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的名言佳句(防震减灾的名人名言)
时间:2022-04-13 03:4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防灾减灾的名言佳句(防震减灾的名人名言)
1.防震减灾的名人名言
防灾减灾日标语 1、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2、防灾减灾,人人有责 3、全民携手,防灾减灾 4、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5、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 6、增强青少年的减灾意识 7、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8、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9、减轻灾害, 共创和谐 10、减灾知识进课堂, 安全意识传万家 11、唤起全民防灾意识,构建和谐平安社会 12、尊重规律讲科学,防灾减灾重行动 13、重大建设工程必须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 14、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15、5月12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防灾减灾日” 16、积极推进防灾减灾事业,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17、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18、传播减灾文化, 共创人类文明 19、安全属于你我他,防灾减灾靠大家 20、减少灾害, 利国利民 21、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22、防灾减灾从娃娃抓起 23、增强防灾减灾观念,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24、牢记汶川、唐山地震教训,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5、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26、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27、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 28、防灾减灾,开启幸福生活每一天 29、灾害无小事,预防要及时 30、防灾减灾,人人有责,以人为本,科学预防 31、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32、防灾减灾手牵手,和谐中国心连心 33、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34、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35、学习减灾知识 , 营造安全家园 36、防灾减灾靠大家,和谐平安你我他 37、大手牵小手,防灾一起走 38、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 39、落实减灾责任,加强减灾教育 40、防震减灾,造福人民 41、积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42、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43、让校园远离灾害 ,让学生安全成长 44、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45、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法制保障能力 46、积极防御,努力保障经济建设地震安全 47、防灾求得平安在,减灾换得幸福来。
2.关于“防灾减灾”的名人名言
1、和谐平安防灾为首,魅力周浦减灾先行。——现代张金平(5.12大地震安全规范书)
2、事故出自麻痹大意,平安来自时刻警惕。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现代陈庆华(工程建设安全横幅)
3、遇惊不慌,处惊不乱。——现代俞伟(武警森林官兵训练标语)
4、吹响避灾自救集结号,共筑美丽和谐周浦梦。 ——现代黄丽红(浦东区安全规范白皮书)
5、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现代陆丽璋(综合减震主题宣传活动)
6、减灾知识进社区,安全意识播万家。——现代傅军华(社区安全知识大全)
7、不要等灾难来了才展现人民众志成城的团结,而要不断将这些力量花在防震减灾上,使更多同胞躲过灾难。——现代吴晓峰(5.12地震抗震救灾反思大会)
扩展资料:
火灾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3、如系电力系统引发的火灾,应当先切断电源,而后组织扑救。切断电源前,不得使用水等导电性物质灭火。
火灾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判断原因,立即切断电源。
3、火灾发生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4、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生命和财产之间,首先保全生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避免人员伤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标语)
3.防灾减灾的名言有哪些
1.防灾减灾,和谐平安
2.全面加强应急管理,依法应对突发事件
3.群策群力防灾减灾,万众一心共创和谐
4.防震减灾,利国利民
5.今天防灾的力度决定明天减灾的程度
6.以人为本,民防为民
7.防灾减灾,公共安全
8.防灾减灾,科学发展
地震是对人类最具威胁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常带来大量伤亡。今天爱华网小编搜集了一些有关地震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地震的谚语:
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
大震声发沉,小震声发尖。
响得长,在远程;响得短,离不远。
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
上下颠一颠,来回晃半天。
4.防震减灾的名言警句
减灾知识进课堂 安全意识传万家
让校园远离灾害 让学生安全成长
学习减灾知识 营造安全家园
减少灾害 利国利民
防灾减灾 重在行动 贵在坚持
减轻灾害 共创和谐
落实减灾责任,加强减灾教育,
防震减灾,造福人民
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法制保障能力
牢记汶川、唐山地震教训,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灾减灾靠大家 和谐平安你我他
群策群力防灾减灾 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全民携手 防灾减灾
5.防震减灾的名言警句
1、美丽家园需要爱护,防灾减灾自身做起,多一份防范,多一分安全,家园安全需要你我他共维 护!——作者:顾春花
2、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作者:陆丽璋
3、防灾求平安,减灾换安全。——作者:傅军华
4、你我携手,防灾减灾,关上灾难的窗,打开幸福的门。——作者:孔志明
5、心与梦的防灾情,你和我的中国梦。——作者:李鑫敏
扩展资料:
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主要的解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减灾的主要内容有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
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于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并于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地震,俗称地动。它像平常的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即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防震减灾
6.防震减灾我能行名言警句有哪些
1、减灾知识进课堂 安全意识传万家。
2、让校园远离灾害 让学生安全成长。
3、学习减灾知识 营造安全家园。
4、减少灾害 利国利民。
5、防灾减灾 重在行动 贵在坚持。
6、减轻灾害 共创和谐。
7、落实减灾责任,加强减灾教育。
8、防震减灾,造福人民。
9、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法制保障能力。
10、牢记汶川、唐山地震教训,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1、防灾减灾靠大家 和谐平安你我他。
12、群策群力防灾减灾 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13、全民携手 防灾减灾。
14、地质灾害很猖狂,山区农村易遭殃,崩塌滑坡泥石流,毁房毁路毁桥梁。
15、树如弯刀林似醉,地面呈现阶梯状,坡脚临空裂缝多,滑坡灾害要防范。
7.防灾减灾的名言有哪些
1、胡锦涛《慰问灾区时的题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体现了中国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勇气概;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体现了对人民的高度关爱、对科学的高度尊重。3、温家宝《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路上的讲话》:“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
扩展资料: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是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利益和目标基础上形成的、促进人们在意志和行动上和谐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活和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彰显了伟大力量。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灾难和死神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进中华儿女的血脉里,集中体现在各族人民的行动中。
每经热评丨面对地震谣言,如何让“智者”更多?
