高叹低吟,沿着南戏、元杂剧的历史轨迹一路莲步轻移而来。正是传统文化的烛照濡染,使戏曲“离形取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14.水袖并不易运用得好。欠则暗淡无力,过则猛而无姿,只有理解了它,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才能做到出神入化,让心绪与水袖一同飘飞。正如母亲教我儿时所做的那古老而又简单的游戏,需要那反反复复的重叠,周而复始的轮回,然后挥收自如,也就达到了最高境界。
15.每当戏中的女子情到深处,牵挂便如水袖般若即若离;而悲到切处,恨,也在拂袖而去那一霎那间凝固。那份深沉的情感,则在台上久久不息,令人荡气回肠。 姐姐又说,这古女子的心思就如同水袖一般含蓄,即使是郎情妾意难分难舍,那思思量量的心事也像是女子的纤纤玉手,总要被水袖层层叠叠地遮掩了去,哪怕是顾影自怜,抑或回眸一笑,也需水袖若有若无地涵盖着。
4.赞美戏曲的句子
【第1句】“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中国戏曲宛若一位待字香闺的古典佳人,伴着唐风宋韵的高叹低吟,沿着南戏、元杂剧的历史轨迹一路莲步轻移而来。正是传统文化的烛照濡染,使戏曲“离形取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虚拟的表演如水墨丹青的纵横之笔,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无画处皆成妙境”;写意的舞台简约空灵,无花木却见春色,无波涛可观江河;唱念坐打中“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离合悲欢”,处处体现着戏曲自身诗的艺术表现和诗的抒情美。
【第2句】中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囊括了诗词、歌赋、百戏(杂技)、武术、舞蹈、音乐、美术……汇百川而成江河,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戏曲程式源于自然界,多少代的先辈艺人、大师悉心观摩体验生活习性、特点,通过艺术加工构成了戏曲表演程式。从而使人到物,更形象、更典型、更夸张、更美好。中国古代戏曲与西方戏剧一样,都注意戏剧中冲突的展开,但中国古代 戏曲的重点不在于表现动作的冲突,而是以内心冲突的抒情为重点,侧重于人物灵魂深处的徘徊。凡感情充沛处就用歌唱,即使在双方的对白中,也常 插入抒发内心的独白,因此具有较强的抒情性。西方戏剧则更多地表现人物 面对面的冲突,具有较强的动作性。此外,中国是一个抒情诗发达的国家,中国古代戏曲就是从诗歌发展变化而来,因此它本身就包含着较强的抒情 性。这种抒情性不是作为某一种抒情成分,而是 “渗透于题材的选择、情节的安排、性格的刻画、语言的锤炼,以及演员表演、唱腔伴奏、舞台美术等 戏曲的一切构成因素、构成部分之中的。”抒情性是中国古代戏曲一种独有的美学特征。
5.赞美戏曲的句子有哪些
1.“你穿上凤冠霞衣,我将眉目掩去,大红的幔布扯开了,一出折子戏……”浓妆重彩的背后是张什么样的脸,华丽戏服里又缝着怎样的故事,生活里有的,故事中讲的,聚散离合,悲喜忧愁,酸甜苦辣,阴晴圆缺,统统搬上舞台,流淌成有声有色的历史,满足了多少平淡而不甘平庸的心。
2.《老残游记》里小玉唱绝四座、余音绕梁的境界,可不是一朝一夕的成就,每个名角的成长都是一部血泪斑驳的书,大部头的书才成就这一亮相便惊艳四方的绝活儿。弦索胡琴伴奏下的婉转曲折,倾倒了爷孙几代,风靡了数个王朝。
这哪是人间音响,分明是域外天籁!3.正如老歌适合于用黑胶唱片来收藏一样,戏曲还是要在舞台上发扬光大的。泛黄纸张上记载的文字只能作为案头文学,供文人赏玩;而再动听的呼吁,如果失去了鲜活的文化载体,也起不到拯救传统的作用。
若有心,请停下匆忙的步履,找一间戏院,品一壶香茗,和着古老的曲调,放松一回自己的身心吧。4.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5.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6.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7.从著名导演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到流行歌手李纹的歌曲《刀马旦》;从台湾作家白先勇编导的青春版《牡丹亭》轰动半个中国,到叛逆小天王周杰伦捏着假嗓在《霍元甲》中唱京剧……不经意间,戏曲这种艺术形式正悄悄地浸染着我们的生活。
8.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城,一城一味,一城一曲,一城一个故事。煮一杯茶,西湖柳瘦;翻一本书,红楼春秋;听一出戏,最爱黄梅。
9.我不会唱戏,但我喜欢看着一个个角色包容着一切的悲欢离合,那些小情绪,在舞台上不断放大,可能现实生活中几秒的思绪,会演变成几分钟的演绎。人生里的相遇,本来就带着欢乐,在戏曲里就像是民歌的对答。
