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汝璈的名言
时间:2022-04-13 04:0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南昌青年之声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梅汝璈的名言
1.东京审判的台词
1 梅汝璈力争席次
卫勃:你想想看,照现在的安排,你的近邻将是美国法官和法国法官,而不是那位俄国将军,这对你将是很愉快的.
梅汝璈:爵士,您这样说是侮辱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必须郑重地提醒您,我不是为了愉快才来到东京的!
卫勃:博士,那我也不得不再次提醒您,这样安排,是盟军最高统帅的意思.如果因为你拒绝这个安排而使中美关系陷入了不愉快,那将是非常遗憾的,你的政府也未必同意你的这种行为.
2(倪征燠以翔实的证据驳倒了板垣征四郎的所有证言,使其心理全面崩溃.)
倪:你在任陆军大臣的后期,曾经派人去中国,去见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个是曾经担任过民国政府第一任国务总理的唐绍仪,一个是前北洋军阀的头头吴佩孚,是吗?
板:是.
倪:你派人去拉拢这两个人,目的就是要成立大规模的傀儡组织,是吗?
板:我,我不知道.
倪:那你派谁取的你总知道吧?那个人是不是就是当年僭充沈阳市市长,扶植傀儡溥仪称帝,勾结关东日军,阴谋华北自治,煽动内蒙独立,到处唆使汉奸成立伪政府和维权会,喧赫一时,无恶不作,而今危坐在被告席右端的土肥原贤二?
板垣征四郎低头不语.
倪:是不是他?!马上给我回答!
板垣征四郎点了头.
土肥原贤二长长呼吸了下,闭了眼睛。..
2.梅汝璈的人物评价
梅汝璈者,1946年中国遣日之大法官。时美国、中国、英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印度、新西兰、菲律宾十一国各遣一人,是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之法官。汝璈即其一也。
汝璈生江西南昌朱姑桥梅村,字亚轩。幼聪敏,好学。12岁入清华留学预科班。后去美。入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为法学博士。尝游历英、法、德、苏。时北伐起,遂归国任教山西大学,专以讲法育人救国。又因阎锡山拥兵自闭,日倭滑夏,辗转南开大学、西南联大、中央政治学校、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之间。1946年,盟国设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于东京,始以中国代表身份东渡。时已42岁。
初至东京。诸国法官坐席以美、英、中渐次为序。汝璈知美功大,自当首席。然以中国于东亚战场之地位,虽国衰力单,却绝不可屈英人之后。即力主依各国于日本降书签字顺序为座。时至预演,庭长澳国人韦伯宣布仍以原序入场。汝璈愤然。去法袍,拒彩排。言:今日预演,有诸多记者摄影师在。坐次一俟见报,即为既定事实。我之建议于同仁间既无异议,请即表决以定之。否则,惟我归国辞职而已。韦氏见其容肃志坚,语词铿然有理,不可不允之。中国法官遂终得以次席出庭。
汝璈在日两载有半。其间蒋氏弃忘外辱,专谋同族相残,国中烽烟遽起,审判寻证之事日益艰难。汝璈得知,痛心失意。然仍苦心践职,于盟军资料中自寻罪证,以尽国子之义,不负生者亡者之望。故东条、土肥原一干倭犯,虽执迷狡辩,其罪终得以昭彰于万国。后九国法官就处死倭犯一事大多持异议。或法人建议流之荒岛,或印人恳请以慈悲心释放。汝璈语助手,日倭若不严惩,决无颜再见江东父老,惟蹈海而死,以谢国人。后经竭力劝辨,终争得以六票对五票之微弱多数,使7名首犯正法。
此后战犯42名,美国均操纵法庭,以“证据不足,免于起诉”之名为之开释。各国法官无所事事,纷纷返国。国民政府亦授汝璈行政院委员兼司法部长职,邀之归国。然汝璈恶其忘耻自戕,声明拒绝赴任。至1949年夏,宁沪相继解放,汝璈方取道香港归国。
汝璈归国,得受周总理恩来之赞誉。然至文革,仍不免遭批判。时造反派于汝璈家搜得其在日时所穿之法袍,如获至宝,因以诘问,且欲焚之。汝璈正言,此为中国人首次审判外国人时所穿之衣,乃民族尊严之见证。造反派无理以对,终未焚之。1973年,汝璈辞世于京,时年69岁。惜所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一书,终付之阙如。
3.历史对梅汝璈评价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对梅汝璈评价可以分为多个方面,这些评价多数都是对于他在东京审判期间表现的评价。东京审判期间的座位基本上都是根据功劳和国力来安排的,梅汝璈知道美国功劳十分巨大,自然占据了首要的席位,然而中国的战功也是不可忽视的,尽管国力有些衰弱,但是也不能坐在英国等国家的后面,所以梅汝璈极力主张要按照日本投降顺序来安排座位。在审判以及定刑期间梅汝璈更是据理力争、不畏强权,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因为梅汝璈的这种顽强抗争精神让国际法庭不得不重视中国的意见,投票占据了微弱的优势,这才让日本首犯被正法。但是因为美国的干涉其余的一些战犯还是被释放了,面对这样的事情,梅汝璈只能在无奈之下回到了祖国,然而他始终没有忘记这份羞辱,之后他拒绝了国际上的全部邀请,从这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梅汝璈是个宁折不屈、不畏强权而且爱国的人。