每经记者:宋思艰 每经编辑:梁枭
每经评论员 宋思艰
10月12日22时55分,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不久,网上就出现了之后还要发生余震的谣言,且时间精确到分钟。此后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广西平南警方今日(10月13日)早间发布消息称:已于今日凌晨5时许将涉嫌散布该谣言的违法人员抓获。
在较大的地震发生后,往往可能出现一些谣言。正如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所说:“以前,每当遇到较大地震,时而有谣言传播,但造谣的人都被抓了,无一例外。”但个别谣言说得有鼻子有眼,仍然在一定的时间段和范围内造成了较大影响。
面对谣言,我们总会引用《荀子》的一句名言:“流言止于智者。”的确,聪明人不会轻信谣言,更不会传播谣言,但一些谣言的广泛流传,恰恰说明“智者”数量还不够。
面对谣言,如何让“智者”更多?笔者认为,要从“实”、“虚”两处着手,既提升公众安全感,又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所谓“实”,即进一步做好建筑物减隔震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传统抗震加固是通过增加构件、增设支撑、增加材料强度的方式,让建筑“以刚对刚”;减隔震技术一方面通过底部的隔震层来隔离、耗减地震能量,另一方面也在楼层的薄弱节点加入阻尼器,消耗地震能量,是让建筑“以柔克刚”,而且这个“以柔克刚”的减隔震成本可以低于“以刚对刚”的加固成本。
减隔震技术作用不小,也受到了各方重视。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这个重视有两个特点:一是对公共建筑的重视相对高于对居住建筑的重视;二是对地震高烈度地区的重视程度相对高于低烈度地区。
对于公共建筑无论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但我们一天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可能位于居住建筑内,对居住建筑减隔震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也应该得到提升。
在高烈度地区,由于既有历史经验教训的存在,无论是政策还是相关各方,对减隔震技术的接受程度和重视程度都要大得多。2016年6月1日,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实施,其特点就是取消了不设防区、设防参数有所提高。而这一区划图就是建筑物抗震设防的主要依据。
取消了不设防区,意味着要让相应区域的建筑具备抗震能力;提高了设防参数,意味着要让相应区域的建筑提高抗震能力。
地震谣言得以传播的重要背景之一,就是一部分公众对与之相关的建筑所具备的抗震能力不够了解,从而安全感不足。如果充分应用减隔震技术,则将以实打实的举措增强公众安全感。
——所谓“虚”,则是要在平时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工作。
2016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唐山调研考察时表示,要“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仅就地震而言,如何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
首先,应该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和平台,让公众具备与地震有关的科学素养和清晰认知。比如,一些普通公众是否清晰了解地震预测、预报、预警的区别,是否将三者混为一谈,尤其是将预警也混同于预测和预报?要知道,这样的概念不清晰,是会影响公众警觉程度和判断力的:地震预警并不是地震预测、预报,而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电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特性,对距离震中较远区域的公众发出警报。换言之,距离震中越近,地震预警的作用越小,如果将地震预警视同地震预测、预报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防范,就悔之晚矣。
其次,应将对防震减灾知识的经常性普及视为“生产力”,而不是相反。地震会对地方经济发展、区域建设产生破坏作用,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各方的应对智慧。要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也需要转变一个观念:即平时经常性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并不会造成恐慌,反而会在灾难来临时增强公众有序应变的能力,从而也减少了各种谣言的生存传播空间。
第三,可适当提升公众对地震预测工作的有序参与。每当地震来临时,网上往往出现各类预测,有些预测只见“恐吓”,不见证据、不见推理过程,本身就是谣言或近乎于谣言,但有些预测则是结合了一部分突发异常状况或长期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而作出的。
对于谣言,必须坚决打击,以免造成恐慌,但由于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的特殊性,要让相关部门在短时间内对之后的情况作出准确的预测、预报实际上也非常困难。
有鉴于此,如果能建立一个制度化的机制,把一些对地震预测感兴趣而又能进行理性观测、分析的民间人士纳入地震预测工作中,一方面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集思广益,弥补人手、观测之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平台,增强公众参与感,让谣言的土壤“变薄”。
要让地震谣言“止于智者”,既要让公众的房子更安全,也要让公众的知识储备、应对技能更丰富,还要让公众的思考、观测有地方发挥作用。
每日经济新闻
- 上一篇:形容改革的名言
- 下一篇:牛顿的故事名人名言(牛顿的名言警句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