你看着它,就知道它有恒久的生命力。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10.戏曲毕竟不是生活,但正如于丹所说,她爱昆曲这种生活方式。在一出出戏目中,一段琴音就能挑起一缕情丝,佳节观灯也能观出那么多乐事。
戏曲本身就是一种品位,一种享受,很难得,荡涤了千年的时光,还有这样的艺术能让我们细细品尝。我喜欢经得住时间里荡涤的东西,更淳更深刻。
11.沉醉百年采茶调,衣襟总带黄梅香。诸君漫说登场好,曲部风流斗巧妆。
12.虚拟的表演如水墨丹青的纵横之笔,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无画处皆成妙境”;写意的舞台简约空灵,无花木却见春色,无波涛可观江河;唱念坐打中“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离合悲欢”,处处体现着戏曲自身诗的艺术表现和诗的抒情美13.“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中国戏曲宛若一位待字香闺的古典佳人,伴着唐风宋韵的高叹低吟,沿着南戏、元杂剧的历史轨迹一路莲步轻移而来。
正是传统文化的烛照濡染,使戏曲“离形取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14.水袖并不易运用得好。欠则暗淡无力,过则猛而无姿,只有理解了它,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才能做到出神入化,让心绪与水袖一同飘飞。
正如母亲教我儿时所做的那古老而又简单的游戏,需要那反反复复的重叠,周而复始的轮回,然后挥收自如,也就达到了最高境界。15.每当戏中的女子情到深处,牵挂便如水袖般若即若离;而悲到切处,恨,也在拂袖而去那一霎那间凝固。
那份深沉的情感,则在台上久久不息,令人荡气回肠。 姐姐又说,这古女子的心思就如同水袖一般含蓄,即使是郎情妾意难分难舍,那思思量量的心事也像是女子的纤纤玉手,总要被水袖层层叠叠地遮掩了去,哪怕是顾影自怜,抑或回眸一笑,也需水袖若有若无地涵盖着。
6.急求赞美戏曲的诗句
金榜题名空富贵 洞房花烛假夫妻 古往今来虽如是 浓妆淡抹总相宜 看不懂莫吵请问前头高明者 站得住便罢须留余地后来人 凤管似从天外落 霓裳聊当月中看 谁为袖手旁观客 我亦逢场作戏人 凡高莫抢先看戏何如听戏好 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 你也挤我也挤此地几何立脚地 好且看歹且看大家都有下台时 六礼未成顷刻洞房花烛 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 台中戏戏中台景物最宜人演出一生真本领 夜前溪溪前夜风光皆入画绘成千古大奇观 势短世长演戏一回方知世和势 人多仁少寻思片刻还属仁中人 尧舜生汤武旦桓文未旦古今来多少角色 日月灯云霞彩风雷鼓板天地间大小舞台 是是非非非亦是 真真假假假即真 舞台方过悬明镜 忧孟衣冠启后人 自古文武今时见 历代君王自此知 勾心斗角俨似官场话剧 逐鹿吼狮形同世界舞台 晋代衣冠唐代曲 今人面目古人心 白雪阳春都妙句 高山流水自知音 和风吹绿竹 清韵入朱弦 一声古尽秋江月 万舞齐开玉树花 假人啼中真面目 新声歌里旧衣冠 清歌凝白雪 雅曲韵朱弦 还将旧事从新演 聊借悲忧作古观 云容小态还堪赏 风管龙丝最好衣 往事重提演出忠臣孝子 闲情虽假别饶哀乐悲歌 戏演人间事成成败败成成好演古今成败事 文评世上人是是非非是是难评朝野是非人 古事今事要知今事通古事 戏情世情欲晚世情看戏情 观者莫笑悲欢离合确是生活真实写照 演者莫痴欣喜怒骂无非艺术虚假登台 谈古论今有甚说甚 扮文装武演谁象谁 吴越比邻莫问他乡故里 沧桑往事都归檀板金樽 四方生旦唱春秋人道是雾中花镜中月 几代忠奸敷演义孰台分古时曲今时间 演戏人声腔入调座中男女才顷耳 上场者技艺超群台下翁孙比仰头 田父歌声袅袅飘碧落 村姑舞步姗姗踏彩云 一部西游全凭大圣翻跟斗 半场三国多赖孔明用计谋 台上状元独占鳌头多得意 剧中戏子一登龙位好威风 世事总归空何必以空为实事 人情都是戏不妨将戏作真传 富贵贫贱演出人情冷暖 悲欢离合装成世态炎凉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演谁象谁谁演谁谁就象谁 玉佩冷摇沧海月 舞衣晴成碧天霞 玉楼天半笙歌起 蓬岛闲班笑语和 舞台小天地 人生大舞台。
7.形容戏曲的谚语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
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名师出高徒。 艺多不压身。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春:指行话)
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拳不离手,唱不离口。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打你今朝有过,为你将来成人。