望采纳
4.东京审判的台词
1 梅汝璈力争席次卫勃:你想想看,照现在的安排,你的近邻将是美国法官和法国法官,而不是那位俄国将军,这对你将是很愉快的.梅汝璈:爵士,您这样说是侮辱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必须郑重地提醒您,我不是为了愉快才来到东京的!卫勃:博士,那我也不得不再次提醒您,这样安排,是盟军最高统帅的意思.如果因为你拒绝这个安排而使中美关系陷入了不愉快,那将是非常遗憾的,你的政府也未必同意你的这种行为.2(倪征燠以翔实的证据驳倒了板垣征四郎的所有证言,使其心理全面崩溃.)倪:你在任陆军大臣的后期,曾经派人去中国,去见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个是曾经担任过民国政府第一任国务总理的唐绍仪,一个是前北洋军阀的头头吴佩孚,是吗?板:是.倪:你派人去拉拢这两个人,目的就是要成立大规模的傀儡组织,是吗?板:我,我不知道.倪:那你派谁取的你总知道吧?那个人是不是就是当年僭充沈阳市市长,扶植傀儡溥仪称帝,勾结关东日军,阴谋华北自治,煽动内蒙独立,到处唆使汉奸成立伪政府和维权会,喧赫一时,无恶不作,而今危坐在被告席右端的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低头不语.倪:是不是他?!马上给我回答!板垣征四郎点了头.土肥原贤二长长呼吸了下,闭了眼睛。
..。
5.为什么称梅汝璈为中国第一大法官
梅汝璈(1904—1973),字亚轩,1946年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举世闻名的东京审判, 以理据争 为国争光,对第一批28名日本甲级战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梅汝璈1904年出生在南昌朱桥梅村。1916年至1924年之间在清华学校学习,1924年考取公费赴美留学项目,入读斯坦福大学,1926年获得文学士学位,进入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学习,1928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29年归国后曾任教多所大学,曾任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外交部部长王世杰的助手;1946年,并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任中国代表法官,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之审判日本对亚太地区引发大规模战争和伤害所应负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案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73年在北京逝世,终年68岁。故事: 梅汝璈(公元1904~1973年),江西省南昌县人。
自幼聪颖好学,12岁便自江西省立模范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清华大学留美预备班。1922年毕业后赴美,入斯坦福大学攻读经济学,四年后获硕士学位;旋即进芝加哥大学深造,二年后获法学博士学位。
1929年回国,应聘到山西大学法学院任教授。 他不仅教书,而且育人,在强调“法制”与“法治”重要性的同时,经常以清华人“耻不如人”的精神勉励学生。
他谆谆告诫他的学生:“清华大学和山西大学的建立,都与外国人利用中国的‘庚子赔款’有关,其用意是培养崇洋媚外的人。因此我们必须‘明耻’,‘耻’中国的科学文化不如西方列强国家,‘耻’我们的大学现在还不如西方的大学,我们要发奋图强以雪耻。”
后来,他相继在天津南开大学、重庆中央政治学校、武汉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任教。他温文尔雅,戴着副金丝边眼镜,俨然是个学者,但思想进步,气质不凡,作风严谨,办事坚决果敢,民主、法律、民族意识极强,终因其突出的法律水平和法学风格,而成为中国法学界驰名中外的法学专家。
1945年7月,根据波茨坦公告规定,决定设立逺东国际军事法庭,由中、美、英、苏、加、法、新、荷、马、菲、澳等11个国家的法官组成,在日本东京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 中国是受降国之一,国民政府接到驻日盟军统帅总部的通知后,立即指示外交部和司法部官员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精英,组成具有强大实力的参审班子。
其中,参审的法官、检察官和顾问是三个最重要的人选,由行政院提交选拔名单,最后由蒋介石选定42岁的复旦大学教授梅汝璈为中国法官、东吴大学法律系教授向哲浚为检察官、44岁的武汉大学法律系教授吴学义担任顾问。梅、吴俩曾经担任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外交部长王世杰的助手,参与和英、美、苏三国分别在1943~1945年签订《中美平等新约》、《中英平等新约》、《中苏友好条约》的谈判,有丰富的国际外交经验,通晓英美诸国法律。