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生意不得地,当时就受气。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师父领进们,修行靠个人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要学好本领,必须从小就下苦功.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名师出高徒。 艺多不压身。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春:指行话)
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拳不离手,唱不离口。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打你今朝有过,为你将来成人。
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生意不得地,当时就受气。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
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私下练,台上见。
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
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腔好唱,味儿难磨。
市长都来接力谱写《广州好》了,陈建华即兴咏粤剧
快来加入市长们的“诗词大会”吧!
文/金羊网记者 吕楠芳
图/金羊网 叶健强
近日,在《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以下简称《大全》)首发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上,长年身体力行“撑”粤剧的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原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诗兴大发,现场作一首《调寄·忆江南》,表达他对《大全》问世的喜悦之情。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首发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近日举行,从左到右依次为陈建华、黎子流、倪惠英
《调寄·忆江南》
作者:陈建华
广州好,
红船粤韵扬。
竭力殚精纂曲类,
传统弘扬编大全。
梨园喜连连。
在现场,陈建华的另一层身份是《大全》编委会主任。《大全》的编纂从2017年6月开始启动,全书五大卷中,“做打卷”已完成编纂并出版,将于本月23日举行首发式。陈建华见证并参与了整个编纂过程,他感慨说,《大全》之丰富、专业,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对保护、传承、弘扬粤剧艺术有着深远的意义。
“红豆有幸生南国,粤剧群英大封相。”陈建华为《大全》作序,叙说粤剧艺术家们为《大全》的倾力付出:“粤剧界各位同仁发扬同舟共济的‘红船精神’、勠力同心的‘八和精神’,编委会一呼百应,由广东粤剧促进会具体实施,人不分省港澳,地不分海内外,阵容鼎盛恰似传统例戏《六国大封相》,各院团各行当各类人才踊跃参与。一批老艺术家无私奉献技艺,使许多几近失传的绝技得以展示;通过挖掘使失传的绝技获得重生;各行当表演艺术形成共识和规范。参与此次表演艺术示范者数百人之多,展现了粤剧界盛况空前的团结与携手共进,此情此景无不令人为之动容。”
粤剧,这颗“南国红豆”,融入了广府文化精髓,是“广州好”最为流光溢彩、最具生命力的诠释。
陈建华一直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他担任广州市市长期间,便将自己对粤剧的热爱,投入到广州的文化建设工作中,先后为振兴粤剧做了多件实事,包括粤剧红船启航、粤剧艺术博物馆落成、广州粤剧院新址动工、编剧人才培养引进等等。在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成立二十周年晚会上,陈建华还首度登台唱粤剧《广州地铁颂》。
六十年前,时任广州市市长朱光创作了50首《望江南·广州好》,其中也有多首是赞美粤剧的,譬如:
广州好,
粤剧放光辉。
文茂英风存粉墨,
汉卿妙笔泻珠玑。
绝唱蝶双飞。
六十年后,看两位市长穿越时空同题咏乐、畅叙幽情,更为粤剧这一“广州顶好”的文化瑰宝增添了几分华彩。
时逢粤剧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0周年,热爱粤剧艺术和传统文化的你,何不加入市长们的“诗词大会”,一起接力谱写一曲《广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