1946年5月初,各国法官、检察官、顾问、律师以及有关人员聚集东京后,正式开庭前,召开预备会议,讨论法官座次安排问题。 按照惯例,庭长应居中坐首位,庭长是由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指定的,由澳大利亚德高望重的韦伯法官担任,他应坐在中间 各国法官没有争议。
但是,庭长右手的第一把交椅、左手的第二把交椅,该让谁坐呢?发生了争执。 美国军事法官克莱墨尔抢先发言:“庭长右边往下第一把交椅,应归我们美利坚合众国。”
英国帕特里克紧接着说:“我们英国法官应当坐庭长左面的第二把交椅。”苏联法官柴杨诺夫激动地反诘:“难道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的法官就不能坐在这个位置上?”…… 听了这些各执一词、互不退让的话后,梅汝璈和在座的所有法官都明白,座次表示着该法官所属国在审判中的地位,为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应该当仁不让。
可是,当时的中国虽然号称“世界四强”之一,国力却不强,徒有虚名,应该怎么说呢?他想了想,态度平和地说:“若论个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们代表各自的国家,我还须请示本国政府。”
在座的人都对梅汝璈的话感到惊异。韦伯说:“要是一个座次问题都得请示政府,何时才能讨论出结果来?” 梅汝璈那是运用“以退为进”的论辨技巧,先以低调应对,见大家神色惊讶、不知所措时,他立即转换为攻势,神情郑重地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另外,我认为法庭座次,应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签字的顺序排列,最为合适。”
大多数法官表示赞同,但仍有一些人反对。英国法官帕特里克说:“那就是说,让你们中国法官坐法庭的第二把交椅?这怎么行!” 梅汝璈正言回敬:“怎么不行!?首先,这个法庭的使命是审判日本战犯。
众所周知,中国的抗日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中国军民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坚持了长达14年的英勇斗争,极大地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不仅粉碎了日本北进苏联的企图,而且阻滞了日本南进攻击美英盟军的步伐。
请问,这个贡献如何?该不该排在前面?再者,如果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所以,按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座次,实属顺理成章。” 梅汝璈说到这里,略一停顿,微微一笑说:“当然,如果各位同。
青云谱区纪念抗战胜利73周年活动在梅汝璈故居举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共产党团结四万万同胞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迎来了民族解放的曙光。
2018年8月15日,我们铭记这个特殊的日子,中国共产党带领13亿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月14日,青云谱区纪念抗战胜利73周年活动在梅汝璈故居举行,党员干部、群众、学生等各界100余人参加。尤其是今年92岁高龄的抗战退伍老兵唐万清的到来,受到现场人们的热烈欢迎,大家纷纷起立表示敬意,也为活动的开展增添了意义。
“我虽不暇多事辨认这二十六个家伙,但是他们面对着我的这一群,使我内心产生无限的愤恨,无限的感触。这些人都是侵华老手,毒害了中国几十年,我数百万数千万同胞曾死于他们的手中,所以我的愤恨便是同胞的愤恨……”来自社区的干部李琼正在朗读梅汝璈的日记,仿佛将大家带回到当年东京大审判的现场,揭示了那帮甲级战犯的丑陋嘴脸和无耻行径。也充分展示了梅汝璈决不甘居人后的民族精神,与逆境搏战的坚毅和勇敢。
读书会上,《请铭记这个日子:“八.一五”》、《做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赵一曼写给儿子的家书》等主题鲜明的文章一一被分享。或包含深情,表达对逝者的追忆;或充满激情,展示对未来的憧憬,使大家感受到八年抗战精神的伟大,并获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前行的力量。
随后,现场人员在讲解员的引领下走进梅汝璈故居,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来了解当年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梅汝璈的生平事迹。而唐万清老人向同学们讲起当年自己在抗战中的亲身经历,更是让人记忆深刻。“通过活动,我深深的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做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要时刻牢记使命,发奋学习本领,将来做一个像梅汝璈爷爷一样对国家民族有用的人。”来自三店小学的学生梅宇哲向记者说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牢记梅汝璈的这句名言。
(团青云谱区委 供稿)